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成语词典(第3版,单色插图本)

中华成语词典(第3版,单色插图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中华成语词典》编委会编 著
图书标签:
  • 成语词典
  • 中华成语词典
  • 语言文字
  • 词汇
  • 成语
  • 工具书
  • 参考书
  • 汉语
  • 单色插图
  • 第3版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妙语书言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ISBN:9787801038111
商品编码:29185340268
包装:精装
出版时间:2015-0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中华成语词典(第3版,单色插图本)

定价:45.00元

作者:《中华成语词典》编委会编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5-01-01

ISBN:9787801038111

字数:

页码:

版次:3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这是一部适合广大师生和普通读者使用的中型成语词典,条目齐备,功能丰富,图文并茂。全面修订后的* 新修订版,更好地满足了读者查考的需求。上一版本product../23286004.html中华成语词典(*修订版·单色本)

内容提要


★共收成语10000余条,酌情收列少量熟语。
★对每条成语进行全方位的解释和说明,包括注音、释义、出处、例句、近义、反义、辨析、提示、用法、连用等。
★通过援引古代和近现代的经典著作,揭示成语的本源,阐释成语的含义、用法及流变,提供成语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范例。
★配有500余幅诠释成语内涵的精美插图,具有的欣赏价值

目录


作者介绍


《中华成语词典》编委会由语言学、辞书学的专家学者和语文教师组成,他们参与过多部辞书的编写,有较丰富的辞书编纂经验。

文摘










序言



辞海 (第7版) 简介 《辞海》,作为中国当代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综合性辞典,自创刊以来,便以其权威性、系统性和知识覆盖的广博性,稳居国家级重点工具书的领军地位。它不仅仅是一部记录和解释汉语言文字的工具,更是一部浓缩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精髓的知识百科全书。 第七版的问世,是在对前六版进行深刻反思与全面修订的基础上完成的重大工程。它旨在适应新时代社会、科技和文化发展的最新需求,以更精准的释义、更全面的收录和更现代的编纂体例,服务于广大学者、专业人士、文化工作者以及所有热爱和学习中华文化的读者。 一、 规模与结构:知识的宏伟殿堂 《辞海(第7版)》的规模远超以往任何版本,体现了当代中国学术界在知识整合方面的最高水平。全书囊括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几乎所有知识领域的核心词条。 收录词目总数: 本版收录的词目总量已突破数十万条,涵盖了从基础的汉字、词语、成语,到复杂的学科专有名词、历史事件、重要人物、地理实体,乃至最新的科技术语。 结构布局的优化: 整体编排遵循“科学性与实用性并重”的原则。在汉字和词语部分,严格遵循现代汉语规范,注重音、形、义的准确性。学科词条的组织则力求逻辑清晰,层级分明,便于读者进行深度查阅和跨学科的知识串联。 二、 释义的深度与精准性:学术标准的恪守 《辞海》的核心价值在于其权威且深入的释义体系。第七版在保持传统严谨性的同时,尤其加强了对新兴领域的阐释和对传统文化概念的廓清。 传统文化与经典: 针对中国古典文学、哲学、历史典籍中的核心概念和专有术语,本版邀请了各自领域的顶尖专家进行释义。例如,对于“四书五经”中的术语,不仅给出清晰的现代汉语解释,还会追溯其在原著中的语境和流变,确保了文化传承的准确性。 科学术语的更新: 面对二十一世纪科技的飞速发展,本版新增和修订了大量自然科学(如量子物理、基因工程)、信息技术(如人工智能、区块链)和现代医学领域的专业词条。这些释义力求与国际最新标准接轨,并用清晰易懂的语言加以阐释,降低了普通读者理解高深科学概念的门槛。 人物与地名: 历史人物的生卒年份、主要成就;现代科学界、政界、文化界代表人物的贡献,均经过严格的多方考证,力求准确无误。地理名词的收录,严格遵循最新的行政区划和地理命名规范。 三、 特色与创新:面向未来的工具书 相较于前几版,《辞海(第7版)》在编纂理念和具体功能上做出了多项重要创新,使其更具时代价值。 1. 历史脉络的展现: 本版在许多重要历史词条(如朝代更迭、重要战役、社会制度变迁)中,引入了更丰富的历史背景介绍和影响分析,使读者不仅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这使得《辞海》在工具书的范畴外,兼具了简明历史参考书的职能。 2. 规范与现代性: 严格执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最新规范。例如,在多音字、异形词的处理上,遵循最新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和《汉字简化方案》的要求。对于涉及两岸三地用词差异的词汇,力求给出合理的注释或采纳最广泛通用的表述。 3. 跨学科关联性增强: 本版在释义中大量使用了相互引证和交叉链接的机制。例如,在解释一个化学物质时,会明确指出其在生物学、材料学中的应用;在解释一个哲学流派时,会引申到其对文学艺术的影响。这种设计极大地提高了检索效率和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 4. 视觉信息辅助(非纯文字部分考量): 尽管《辞海》主体是文字典籍,但在第七版的整体设计和部分专业章节的编排中,更加注重逻辑结构的清晰化。在特定版次中(如特种版本),会适度辅以表格、图示,用以清晰呈现复杂关系,如生物分类体系、化学结构简图等。 四、 学术地位与受众群体 《辞海》的出版,代表了中国当代辞书编纂的最高成就。它的权威性,使其成为政府部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新闻媒体及大型出版机构不可或缺的参考标准。 核心受众: 科研人员与高校师生: 用于专业术语的确证、学科知识的查阅和学术写作的规范性参考。 文化与出版工作者: 确保出版物中人名、地名、引文、专业名词的准确无误。 公务人员与政策研究者: 依赖其对法律、经济、历史背景的权威解释。 所有致力于系统学习和提升自我的中文学习者: 它是构建扎实、全面知识体系的最佳阶梯。 《辞海(第7版)》不仅是一部工具书,更是一部浓缩了国家知识精华的文化工程。它以其浩瀚的内容、严谨的考证和与时俱进的修订,持续履行着记录、梳理和传承中华文明的庄严使命。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拥有一本纸质的、内容扎实的工具书是多么难得。现在的电子设备虽然便捷,但信息的碎片化和广告的干扰让人难以专注。而这本《中华成语词典》则提供了一种完全不同的阅读体验——沉浸式的、无干扰的学习环境。它的装帧结实耐用,拿在手里有分量感,预示着其内容的厚重和可靠。我注意到,它对一些具有地域特色或历史变迁导致含义发生微妙变化的成语,都有专门的注释加以说明,这体现了编纂者极大的严谨性和对中华文化传承的责任心。例如,有些成语在古代和现代的侧重点是不同的,这本书能清晰地标示出来,避免了我们望文生义的错误。对于一个对传统文化抱有敬畏之心的读者来说,这种对细节的尊重和挖掘,是让人极其赞赏的。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工具书,不如说是一部微型的文化史,值得我放在书架上,时常翻阅,常读常新。

评分

说实话,我这次买这本《中华成语词典》主要是冲着它的“第三版”去的,希望能看到一些与时俱进的修订和补充。事实证明,我的期待并没有落空。这个版本在收录上明显比我以前用的旧版词典要全面得多,不仅收录了大量的古典成语,连一些近些年来在文学作品、新闻报道中频繁出现的、已经约定俗成的四字格词语也被纳入了进来,这对于我们这些需要紧跟时代脉搏的人来说,非常实用。最让我惊喜的是它对成语“规范性”的处理。在很多模棱两可的表达上,它给出了权威的建议用法,并附带了正误辨析,这对于写公文或者正式文稿的人来说,简直是救命稻草,避免了因用错成语而闹出的笑话。而且,它的检索系统也做得相当人性化,不仅支持传统的拼音查找,还特别设置了按部首和笔画的查找方式,对于那些只记得部分字形却想不起读音的人来说,简直是太友好了。我用了它来整理我平时积累的一些素材,发现整理效率提高了不止一个档次,每次查阅都能带着新的收获离开,这种感觉真是太棒了。

评分

我得说,这本书的实用性超出了我的预期。我原本以为它更偏向于学术研究,可能晦涩难懂,但实际使用下来,发现它对初学者也极为友好。我把我的外甥(一个中学生)也拉来看这本书,他平时对古文接触较少,但他对这本词典的接受度非常高。他告诉我,里面的例句都非常贴合现代生活场景,而且很多例句都是摘自经典名著,这让他在做语文阅读理解时,瞬间找到了很多“解题思路”。特别是关于成语的“感情色彩”标注,区分得非常到位,比如哪些是褒义,哪些是贬义,哪些是中性,这对于写作中准确拿捏语气至关重要。我给他布置了一个小任务,让他每天学习五个与“情绪”相关的成语,这本书的详尽解析,让他的学习进度非常快。而且,单色插图虽然简单,但对于理解那些描绘具体动作或场景的成语,比如“大刀阔斧”、“一掷千金”等,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极大地降低了理解的门槛。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国学爱好者的福音!我本来对成语的理解就停留在小学课本的水平,很多时候看到一些深奥的表达,心里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拿到这本《中华成语词典》,简直是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首先,它的排版设计就让人眼前一亮,虽然是单色插图本,但那些简笔画式的插图,非但没有显得简陋,反而为每个成语增添了一种古朴而生动的气息,让人在理解枯燥的字面意思时,多了一份直观的感受。我特别喜欢它对成语来源的考据,很多成语背后都有着引人入胜的小故事,读起来比看小说还有意思。比如“画蛇添足”,书里不仅解释了字面含义,还详细讲述了那个典故的来龙去脉,让你明白为什么会用这个词来形容多此一举。再来说说释义的深度,它不仅仅是给出简单的解释,还会提供多个不同语境下的用法,甚至连一些罕见或已不常用的引申义都囊括其中,这对于想进行深度阅读和写作的人来说,简直是太重要了。翻阅过程中,我发现即便是那些我自以为很熟悉的成语,都能从中挖掘出新的理解层次。那种知识被系统化、清晰化地呈现出来的满足感,是其他零散的资料无法比拟的。

评分

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我对于工具书的要求一向是严苛的,它不仅要准确,更要有“文气”。这本《中华成语词典(第3版,单色插图本)》给我的感觉就是“内秀”。虽然是单色印刷,没有那些花花绿绿的装饰,但从字体的选择到版面的布局,都透露出一种沉稳、典雅的气质。这使得我在夜深人静时,捧着它细细品读时,不会被过于花哨的设计分散注意力,完全可以沉浸在文字的海洋中。我尤其欣赏它在解释复杂成语时的逻辑性,它通常会先给出一个最核心的含义,然后层层递进,引入相关的近义词和反义词群组。这种结构,让学习过程变成了一种由浅入深、不断拓宽知识面的探索过程,而不是简单的死记硬背。我曾尝试用其他电子词典来对照学习,但总觉得少了点“人味”,这里的解释,仿佛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在耳边耐心讲解,让你不仅知道“是什么”,更明白“为什么是这样”。这种深入骨髓的专业感,是区分普通词典和优秀工具书的关键所在。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