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席.在似水流年里-二十四节气的饮食与餐桌美学

一席.在似水流年里-二十四节气的饮食与餐桌美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日] 浜裕子著 著
图书标签:
  • 二十四节气
  • 饮食文化
  • 餐桌美学
  • 传统美食
  • 时令菜肴
  • 中国文化
  • 生活美学
  • 健康饮食
  • 美食
  • 节气养生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泰州新华书店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313775
商品编码:29160948849
包装:平装-胶订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8-05-01

具体描述


内容介绍
农历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祖先对一年四季变化的观察与总结,以FC美丽的词汇概括了一年之中不同时间的自然特征。时至JR,更多的成为城市中人们感悟自然、感悟生活的文化通道。在日子越来越雷同的现代,久居都市的人们越来越难以感受细微的季节变化,本书作者充分发挥自身丰富的季节感、纤细的感性与审美意识,将古老的二十四节气的历法与相应的时令食材引入日常的餐桌设计,让人们在一日三餐中感受到季节感、文化感与幸福感,成J了一本让人们对餐桌设计进行再认识的珍贵餐桌设计书。

关联推荐

 2016年11月30日,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下称“代表作名录”)。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然而,随着城市化的加快,原来越多的人远离了自然,对节气的感知也越来越迟钝。要在新的历史时期和社会环境下,将二十四节气的宝贵文化传承和保护和保护下去,J要积J的将二十四节气的文化融入到现代人的生活中。
本书的作者充分发挥自身丰富的季节感、纤细的感性与审美意识,将古老的二十四节气的历法与相应的时令食材引入日常的餐桌设计,让人们在一日三餐中感受到二十四节气的魅力。


 

 


目录

感受季节变迁的生活 二十四节气七十二物候  002

二十四节气七十二物候  日历  004
四季器皿  006
基本器皿  007 
花材搭配的乐趣  010
使用布制品的乐趣  012
餐巾的折叠法  013


立春 ——   ● 东风解冻  016    ● 黄莺睍睆  019   ● 鱼上冰  021
雨水 ——   ● 土脉润起  022    ● 霞始叇  022      ● 草木萌动  023
启蛰 ——   ● 蛰虫启户  028    ● 桃始笑  030      ● 菜虫化蝶  032
春分 ——   ● 雀始巢  033      ● 樱始开  034     ● 雷乃发声  039
清明 ——   ● 玄鸟至  040      ● 鸿雁北  041     ● 虹始见  042
谷雨 ——   ● 葭始生  044      ● 霜止出苗  044    ● 牡丹华  045


立夏 ——   ● 蛙始鸣  048    ● 蚯蚓出  049     ● 竹笋生  054
小满 ——   ● 蚕起食桑  056   ● 红花荣  057     ● 麦秋至  059
芒种 ——   ● 螳螂生  062    ● 腐草为萤  062     ● 梅子黄  063
夏至 ——   ● 乃东枯  064    ● 菖蒲华  065       ● 半夏生  067
小暑 ——   ● 温风至  068    ● 莲始开  068       ● 鹰乃学习  068
大暑 ——  ● 桐始结花  071    ● 土润溽暑  071   ● 大雨时行  072


立秋 ——   ● 凉风至  074      ● 寒蝉鸣  075      ● 蒙雾升降  075
处暑 ——   ● 棉柎开  076      ● 天地始肃  079    ● 禾乃登   080
白露 ——   ● 草露白  084      ● 鹡鸰鸣  088      ● 玄鸟去   088
秋分 ——   ● 雷乃收声  089     ● 蛰虫坯户  090     ● 水始涸   095
寒露 ——   ● 鸿雁来  096      ● 菊花开  096      ● 蟋蟀在户101
霜降 ——   ● 霜始降  103      ● 霎时施  103      ● 枫茑黄 104


立冬 ——   ● 山茶始开  106     ● 地始冻   109     ● 金盏香  109
小雪 ——   ● 虹藏不见  110     ● 朔风拂叶 111     ● 橘始黄  115
大雪 ——   ● 闭塞成冬  116     ● 熊蛰穴   118     ● 鳜(鲑)鱼群  118
冬至 ——   ● 乃东生  119       ● 麋角解   120     ● 雪下出麦  120
小寒 ——   ● 芹乃荣  128       ● 水泉动   131     ● 雉始雊  131
大寒 ——   ● 款冬华  132       ● 水泽腹坚 133      ● 鸡始乳  133

四季时令食材与料理 134
结语 138

五大传统节日
上巳节(偶人节、女儿节、雏祭、桃花节)  024/  端午节   050/
七夕节  069/ 重阳节  100/ 人日节(七草节)  130


专栏
春彼岸   032/  品味秋季的和果子  095

显示全部信息



《一席.在似水流年里 - 二十四节气的饮食与餐桌美学》 引言 时光如白驹过隙,在流淌的岁月长河中,我们追寻着那些古老而又充满智慧的节律——二十四节气。它们不仅是天文历法上的划分,更是深深烙印在中国人心中的生活脉络。从春耕秋收的农耕文明,到今日瞬息万变的现代都市,二十四节气的智慧从未离我们远去。它们以一种温润而深沉的方式,指导着我们如何顺应自然,如何与土地对话,如何在平凡的日子里,发现不平凡的美。 本书,《一席.在似水流年里 - 二十四节气的饮食与餐桌美学》,并非仅仅是关于食物的简单罗列,也不是对传统文化的浅尝辄止。它是一场关于生活美学与自然哲学的深度探索,一次对古老智慧与现代生活方式的融会贯通。我们将邀请您走进一个由二十四节气编织而成的生活画卷,体验其中蕴含的丰富情感、文化底蕴以及对身心健康的深刻影响。 第一章:节气溯源——生命脉动的古老韵律 我们从何而来?我们又将去向何方?在自然面前,人类始终渺小而又充满好奇。二十四节气,正是古人仰观天文、俯察地理,通过对日月星辰运行规律以及自然界物候变化的观察,总结出的一套富有诗意和哲学内涵的历法体系。它们是农耕社会赖以生存的指南,是指导耕作、渔猎、起居的智慧结晶。 在本章,我们将一同追溯二十四节气的起源,探寻它们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的演变轨迹。我们将了解每一个节气的命名由来,它们背后蕴含的独特天文现象,以及古人如何凭借这些智慧,安排农业生产,预测气候变化,甚至指导日常生活。我们将看到,二十四节气并非僵化的教条,而是生命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种哲学表达,一种对宇宙规律的敬畏与遵循。 第二章:春意萌动——时令食材的鲜活奏鸣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大地慷慨馈赠的开始。当东风解冻,冰雪消融,大自然以最蓬勃的生命力,唤醒沉睡的土地。这个时节,空气中弥漫着新生的气息,草木开始抽芽,花朵竞相绽放。 在本章,我们将深入探讨“立春”至“谷雨”这四个节气所代表的春季时令。我们将一一品味那些属于春天的食材:鲜嫩欲滴的春笋,带着泥土芬芳的野菜,以及经过一个冬季蓄积能量,重新焕发生机的各类蔬菜和水产。我们将了解这些食材的生长特性,它们的营养价值,以及古人如何因地制宜,将它们巧妙地融入日常饮食。 从立春时节的“迎春”,到雨水节气的“润泽”,再到惊蛰的“生发”,以及谷雨的“蓄势待发”,每一个节气都孕育着不同的生命力量。我们将探讨如何通过饮食,顺应春季的阳气升发,滋养肝脏,排出体内“寒气”,让身体在春天里充满活力。本书将不仅仅是列举食物,更会深入挖掘食材背后的生长故事,以及它们与节气之间,如同双生子般的紧密联系。 第三章:夏长骄阳——热情与清凉的味蕾交响 “夏日炎炎正好眠”,盛夏的阳光,炽热而奔放,孕育着一年中最旺盛的生命能量。这个季节,万物生长达到顶峰,但也伴随着酷暑与湿热。如何在炎热中保持身心平衡,如何应对湿气对身体的影响,是夏季饮食的关键。 在本章,我们将跟随“立夏”至“大暑”的节气步伐,感受夏日的热情与生命的张力。我们将认识到,夏季的食材,往往带有清热解暑、利湿消肿的特性。比如,瓜果蔬菜中的黄瓜、西瓜、苦瓜,它们富含水分,能有效补充身体流失的水分,缓解暑热。还有绿豆、薏米等,它们是夏季消暑佳品,能清热解毒,祛湿健脾。 我们将探讨,在小满的“满”中,如何把握时令,品尝初夏的鲜味;在芒种的“忙”中,如何通过饮食,补充体力,应对农忙;在夏至的“至”,如何顺应阳气最盛的时节,养心安神;在小暑、大暑的“暑”中,如何运用智慧,对抗湿热,滋养身体。本书将带您领略夏日饮食的清爽与活力,学会如何在炎炎夏日,为身体注入一份清凉与平衡。 第四章:秋收硕果——丰饶与内敛的餐桌诗篇 “秋风萧瑟天气凉”,秋季,是大自然收获的季节,也是天地万物开始走向内敛与沉淀的时段。从金黄的稻谷到累累的果实,大地的馈赠在这个季节达到了顶点。然而,秋季的干燥也悄然而至,如何润燥养肺,成为此时饮食的重点。 在本章,我们将漫步于“立秋”至“霜降”的秋日画卷。我们将深入了解秋季的时令食材,如红薯、南瓜、梨、柿子、板栗等。这些食材不仅味道醇厚,营养丰富,更富含水分,能帮助我们应对秋季的干燥。我们将探讨,在立秋的“收”中,如何滋养身体,为迎接寒冬做准备;在处暑的“除”中,如何摆脱暑热的余温,迎接秋的凉爽;在白露的“露”中,感受自然界的变化,注重滋润;在秋分的“分”中,阴阳平衡,调整饮食;在寒露的“寒”中,开始注重温补;在霜降的“降”中,为冬季的到来做好充分的食物储备。 本书将带您品味秋季食材的甘甜与醇厚,学习如何通过饮食,滋养肺部,润燥安神,让身体在秋季的丰饶中,感受到一份沉静与满足。 第五章:冬藏养生——温润与安宁的休憩乐章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冬季,是大地沉睡,万物休养生息的季节。此时,自然界储存着一年的精华,而人体也需要在这个季节里,进行深层次的“冬藏”,积蓄能量,为来年的生发做好准备。 在本章,我们将步入“立冬”至“大寒”的冬日宁静。我们将聚焦于那些适合冬季食用的温补食材,如牛羊肉、各种根茎类蔬菜、以及豆类和谷物。这些食材能够提供充足的热量,帮助身体抵御严寒,同时也能温养脏腑,调理气血。我们将探讨,在立冬的“藏”中,如何开始调整饮食,为身体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小雪、大雪的“雪”中,感受自然的静谧,注重温暖与滋养;在冬至的“至”中,这个一年中黑夜最长的日子,如何通过饮食,调整阴阳,补充阳气;在大雪的“寒”中,如何运用温和的药食同源之品,滋补身体;在小寒、大寒的“寒”中,如何通过养藏,让身体在寒冷中,依然保持充沛的生命力。 本书将带您感受冬季饮食的温润与厚重,学习如何通过“冬藏”,让身体在严寒中得到最充分的休憩与滋养,为来年的春天积蓄蓬勃的生机。 第六章:餐桌美学——器皿、色彩与意境的和谐 食物的滋味,不仅仅在于食材本身,更在于用餐的环境,以及与之相伴的器皿与氛围。餐桌,是家人团聚,朋友畅谈的场所,它承载着情感的交流,也展现着生活的品味。 在本章,我们将跳出单纯的食材与烹饪,将目光投向“餐桌美学”。我们将探讨,不同节气的饮食,应该搭配怎样的器皿?暖色调的陶瓷,是否更能烘托秋季的温润?素雅的青瓷,是否更能衬托春季的清新?我们还将关注色彩的搭配,如何通过食材的天然色彩,让餐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既赏心悦目,又能激发食欲。 更重要的是,我们将深入挖掘餐桌上所蕴含的意境。一顿精心准备的饭菜,不仅仅是填饱肚子,更是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与家人朋友共享美好时光的珍视。我们将探讨,如何在餐桌上,营造出属于每个节气独特的氛围,让用餐成为一种充满仪式感的生活体验。本书将引导您,将节气的智慧,融入到每一个用餐的细节中,让餐桌,成为一道流动的风景,一首无声的诗。 第七章:现代生活中的节气智慧——传承与创新 我们生活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让我们有时会忽略那些古老的智慧。然而,节气的脉动,依然在我们身边悄然流淌,只是需要我们去重新发现和连接。 在本章,我们将探讨,如何在现代都市生活中,重新拾起节气的宝藏。我们不再需要完全依赖土地,我们可以通过超市里琳琅满目的食材,去寻找当季的时令之物。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去学习古老的烹饪方法,并结合现代的烹饪技巧,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节气美食。 本书将鼓励您,将节气智慧融入到忙碌的生活中。不必拘泥于形式,可以在某个特定的节气,为家人准备一顿充满时令风味的晚餐;可以在周末,带着孩子去户外,感受节气变化带来的自然之美;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阅读关于节气文化的书籍,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我们将强调,传承并非墨守成规,创新也并非全盘否定。将古老的节气智慧,以更符合现代人生活习惯的方式呈现,让它们在新的时代焕发光彩,才是本书所倡导的精神。 结语 《一席.在似水流年里 - 二十四节气的饮食与餐桌美学》,是一本关于时间,关于自然,关于食物,关于生活的美学之书。它邀请您放慢脚步,倾听自然的呼吸,感受岁月的流转,品味生活中的点滴美好。 愿这本书,能成为您与自然对话的桥梁,能为您带来餐桌上的灵感,更希望能为您在似水流年里,增添一份智慧,一份从容,一份诗意。让我们一同,在二十四节气的韵律中,享受属于自己的,充满美学的生命之旅。

用户评价

评分

《一席.在似水流年里-二十四节气的饮食与餐桌美学》是一本让人读了以后,总想找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泡上一壶茶,慢慢品味的书。它没有宏大的叙事,没有艰涩的理论,但它所传递的,却是一种深刻的生活智慧。我特别欣赏书中那种对细节的关注,无论是对食材的选取,还是对烹饪方式的描述,都透着一股子认真的劲儿。而餐桌美学的部分,更是让我大开眼界。原来,一束简单的鲜花,一块雅致的布艺,都能瞬间提升一顿饭的格调。更重要的是,书中并没有要求我们去模仿,而是鼓励我们去创造,去发掘属于自己的餐桌风格。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的生活仿佛被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我对“吃”这件事有了更深的理解,也更愿意花时间去享受这个过程。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让我的生活变得更加精致和有品味。

评分

我必须承认,最初被《一席.在似水流年里-二十四节气的饮食与餐桌美学》吸引,是被那充满韵味的标题所打动。当真正开始阅读,我才发现,这远不止是一个关于食物的书。它巧妙地将古老的二十四节气与现代的饮食文化、餐桌布置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美学视角。书中描绘的场景,不是冰冷的食谱罗列,而是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仿佛你能闻到厨房里飘出的饭菜香,看到餐桌上精致的摆设,感受到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的温馨。作者的笔触细腻而富有感染力,她用一种诗意的语言,讲述着节气更迭带来的食材变化,以及人们如何顺应自然,在餐桌上展现出独属于这个时节的韵味。读着读着,我不禁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厨房,思考如何才能在家中也营造出这样一份属于自己的“似水流年”的餐桌美学。这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也是一种生活的艺术,这本书恰恰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

评分

这本《一席.在似水流年里-二十四节气的饮食与餐桌美学》简直是一股清流,在如今信息爆炸、节奏飞快的时代,它像一位温柔的叙述者,轻轻拨动了我内心深处对时光流转、季节变换的细腻感受。翻开书页,仿佛就走进了那个充满诗意的东方世界,每一个字眼都在描绘着属于我们自己的生活哲学。我尤其喜欢书中对“食”的理解,它不仅仅是填饱肚子的方式,更是一种与自然对话、与传统连接的仪式。书里字里行间透露出的那种宁静和从容,让我反思自己平日里匆忙的饮食习惯,那些似乎理所当然的日常,原来蕴含着如此深邃的智慧。我想,这本书就像是一个宝藏,每一次翻阅都能挖掘出新的感悟。它没有直接灌输知识,而是通过细腻的描写,引导读者自己去体会、去感受。阅读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享受,一种洗涤心灵的体验,仿佛整个人的节奏都被放慢了,开始真正去品味生活的美好。

评分

说实话,市面上关于节气和饮食的书籍不在少数,但《一席.在似水流年里-二十四节气的饮食与餐桌美学》给了我一种前所未有的惊喜。它的独到之处在于,没有将食物简单地视为物质需求,而是赋予了它们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和情感意义。书中对每一个节气的描绘都极具画面感,仿佛能亲身经历那“微雨燕双飞”的春日,或是“银汉迢迢暗度”的夏夜。而与此相呼应的餐桌美学,更是将视觉、嗅觉、味觉甚至是听觉都融为一体,呈现出一种全方位的感官体验。它教会我,原来一顿饭,不仅仅是吃,更是一种仪式,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一种对传统的敬畏。我开始尝试着将书中的一些理念融入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比如在摆盘时多花一点心思,选择与时令相符的食材,甚至连餐具的选择都开始有了新的考量。这种改变,让我觉得生活变得更加有仪式感,也更加充实。

评分

这本书就像一坛陈年的老酒,越品越有味。《一席.在似水流年里-二十四节气的饮食与餐桌美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它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巧妙地融入到了饮食和餐桌布置之中。书中对二十四节气的阐述,不仅仅是知识的普及,更是一种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顺应。而餐桌美学,则是一种将这种顺应自然的情怀,通过视觉和味觉的方式呈现出来。我尤其喜欢书中那些充满生活气息的细节描写,它们让我觉得,即使在现代社会,我们依然可以保留这份古老的东方韵味。这本书让我明白,所谓的“美学”,并非高高在上,而是根植于我们的生活之中,体现在每一餐的用心之中。它鼓励我慢下来,去感受每一个季节带来的馈赠,去品味每一口食物的本真,去创造属于自己的,充满诗意的餐桌风景。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