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中國古代木雕 |
| 作者 | 王俊 |
| 定價 | 25.00元 |
| 齣版社 | 中國商業齣版社 |
| ISBN | 9787504485199 |
| 齣版日期 | 2015-08-01 |
| 字數 | |
| 頁碼 | 182 |
| 版次 | 1 |
| 裝幀 | 平裝 |
| 開本 | 16開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 古代木雕不僅展現瞭傢具的詩情畫意,而且是一部民風民俗的百科全書.景式展現瞭從幾韆年中華文明的社會風貌和各階層人物的生活畫麵,具有絕版式的曆史文獻價值和珍貴的民俗史料價值.是一塊極為罕見的原生態文化資源。《中國古代木雕》主要介紹瞭木雕的起源與發展、木雕的題材與吉祥寓意、木雕的地域分布與特色等內容。 |
| 作者簡介 | |
| 目錄 | |
| 章 木雕史話 節 木雕溯源 中國古代藝術的根源:岩畫 岩畫的地域分布與特點 石器製造的開端 陶器塑造的齣現 木雕的濫觴 第二節 木雕曆史 “百傢爭鳴”之下的發展 秦漢木雕藝術的突飛猛進 登峰造極:唐宋木雕 精彩紛呈的明清木雕 第三節 中國古代的雕刻大師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大師 唐宋元時期的大師 明清時期的雕刻大師 第二章 木雕的種類與題材 節 木雕的種類 佛教木雕 道教木雕 建築木雕 明器與木雕 花闆與文玩木雕 傢具木雕 麵具木雕 第二節 木雕的錶現題材 展現儒傢思想的題材 描繪祈福納祥的題材 中國古代傳統人物題材 建築木雕的題材 木雕題材的圖案 木雕題材的吉祥寓意 第三章 中國古代木雕的技法與製作 節 巧奪天工的技法 浮雕、綫雕與貼雕 陰雕、透雕與圓雕 鏤空雕刻 雕刻七法與修光六要 木料的固定 妙造自然:根雕藝術 第二節 鬼斧神工的製作 木雕的設計 木雕的雕刻工序 木雕的上漆 浮雕的技術工藝 圓雕的技術工藝 根雕的技藝 第四章 木雕的材料與工具 節 因材而為 木雕材質的選擇 紫檀與花梨木 癭木與楠木 黃楊木的特性 其他常用木材 第二節 欲善其事必先利器 木雕常用工具 黃楊木雕的工具 木雕刀的打磨 黃楊木雕工具的磨礪和使用 第五章 木雕的地域分布與流源 節 中國古代木雕的地域分布 兼收並蓄:甘肅木雕 木雕之鄉:東陽木雕 儒傢風範:徽州木雕 精緻細膩:山西木雕 小巧玲瓏:蘇州木雕 光彩奪目:潮州木雕 天府奇葩:四川木雕 第二節 中國古代木雕技藝的流派 古典莊雅:龍眼木雕 渾然一體:楷木雕 金光璀璨:硃金漆木雕 奇風異俗:白族木雕 風格:紅木雕與儺戲木雕 第六章 渾然天威的根雕藝術 節 根雕的曆史 根雕的起源 根雕的曆史足跡 根雕名稱的爭議 根雕的根藝 根雕的意象 根雕與自然資源 第二節 根雕的分類 自然型與雕刻型 樹精木魂:陰沉木雕 天然靈動:樹根雕 清新雅潔:竹根雕 古樸彆緻的根具、飾、畫、書 第三節 根雕藝術的創作 無盡的根材 自然造型的創作 雕刻造型的創作 根藝書畫的創作 根雕的品評與價值 枯萎中的意境 參考書目 |
| 編輯推薦 | |
| 文摘 | |
| 《中國古代木雕》: 西南地區,有著連綿不斷的大山,這裏自古至今聚居著眾多民族,其文化內涵極為復雜。在這一地區目前發現的考古遺址及齣土的大量文物嚮我們展示瞭形形的文化麵貌。這裏的岩畫也地方特色,目前發現的較為重要的岩畫地點有花山岩畫、滄源岩畫、珙縣岩畫等,各具特點。其中左江流域目前發現的岩畫地點有80多個,以花山岩畫規模為宏大,在寬220米、高40米的崖壁上,有圖像1800餘個,內容為祭祀舞蹈。畫中人物皆雙臂上舉,兩腳分立下蹲,這是當時祭祀活動的形象記錄。滄源岩畫中,題材多樣,包括人物圖像、動物、太陽、樹木、道路、房屋、村落、手印及一些錶意符號等,錶現的內容均為生産和生活場麵,包括狩獵、畜牧、采集、舞蹈、戰爭等。這一地區岩畫時代較晚,如滄源岩畫的許多題材與晉寜石寨山銅鼓圖案相同,應為戰國至西漢時期的作品,而花山岩畫的時代則與之接近。當地少數民族流傳的許多傳說都能在岩畫中找到相近的內容。 西南地區的岩畫大都分布在江河沿岸的懸崖絕壁上,崖壁上部往往突齣形成岩廈,既可以防止陽光直射,又可躲避風雨,有些岩畫則繪製在洞內部或洞人口處,可稱為洞岩畫,與歐洲舊石器時代某些洞岩畫相近,但歐洲不少岩畫是繪製在洞深處的,而目前我國境內尚未發現。西南地區岩畫的製作方法特色,一律用紅色顔料繪製,並不鑿刻,其鮮艷的色彩格外醒目,這些岩畫以大自然為背景,又與大自然渾然一體,收到瞭意想不到的藝術效果。 東南沿海地區的多岩地帶也分布著一些岩畫,但比起北方和西南地區來,其規模明顯要小得多,然而卻特色。福建華安岩刻,以舞人和人麵像為主,有許多舞蹈場麵,人物姿態與花山岩畫接近,但男女人物皆為形象,錶現的內容應與祖先崇拜和生殖崇拜有關。連雲崗的將軍崖附近,應是原始先民進行宗教活動的場所,將軍崖岩上刻有人麵像、動物圖案、星象圖案及鳥獸紋,還有許多農作物圖像,許多人麵像與下麵的農作物相連,錶現瞭當時人們祈求豐收的內容。香港地區發現的岩刻畫像中有許多抽象的幾何形圖案,頗具神秘色彩。 …… |
| 序言 | |
我一直在尋找能夠深入瞭解中國古代藝術的書籍,特彆是那些能夠直觀感受其精美和曆史厚重感的。木雕,作為一種古老而又充滿生命力的藝術形式,一直深深吸引著我。我設想著,那些在寺廟屋簷下飛舞的鳳凰,在古老戲颱上栩栩如生的人物,以及在古籍扉頁上精巧的紋飾,它們究竟是如何被創作齣來的?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從宏觀的角度,梳理中國木雕藝術的發展脈絡,從遠古的萌芽到唐宋的繁榮,再到明清的成熟,展現不同時期木雕藝術的獨特魅力。同時,我也期待書中能夠齣現一些具體的、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案例,通過詳細的圖文解析,讓我能夠近距離地欣賞那些巧奪天工的技藝,理解其中蘊含的深厚文化底蘊。這本書的名字給我一種踏實可靠的感覺,仿佛它能帶領我走進一個充滿智慧和美感的古代藝術世界。
評分我是一個對傳統手工藝充滿熱愛的人,尤其是那些需要耐心和精力的古老技藝。我一直認為,木雕藝術是中國傳統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承載瞭中華民族幾韆年的曆史積澱和藝術智慧。我特彆好奇那些巧奪天工的木雕作品,比如那些大型的佛像雕塑、精美的神龕、以及民間廣泛流傳的故事性雕刻。它們是如何在有限的木材上,雕刻齣如此生動的人物形象和細膩的情感錶達?我希望這本書能詳細介紹不同時期、不同地域的木雕代錶性作品,並深入剖析它們的藝術風格、雕刻技法、以及背後的文化內涵。我希望通過這本書,能夠更清晰地認識到木雕藝術的價值,以及它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方麵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成為我的一個引路人,讓我更深入地走進木雕的世界。
評分最近對古代建築的榫卯結構産生瞭濃厚的興趣,而木雕作為建築裝飾的重要組成部分,自然也引起瞭我的好奇。我設想著,在那些巍峨的亭颱樓閣、精巧的園林建築中,那些精美的木雕是如何與整體建築風格相融閤,又如何增添其藝術價值的。我想知道,不同用途的建築,比如宮殿、寺廟、民居、戲颱等,其木雕的內容和風格上是否會有明顯的區彆?是更加莊重肅穆,還是更加活潑生動?我尤其對那些壁闆、梁枋、鬥拱、雀替等部位的木雕裝飾充滿期待。這些細節之處,往往蘊含著最豐富的文化信息和最精湛的技藝。這本書能否為我揭示這些隱秘的細節,讓我從一個全新的角度去欣賞古代建築的魅力?我想深入瞭解木雕的材料選擇、製作工藝、以及在古代社會中扮演的角色,它們不僅僅是裝飾,更是思想、信仰、和生活方式的體現。
評分拿到這本書,腦海中立刻浮現齣那些穿越韆年的木石精靈。我一直對中國古代的工藝美術情有獨鍾,尤其是那些承載著曆史溫度的木雕作品,它們不僅僅是雕刻的技藝,更是曆史的印記,是先民們智慧和審美的結晶。我期待在這本書中,能一窺那些曾經輝煌的皇傢宮殿、莊嚴的寺廟、以及尋常百姓傢中那些充滿生活氣息的木雕藝術。那些精雕細琢的人物、栩栩如生的動物、變幻莫測的紋飾,究竟是如何在匠人的手中誕生的?它們又講述瞭怎樣的故事?我渴望瞭解不同朝代、不同地域的木雕風格差異,以及在漫長的曆史長河中,這些藝術形式是如何演變和傳承的。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帶領我穿越時空,感受木雕藝術的魅力,理解它們在不同曆史時期的社會文化意義。這本書的名字給我一種沉甸甸的曆史感,仿佛翻開它,就能觸碰到中國古代那段厚重的時光。
評分作為一名對中國古代曆史和民俗文化感興趣的讀者,我一直覺得木雕是理解古代社會生活一個非常好的切入點。那些遍布在古老建築中的木雕,無論是莊嚴的寺廟還是古樸的民居,都像是無聲的講述者,訴說著過去的故事。我特彆好奇那些在門窗、屏風、傢具、甚至是日常用品上雕刻的圖案和故事,它們反映瞭當時人們的生活習慣、審美情趣、以及對未知世界的想象。我想瞭解,這些木雕的題材都包含哪些內容?是吉祥的寓意,還是曆史傳說,亦或是人物故事?它們在不同社會階層中是否有所體現?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為我揭示這些木雕背後的社會意義和文化象徵,讓我能夠透過這些精美的雕刻,更真切地感受到中國古代人民的生活百態和精神世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