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大国外交 9787516184066

印度大国外交 9787516184066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龙兴春 著
图书标签:
  • 国际关系
  • 外交
  • 印度
  • 大国
  • 地缘政治
  • 南亚
  • 国际政治
  • 战略
  • 印度外交
  • 新兴大国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创熠文化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16184066
商品编码:28704126344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6-08-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印度大国外交

定价:56.00元

售价:38.6元,便宜17.4元,折扣68

作者:龙兴春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8-01

ISBN:9787516184066

字数

页码:22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印度大国外交》提出印度有强烈的大国意识,并为追求世界大国地位不断进行外交努力。考察了印度大国意识的来源和大国信心的基础,介绍印度独立后通过组织亚非会议和推动不结盟运动等,成为第三世界,以及确立在南亚霸权地位等大国外交历练;通过与大国建立“小多边外交”机制,与区域组织建立“X+1”的地区多边外交机制,凸显大国姿态。指出了印度以争取合法器国家身份、公共外交树立大国形象、争取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为直接目标的大国外交努力。后,评估了印度崛起成为世界大国对世界格局的影响,探讨了印度跟美国和中国两个世界主要大国的关系。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好的,这是一本名为《印度大国外交 9787516184066》图书的简介,但请注意,我将根据您提供的书名和ISBN,为您撰写一本关于“印度大国外交”主题的、内容详实、符合您要求的图书简介,但内容本身是基于对该主题的普遍认知和学术研究的模拟创作,并非对那本特定书籍内容的直接复述或引用,以确保不包含您所指的特定书籍的实际内容。 --- 《次大陆的崛起:21世纪印度外交的战略转向与全球定位》 ISBN:978-7-5161-8XXX-X (示例) 出版社:XX大学出版社/XX国际关系研究中心 字数:约 60 万字 装帧:精装/平装 定价:XX元 --- 导言:从边缘到中心——印度角色的时代变迁 21世纪的国际格局正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兴大国的崛起重塑着全球权力分配的版图。在亚洲地缘政治的核心地带,一个拥有全球最庞大人口基数、快速增长的经济体以及深厚文明底蕴的国家——印度,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态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本书并非一部简单的外交史回顾,而是一部深入剖析当代印度外交战略“质变”的深度研究报告。它旨在系统梳理印度在后冷战时代,尤其是在进入21世纪以来,如何超越其传统的“不结盟”思维定式,积极主动地构建多维度的、利益驱动型的、具有全球抱负的外交体系。 本书的核心论点在于:印度的外交政策已从早期的“战略自主”的消极防御姿态,转变为一种基于“战略清晰”的主动塑造者角色。这种转变不仅是对国内经济发展需求的回应,更是对外部安全挑战和全球治理失衡的深刻洞察。 第一部分:战略基石的重构——从尼赫鲁主义到“实践主义” 本书开篇首先对印度现代外交思想的源流进行了细致的梳理。我们探讨了尼赫鲁时代“不结盟运动”的历史必然性与局限性。在冷战的特定历史背景下,不结盟是维护国家主权和避免两大阵营拉拢的有效工具,但随着国际体系的复杂化,其僵硬的框架已难以适应印度日益增长的全球责任与利益诉求。 随后,作者深入剖析了自辛格(P.V. Narasimha Rao)政府开始的经济自由化如何成为外交政策的“助推器”。经济的腾飞为外交提供了物质基础,使得印度能够摆脱对外部援助的过度依赖,从而在全球谈判桌上拥有更大的发言权。 第三章集中分析了当代印度外交哲学的核心——“多边主义与双边平衡”。这是一种在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之间寻求动态平衡的“实践主义”外交。它表现为在对美关系上推进战略互信,在对华关系上保持竞争性共存,在对俄关系上维护传统友谊,以及在“全球南方”内部重塑领导地位的复杂操作艺术。 第二部分:地缘政治的棋局——印太战略与周边环境的博弈 本书的第二部分将焦点投向了印度的核心地缘战略区域——印度洋及更广阔的印太地区。 1. 印度洋的“航海权”之争: 印度洋不再仅仅是“印度的海洋”,而是全球贸易和能源流动的生命线。我们详尽分析了印度如何通过“区域海洋安全框架”(如SAGAR倡议)、加强与马尔代夫、毛里求斯、塞舌尔等岛国的防务与发展合作,以及对自身海军现代化(如航空母舰计划和战略核潜艇的部署)的投入,来对抗周边竞争对手在印度洋的“珍珠链”战略。 2. 印太战略的“印度化”解读: 美国推动的“印太”概念为印度提供了与主要大国进行结构性合作的平台。本书着重剖析了印度在“四方安全对话”(Quad)中的角色定位——既是制衡力量,也是维护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的天然伙伴。我们探讨了印度如何巧妙地利用Quad来提升其在印度洋的可见度,同时避免被完全绑定在某一军事联盟中。 3. 南亚的“磁力”与“裂痕”: 在周边环境中,印度面临着巴基斯坦的长期安全挑战和中国在边境地区的持续存在。本书并未回避中印关系中的核心矛盾,而是从战略互信的缺失、边界问题的僵持以及在水资源、基础设施建设上的竞争等多个维度进行了客观审视。同时,书中也分析了印度如何通过“邻里优先”政策,试图修复与孟加拉国、尼泊尔、斯里兰卡等国的紧张关系,巩固其地区主导地位。 第三部分:全球治理的参与者——多边机制的杠杆作用 印度外交的雄心壮志,更多地体现在其对全球治理体系的深刻参与和积极重塑上。 1. 联合国改革的“长期战役”: 印度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视为其大国地位的“试金石”。本书详细追踪了印度争取常任理事国地位的策略,包括构建“G4”集团(与德、日、巴合作)、利用其作为世界最大民主国家的形象,以及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扮演的关键角色。 2. 气候变化与发展援助的外交: 在全球气候谈判中,印度成功地将自身定位为“全球南方”的代言人,强调“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同时,印度对外援助(如“数字印度”项目、非洲发展伙伴关系)不再是简单的“援助”,而是一种基于平等互利的“伙伴关系”构建,旨在扩大其地缘政治影响力,特别是在非洲和东南亚地区。 3. 科技外交与数字主权的维护: 随着数字经济成为新的战略高地,印度在信息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为其外交注入了新的筹码。本书探讨了印度如何在数据本地化、网络安全标准制定以及高科技供应链重塑中,努力确保自身的战略自主性,避免在技术领域过度依赖任何单一外部力量。 结论:通往“世界强国”的路径与挑战 本书的结论部分对印度大国外交的未来进行了展望。我们认为,印度已经成功地实现了从一个“区域大国”向“全球相关行为体”的战略跃迁。然而,其崛起之路并非坦途。国内的结构性挑战(如基础设施的滞后、社会治理的压力)以及国际环境中日益加剧的大国竞争,都将考验新德里决策者的战略定力和外交智慧。 《次大陆的崛起》通过翔实的案例分析、丰富的文献梳理和前沿的理论视角,为读者提供了一部关于当代印度如何在全球舞台上定位自我、塑造未来的权威性解读。它不仅是研究南亚政治的必备参考,也是理解21世纪多极化世界秩序演变的关键钥匙。 --- (注意:以上内容是根据您提供的书名和主题,模拟创作的一份详细、符合要求的图书简介,旨在避免提及或复制特定ISBN书籍的实际内容。)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和字体选择也颇具匠心,大开本的印刷让阅读体验变得非常舒适,尤其是在处理那些可能包含大量专有名词和复杂的国际关系术语时,字距和行距的恰到好处,极大地减轻了长时间阅读带来的视觉疲劳。我试着快速浏览了几个章节的副标题,它们似乎构建了一套清晰的问题导向结构,从地缘政治的基石,到经济影响力的渗透,再到文化软实力的较量,层层递进,展现出一种全景式的分析视野。这感觉就像是拿到了一份详尽的战略地图,作者不仅标出了已知的要塞和通道,还预留了许多尚未开发的区域供读者自行想象和推演。这种结构化的呈现方式,表明作者在宏观把握全局的同时,也注意到了微观细节的铺陈,试图构建一个立体而非扁平的叙事维度。

评分

初翻开扉页,我注意到作者在行文上似乎采取了一种非常审慎和克制的笔调。没有那种为了吸引眼球而设置的耸人听闻的开篇,而是以一种近乎学术的严谨性缓缓展开叙事。这种风格很像那些经验丰富的外交官在撰写回忆录时的那种措辞——精确、滴水不漏,每一个词汇的选择都像是经过了反复的斟酌和推敲。这种冷静的叙事方式反而带来了一种强大的信任感,它暗示着作者对所讨论议题的掌握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无需借助夸张的辞藻来粉饰太平或渲染冲突。我猜想,这本书在梳理错综复杂的外交脉络时,必然会辅以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或扎实的案例分析,旨在构建一个坚固的、逻辑自洽的分析框架,而非仅仅停留在表面的现象描述。对于追求深度分析的读者来说,这种沉稳的基调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加分项。

评分

这本书的气质与我之前读过的几本关于区域政治研究的著作截然不同。它似乎没有那种急于下结论或给出简单答案的冲动。相反,它散发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仿佛作者站在一个非常高远的时间维度上俯瞰着这一切的发生与演变。这种“时间感”的营造,非常高明。它不只是在记录当下的事件,更是在探讨这些事件是如何被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所塑造和限定的。这种对历史纵深的挖掘,往往是真正深刻的国际关系分析所不可或缺的。我期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感受到那种跨越世代的文明韧性与战略选择的复杂交织,而不是仅仅得到一份最新的时事通讯报告。这本书,从外观到预感,都指向了一次深度的、需要耐心的思想探索之旅。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非常引人注目,那种深沉的蓝与金色的纹理交织在一起,立刻给人一种厚重、权威的感觉。我拿起它的时候,首先被它印刷的质感所吸引,纸张的选择很考究,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仿佛捧着的是一部真正的“国之重器”。光是封面的艺术处理,就已经透露出一种对历史和未来深思熟虑的态度。虽然我还没深入阅读内文,但仅仅从其视觉语言来看,它似乎在试图构建一个宏大叙事,关于一个古老文明如何在全球舞台上重新定位自己,那种蕴含的张力,让人不禁想去探究其文字背后的逻辑和格局。它不像那种轻飘飘的流行读物,更像是需要静下心来,泡一杯茶,才能慢慢品味的案头书。我期待它能用扎实的研究和深刻的洞察力,为我们揭示一个我们知之甚少但又至关重要的全球玩家的真实面貌。这绝对是一本放在书架上,能立刻提升空间气质的书籍。

评分

我留意到这本书的装帧上似乎有一些细微的烫印工艺,虽然不至于闪耀夺目,但那种低调的光泽在特定角度下才会显现出来,这很符合我对“大国”形象的理解——内敛而不失力量,不事张扬却自成体系。这种对细节的关注,让我对内容本身也抱持了更高的期待。这本书的体量看起来相当可观,这通常意味着作者愿意投入大量的篇幅去解释“为什么”而不是简单地描述“是什么”。在当前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一本敢于用厚度来对抗碎片化叙事的书籍,本身就带有一种逆流而上的勇气。我希望它能深入探讨那些在主流媒体上往往被简化或忽略的微妙的外交博弈,揭示出那些决定历史走向的隐形力量和决策背后的真实动机。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