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名 | 王羲之墨迹集珍-1 |
| 定价 | 59.00 |
| ISBN | 9787548026402 |
| 出版社 | 江西美术出版社 |
| 作者 | 无 |
| 编号 | 1200904438 |
| 出版日期 | 2014-03-01 |
| 印刷日期 | 2014-03-01 |
| 版次 | 1 |
| 字数 | 无 |
| 页数 | 122 |
| '历代书法名迹传真大观一王羲之墨迹集珍'无目录。 |
| 普通成人 |
| '王羲之墨迹集珍'遴xuan王羲之传世墨迹经典作品 适度放大 传真制版 原色精印。此外 从回归传统的角度 深层次剖析和阐述碑帖固有的艺术底蕴;从提高读者文化素质的角度 发掘碑帖文本的阅读价值。让读者通过重读书法经典 全面增强自己的书法文化素质。 |
我一直认为,学习书法,如同武学练功,必须寻觅到顶尖的“内功心法”。王羲之的墨迹,无疑就是这门艺术的最高心法之一。这本《集珍》,与其说是一本书,不如说是一个精心搭建的“碑帖数字化博物馆”。它提供的不仅仅是字形,更是对“法度”与“意韵”的精妙诠释。当我仔细比对着其中几页行书与小楷的对比时,我开始理解,为什么古代文人会如此推崇这种“中和之美”。它既有磅礴的气势,又有内敛的克制;既有率性的洒脱,又不失严谨的结构。每一次翻阅,都像是在对自己的书写习惯进行一次严格的“体检”,及时发现并纠正那些不知不觉中养成的陋习。它教会我的,是如何在“形”与“神”之间找到那个最完美的平衡点。
评分从出版方的角度来看,江西美术出版社这次的出品,无疑是展现了其在艺术类出版领域的专业水准。装帧的考究,特别是对不同类型墨迹在光线下反射效果的处理,体现了对原作材质的尊重。我注意到,他们似乎在色彩还原上做了大量的校色工作,即便是最淡的“渴笔”部分,也依然能区分出墨色的层次感,这在以往的许多同类出版物中是难以企及的成就。对于收藏者而言,这不仅是一本临摹用书,更具备了较高的文献和收藏价值。我把它放在书房最显眼的位置,每当有朋友来访,我都会忍不住打开它,向他们展示几页。那种由内而外散发出的文化自信和艺术感染力,是任何语言都无法替代的,它安静地在那里,却拥有着强大的气场。
评分最近一段时间工作压力较大,读书似乎成了奢侈。但我发现,只要翻开这本关于晋人风韵的画册,哪怕只是看上十几分钟,那种喧嚣浮躁的心态就能奇妙地沉淀下来。这可能就是传统艺术的魅力所在吧。我个人对魏晋风度有着莫名的偏爱,而王羲之正是那个时代精神的完美载体。这本集子里的作品,没有刻意追求工整,却处处透露着一种“天然去雕饰”的韵致。它不像某些唐楷那样规矩森然,反而充满了灵动的生命力,仿佛作者信手拈来,却是字字珠玑,篇篇精彩。我特别喜欢其中几件信札类的小品,那种日常的、不经意的书写,反而最能体现一个书法家的真实功力与性情。这感觉就像是偷窥了一位旷世高手的私密日记,充满了亲切感和真实的感动。
评分说实话,我原本以为市面上关于书圣的书籍已经够多了,很难再有能让我眼前一亮的作品。然而,这本画册的排版和选材角度,成功地颠覆了我的固有印象。它不只是一个作品的汇编,更像是一部视觉化的研究报告。比如,它对几幅关键作品的局部放大处理,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示范。那些我们肉眼难以察觉的“飞白”是如何形成,或是某些笔画起笔时的“侧锋”如何微妙地影响了整篇的气韵,通过高清晰度的印刷得以完美再现。这对于我们这些痴迷于书法技法、希望在“二王”体系中寻求突破的习书者来说,简直是无价之宝。我甚至发现了一些过去在老旧影印本中完全无法辨识的细节,这让我对那些流传千年的墨宝有了全新的认识。它强迫你慢下来,不仅仅是“看”,更是要用笔法思维去“读”每一根线条的生命轨迹。
评分这本装帧精美的画册一入手,立刻就被那种沉甸甸的历史厚重感所吸引。纸张的质地处理得极佳,既能清晰展现出墨色的微妙变化,又透着一股典雅的书卷气。我尤其欣赏的是,编排者在选取“集珍”的这个角度上所下的功夫。它并非简单地罗列王羲之各个时期的代表作,而是似乎精心设计了一条时间脉络或者说是风格演变的路引,引导着读者去细细品味这位“书圣”笔下从青涩到炉火纯青的蜕变。那些看似随性挥洒的线条背后,蕴含着多么深厚的学养和对汉字结构近乎痴迷的探索精神。每一次临摹,哪怕只是对着图片揣摩一笔一画的提按顿挫,都像是一次与古人精神层面的对话,让人不由得感慨,真正的艺术是超越时空的,它不需要华丽的辞藻,仅凭这遒劲又灵动的墨痕,便足以震撼人心。这本书的装帧设计也值得称赞,简约而不失大气,完全衬托出了内文的重量,放在书架上,本身就是一件赏心悦目的艺术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