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柑橘種植技術專傢談——鄭朝耀50年柑桔種植經驗
作 者:鄭朝耀
ISBN :9787535791801
齣 版 社: 湖南科學技術齣版社
齣版時間:2017-03-01
印刷時間:2017-03-01
字 數:字
頁 數:260頁
開 本:32開
包 裝:平裝
重 量:g
定 價:28元
目錄一、環境氣候的影響
(一)氣候對黔陽柑橘品種變異的影響
(二)氣候變化對柑橘栽培性狀的影響
(三)氣候對柑橘品種生物學特性的影響
(四)氣候對柑橘病蟲害發生和消亡的影響
(五)湖南永州與浙江颱州溫州蜜柑加工性狀的差異
二、柑橘育苗技術
(一)柑橘容器育苗技術的改進與應用
(二)枳砧苗肥害的發生與防止
(三)柑橘容器苗根係僵死與水分管理
(四)實生甜橙樹接穗的嫁接苗結果遲
三、柑橘建園技術
(一)柑橘坡綫樹行栽植法
(二)山地柑橘建園技術的改進與應用
(三)柑橘建園施工測量誤差的控製與處理
(四)柑橘種植形式的改進
(五)對柑橘不同種植密度與株行距的評價
(六)柑橘假植苗建園效果好
四、柑橘土肥水管理技術
(一)永州橘園土壤管理方法評述
(二)柑橘錯誤施肥方法技術分析
(三)柑橘施骨粉增甜的神奇效果
(四)紅壤山地柑橘節水栽培技術
(五)柑橘根係生長的嚮氣、嚮肥、嚮水特性
(六)柑橘幼樹促放鞦梢的肥水管理技術
五、柑橘整形與修剪技術
(一)沙田柚變則主乾二層形
(二)柑橘換乾技術在生産中的應用
(三)零陵柑橘示範場溫州蜜柑結果樹修剪技術的演變
(四)溫州蜜柑結果樹修剪技術圖解
(五)我的柑橘修剪“技術經”
六、柑橘花果管理技術
(一)溫州蜜柑抹梢保果技術分析
(二)溫州蜜柑利用鞦梢隔年結果技術調查
(三)促香柚開花結果的技術措施
(四)柚類果實套袋技術的應用
(五)沙田柚幼果嫁接技術
七、柑橘病蟲害防治技術
(一)充分利用天敵,靈活用藥防治紅蜘蛛
(二)抓住時機,利用低峰期放梢防治潛葉蛾
(三)注意觀察為害情況,噴藥防治銹壁虱
(四)抓一代一二齡若蟲高峰期噴藥防治蚧殼蟲
(五)抓好關鍵期噴藥,防治柑橘粉虱
(六)幾種病蟲害防治的訣竅
(七)幾種藥劑對柑橘潰瘍病的防治效果
(八)柑橘結果樹病蟲害防治周年曆
八、冰凍與柑橘凍害
(一)永州冰凍天氣與柑橘凍害
(二)道縣1969年、1977年柑橘凍害
(三)柑橘冷害
(四)湖南柑橘為什麼容易發生凍害
(五)凍後管理、施肥和修剪技術的改進
(六)湖南江永煙廠農場1999年霜凍情況
九、柑橘綜閤栽培技術
(一)柑橘“密、矮、早”栽培技術
(二)早熟溫州蜜柑高品質栽培技術
(三)果秀柑橘基地規範化省力栽培技術
(四)文紹柏早熟溫州蜜柑高産經驗
(五)改進栽培技術,提高溫州蜜柑加工品質
(六)柑橘高接換種技術的應用
(七)柑橘大果栽培技術
十、柑橘實用栽培技術辨證應用
(一)種植密度:大與小,稀與密
(二)定植穴:大與小,撩壕與起壟
(三)土壤管理:生草與鏟草,免耕與挖園,深耕與培土
(四)樹冠:高與矮,大與小
(五)根係管理:斷根、促根與保根、養根
(六)枝梢管理:抹梢與促梢、放梢
(七)結果母枝:春梢與鞦梢
(八)花果管理:保花保果與疏花疏果
(九)病蟲害防治:綜閤防治與藥劑防治
(十)種植效益:産量、品質與效益
主要參考文獻
內容介紹1963年我從湖南農學院(現湖南農業大學)園藝係果樹專業畢業,至今已53年。50餘年來,我工作單位換過3個,工作地點換過4次,但從未離開果樹生産一綫,前20年在道縣農業局工作,雖為技術乾部,但都跟領導下鄉搞各種中心工作的樣闆點。不管跟哪個領導到哪裏搞“中心”,不管是“以糧為綱”,還是發展畜牧業,我都堅守果樹生産,總想辦法把果樹生産加進去。到一個地方,建一處果園,使自己離不開果樹。為瞭更好地研究果樹生産,1976年我籌建道縣柑橘研究所,並擔任*任所長,有瞭400畝(1畝≈667米2,下同)自主權的柑橘園,可開展各種力所能及的試驗。
1981年我調到零陵地區柑橘示範場,參與中澳柑橘發展閤作項目工作,這使我有瞭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研究柑橘。1994年我調到永州市農業局,沒安排具體工作,這10多年我專心研究柑橘生産。從建園選址、引種選種、育苗種植、橘園管理、技術培訓等,都由我自做,使我對柑橘有瞭更深的瞭解和感情,每天進果園成瞭我的生活習慣。在長期的柑橘生産實踐中,柑橘栽培是我做得*多的,有一些實用栽培技術,我在應用中不斷改進,在改進中積纍瞭經驗。我把這些經驗整理齣版,以期對柑橘生産有所幫助。我不是學者,寫不齣技術大全,隻能分題講述,把我的改進和應用效果寫齣來。全書共分10個部分,一是環境氣候的影響,是我多年的觀察;十是柑橘實用栽培技術辨證應用,是我對實用技術應用的討論;二至九部分是我對實用技術的應用與改進,其中我應用改進比較成功的是柑橘容器育苗、山地建園、整形修剪和病蟲害防治。柑橘容器育苗的基質配製、肥料配方、嫁接苗管理;山地建園中的不定基綫、靈活定起測點、撩壕改土、分年整成梯地等技術,有較大的實用價值。
感謝中國農業科學院柑橘研究所所長周常勇為本書作序。在寫作過程中得到瞭湖南農業大學鄧子牛教授湖南果秀食品有限公司陽國秀董事長的支持和幫助,在此錶示感謝。本書很多的技術改進和經驗是我和老伴吳令華共同完成和取得的,也是她辛勤勞動的成果,感謝她50多年來的默默奉獻和陪伴。本書總結的經驗,有的是成熟的,有些還有待探討。由於水平有限,實踐不深入,很多改進是否正確,經驗是否適用,還值得商榷,本書僅是拋磚引玉,讓實踐者在生産中去驗證。不正確之處,敬請讀者批評指正。
一直以來,我對那些能夠將復雜事物解釋得淺顯易懂的書籍情有獨鍾,尤其是在我開始嘗試自傢小院種植一些果蔬之後,這種需求就更加迫切瞭。《正版 柑橘種植技術專傢談:鄭朝耀50年柑橘種植經驗》這本書,僅僅從書名上,我就能感受到它所蘊含的“乾貨”力量。鄭朝耀先生五十年的經驗,這絕對不是一句空話,而是沉澱下來的、經過無數次驗證的實操指南。我期待這本書能夠用一種非常接地氣的方式,為我揭示柑橘種植的各個環節。比如,在土壤改良方麵,有沒有一些簡單易行的傢庭園藝方法?在病蟲害防治上,除瞭化學藥劑,是否還有更環保、更天然的替代方案?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給我一些具體的操作步驟和注意事項,讓我能夠真正地將書本上的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同時,我也希望能夠從中瞭解一些關於柑橘品種的知識,比如不同品種的特性,它們適閤在什麼樣的環境下生長,以及如何根據自己的種植條件來選擇閤適的品種。這本書對我來說,是提升自傢小院果蔬種植水平的絕佳參考。
評分一直以來,我對果樹種植都抱有濃厚的興趣,尤其是在傢鄉的果園裏,看著那些飽滿多汁的柑橘,總覺得它們蘊含著一份特彆的生命力。這本《正版 柑橘種植技術專傢談:鄭朝耀50年柑橘種植經驗》的齣現,無疑為我打開瞭一扇通往更深層次理解柑橘世界的大門。雖然我還沒有來得及深入閱讀,但僅僅從書名和封麵所傳遞的信息,我就能感受到一種沉甸甸的專業與匠心。鄭朝耀這個名字,對於許多柑橘從業者來說,想必已經如雷貫耳,他用五十年的光陰去鑽研、去實踐,這本身就足以令人肅然起敬。我期待在這本書中,能像一位勤勉的學生,跟隨這位經驗豐富的“老農”,一步步領略柑橘生長的奧秘,從最初的選種育苗,到土壤管理、病蟲害防治,再到最後的采摘與儲存,每一個環節都充滿學問。我希望它能給我帶來一些我之前從未接觸過的、更具前瞻性的種植理念,比如如何更好地適應氣候變化,如何提升柑橘的品質和産量,如何運用更環保的種植方式等等。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技術手冊,更像是一位智者在分享他的人生經驗,這種結閤瞭科學與藝術的農學知識,讓我充滿瞭好奇與期待。
評分作為一個在城市裏摸爬滾打多年,卻一直心係土地的人,我對農業種植有著一種莫名的情愫,總覺得那裏麵蘊藏著最原始、最樸實的智慧。最近偶然間看到瞭《正版 柑橘種植技術專傢談:鄭朝耀50年柑橘種植經驗》這本書,雖然我並非專業的柑橘種植者,但我深信,任何一種作物,背後都有著一套獨特的成長法則,而掌握這些法則,本身就是一種極大的樂趣。鄭朝耀先生五十年的經驗,這四個字的分量太重瞭。我設想,這本書裏講述的,絕不僅僅是枯燥的理論知識,而更可能是那些在實踐中摸索齣來的、飽含血淚與汗水的寶貴經驗。我期待能從中讀到一些關於如何“讀懂”柑橘的故事,比如,如何通過觀察葉片的顔色和形狀來判斷它是否健康,如何傾聽土壤的聲音來決定何時澆水施肥,甚至是如何與那些看不見的病蟲害“對話”,從而找到最有效的應對策略。我希望這本書能讓我明白,柑橘的生長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生物過程,更是一種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藝術。我渴望從中獲得一種啓發,能夠將這種對自然的敬畏和對生命的尊重,融入到我的生活理念之中。
評分我一直認為,農業技術的發展,不僅僅關乎産量和經濟效益,更關係到我們與自然界的關係,以及我們子孫後代賴以生存的土地。這本書《正版 柑橘種植技術專傢談:鄭朝耀50年柑橘種植經驗》的書名,讓我立刻聯想到那些在田間地頭辛勤耕耘的老師傅們,他們身上有著最純粹的實踐智慧。鄭朝耀先生五十年如一日的堅持,這本身就是一種對農業的熱愛和執著。我非常好奇,在過去的五十年裏,柑橘種植技術經曆瞭怎樣的變遷,而鄭先生又是如何在這種變遷中,不斷地學習、創新,並最終形成自己一套成熟的體係的?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帶我穿越時空,去感受那個年代的種植環境,去體會當年人們是怎樣剋服睏難,一點點摸索齣科學的種植方法。我希望能從中學習到一些關於如何解決實際種植難題的案例,比如,在麵對極端天氣時,如何保護柑橘樹不受到損害;在改良土壤、提升肥效方麵,有哪些獨到的經驗。這本書對我來說,更像是一份關於農業傳承的寶貴財富。
評分每當我看到那些關於農業的書籍,總會想到那些與土地打交道的人們,他們的汗水滋養著我們的餐桌,他們的智慧引領著農業的發展。《正版 柑橘種植技術專傢談:鄭朝耀50年柑橘種植經驗》這本書,讓“鄭朝耀”這個名字,以一種更加具象化的方式呈現在我麵前。五十年的柑橘種植經驗,這其中一定蘊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挑戰和突破。我之所以對這本書感到好奇,是因為我希望能夠從中窺探到,一位真正的農業專傢,是如何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我期待書中能夠闡述一些關於柑橘生長周期中關鍵的幾個節點,以及在這些節點上,需要采取哪些特彆的措施來確保柑橘的健康生長和優良品質。我特彆想知道,在病蟲害防治方麵,除瞭基本的藥物使用,有沒有一些更具前瞻性的、能夠從源頭上預防問題的措施?同時,我也希望能從中學習到一些關於如何提高柑橘果實風味和營養價值的技巧。這本書對我來說,不僅僅是學習種植技術,更是對一位農業前輩一生專注與奉獻的緻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