書名:中國文化史導論(修訂本)錢穆作品
定價:19.00元
售價:15.2元,便宜3.8元,摺扣80
作者:錢穆
齣版社:商務印書館
齣版日期:1994-06-01
ISBN:9787100016599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大32開
商品重量:0.341kg
太倉新華書店正版現貨書籍物流
本書寫於抗日戰爭時期,是國學大師錢穆繼其《國史大綱》後,部係統闡述他對中國文化看法的著作,也是他一生中重要的學術代錶作。書中就通史中有關文化史一端作導論。故此書當與《國史大綱》閤讀,方能獲得著者寫作之大意所在。本書雖主要在專論中國方麵,實亦兼論及中西文化異同問題。錢先生對中西文化問題之商榷討論屢有著作,而大體論點並無越齣本書所提主要綱宗之外。
弁言
修訂版序
章 中國文化之地理背景
第二章 國傢凝成與民族融和
第三章 古代觀念與古活
第四章 古代學術與古代文字
第五章 文治之創建
第六章 社會主義與經濟政策
第七章 新民族與新宗教之再融和
第八章 文藝美術與個性伸展
第九章 宗教再澄清民族再融和與社會文化之再普及與再深入
第十章 中西接觸與文化更新
附錄 中國文化傳統之演進
補跋
錢穆(1895——1990),字賓四,曆史學傢,江蘇無锡人。1912年即為鄉村小學教師,後曆中學而大學,先後在燕京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西南聯閤大學等數校任教。1949年隻身去香港,創辦新亞書院,1967年起定居颱灣。
太倉新華書店正版現貨書籍物流
太倉新華書店正版現貨書籍物流
這本書給我最深刻的感受,是一種文化的自覺。在閱讀的過程中,我不僅僅是在“讀”一本曆史書,更像是在“照鏡子”,去審視我們自身文化的根源和流變。錢穆先生以其深厚的學養和對中國文化的深刻理解,為我們勾勒齣瞭中華文明的發展圖景。他沒有迴避曆史中的問題和挑戰,而是以一種批判性的眼光,去審視中國文化在不同時期的錶現。我記得在讀到關於中國近現代文化轉型的那部分,先生的論述既有對傳統文化的堅守,也有對西方文明的藉鑒,更有一種對民族文化齣路的深切憂慮。這種多層次的思考,讓我感受到,真正的文化研究,並非一味地贊美或批評,而是要有一種辯證的態度,去理解其復雜性和動態性。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能夠喚醒我們對自身文化的尊重和思考,讓我們更清楚地認識到,我們在何處來,又要嚮何處去。它是一本真正意義上的“文化史導論”,為我們提供瞭探索中國文化奧秘的鑰匙。
評分這本書的風骨,是讀得齣來的。錢穆先生的著作,總有一種沉甸甸的曆史感,讓人在翻頁之間,仿佛穿越瞭時空,與古人對話。我拿到這本書的時候,第一感受就是它絕非那種流於錶麵的“速成”讀物。它滲透著作者對中國這片土地、這群人民的深情,以及對他們文明演進軌跡的深刻洞察。翻開目錄,就能感受到一種宏大的敘事結構,從遠古的傳說,到王朝的更迭,再到思想的流變,一步步勾勒齣中華文明的脈絡。我特彆喜歡裏麵對一些關鍵曆史節點,比如春鞦戰國時期的思想大爆發,或是宋明理學的興盛,那種條分縷析的解釋,既有宏觀的曆史視野,又不失細節的考究。閱讀過程中,我常常會停下來,反復咀嚼某一段文字,去體會先生是如何將零散的曆史事件和文化現象,串聯成一條清晰而有力的曆史長河。這種寫作方式,讓我這個初學者也能感受到中國文化那博大精深的底蘊,而且,它不像某些通俗讀物那樣,為瞭迎閤讀者而簡化甚至歪麯曆史,而是帶著一種求真務實的態度,引領讀者去探尋曆史的真相。
評分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瞭一個獨特的視角去理解中國。很多人學習中國曆史,可能更關注朝代更迭、政治鬥爭,但這本書,卻將重點放在瞭“文化”這個更為根本的層麵。錢穆先生試圖通過梳理中國幾韆年的文化發展脈絡,來解釋中國文明的獨特性和延續性。我特彆喜歡他對於“中國性”的探討,比如,他如何從“天人閤一”的哲學思想,去理解中國人的宇宙觀和人生觀;他如何分析中國人在處理人際關係、社會組織方麵所形成的獨特模式。這本書不僅僅是知識的堆砌,更是一種思維方式的啓迪。它讓我明白,理解一個文明,不能僅僅停留在錶麵的事件,更要深入其內在的精神內核。即使是我對某些曆史時期的瞭解不深,也能通過錢穆先生的引導,窺見其文化發展的邏輯。這種“由錶及裏”的解讀方式,讓我受益匪淺,也讓我對中國文化的理解,上升到瞭一個全新的高度。
評分這本書帶給我的驚喜,是一種潤物細無聲的啓迪。起初,我隻是想找一本入門的書,瞭解一下中國文化的大緻輪廓,沒想到讀著讀著,就深深地被吸引住瞭。錢穆先生的文字,沒有那些華麗的辭藻,也沒有故弄玄虛的術語,而是用一種非常樸實、懇切的語言,娓娓道來。他講曆史,不是簡單地羅列年代和人物,而是著重於文化背後的精神和觀念。比如,他會分析儒傢思想是如何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麵麵,又如何在曆史的洪流中不斷演變的;他也會探討中國人在政治製度、藝術審美、道德倫理上的獨特追求。我尤其欣賞他處理曆史爭議時的那種審慎和客觀,他不會輕易下定論,而是呈現不同的觀點,讓讀者自己去思考。這種引導性的閱讀體驗,讓我覺得自己不是在被動地接受信息,而是在主動地學習和探索。每次讀完一章,我都會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仿佛對中國文化又有瞭更深一層的理解。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能夠點燃讀者對中國文化的興趣,並且提供瞭一個紮實的起點,讓人願意繼續深入地研究下去。
評分不得不說,這本書的厚重感,是它最鮮明的標簽。當拿到這本書,看到它紮實的裝幀和厚實的紙張,就知道這是一本值得細細品讀的作品。錢穆先生作為一位大傢,他的文字自有其獨特的魅力。他講中國文化史,不是像講故事那樣輕飄飄的,而是帶著一種深入骨髓的思考。他能夠從一個很小的文化現象,挖齣其背後深刻的曆史根源和文化意義。我記得讀到關於中國古代教育體係的那部分,他不僅僅是描述瞭科舉製度的運作,更是剖析瞭它對中國社會結構、思想觀念形成的深遠影響。這種“以小見大”的敘事方式,讓我對中國文化的復雜性和多樣性有瞭全新的認識。這本書也並非枯燥乏味的學術論文,錢穆先生的筆觸中,時常流露齣他對中華民族和文化的深沉眷戀。他對於中國文化中的一些優秀傳統,會毫不吝嗇贊美;對於一些麯摺和挫摺,也會給予深刻的反思。這種情感與理性的結閤,使得這本書既有學術的嚴謹,又不失人文的溫度,讓人在閱讀中,既能感受到知識的積纍,也能體會到一種文化傳承的力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