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宝宝不哭-破译宝宝哭声密码
定价:9.00元
售价:10.0元
作者:陈肖鸣
出版社:金盾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5-01
ISBN:9787508276366
字数: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健康9元书系列·宝宝不哭:破译宝宝哭声密码》从医学的角度科学分析宝宝不同原因的哭闹,深入浅出地向读者讲解父母要学会从宝宝特有的语言中,辨别宝宝在“说”什么,一起来读懂宝宝哭的语言,并就各种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提出处理意见。让我们的新妈妈们能从容地、科学地面对宝宝的哭声,在育儿的过程中收获幸福。
目录
一、宝宝哭闹“控”不住
(一)案例回顾
(二)宝宝哭声堪比喷气式飞机
(三)宝宝哭闹让妈妈受伤
1.女性对宝宝的哭声更敏感
2.哭声让妈攻击性增强
二、宝贝哭闹“童言”妈妈要听懂
(一)生理需要
1.饥饿了哭闹
2.困了想睡也哭闹
3.环境不舒适的哭闹
(二)心理需要
(三)小儿不明原因哭闹
(四)疼痛
三、宝宝为什么这么哭
(一)是不是饿了
(二)是不是婴儿肠
1.婴儿肠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2.婴儿肠的中药调理
3.婴儿肠该怎么预防
(三)是不是该补钙了
1.宝宝缺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2.宝宝缺钙骨骼会发生什么变化
3.为什么血钙正常,医生仍说宝宝缺钙
4.宝宝缺钙怎么治疗
5.选择什么样的钙剂
6.怎样正确补钙
7.怎样预防缺钙
(四)是不是发热了
1.孩子为何易夜间发热
2.发热和哪些疾病有关
3.发热会烧坏脑子吗
4.先物理降温还是先服退热药
(五)是不是小儿牙萌
1.长牙期间的护理
2.牙萌期情绪安抚
3.牙齿萌出时间及顺序
4.是时间去初访口腔医生了
(六)是不是鼻塞了
(七)是不是憋尿了
(八)是不是得了湿疹
1.宝宝为什么容易得婴儿湿疹
2.得了婴儿湿疹该如何治疗
(九)是不是得了尿布疹
1.尿布疹的轻重怎么看
2.尿布疹的治疗方法
3.怎样预防尿布疹
(十)是不是“小鸡鸡”肿了
1.为什么“小鸡鸡”会肿起来
……
作者介绍
王陇德,中国工程院院士,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现担任第十一届全国常委、卫生部“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组”首席专家、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等职。长期在公共卫生领域从事行政管理、流行病学和公众健康促进专业研究工作,在《中华医学杂志》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主编多部专著。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联合国规划署颁发的“应对杰出领导和持续贡献”奖及世界卫生组织颁发的结核病控制“高川”奖。为提高国民健康水平,他陆续发表了“中国人需要一场膳食革命”、“中国人需要一场行为革命”、“脑卒中筛查与干预:一项重大的国民保健工程”等科普文章,并出版了《首席专家王陇德谈掌握健康钥匙》科普图书。
陈肖鸣,小儿外科学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任温州医学院党委副书记,兼任温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院长:浙江省医师协会副会长,浙江省医学会常务理事暨小儿外科分会主任委员,浙江省性协会副会长。任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委员,小儿肿瘤学组副组长,中国优生科学学会理事,温州市医学会副会长。主持省部级科研课题及温州市重大攻关项目,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作为副主编参与编写《小儿实体肿瘤治疗规范》及《医院绩效管理》。
文摘
序言
如果你是一个追求“效率”和“即时反馈”的读者,这本书可能会让你一开始有点不适应,因为它拒绝给你那种“按一下按钮,宝宝立刻停止哭泣”的速效药。作者非常诚恳地指出,破译密码是一个需要时间投入和反复试错的过程。我最欣赏的是,它不回避育儿中的“失败案例”。书中穿插了许多“我们曾这样尝试,但对这个宝宝无效”的记录,这让整个阅读体验变得异常真实和接地气。它让我明白了,所谓的“密码”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公式,而是一个动态的、需要我们不断去校准的接收器。比如,书里分析了某种特定时段的哭闹,可能是因为感官超载,但如果是在比较安静的环境下发生,可能就得考虑是不是光线太刺眼或衣服不舒服。这种对情境的深度剖析,迫使我跳出原有的思维定势,真正沉浸到对孩子的观察中去。这本书更像是一本“研究日志”,充满了真实世界里的不确定性和探索的乐趣。
评分天哪,最近我真是被育儿这本书迷住了!说实话,我原本对市面上那些汗牛充栋的育儿指南感到头疼,总觉得信息过载,而且很多理论都太“高大上”,根本落不到实处。但这本书完全不一样,它就像一个经验丰富、语气温和的邻家阿姨在跟你掏心窝子。我特别喜欢它那种直击痛点的叙事方式,你知道吗,那种当娃儿一哭,你手足无措的感觉,这本书几乎都预判到了。它没有故作深奥的术语,而是用最朴实的语言,把那些看似玄乎的“宝宝信号”掰开揉碎了讲给你听。比如,它区分了那种“饿了的哭”和“胀气了的哭”的细微差别,甚至连哭声的音调高低、持续时间长短都有详细的图文解析。我试着跟着书里说的做了几次调整,神奇的是,宝宝真的有反应!那种从手忙脚乱到心中有数的踏实感,简直是新手爸妈的救命稻草。我感觉自己不再是面对一个只会哭的“小怪物”,而是能听懂他“语言”的伙伴了。这本书给我的最大启示是:育儿不是科学实验,而是需要耐心和观察的艺术,而这本书就是最好的“艺术指导手册”。
评分从装帧设计和文字排版来看,这本书也透露出一种用心良苦。它没有采用那种花里胡哨、颜色过分饱和的婴儿用品风格,而是选择了沉稳、专业的配色和字体,让人感觉拿到的是一本有分量的工具书,而不是一本快消品。最让我惊喜的是,书中的图示清晰度非常高,尤其是一些安抚手法和体位调整的图解,线条简洁明了,即便是手忙脚乱的半夜,也能快速定位到正确的步骤。很多育儿书的插图要么过于写实导致细节模糊,要么过于卡通化导致操作性不强,但这本拿捏得恰到好处。它有效地避免了阅读疲劳,让你在精神高度紧张的时候,依然能快速吸收关键信息。总而言之,这本书的每一个细节,从内容到形式,都体现出作者对新手父母实际需求的深刻洞察,它不仅仅是一本指导书,更像是一个可靠的、随时可以翻阅的“育儿工具箱”。
评分我得说,这本书在“心理建设”方面做得尤为出色,这绝对是很多育儿书忽略的盲区。我们总关注怎么“处理”宝宝的哭,但很少有人关注父母在面对哭声时的“情绪内耗”。这本书细腻地描绘了父母在无助时的内心挣扎——那种自责、挫败感,甚至是对伴侣的不耐烦。它用一种极其理解和包容的口吻告诉我:“你做得够好了,感到疲惫是正常的。” 这种深层次的共情,比任何实操技巧都更能治愈人。我记得有一次,连续几天宝宝夜哭不止,我几乎要崩溃了,拿起这本书随便翻到一页,正好看到作者关于“允许自己有情绪的片刻”的讨论,那一刻,我感觉自己被理解了,肩膀上的重担似乎轻了一点。它教会我的不仅仅是安抚宝宝的技巧,更是如何与自己的焦虑和平共处,如何建立一个更健康、更稳定的育儿心态。这种对父母心理健康的关注,让整本书的立意瞬间拔高了不少。
评分这本书的编排结构简直是神来之笔,完全不是那种枯燥的章节划分。我最欣赏的是它那种“场景化”的叙事逻辑。它不是按照时间线来走,而是直接把你扔进最常见、最令人抓狂的育儿场景里。比如,“半夜三点的突发高烧怎么办?”、“在商场里突然开始的‘地毯式’哭闹该如何应对?”。每一次阅读都像是一次实战演习的预演。而且,作者在提供解决方案的同时,总是不忘强调“个体差异性”。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每个宝宝都是独一无二的,一刀切的理论往往站不住脚。书里反复强调,我们要学会观察自己宝宝的“专属频率”,而不是盲目照搬书上的每一个字。这种“授人以渔”的教学方式,让我觉得这本书的价值远超一本书本身,它培养的是我们作为父母的观察力和应变能力。说实话,我以前总觉得自己不够细心,但读完这本书后,我发现自己竟然能捕捉到以前忽略的那些微小线索,比如宝宝打哈欠的方式、眼神的游移方向,都成了我判断他需求的依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