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料理初學者的*一本書:印度籍主廚奈爾善己教你做70道印度傢常料理
- 作者:
- 原文作者:
- 譯者:
- 齣版社:
- 齣版日期:2015/08/12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9789863640691
- 叢書係列:
- 規格:平裝 / 120頁 / 18.5 x 26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齣版地:颱灣
內容簡介
Amazon Japan讀者盛讚:
「買過*棒的印度料理入門書!」 日本超人氣印度料理老店,傳傢食譜不藏私公開!
連印度人都說超?6?4好?6?4吃~ 【日本亞馬遜讀者5顆星好評★★★★★】
「裡麵的料理好吃又容易做!連印度朋友都說棒!」
「買過*棒的印度料理入門食譜~」
「托這本書的福,讓我對香辛料更加瞭解瞭。」
「照片很多,文字也說明得很清楚易懂。」
「裡頭的食譜也可做其他日常料理的應用,很值得購買!」
*詳盡的印度料理教科書,顛覆你的想像!
原來,印度料理一點也不難!
掌握基本3步驟,新手也能做齣印度本格菜!
從南北咖哩、配菜到米飯麵包、甜點……
怎麼切、怎麼炒,文字步驟配詳盡照片
Step by step,初學者也能輕鬆學。
本書特色
好簡單!從基礎開始教你 食材處理、香辛料介紹、炒洋蔥的顏色、咖哩的濃稠度…
徹底分析印度料理,步驟簡單化,讓你做起來超easy!
好正宗!超過66年的印度本格風味 日本*悠久的印度料理餐廳,*三代印度籍主廚兼經營人:奈爾善己
傳授*地道的單純美味,連印度人都說好!
好詳盡!零失敗的料理祕訣 清楚的文字照片、料理*重要的步驟、主廚的偷吃步妙招…
*詳盡的重點標示,隻要照著食譜做,就不害怕失敗。
好滿足!70道*經典的印度料理 從主食、副菜到甜點、飲料,共70款經典的傢常印度菜,
並搭上料理小故事,讓你邊做邊學,精神、味蕾雙重滿足。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奈爾善己(NAIR YOSHIMI) 1976年生於東京。由於參與印度獨立運動的祖父A.M. NAIR於日本開設瞭日本歷史*悠久的道地印度料理店「NAIR餐廳」,目前是*三代的經營者。歷經東京的餐廳後又前往印度,並在南印度果亞的五星級餐廳纍積修業經驗。追求易烹調且美味的堅持,深受好評,也活躍於電視節目、雜誌媒體。
譯者簡介
陳柏瑤 日本女子大學畢業,曾於日本居住6年。
目前專職翻譯,同時從事日文教學工作。
目錄
7首先,就來揭開印度料理的美味法則
14印度料理的香辛料圖鑑
16本書的基準事項
18本書使用方式
【PART 1 印度的咖哩】 20來熟悉印度咖哩吧!
│北印度的咖哩│
26雞肉馬薩拉(Chicken Masala)
28奶油雞(Butter Chicken)
30青豆絞肉咖哩(Keema Mutter)
32羊肉拷瑪(Mutton Korma)
34蔬菜拷瑪(Vegetable Korma)
35埃及豆馬薩拉(Chana dal Masala)
36香辣茄子泥(Baigan Bhartha)
37馬鈴薯燴茄子(Aloo Baingan)
38菠菜燴起司(Saag Paneer)
39菠菜燴雞肉(Saag Chicken)
│印度的國民咖哩│
40豆子湯(Dal Tadka)
│南印度的咖哩│
42喀拉拉魚(Kerala Fish)
44果亞蝦(Goa Prawn)
45馬德拉斯牛肉(Madras Beef)
46喀拉拉雞(Kerala Chicken)
47安得拉雞(Andhra Chicken)
48酸辣豬肉咖哩(Pork Vindaloo)
50參巴(Sambal)
52拉薩姆(Rasam)
53白優格(Kuzhambu)
擁有「萬能馬薩拉」,烹調咖哩僅需10分鐘!
54北印度的萬能馬薩拉
55南印度的萬能馬薩拉
55蛋馬薩拉(Egg Masala)
奈爾善己的NO SPICE,NO LIFE①
56印度的套餐&食用方式之講座
【PART 2 北印度的配菜】 58坦都裏烤雞(Tandoori Chicken)
60優格烤雞肉(Chicken Malai Tikka)
61蔬菜炒內臟(Saag Liver Fried)
62烤肉串(Seekh Kebab)
?8?6 在傢做北印度起司「Paneer」
64印度風起司(Paneer)
65鍋起司(Kadai Paneer)
66馬鈴薯馬薩拉(Aloo Masala)
68馬鈴薯炒花椰(Aloo Gobi)
69鞦葵馬薩拉(Bhindi Masala)
70油炸蔬菜丸(Pakora)
71古加拉特鞦葵(Gujarat Bhindi)
奈爾善己的NO SPICE,NO LIFE②
72香辛料保存術
【PART 3 南印度的配菜】 74蝦馬薩拉(Prawn Masala)
76魚馬薩拉(Fish Masala)
77煎烤魚(Fish Fried)
78炸雞65(Chicken 65)
79辣炒雞塊(Chicken Chili Fried)
80燉煮雞肉(Chicken Stew)
81阿比椰(Aviyal)
82炒紅椒(Sweet Pepper Thoren)
82炒苦瓜(Bitter Thoren)
83炒紅蘿蔔(Carrot Poriyal)
83炒高麗菜(Cabbage Poriyal)
85豆餅(Vada)
85粗麥粥(Up Ma)
奈爾善己的NO SPICE,NO LIFE③
86「NAIR 餐廳」的推薦午餐:雞肉咖哩
【PRAT 4 米飯料理&麵包】 │米飯料理│
88印度香米(Basmati Rice)
89歐時蘿炒飯(Jeera Rice)
89番紅花飯(Saffron Rice)
90蔬菜燉飯(Vegetable Pulao)
92雞肉燜飯(Chicken Biryani)
│麵包│
94囊餅(Naan)
96烤餅(Chapati)
98起司囊餅(Cheese Kulcha)
99膨餅(Puri)
│「咖哩+配菜」然後再加上簡單的小菜│
印度漬物(Achaar)
100油漬茄子
100油漬苦瓜
印度酸甜醬(Chutney)
101椰子醬
101番茄醬
沙拉(Salad)
102小黃瓜沙拉
103醬沙拉
103香菜醬沙拉
印度奶茶&拉西(Chai & Lassi)
104印度拉茶
104馬薩拉奶茶
105優格拉西
105鳳梨拉西
甜點(Dessert)
106香草甜奶球
107粉圓甜粥
108主要食材一覽
110南北料理別一覽
112依料理使用的香辛料總覽
序
「歡迎來到這個充滿香辛料、芳香又魅惑的印度料理世*!」若是這麼開頭,恐怕好不容易翻開本書的讀者,隨即就想闔上書本瞭吧。
但請等等啊,我所要介紹的印度料理,絕非什麼異世*!理所當然是貨真價實的正統印度料理,隻不過是運用技巧,讓常見的肉、魚或蔬菜變得更美味。我想所謂的料理,無論身處在哪個國傢,都奠定於如何讓來自不同土地的食材,透過調理展現齣美味。一般人所熟知的印度料理,多屬於北印度旁遮普(Punjab)的宮廷料理,是以肉類為主,再搭配使用乳製品,特色是帶有濃鬱的風味。但是,印度料理並不僅止於此而已,例如南印度的料理以海鮮或蔬菜為主,散發著清爽的酸味與辛辣風味。
其實,光是印度的南與北就大大不同瞭。近來,日本也陸續齣現許多供應南印度料理的店傢(對瞭,我的祖父就是來自南印度。所以我個人也非常喜歡南印度料理)。這些年來,基於大傢對香辛料料理的喜愛,我也應邀到各地的料理教室教學。不過多數人對於印度料理的印象,依舊停留在香辛料搭配複雜或烹調繁複、不利在傢烹調。會有這種情形,是因為太過於在意香辛料的組閤。香辛料的使用,原是為瞭讓食物更好吃,因此,與其在意香辛料相互的搭配性,不如留意於與肉類、魚類或蔬菜的搭配。而就在我試圖「簡單」解釋何謂印度料理的同時,竟意外發現印度料理是成立在如此簡單的規則上。
此時此刻,不免如此想著,難道是自己擁有印度血統,卻生長在日本,纔得以以更清楚易懂的方式整理傳遞齣印度料理的作法吧。
探索中華美食的深厚底蘊:一本關於川菜烹飪技藝的實用指南 書名:川味江湖:從基礎到精通的百道經典川菜實踐手冊 作者:李文斌 編著 齣版社:華夏美食文化齣版社 齣版日期:2023年10月 --- 內容簡介 《川味江湖:從基礎到精通的百道經典川菜實踐手冊》並非一本介紹異域風味的烹飪書籍,而是專注於探尋和傳承中國“四大菜係”之首——川菜的博大精深與獨特魅力。本書旨在為所有熱愛美食、渴望掌握地道川菜烹飪技巧的讀者,提供一套係統、詳盡且極具實操性的學習路徑。 川菜,以其“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復雜性和層次感而著稱於世。它不僅關乎麻辣的刺激,更蘊含著魚香、怪味、酸辣、紅油、荔枝等二十餘種復閤味型的精妙平衡。本書跳脫齣市麵上許多隻羅列菜譜的簡單模式,力求深入剖析川菜背後的烹飪哲學、選材標準以及火候的拿捏藝術。 全書結構清晰,分為四大核心篇章,層層遞進,確保即便是廚房新手也能逐步建立起紮實的川菜烹飪體係。 第一篇:川菜之魂——基礎理論與必備原料(約占全書20%篇幅) 本篇是構建川菜知識體係的基石。我們不談花哨的擺盤,而是聚焦於川菜的“靈魂”——原料的辨識與預處理。 1. 認識“川味”的味覺光譜: 詳細解析川菜中“麻、辣、鮮、香”的科學構成。我們重點介紹瞭“麻”味的來源——漢源花椒的種類(青花椒、紅花椒、藤椒油)及其在不同菜式中的應用時機;“辣”味的階梯——朝天椒、二荊條、燈籠椒的辣度區分和去籽技巧,確保辣而不燥。 2. 核心調味品的深度剖析: 川菜的精髓在於調味品的復閤使用。本章深入講解郫縣豆瓣醬(郫縣、雙流、德陽産地的區彆與風味差異),永川豆豉、保寜醋的正確儲存與使用方法。特彆闢齣章節探討“紅油”的煉製藝術——如何通過低溫慢炸保證辣椒的色澤紅亮而不焦苦,以及如何讓紅油吸收香料的精華。 3. 刀工與火候的入門練習: 川菜對刀工的要求極高,不同形狀的食材決定瞭其受熱均勻度與口感。本書提供瞭詳盡的圖解教程,涵蓋蓑衣刀法(用於腰花)、剞花刀(用於荔枝肉)的基礎練習。火候的掌握,是區分“傢常”與“地道”的關鍵。我們通過對比大火快炒(爆、溜)與小火慢燉(燒、燴)的煙點控製,幫助讀者建立精確的溫度感知。 第二篇:初探江湖——傢常川菜的入門基石(約占全書30%篇幅) 此篇精選瞭十餘道最常齣現在川渝傢庭餐桌上的菜肴,它們是學習復雜技法的溫和起點。重點在於穩定輸齣“基礎味型”。 1. 魚香係列的入門範例: 以“魚香肉絲”為例,拆解魚香味的四大要素(糖、醋、醬油、泡椒的比例),演示如何通過“糖色”的加入來模擬“魚香”中微妙的糊化質感。 2. 基礎紅油與涼拌技法: 詳細教授如何製作“紅油抄手”的醬汁和“夫妻肺片”的基礎調味比例。強調涼拌菜的“水氣去除”技巧,這是保證涼菜口感脆爽而不濕漉的關鍵。 3. 經典小炒的火候把控: 聚焦於“迴鍋肉”和“青椒肉絲”。解析迴鍋肉中“燈盞窩”的形成過程,即五花肉在煸炒過程中油脂被逼齣、邊緣焦香化,這是傳統川菜“煸”的技藝體現。 第三篇:挑戰巴蜀——復閤味型與宴席大菜(約占全書40%篇幅) 本篇進入川菜的精髓階段,重點攻剋那些需要多種調味和復雜工序纔能達成的標誌性菜肴。 1. “怪味”的科學組閤: 以“怪味雞塊”為例,詳細分析怪味——集麻、辣、酸、甜、鹹、香、鮮於一體的調味邏輯。探討如何利用精確的溫度(如雞肉的浸煮溫度)來保持其鮮嫩。 2. 湯汁的提煉與運用: 深入講解“開水白菜”的製作過程,側重於如何熬製清澈見底的“清湯”和“高湯”,這是川菜中體現功力的“清淡”一派。對比之下,本書也教授瞭“宮保雞丁”中糖醋芡汁的乳化與掛汁技巧。 3. 泡菜與醃漬的藝術: 詳細介紹傳統泡菜(泡薑、泡椒、酸菜)的製作流程,以及如何利用這些自製原料來製作“酸菜魚”、“酸子排骨”等菜肴,體現川菜對發酵食材的運用智慧。 第四篇:食客的地圖——地方流派與現代創新(約占全書10%篇幅) 最後,本書帶領讀者走齣成都與重慶的核心區域,領略川菜在不同地域的演變與特色。 1. 簡州、自貢、內江風味對比: 簡要介紹不同地區的特色用油(如自貢的香辣牛油)和代錶菜(如水煮肉片的地域差異)。 2. 現代川菜的輕量化趨勢: 探討如何在保持傳統風味的前提下,使用更健康的烹飪方式(如蒸汽、烤箱)來改良經典菜肴,使其更適應現代健康飲食的需求。 本書的全部100道菜譜,均配有步驟分解圖和“主廚提示”,確保讀者在每一步都能精準復刻齣令人驚艷的川菜風味。這不是一份簡單的菜譜集,而是一部關於中國西南烹飪哲學的實踐指南,帶領讀者真正走進“川味江湖”,品味麻辣背後的醇厚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