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健身功法 八段锦 五禽戏 易筋经 太极拳 六字诀 健身运动基础入门自学教程 八段锦太极拳五禽戏拳

传统健身功法 八段锦 五禽戏 易筋经 太极拳 六字诀 健身运动基础入门自学教程 八段锦太极拳五禽戏拳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传统健身
  • 八段锦
  • 五禽戏
  • 易筋经
  • 太极拳
  • 六字诀
  • 健身运动
  • 入门教程
  • 自学
  • 养生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美妙绝伦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307873
商品编码:29304067780
丛书名: 传统健身功法-八段锦 五禽戏 易筋经 太极拳
开本:24开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传统健身功法 八段锦 五禽戏 易筋经 太极拳 六字诀
作 者:  周庆海
定价:  49.80
ISBN号:  9787122307873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开本:  24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18-2-1
印刷日期:  2018-2-1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本书适合广大健身爱好者参考阅读。
1.介绍了八段锦、五禽戏、易筋经、太极拳、六字诀的起源、特点和习练要领等内容。 
2.5套功法的每一个动作都有分解说明,并配有图片,方便习练者参考对照。 
3.针对易犯错给予提醒和纠正,使每一位爱好者都能够更加规范、科学地习练。 
4.每天几分钟,循序渐进,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内容介绍
本书将八段锦、五禽戏、易筋经、太极拳、六字诀5套功法全部收录,通过图文结合对每一招、每一式详细讲解,并针对易犯错误给予提醒和纠正,使每一位爱好者都能够更加规范、科学地习练,每天几分钟,循序渐进,终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养生功效。 本书适合广大健身爱好者参考阅读。
作者介绍

目录
篇文朴武雅 治病益身 八段锦 
章 千年魅力八段锦 
八段锦的起源 / 2 
不同类型的八段锦 / 3 
八段锦的习练特点 / 3 
神奇的养生效果 / 4 
八段锦的习练指南 / 5 
八段锦的基本动作 / 6 

第二章 站式八段锦 
预备势 / 7 
式 双手托天理三焦 / 9 
第二式 左右开弓似射雕 / 11 
第三式 调理脾胃须单举 / 15 
第四式 五劳七伤往后瞧 / 17 
第五式 摇头摆尾去心火 / 20 
第六式 两手攀足固肾腰 / 24 
第七式 攒拳怒目增力气 / 28 
第八式 背后七颠把病消 / 32 
收势 / 34 

第三章 坐式八段锦 
坐式八段锦的基本要领 / 36 
坐式八段锦口诀总记 / 36 
分步图解坐式八段锦 / 37 
干沐浴 / 37 
转眼睛 / 41 
击齿 / 41 
漱口 / 41 
敲玉枕 / 42 
揉腹 / 42 
搓腰眼 / 43 
搓脚心 / 43 

第二篇熊经鸟伸 调理身心 五禽戏 
第四章 形神俱备五禽戏 
五禽戏的起源和发展 / 45 
五禽戏的习练特点 / 46 
神奇的养生效果 / 47 
五禽戏的习练要领 / 48 
五禽戏的习练指南 / 49 
五禽戏的基本动作 / 49 

第五章 轻松习练五禽戏 
预备势调息凝神 / 52 
戏 虎戏 / 54 
式 虎举 / 54 
第二式 虎扑 / 57 
第二戏 鹿戏 / 63 
第三式 鹿抵 / 63 
第四式 鹿奔 / 67 
第三戏 熊戏 / 71 
第五式 熊运 / 71 
第六式 熊晃 / 74 
第四戏 猿戏 / 78 
第七式 猿提 / 78 
第八式 猿摘 / 81 
第五戏 鸟戏 / 86 
第九式 鸟伸 / 86 
第十式 鸟飞 / 90 
收势 引气归元 / 94 

第三篇源远流长 刚柔相济 易筋经 
第六章 源远流长易筋经 
易筋经的起源和发展 / 98 
神奇的养生效果 / 99 
易筋经的习练特点 / 100 
易筋经的习练指南 / 100 
易筋经的基本动作 / 101 

第七章 分步图解易筋经 
预备势 / 104 
式 韦驮献杵势 / 105 
第二式 韦驮献杵第二势 / 107 
第三式 韦驮献杵第三势 / 109 
第四式 摘星换斗势 / 111 
第五式 倒拽九牛尾势 / 114 
第六式 出爪亮翅势 / 116 
第七式 九鬼拔马刀势 / 118 
第八式 三盘落地势 / 121 
第九式 青龙探爪势 / 123 
第十式 卧虎扑食势 / 126 
第十一式 打躬势 / 130 
第十二式 掉尾势 / 133 
收势 / 136 

第四篇千年传承 24式修身养性 太极拳 
第八章 寻根溯源话太极 
太极拳的起源 / 139 
太极拳的发展 / 139 
太极拳的习练特点 / 142 
神奇的养生功用 / 143 
太极拳的习练指南 / 144 
太极拳的基本动作 / 144 

第九章 一招一式练太极 
式 起势 / 147 
第二式 左右野马分鬃 / 149 
第三式 白鹤亮翅 / 152 
第四式 左右搂膝拗步 / 154 
第五式 手挥琵琶 / 157 
第六式 左右倒卷肱 / 159 
第七式 左揽雀尾 / 162 
第八式 右揽雀尾 / 166 
第九式 单鞭 / 171 
第十式 云手 / 173 
第十一式 单鞭 / 176 
第十二式 高探马 / 178 
第十三式 右蹬脚 / 180 
第十四式 双峰贯耳 / 182 
第十五式 转身左踏脚 / 184 
第十六式 左下势独立 / 187 
第十七式 右下势独立 / 190 
第十八式 左右穿梭 / 192 
第十九式 海底针 / 195 
第二十式 闪通臂 / 197 
第二十一式 转身搬拦捶 / 199 
第二十二式 如封似闭 / 202 
第二十三式 十字手 / 204 
第二十四式 收势 / 206 

第五篇吐纳养生 呼吸引导 六字诀 
第十章 呼吸养生六字诀 
六字诀的起源和发展 / 209 
关于六字诀的脏腑归属 / 210 
六字诀的功法特点 / 211 
六字诀的神奇功效 / 211 
六字诀的习练指南 / 212 
如何提高六字诀的习练效果 / 213 
基本口型和手型 / 214 

第十一章 轻松习练六字诀 
预备势 / 216 
起势 / 217 
式 嘘字诀 / 220 
第二式 呵字诀 / 224 
第三式 呼字诀 / 231 
第四式 呬字诀 / 234 
第五式 吹字诀 / 239 
第六式 嘻字诀 / 245 
收势 / 251


《中华养生十八式:身心合一的古法运动智慧》 导言:探寻古老智慧,激活内在能量 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洪流中,我们常常感到身心俱疲,被各种压力和焦虑所裹挟。追逐效率、追求速度的背后,我们是否忽略了生命本身最根本的需求——健康与和谐?是时候停下脚步,回溯千年的中华文明,去探寻那份蕴含在古老智慧中的健康密码。本书《中华养生十八式》并非市面上那些追求速成、强调外在技巧的健身指南,它是一本致力于带领读者深入体验、理解并践行中华传统养生功法的实践教程。我们并非教授几套孤立的动作,而是引导您进入一个更深层、更全面的身心修炼体系,让您在感受体魄强健的同时,更能触及心灵的宁静与力量。 本书将带领您领略中华传统养生功法中最具代表性、也最易于入门的部分。我们精心挑选了那些经过历史沉淀,被无数实践者验证有效的功法,它们既能强身健体,又能调和气血,更能安抚心神。从舒展筋骨的“动”之精妙,到呼吸吐纳的“静”之深远,本书将一层层为您揭开传统养生功法的神秘面纱。 第一篇:筋骨舒展,通达全身——“动”之奥秘 筋骨是人体运动的基础,更是气血运行的载体。许多现代人因久坐、缺乏运动而导致筋骨僵硬,经络不畅,从而引发各种不适。本书第一篇将重点介绍几类能够有效舒展筋骨、增强身体柔韧性和力量的传统功法。 第一章:八段锦——八节垂天,锦绣人生 八段锦,顾名思义,是由八节姿势组成的套路,每节都如同锦缎般优美流畅,故得此名。它历史悠久,起源于宋代,是中国传统养生功法中最为普及和经典的代表之一。八段锦的特点在于动作简单易学,但内涵深厚,能够全面调理身体的各个脏腑,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功效。 功效深析: 八段锦的每个动作都蕴含着中医的经络学说和脏腑理论。例如,“双手托天理三焦”能够疏通上焦,调理心肺;“左右开弓似射雕”可以舒展肝胆,增强四肢力量;“五劳七伤往后瞧”对于缓解颈椎、腰椎不适,改善视力有显著效果;“摇头摆尾去心火”则有助于清心泻火,安定神志。通过练习八段锦,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肌肉力量,提高关节灵活性,改善消化系统功能,并对神经系统起到镇静安神的作用。 入门指引: 本章将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详细分解八段锦的八个基本动作,包括动作要领、呼吸配合、意念引导等。我们将从最基础的站姿、呼吸方式讲起,帮助初学者建立正确的练习基础。同时,我们会强调练习八段锦时需要注意的禁忌和事项,例如避免在过饱、过饥或情绪激动时练习,以及如何根据自身情况循序渐进。 内在体悟: 除了动作的模仿,本书更强调八段锦的内在精神。我们将引导您体会每一个动作所蕴含的“松”、“沉”、“顺”等原则,理解“以形引气,以气运身”的道理。让您在练习中,不仅仅是机械地重复动作,而是能够感受到身体内部能量的流动,体会到身心合一的微妙变化。 第二章:五禽戏——模仿禽兽,顺应自然 五禽戏,相传由东汉名医华佗所创,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姿态,通过模拟它们的动作来强身健体,调和脏腑。五禽戏的精妙之处在于其贴近自然的模仿,符合人体自然的生理运动规律。 功效深析: 五禽戏的每个动作都针对特定的脏腑和经络。虎戏强壮腰肾;鹿戏通达肝血;熊戏健脾益胃;猿戏灵活筋骨;鸟戏开胸拓肺。练习五禽戏,能够有效激活身体的潜能,提升身体的协调性、平衡感和反应能力。长期练习,有助于增强心肺功能,改善消化吸收,提高免疫力,并对缓解关节疼痛、风湿等症状有积极作用。 入门指引: 本章将清晰地呈现五禽戏的五种基本戏法,包括其模仿的动物特点,以及对应的练习方法。我们将详细讲解每个动作的要点,包括模仿动物的眼神、步伐、肢体动作等,让您能够更生动地体会动作的精髓。同时,也会提供一些初学者在练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内在体悟: 练习五禽戏,需要将身体的模仿与动物的“神”相结合。我们将引导您在练习中去感受动物的灵动、力量和安详,将这份生命的原初力量融入到自己的肢体动作中。体会“神似”而非“形似”的境界,从而达到更深层次的养生效果。 第三章:易筋经——张筋拔骨,力拔山河 易筋经,是中国传统武术和养生中的瑰宝,以其独特的伸展、拉伸和发力方式而闻名。它主要通过柔中带刚的动作,拉伸筋骨,疏通经络,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和爆发力。 功效深析: 易筋经的动作幅度较大,能够深度拉伸全身的筋膜和韧带,从而改善关节的活动范围,缓解肌肉的僵硬和酸痛。它不仅能增强身体的柔韧性,更能通过特定的发力技巧,锻炼身体的协调性和力量。长期练习易筋经,能够有效改善体态,预防运动损伤,增强骨骼密度,并对改善血液循环、提高身体的整体机能有显著效果。 入门指引: 本章将重点介绍易筋经中几种经典且适合初学者的招式,例如“韦陀献杵”、“金刚捣碓”等。我们将详细解析每个动作的起势、运行路线、力量运用和呼吸配合。由于易筋经对身体的拉伸要求较高,我们将特别强调循序渐进的原则,以及如何避免拉伤。 内在体悟: 易筋经的练习,需要将“筋”与“骨”的拉伸与内在的“力”的凝聚相结合。我们将引导您体会动作中的“松筋拔骨”之感,以及如何通过呼吸将内在的意念转化为身体的力量。在拉伸中感受身体的舒展与力量的增长,体会“刚柔并济”的境界。 第二篇:呼吸吐纳,安抚心神——“静”之境界 在“动”之外,传统养生更注重“静”的修炼。呼吸是生命之本,善于呼吸,则能纳气养神,化解烦恼。本书第二篇将带领您进入呼吸与意念的世界,体验静心养性的力量。 第四章:太极拳——行云流水,阴阳调和 太极拳,被誉为“国术之瑰宝”,它将武术的技击与养生导引巧妙结合,形成一种独特的内外兼修的运动形式。太极拳动作舒缓连绵,讲究以柔克刚,以静制动。 功效深析: 太极拳的练习,能够极大地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增强心肺功能。其独特的身体重心转移和肢体协调配合,能够提高身体的平衡能力和柔韧性。更重要的是,太极拳强调“意念”与“动作”的统一,以及“呼吸”的深长均匀,能够有效缓解精神压力,安定心神,改善睡眠质量,提升整体的身心健康水平。 入门指引: 本章将以杨式太极拳24式简化套路为例,进行详细的讲解。我们将从最基础的“起势”开始,逐步讲解每个动作的名称、要点、配合呼吸和步法。我们会强调“虚领顶劲”、“含胸拔背”、“沉肩坠肘”等太极拳的基本功,并提供一些初学者容易出现的常见错误和纠正方法。 内在体悟: 练习太极拳,是进入“以静制动”、“刚柔相济”境界的过程。我们将引导您在行云流水般的动作中,感受身体的沉稳与轻灵,体会阴阳变化的哲理。让您在每一次的呼吸和每一个动作中,都能感受到身心的和谐与平衡,达到“天人合一”的初步体验。 第五章:六字诀——六音吐纳,吐故纳新 六字诀,是中国古代一种以发音吐气来调理脏腑的养生方法。它通过特定的发声和吐气方式,配合相应的动作,来疏通脏腑,调和气血,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功效深析: 六字诀的每个音字都对应着不同的脏腑,例如“嘘”(xū)字养肝,“呵”(hē)字补心,“呼”(hū)字益脾,“呬”(sì)字润肺,“吹”(chuī)字补肾,“嘻”(xī)字调三焦。通过模仿这些发音和吐气,可以促进相关脏腑的气血运行,增强其功能。长期练习六字诀,有助于改善消化不良,缓解胸闷气短,增强身体的整体免疫力,并对情志的调节有积极作用。 入门指引: 本章将详细介绍六字诀的六个字的发音方法、吐气方式以及对应的辅助动作。我们将提供清晰的发音指导,并结合图示讲解每个字的动作要领,强调腹式呼吸在其中的重要性。 内在体悟: 六字诀的练习,在于“吐故纳新”的意念。我们将引导您在发音吐气中,将身体的浊气、杂念排出,同时吸入清新的天地之气。体会声音与身体的共振,感受脏腑的舒张与调和,从而达到身心放松、气血畅通的境界。 第三篇:理论溯源,融会贯通——养生智慧的深度解析 在掌握了基本的功法之后,本书将进一步为您解析这些传统养生功法背后的理论基础,帮助您从更深的层次理解其精髓,从而达到融会贯通、灵活应用的境界。 第六章:健身运动基础入门——身体的觉醒 在开始任何一项运动之前,了解身体的基本构造、运动的基本原理至关重要。本章将为初学者提供必要的运动基础知识。 骨骼肌肉系统: 讲解人体的骨骼结构,肌肉的功能,以及它们如何协同工作完成各种动作。 呼吸与循环系统: 介绍呼吸的生理过程,血液循环的重要性,以及运动如何促进这些系统的健康。 运动基本原则: 强调热身、拉伸、循序渐进、倾听身体信号等基本原则,确保运动安全有效。 姿势与平衡: 探讨身体姿势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练习来提高身体的平衡能力。 第七章:中华养生文化的哲学意蕴 本书并非单纯的动作教学,更是一次对中华养生文化的探索。 中医基础理论: 简要介绍中医的阴阳五行、经络学说、气血津液等核心概念,帮助读者理解传统功法为何能调理身体。 道家养生思想: 探讨道家“天人合一”、“清静无为”等思想在养生功法中的体现。 儒家修身养性: 结合儒家“仁、义、礼、智、信”的理念,探讨传统功法如何促进个人品德的修养。 结语:开启您的身心健康之旅 《中华养生十八式》是一本引导您走进中华传统养生智慧的书籍。我们相信,通过系统的学习和持之以恒的练习,您将能够: 强健体魄: 拥有更充沛的精力,更敏捷的身体,更健康的体质。 调和身心: 告别亚健康状态,缓解生活压力,获得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提升生命品质: 找到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提升生命的整体质量。 本书的每一章节都力求清晰易懂,但其精髓需要您在实践中去体会和领悟。请带着一颗好奇而虔诚的心,跟随本书的指引,开启您的身心健康之旅,去发现那份隐藏在古老智慧中的生命活力。记住,健康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持续不断、充满惊喜的探索过程。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其内容的广度,简直像是把一整套武术院校的课程压缩进了一本书里。它涉及的面太广了,从站桩的基础桩功讲到复杂的拳架演变,从静功的呼吸吐纳到动功的发力技巧,几乎囊括了你能想到的所有传统健身元素。然而,这种广度也带来了难以克服的弊端——缺乏重点。当所有的功法都被一视同仁地对待时,初学者就失去了明确的优先级。我不知道应该先花一个月练习八段锦,还是应该把精力集中在太极拳的某个特定套路上。它更像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罗列,而非一本实用的操作手册。我试图从中找到一个清晰的、为期十二周的训练计划,但书中提供的更多是理论指导和历史背景,具体的“每日必做”清单寥寥无几。这种信息过载,反而让人在面对实际的身体练习时感到无所适从,不知道从何处着手,更别提坚持了。

评分

这本厚厚的书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光是封面上的那些繁体字就透着一股子老派的韵味。我本来是想找一本轻松入门的健身指南,结果翻开目录,差点被那些拗口的术语给劝退了。它洋洋洒洒地介绍了一堆历史渊源、流派分歧,感觉像是大学里的专业教材。比如讲八段锦,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左手抱头,右手推掌”,而是会详细考究这个动作在不同朝代的演变,甚至扯到古代的养生哲学。我对着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和线条图琢磨了好久,才勉强理解了几个基础的呼吸法门。对于我这种纯粹想活动筋骨的“小白”来说,这种深度未免有点吃不消。它更像是一本研究者案头的工具书,而不是一个健身教练手把手的指导。我期待的是立竿见影的练习,而不是一篇篇考据严谨的学术论文,读起来非常费劲,得随时备着手机查阅那些生僻的词汇。总而言之,如果你是想深入钻研传统功法的学者,这本书或许是宝藏,但对我这种业余爱好者来说,门槛实在太高了。

评分

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更像是一个时间胶囊,里面装满了过去武术家的智慧,但缺少了现代人易于接受的“翻译器”。我本来以为“入门自学教程”这个副标题能带来一些便利,但实际上,它更像是对“入门”二字的重新定义。比如,在讲解易筋经的拉伸技巧时,它用了很多文言文的表达方式,让我不得不频繁地停下来,对照着书后面的注释去揣摩其真实意图。对比我之前看过的几本运动学书籍,这本书的结构非常松散,不同功法之间的衔接略显突兀。比如前一页还在细致分析六字诀的发声频率对脏腑的影响,下一页就跳到了太极拳的步法解析,缺乏一个循序渐进的过渡。它似乎预设了读者已经对中医经络学和传统武术理论有了一定的基础知识,这对于零基础的我来说,阅读体验简直是一场认知上的“跳水”。我甚至觉得,如果不是因为对传统文化有份敬畏之心,我可能早就把它束之高阁了。

评分

当我打开书的前几页时,立刻感受到一种扑面而来的“硬核”气息。它完全没有现在市面上那些健身书籍惯有的那种活泼的排版和彩色的插图,取而代之的是大面积的、略显陈旧的黑白图解,线条非常写实,几乎不加任何美化。一开始看五禽戏的部分,作者对“虎、鹿、熊、猿、鸟”这五种动物的模仿,阐述得极其精微,每一个动作的重心转移、关节的开合,都用极其严谨的术语描述,生怕漏掉一丝一毫的古代传承的精髓。我试着跟着图去摆架势,发现光是理解文字描述中的“提顶敛臀”和“松腰沉胯”就耗费了我半个小时。更别提后面关于太极拳的论述了,它没有直接给出清晰的拳架图,而是将重点放在了“劲力”和“意念”的引导上,仿佛在教你如何用意念去驱动身体,这对手部协调性要求极高。读完第一章,我感觉自己的身体比运动前还要僵硬,因为它强迫你去思考每一个微小的肌肉运动,这对于只是想放松一下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种精神上的折磨。

评分

不得不说,这本书的装帧和纸张质量非常朴素,透着一股子老派匠人精神的坚持,这倒是和它所承载的内容气质非常搭。但从阅读体验来说,字体排版实在需要改进。很多关键的动作细节和穴位标注被挤在很小的空间里,使得在实际操作中很难快速定位。特别是当身体处于某个复杂的姿势时,想要低头查看书中对于某个细节的说明,往往会导致姿势变形,从而失去对动作的肌肉记忆。我尝试着在客厅里跟着书上的图进行“易筋经”的几个拉伸动作,结果发现,书上的指导动作是静态的,它无法捕捉到动作进行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和节奏感。你只能通过反复阅读来想象那个流畅的转换,这对于视觉学习者来说,效率极低。它更像是给已经掌握基本功的人提供查漏补缺的参考,而不是给渴望在家里默默摸索出一条健身之路的新手准备的向导。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