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名 | 大成拳核心訓練法 |
| 定價 | 28.00 |
| ISBN | 9787564423278 |
| 齣版社 | 北京體育大學齣版社 |
| 作者 | 李照山 等 |
| 編號 | 1201345122 |
| 齣版日期 | 2016-07-01 |
| 印刷日期 | 2016-07-01 |
| 版次 | 1 |
| 字數 | 240韆字 |
| 頁數 | 194 |
| D1一章大成拳核心訓練七步驟 D1一節大成拳的核心是什麼 D1二節勁力本質的三要素 D1三節核心訓練六步驟 D1二章外整性力量訓練 D1一節渾元樁和矛盾樁 D1二節鈎銼試力 D1三節步法訓練 D1四節力量引發與發放 D1五節力量在技擊中應用 D1三章鬆沉體驗 D1四章聚積力量 D1五章順勢而試 D1一節順勢而試的三個過程 D1二節檢驗試力練習法 D1三節如何檢驗身體各部力量 D1六章順勢而發 D1一節單臂的順勢而發 D1二節雙臂的順勢而發 D1三節順勢而發的深化練習 D1七章六統一階段 D1一節聲的作用 D1二節意的作用 D1三節氣的作用 D1四節勢的意義與作用 D1五節神的意義與作用 D1六節力的高度融閤 D1八章大成拳實戰技法 D1一節單操手與步法的配閤練習 D1二節大成拳的非法之步 D1三節大成拳的反放法 D1四節大成拳的類推手 D1五節矛盾樁技擊實用法 D1六節輔助動作的神機妙法 D1七節檢驗性試力的技擊妙用 D1八節大成拳抗擊性揭秘 D1九節大成拳實戰絕技 後記 |
| 李照山 河南息縣人 齣生於1955年8月5日 副教授。在河南大學就讀期間 有幸師從王安平先生學習站樁功和五形動功。後又成為有名大成拳中興之主王xuan傑先生的嫡傳弟子。現就職於信陽職業技術學院化工學院。 |
| 普通大眾 |
| 李照山、楊培飛主編的'大成拳核心訓練法'講述:初學者應將“七妙法門”作為入門功法 但練到一定程度後 則應從王薌齋宗師的拳學理論中窺以端倪。因為這種理論體係是大成拳學的真理所在 是航行中的指路明燈。從這個真理中能真正領略大成拳很核心的精髓。 |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著實吸引人,那種質樸又不失力量感的排版,讓人一眼就能感覺到其中蘊含的深厚武術功底。拿到手裏,首先感受到的是紙張的質感,厚實而有分量,不像有些輕飄飄的書籍,讓人覺得內容也同樣輕薄。裝幀很結實,一看就是能經受住反復翻閱和練習的考驗。內容方麵,雖然我還沒有完全深入研讀,但初步翻閱下來,可以感受到作者在講解動作要領時,那種嚴謹和細緻,不是那種泛泛而談的理論說教,而是真正從實踐中提煉齣來的真知灼見。比如,對於樁功的描述,寥寥數語卻直指要害,讓人明白“站樁”絕非隻是簡單地站著不動,其中包含著對身體結構、呼吸運用以及意念引導的精微調控。這種深入骨髓的理解,是多年磨礪纔能達到的境界。閱讀過程中,我多次停下來,對照著腦海中的想象,去體會那種“蓄勢待發”的感覺,非常期待能在接下來的練習中印證書中所述。整體感覺這本書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拳師,在你耳邊娓娓道來,不急不躁,卻字字珠璣,讓人心悅誠服。
評分從齣版信息來看,這本書定位非常明確,就是麵嚮那些希望係統、深入學習大成拳核心訓練方法的武術愛好者和專業人士。我特彆喜歡它在章節編排上體現齣的邏輯遞進關係,它不是簡單地羅列招式,而是構建瞭一套完整的訓練體係,從最基礎的站樁、調息開始,逐步深入到步法、勁力轉換,最後過渡到實戰應用的可能性。這種體係化的構建,使得練習者可以清晰地看到自己所處的階段和下一步需要攻剋的難點。閱讀過程中,我時不時會聯想到自己過去的練習誤區,這本書提供的修正方案非常具有針對性。它沒有那種故弄玄虛的神秘感,而是用一種非常務實、近乎工程學的態度來解構一門古老的武術。對於追求效率和效果的現代習武者而言,這種清晰的訓練藍圖無疑是極其寶貴的資源。這本書的齣版,對於推廣真正有內涵的大成拳訓練方法,功不可沒。
評分我過去接觸過不少形意拳或者大成拳相關的資料,很多都停留在對拳理的宏大敘事上,讀完後總覺得像是聽瞭一場精彩的武術講座,知道瞭很多“是什麼”,卻不清楚“怎麼做”。然而,這本書給我的感覺是截然不同的,它更像是一份詳盡的、手把手的訓練手冊。它沒有用太多晦澀難懂的術語去故作高深,而是用非常直白的語言去拆解每一個基礎動作的分解步驟。尤其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對“試力”和“錯力”的辨析,那段文字簡直是醍醐灌頂。我過去一直睏惑於自己發力不對,總覺得用蠻力,書裏清晰地指齣瞭如何從內到外建立起正確的力感通路,那種從鬆弛到爆發的內在邏輯,被剖析得絲絲入扣。這不僅僅是關於拳架的指導,更像是一套關於如何優化人體運動效率的科學方法論。對於那些渴望從“花架子”走嚮實用內傢功法的習練者來說,這本書簡直是打開瞭一扇通往實戰應用的大門,提供瞭可量化、可檢驗的訓練路徑。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和印刷質量,坦白說,是令人放心的。北京體育大學齣版社齣品,這本身就是一種質量的背書,它保證瞭這本書在學術性和專業性上是站得住腳的。我注意到書中對一些關鍵動作的圖示,雖然是黑白印刷,但綫條的清晰度很高,能夠準確地捕捉到瞬間的身體姿態和受力方嚮。對於練習者來說,光靠文字描述往往會産生歧義,但圖文並茂的方式極大地降低瞭誤解的可能性。更值得稱道的是,作者在描述動作細節時,那種對“精微”的把握令人嘆服。比如,關於提頂下降時的重心調整,不僅僅是說“嚮下沉”,而是細緻到連腳底的抓地感和內側、外側的壓力分布都有所提及。這種對細節的執著,體現瞭作者對武術真諦的深刻理解——真正的功夫往往就藏在這些常人忽略的細微之處。翻閱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不再是單純的讀者,更像是在一位極其嚴格的教練的指導下進行自我校正。
評分讀完前幾章的理論部分,我最大的感受是作者對於“整體性”的強調達到瞭一個極高的層次。很多武術流派常常會孤立地講解手、眼、身、法、步,但這本書的核心似乎是將它們視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進行訓練。閱讀體驗上,行文節奏把握得很好,張弛有度。在講解一些需要高度專注的訓練方法時,文字也變得凝練而富有節奏感,仿佛能引導讀者的心神也跟著集中起來。比如,其中關於“用意不用力”的闡述,不是簡單地否定“力”,而是巧妙地引導讀者去區分和駕馭不同層次的“力”,從僵硬的肌肉對抗,過渡到渾圓的整體驅動。這種由淺入深的引導方式,讓初學者不會因為初期的挫敗感而輕易放棄,同時也讓有一定基礎的人能夠找到突破瓶頸的突破口。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不僅告訴你“該往哪裏去”,更重要的是,它為你鋪設瞭通往那個目的地的每一步腳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