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寶寶不哭-破譯寶寶哭聲密碼
定價:9.00元
售價:10.0元
作者:陳肖鳴
齣版社:金盾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2-05-01
ISBN:9787508276366
字數: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32開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健康9元書係列·寶寶不哭:破譯寶寶哭聲密碼》從醫學的角度科學分析寶寶不同原因的哭鬧,深入淺齣地嚮讀者講解父母要學會從寶寶特有的語言中,辨彆寶寶在“說”什麼,一起來讀懂寶寶哭的語言,並就各種具體問題進行具體分析,提齣處理意見。讓我們的新媽媽們能從容地、科學地麵對寶寶的哭聲,在育兒的過程中收獲幸福。
目錄
一、寶寶哭鬧“控”不住
(一)案例迴顧
(二)寶寶哭聲堪比噴氣式飛機
(三)寶寶哭鬧讓媽媽受傷
1.女性對寶寶的哭聲更敏感
2.哭聲讓媽攻擊性增強
二、寶貝哭鬧“童言”媽媽要聽懂
(一)生理需要
1.飢餓瞭哭鬧
2.睏瞭想睡也哭鬧
3.環境不舒適的哭鬧
(二)心理需要
(三)小兒不明原因哭鬧
(四)疼痛
三、寶寶為什麼這麼哭
(一)是不是餓瞭
(二)是不是嬰兒腸
1.嬰兒腸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2.嬰兒腸的中藥調理
3.嬰兒腸該怎麼預防
(三)是不是該補鈣瞭
1.寶寶缺鈣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2.寶寶缺鈣骨骼會發生什麼變化
3.為什麼血鈣正常,醫生仍說寶寶缺鈣
4.寶寶缺鈣怎麼治療
5.選擇什麼樣的鈣劑
6.怎樣正確補鈣
7.怎樣預防缺鈣
(四)是不是發熱瞭
1.孩子為何易夜間發熱
2.發熱和哪些疾病有關
3.發熱會燒壞腦子嗎
4.先物理降溫還是先服退熱藥
(五)是不是小兒牙萌
1.長牙期間的護理
2.牙萌期情緒安撫
3.牙齒萌齣時間及順序
4.是時間去初訪口腔醫生瞭
(六)是不是鼻塞瞭
(七)是不是憋尿瞭
(八)是不是得瞭濕疹
1.寶寶為什麼容易得嬰兒濕疹
2.得瞭嬰兒濕疹該如何治療
(九)是不是得瞭尿布疹
1.尿布疹的輕重怎麼看
2.尿布疹的治療方法
3.怎樣預防尿布疹
(十)是不是“小雞雞”腫瞭
1.為什麼“小雞雞”會腫起來
……
作者介紹
王隴德,中國工程院院士,衛生部原副部長,中華預防醫學會會長。現擔任第十一屆全國常委、衛生部“健康中國2020戰略研究組”首席專傢、衛生部疾病預防控製專傢委員會主任委員、浙江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等職。長期在公共衛生領域從事行政管理、流行病學和公眾健康促進專業研究工作,在《中華醫學雜誌》等國內外學術期刊發錶論文100餘篇,主編多部專著。曾獲國傢科技進步二等奬、聯閤國規劃署頒發的“應對傑齣領導和持續貢獻”奬及世界衛生組織頒發的結核病控製“高川”奬。為提高國民健康水平,他陸續發錶瞭“中國人需要一場膳食革命”、“中國人需要一場行為革命”、“腦卒中篩查與乾預:一項重大的國民保健工程”等科普文章,並齣版瞭《首席專傢王隴德談掌握健康鑰匙》科普圖書。
陳肖鳴,小兒外科學教授、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任溫州醫學院黨委副書記,兼任溫州醫學院附屬醫院院長:浙江省醫師協會副會長,浙江省醫學會常務理事暨小兒外科分會主任委員,浙江省性協會副會長。任中華醫學會小兒外科學分會委員,小兒腫瘤學組副組長,中國優生科學學會理事,溫州市醫學會副會長。主持省部級科研課題及溫州市重大攻關項目,發錶學術論文30多篇,作為副主編參與編寫《小兒實體腫瘤治療規範》及《醫院績效管理》。
文摘
序言
天哪,最近我真是被育兒這本書迷住瞭!說實話,我原本對市麵上那些汗牛充棟的育兒指南感到頭疼,總覺得信息過載,而且很多理論都太“高大上”,根本落不到實處。但這本書完全不一樣,它就像一個經驗豐富、語氣溫和的鄰傢阿姨在跟你掏心窩子。我特彆喜歡它那種直擊痛點的敘事方式,你知道嗎,那種當娃兒一哭,你手足無措的感覺,這本書幾乎都預判到瞭。它沒有故作深奧的術語,而是用最樸實的語言,把那些看似玄乎的“寶寶信號”掰開揉碎瞭講給你聽。比如,它區分瞭那種“餓瞭的哭”和“脹氣瞭的哭”的細微差彆,甚至連哭聲的音調高低、持續時間長短都有詳細的圖文解析。我試著跟著書裏說的做瞭幾次調整,神奇的是,寶寶真的有反應!那種從手忙腳亂到心中有數的踏實感,簡直是新手爸媽的救命稻草。我感覺自己不再是麵對一個隻會哭的“小怪物”,而是能聽懂他“語言”的夥伴瞭。這本書給我的最大啓示是:育兒不是科學實驗,而是需要耐心和觀察的藝術,而這本書就是最好的“藝術指導手冊”。
評分如果你是一個追求“效率”和“即時反饋”的讀者,這本書可能會讓你一開始有點不適應,因為它拒絕給你那種“按一下按鈕,寶寶立刻停止哭泣”的速效藥。作者非常誠懇地指齣,破譯密碼是一個需要時間投入和反復試錯的過程。我最欣賞的是,它不迴避育兒中的“失敗案例”。書中穿插瞭許多“我們曾這樣嘗試,但對這個寶寶無效”的記錄,這讓整個閱讀體驗變得異常真實和接地氣。它讓我明白瞭,所謂的“密碼”不是一個固定不變的公式,而是一個動態的、需要我們不斷去校準的接收器。比如,書裏分析瞭某種特定時段的哭鬧,可能是因為感官超載,但如果是在比較安靜的環境下發生,可能就得考慮是不是光綫太刺眼或衣服不舒服。這種對情境的深度剖析,迫使我跳齣原有的思維定勢,真正沉浸到對孩子的觀察中去。這本書更像是一本“研究日誌”,充滿瞭真實世界裏的不確定性和探索的樂趣。
評分我得說,這本書在“心理建設”方麵做得尤為齣色,這絕對是很多育兒書忽略的盲區。我們總關注怎麼“處理”寶寶的哭,但很少有人關注父母在麵對哭聲時的“情緒內耗”。這本書細膩地描繪瞭父母在無助時的內心掙紮——那種自責、挫敗感,甚至是對伴侶的不耐煩。它用一種極其理解和包容的口吻告訴我:“你做得夠好瞭,感到疲憊是正常的。” 這種深層次的共情,比任何實操技巧都更能治愈人。我記得有一次,連續幾天寶寶夜哭不止,我幾乎要崩潰瞭,拿起這本書隨便翻到一頁,正好看到作者關於“允許自己有情緒的片刻”的討論,那一刻,我感覺自己被理解瞭,肩膀上的重擔似乎輕瞭一點。它教會我的不僅僅是安撫寶寶的技巧,更是如何與自己的焦慮和平共處,如何建立一個更健康、更穩定的育兒心態。這種對父母心理健康的關注,讓整本書的立意瞬間拔高瞭不少。
評分這本書的編排結構簡直是神來之筆,完全不是那種枯燥的章節劃分。我最欣賞的是它那種“場景化”的敘事邏輯。它不是按照時間綫來走,而是直接把你扔進最常見、最令人抓狂的育兒場景裏。比如,“半夜三點的突發高燒怎麼辦?”、“在商場裏突然開始的‘地毯式’哭鬧該如何應對?”。每一次閱讀都像是一次實戰演習的預演。而且,作者在提供解決方案的同時,總是不忘強調“個體差異性”。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每個寶寶都是獨一無二的,一刀切的理論往往站不住腳。書裏反復強調,我們要學會觀察自己寶寶的“專屬頻率”,而不是盲目照搬書上的每一個字。這種“授人以漁”的教學方式,讓我覺得這本書的價值遠超一本書本身,它培養的是我們作為父母的觀察力和應變能力。說實話,我以前總覺得自己不夠細心,但讀完這本書後,我發現自己竟然能捕捉到以前忽略的那些微小綫索,比如寶寶打哈欠的方式、眼神的遊移方嚮,都成瞭我判斷他需求的依據。
評分從裝幀設計和文字排版來看,這本書也透露齣一種用心良苦。它沒有采用那種花裏鬍哨、顔色過分飽和的嬰兒用品風格,而是選擇瞭沉穩、專業的配色和字體,讓人感覺拿到的是一本有分量的工具書,而不是一本快消品。最讓我驚喜的是,書中的圖示清晰度非常高,尤其是一些安撫手法和體位調整的圖解,綫條簡潔明瞭,即便是手忙腳亂的半夜,也能快速定位到正確的步驟。很多育兒書的插圖要麼過於寫實導緻細節模糊,要麼過於卡通化導緻操作性不強,但這本拿捏得恰到好處。它有效地避免瞭閱讀疲勞,讓你在精神高度緊張的時候,依然能快速吸收關鍵信息。總而言之,這本書的每一個細節,從內容到形式,都體現齣作者對新手父母實際需求的深刻洞察,它不僅僅是一本指導書,更像是一個可靠的、隨時可以翻閱的“育兒工具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