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名 | 汉语反义成语词典 |
| 定价 | 42.00 |
| ISBN | 9787100114134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 作者 | 任幼强 |
| 编号 | 1201174579 |
| 出版日期 | 2015-08-01 |
| 印刷日期 | 2015-08-01 |
| 版次 | 1 |
| 字数 | 无 |
| 页数 | 597 |
| 前言 凡例 条目索引 正文 音序索引 |
| 任幼强 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 一直从事编辑工作 曾担任'世界博览'杂志主编 编审。著有'常用字词辨误'一书;合著'实用汉语词通'、'常用反义词典'、'当代实用新词汇'等。 |
| 青少 |
| 本词典精xuan了1700多对精辟而实用的反义成语 释义简明准确 引例古今兼收 具有较大的文学欣赏性 特别适合广大学生和对*国语言文化感兴趣的人使用。 |
说实在的,我对工具书的耐心有限,很多时候翻两下就束之高阁了。但这本书,我真的愿意时不时地拿出来翻阅,甚至把它放在床头。它不像那种只有在遇到难题时才需要查阅的“急救包”,而更像是一本可以“常伴左右”的读物。我发现,仅仅是浏览那些被并列在一起的反义成语,比如“大张旗鼓”与“悄无声息”,“疾风劲草”与“风平浪静”,这种视觉上的冲击和语义上的碰撞,本身就是一种精神享受。它让我意识到,我们日常使用的语言,背后蕴含着多么精密的结构和多么丰富的张力。编者对于现代口语中已经逐渐淡化的成语反义关系的保留和梳理工作,尤其值得称赞,这对于保护和传承我们优秀的语言遗产功不可没。这本书不仅是学习工具,更像是一部浓缩的汉语辩证法手册,它的价值,远远超出了一个“反义词查询工具”的范畴。
评分我是一个长期致力于研究古代汉语文学的爱好者,很多时候,理解古文的精妙之处,就在于对词语的精准把握,尤其是对立面的理解。市面上很多成语词典侧重于解释单个词汇的含义,但对于反义关系这一维度往往是蜻蜓点水。这本工具书的出现,无疑填补了一个重要的空白。它让我能够从“对立统一”的角度去重新审视许多经典篇章。比如,当我们分析一篇古代政论文章时,作者常常通过设置强烈的对比来凸显其观点。如果我能快速在脑海中勾勒出“前因后果”、“因祸得福”这样的反义序列,我对文章的结构脉络和作者的修辞手法就能有更深刻的洞察。此外,这本书的索引设计非常人性化,即便是只记得成语中的一个核心词汇,也能通过交叉索引找到相关联的反义对,这种多维度的检索方式,极大地提升了学习的乐趣和探索的深度。它不再是一本冰冷的参考书,而更像是一位耐心的语言导师,引导我不断发现汉语的丰富和深刻。
评分这本词典的排版和装帧,第一眼看上去就给人一种沉稳可靠的感觉,商务印书馆的出品果然不同凡响。纸张的质感很棒,拿在手里有分量,内页的印刷清晰,字体大小适中,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吃力。尤其要提的是,对于成语的解释部分,不仅提供了规范的释义,还细致地标注了词性、出处,甚至还有一些引申义的说明,这对于想深入理解汉语的读者来说是极大的帮助。当然,作为一本反义成语词典,最核心的功能自然是反义配对的准确性。我特意查阅了几个我平时比较模糊的成语,比如“水深火热”和“安居乐业”,它们之间的反义关系被梳理得非常清晰。更让我惊喜的是,它没有简单地罗列反义词,而是通过简短的例句来展示反义成语在实际语境中的对比效果,这种教学方式非常直观有效,让人能迅速掌握反义关系的应用场景,而不是死记硬背。这本书的结构设计也体现了编者的匠心,检索起来非常方便,无论是按拼音还是按部首,都能快速定位,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评分这本词典的实用性,在我准备一次重要的学术报告时得到了充分体现。我需要用精准的、具有对仗美感的语言来增强论述的说服力。以往我习惯于在网络上零散地搜索,效率低下且质量参差不齐。有了这本工具书,情况完全不同了。它的系统性使得我可以像搭积木一样,快速构建出工整、对仗的表达。比如,当我想描述一个事物“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过程时,我能迅速找到“白手起家”的反义词组,来表达其最终的辉煌,整个论述的逻辑链条立刻变得流畅有力。另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方面是它对一些“反向”成语的收录,比如那些字面意思看似相悖,实则构成一种辩证统一关系的成语对,这本书也做了深入的梳理。这不仅仅是简单的语言对照,更像是对中国传统思维模式的一种梳理和呈现,让人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领悟到东方哲学的某些精髓。对于文学爱好者和需要进行规范写作的专业人士来说,这本书简直是案头必备的“定海神针”。
评分坦率地说,初次翻阅时,我抱着一种“反义成语能有多少”的怀疑态度。毕竟,很多成语的反义词并非一对一的简单对立,有时候甚至是语境决定的。但这本书的编纂水平,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它在处理那些看似没有直接反义词的成语时,展现了极高的学术严谨性。编者显然花费了大量精力去挖掘那些在语义张力上形成鲜明对比的词组,即便是那些意思相近但语境相反的成语,也被巧妙地纳入了体系。例如,对于一些描述时间流逝的成语,它能找出表示“迅速”与“缓慢”或“永恒”的对立表达,这种跨越式的对比,极大地拓宽了我们对成语世界的认知边界。我特别欣赏它在解释中加入的“辨析”部分,很多时候,我们觉得A是B的反义词,但实际使用中却有细微差别,词典准确地指出了这些“陷阱”,避免了我们在写作或口语中犯下望文生义的错误。这种对语言细微差别的捕捉能力,才是衡量一部优秀工具书的标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