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中国香港及华南鸟类野外手册 | 作者 | 尹琏,费嘉伦,林超英 |
| 定价 | 60.00元 | 出版社 | 湖南教育出版社 |
| ISBN | 9787553954769 | 出版日期 | 2017-07-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精装 |
| 开本 | 32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内容介绍: n1.外的观鸟专家精心编写的观鸟书。本书主要针对观鸟者的野外观鸟活动编写而成,初版于1977年,是关于中国鸟类的一本图鉴,此后又经过了多次修订,至今仍是相当实用的野外观鸟参考书。其著者之一的林超英先生现任香港观鸟会主席,拥有极为丰富的野外观鸟经验,本书即是在他和其他人实际经验的基础上编著成的。 n2.全书采用防水油墨印刷,便于野外观鸟现场使用。书描述了香港及华南地区常见或可能见到的鸟类458种,编排时左页为文字说明,右页配以相应的鸟图,便于使用者查询。该书对每一鸟种的说明文字包括观察要点,繁殖与居留状况,分布范围等,并将相关鸟种置于同一条目下进行描述,语言生动、通俗。特别是本书在描述时将易混鸟种进行了比较,可以为观鸟者的辨识提供的帮助。 n3.国际专业的野生生物美术家手绘精美插图。此书的鸟图采用了费嘉伦女士的手绘图,与《中国鸟类野外手册》中的绝大部分鸟图出自同一人之手。她的画技精湛,细节表现得较为清晰、准确。 n4.贝壳网配套的鸟类图片素材及知识拓展介绍。除鸟种描述部分外,该书还在其前附有世界动物地理分区,如何辨识鸟类论述,观鸟常识,鸟体各部分名称等相关知识介绍以及名词解释;书后的附录则包括香港鸟类名录,相关索引等。其中,名录部分同时列有每一鸟种的居留状况与数量。 n |
| 作者简介 | |
| 作者简介: n尹琏,特许测量师,香港观鸟会荣誉记录主任,曾任世界自然(香港)基金会的托管人、《生命之延》总编辑。 n费嘉伦,专业野生生物美术家,著有《中国野外鸟类手册》等多本野生动物类图书。 n林超英,气象专家,香港观鸟会名誉主席,曾任香港天文台台长。 n |
| 目录 | |
| 编辑推荐 | |
| 文摘 | |
| 序言 | |
| n 书评1 n中国香港及华南鸟类野外手册大陆简体文字版本发行的消息刚刚传出,我就像身边的观鸟爱好者朋友们强烈推荐此书。适宜推广的价格、精良的装帧印刷、以及一如既往让人交口称赞的内容,是我推荐的主要的原因。相比较其他的手绘鸟类图鉴,这本书可以说在文字描述和图案的绘制方面,都是极其精炼以及准确的。无论是作为物种的鉴别参考用书还是单纯的鸟类绘画欣赏,都堪称上佳之作。此书不仅是华南区域观鸟的参考书,对全国其他地区的观鸟爱好者同样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因为此书对中国沿海迁移的水鸟和猛禽的辨识性描绘极为详尽,而这两方面恰恰是很多其他广为流传的鸟类图鉴参考书所缺乏的。我个人多年前在香港花了176港币购买了此书,如今价格只要60人民币,对中国的观鸟爱好者而言,自然是建议人手一本。 n书评2 n 书评3 n |
我是一个比较注重细节的观察者,对鸟类的行为生态有着浓厚的兴趣。一本优秀的鸟类手册,除了告诉你‘这是什么鸟’之外,更应该告诉你‘它在做什么’。我非常好奇这本书在描述鸟类行为方面的着墨程度。比如,它是否详细描述了不同鸟类的求偶展示、筑巢方式、育雏过程?这些“活生生”的信息,往往比静态的形态描述更能帮助我们理解物种的适应性。再者,华南地区的生态环境复杂多样,从高山森林到沿海湿地都有分布,如果这本书能根据不同的生境类型来组织内容,或者在每个物种条目中标注其偏好的栖息地类型,那将极大地便利我在特定地点进行针对性观察。我个人非常反感那种将所有物种简单堆砌在一起的编排方式,那样在实际使用中会显得非常混乱。我期待看到它在生态学信息上的深度挖掘,让每一次翻阅都带来对自然界运作规律的新理解,而不仅仅是识别的成功率提升。
评分这本手册的封面设计非常吸引人,色彩鲜明,排版专业。我记得我是在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下接触到这本书的,当时我正在为一次去香港的旅行做准备,对当地的自然生态充满了好奇。这本书的定位很明确,就是为野外观察者提供便利,所以它的实用性是我最看重的一点。从目录上看,它似乎涵盖了从常见到稀有的各类鸟种,这一点让我感到非常安心。我特别期待它在物种描述上的深度,希望不仅仅是图鉴式的罗列,而是能有一些关于习性、叫声的细致描述,这样才能真正帮助我在野外识别。如果这本书能提供详细的分布图和季节性迁徙信息,那简直是太棒了,这对于规划最佳观察时间至关重要。我希望拿到手里翻阅时,能感受到那种扑面而来的专业气息,纸张的质感和印刷的清晰度也决定了野外使用的体验,毕竟在户外光线不佳的情况下,清晰的插图是多么重要啊。总而言之,我对这本书的初步印象是非常积极的,它成功地勾起了我对华南地区鸟类世界的探索欲望,感觉它会是我未来很多次探险中不可或缺的伙伴。
评分坦白说,我对购买电子书版本的工具书一直心存疑虑,尤其是在野外环境下。我更倾向于这种纸质版手册的触感和可靠性。它的装帧质量必须过硬,要知道,它很可能会经历风吹日晒、可能还会沾上泥点或雨水。如果它采用的是那种易于携带、能够平铺在小桌板上或直接拿着翻阅的开本和装订方式,那就非常符合我的使用习惯了。我理想中的野外手册,应该像一个可靠的伙伴,能够承受一定程度的磨损而不至于散架。而且,我非常看重的是,当你在林中光线昏暗时,厚实的纸张和清晰的油墨能让你快速定位到需要的页面,不会因为屏幕反光或电量耗尽而扫兴。这本书如果在设计上能考虑到这一点,比如使用防水或耐磨的封面材料,那它在“野外适应性”这一维度上就大大加分了。最终,一本好的手册,它应该是能陪伴你度过无数个清晨和傍晚,被翻阅得起了毛边,但内容依然清晰可靠的物件。
评分从收藏和工具书价值的角度来看,版本的更新和准确性是至关重要的。鸟类分类学是不断发展的,新的研究成果可能会导致物种划分或命名上的变动。我希望这本手册是基于最新的分类系统,并且在信息准确性上做到了权威级别。要知道,一本错误的图鉴可能会误导我们对本地物种多样性的认知,这种代价是比较高的。另外,考虑到地理范围的特殊性——香港及华南地区,这涉及到跨越不同政治和自然地理区域的物种记录。我希望它的编纂团队有足够的本地田野经验,能够捕捉到一些只有长期驻守当地的人才能发现的微妙之处,比如一些罕见候鸟在特定季节的短暂停留记录。如果这本书还能提供一个勘误或反馈渠道,让读者可以将新的观察信息反馈给编者,那就更显其专业性和与时俱进的态度了。一本真正的好工具书,是需要持续迭代和完善的。
评分说实话,我购买很多同类书籍时,最大的痛点就是图鉴部分的质量参差不齐。有些书的插图过于艺术化,失去了科学描绘的精准性,而有些则过于写实,却又缺乏足够的细节对比。我特别关注的是,这本手册在区分相似物种时,是否提供了关键的鉴别特征,比如翼斑、眼先斑的细微差异,或者不同性别、不同季节羽色的变化。我希望它的文字描述能够简洁有力,直击要害,而不是冗长晦涩的生物学术语堆砌。而且,对于初学者来说,如何快速定位到自己看到的鸟,也是一个考验。如果它能设计一套逻辑清晰的检索系统,比如基于体型、主要颜色或者栖息地的快速查找方法,那将大大提升野外使用的效率。这本书如果能附带一些关于如何正确记录观察数据、如何使用望远镜等辅助技巧的介绍,那就更贴心了。我更倾向于那种能让我感觉自己不是在看一本冰冷的工具书,而是在与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对话的感觉,它应该能激发我去记录、去思考,而不仅仅是‘看一眼就翻过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