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汉语成语词典(第2版)
定价:68.00元
作者:孙梦梅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5-01-01
ISBN:9787517600831
字数:
页码:
版次:2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汉语成语词典》(第2版)是在我公司出版的《汉语成语词典》的基础上修订的中型汉语词典。本词典选收成语1万余条,以常见、常用成语为主,也酌收部分常用熟语。条目按释义、语见、例句等项目逐一阐释。“释义”项目针对难懂的字、词等进行解释,并列出它们的本义、引申义,特别是在本条成语里的意思。浅显易懂的成语则直接释义;“语见”项目通过古代的资料探索成语的本源,或通过援引古代、近代经典著作中的例子,从不同角度揭示成语的涵义、用法及其流变。本词典另一大特色就是,强化了成语使用的相关信息,即设计了“例句”这一项目。对于每条成语,我们都本着谨慎从严的原则,提供了该条成语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范例,以便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该成语。本次修订,在释义、语见、例句等各个项目上都进行了全面核查,订正了原版的疏漏。在“释义”方面补充了近年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根据扩充的语料库,对“语见”项目进行了更准确、更具科学性的更新;在进一步斟酌释义、语见的基础上,对例句进行了调整、修改,使之更能准确反映成语的功能和意义。
内容提要
《汉语成语词典》(第2版)是在《汉语成语词典》的基础上修订的中型汉语词典。选收成语1万余条,以常见、常用成语为主,也酌收部分常用熟语。条目按释义、语见、例句等项目进行阐释,提供丰富资料,探索成语本源。强化使用和范例功能,每个成语词条中均提供了典型、规范的例句。词典适合中等以上文化水平的读者,特别是广大师生使用。
目录
作者介绍
《汉语成语词典》(第2版)参与修订人员,都是有着丰富成语词典编写经验的专家,编写过各种类型的汉语成语词典,如《汉语成语大全》等。
文摘
序言
坦白说,我购买工具书时,通常会对比好几家出版社的版本,这次选择这本,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对“修订版”的信任,希望能看到最新的学术成果和更正。实际使用下来,确实感受到它在细节上的精益求精。特别是对一些近年来在学术界有所争议的成语出处,它给出了相对中立和严谨的讨论,而不是简单地采纳某一主流观点,这种审慎的态度让人信服。此外,新版本在收录量上似乎也有所增加,尤其是那些在近现代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但又具有成语化趋势的表达,也得到了审慎的纳入,并附注了其新颖性。我尤其关注那些带有负面含义或含有贬义的成语,这本书在解释这些成语时,非常注意区分其强烈的感情色彩和潜在的冒犯性,提醒使用者在特定场合下谨慎使用。这种对语言的社会责任感的体现,让我觉得这是一本真正负责任的语言工具书,它不仅教你“如何说”,更教你“如何得体地说”。
评分说实话,我购买这本工具书的初衷,是希望它能在我进行文案润色时,提供一些“高大上”的表达替换。我总觉得自己的书面表达有些平庸,希望能用一些更具文学色彩的词汇来提升整体格调。这本书在“近义辨析”部分的处理上,给我带来了极大的惊喜。它不仅仅列出了几个意思相近的成语,还会非常细致地分析它们在感情色彩、使用场合上的差异。比如,区分“心急如焚”和“火烧眉毛”的侧重点,或者“大义凛然”和“浩然正气”在哲学含义上的微小偏离。这种深入的剖析,使得我在选择词语时,能够更加拿捏分寸,避免使用生硬或不合时宜的表达。而且,它还提供了一些相对现代的、在当代文学作品中比较流行的成语组合,这避免了全书充斥着过于古奥的表达,让内容兼顾了传统与现代的平衡。每次翻到那些精心设计的例句,都感觉像是在上了一堂生动的语言课,那些原本晦涩的道理,通过精妙的成语组合被清晰地传达出来,极大地丰富了我的词汇库。
评分我对工具书的实用性有很高的要求,尤其是涉及到需要经常查阅的工具,比如成语词典,我非常在意它的检索效率和分类逻辑。这本书的索引系统做得非常人性化,它不仅提供了标准的拼音首字母检索,还特别设置了“部首索引”和“意义主题分类索引”。后者对我帮助极大,比如当我需要表达“赞美”或者“讽刺”相关的成语时,可以直接跳转到相应的主题区块,而不是大海捞针般地翻阅整个字母表。这种分类方式极大地提高了查阅效率,尤其适合在写作过程中需要快速调取某一类情感表达的时候。另外,它对多义成语的处理也颇为谨慎和清晰,对于一个成语的不同含义,它会明确标注出不同的解释序号和对应的使用情境,避免了混淆。例如,同一个成语在古代和现代的含义演变,这本书都有所体现,这让使用者能更全面地掌握一个词汇的生命周期,而不是孤立地看待某一个解释。这种结构化的编排,体现了编纂者深厚的语言学功底和对用户需求的深刻理解。
评分作为一名业余的中国古典文学爱好者,我购买工具书往往抱着一种“求证”的心态,希望能确认自己对某些典故的理解是否准确无误。这本书的注解深度远超我的预期,它更像是一本结合了语言学和文化史的参考资料。在解释那些源自寓言故事或历史人物的成语时,它几乎会把故事的完整脉络都梳理出来,而不是草草带过。比如,对于某些涉及动物象征意义的成语,它还会探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这种动物的特殊地位,使得成语背后的文化意涵得以完整呈现。我特别欣赏它在释义中,经常穿插引用的古代诗词片段,这些诗句不仅印证了成语的用法,本身也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让人在查阅一个成语时,顺带领略了几句优美的诗篇。这种“一书多用”的体验,让阅读过程充满了惊喜。它没有过度追求“新潮”或“网络用语”,而是稳稳地立足于中华文化的经典传承,这一点我非常认可,保持了工具书应有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评分这本厚实的工具书一拿到手里,就感觉沉甸甸的,光是翻阅目录就能让人对它收录的丰富内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我主要是想找一些不那么常见的、在日常交流中偶尔会碰到的生僻成语,看看它们的典故和确切用法。这本书在这一点上做得相当到位,很多我以为已经消失在历史角落的词汇,都能在这里找到清晰的解释和例句。尤其是它对成语出处的考证,引用了大量的古代文献作为佐证,这对于希望深入了解成语文化背景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大福音。比如,对于某个历史典故相关的成语,它不仅仅给出了字面意思,还会简略介绍那个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让理解更加立体。我发现,即便是那些非常基础的成语,比如“一鸣惊人”,它也提供了不同时代语境下的细微差别,这让我的语言表达更加精准。书中的排版设计也值得称赞,字体大小适中,查询起来不费劲,而且不像有些词典那样密密麻麻,留白处理得当,阅读体验很舒适,长时间查阅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总体来说,它更像是一部系统的、带有学术深度的成语“百科全书”,而非仅仅是查找意思的速查手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