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世界上的教育课
定价:28.00元
作者:(德)卡尔·H·G·威特,东方笑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4-01
ISBN:978756134560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00kg
编辑推荐
一个普通孩子的天才之路,跨越三个世纪的教育经典,享誉世界的儿童早期教育“圣经”,哈佛、剑桥、牛津、哥廷根等全球近百所大学联袂推荐。中国大陆总突破5000000册,全球累计超过200000000册。
我写这本书,仅仅是为了那些同样为人父母,并深爱自己孩子之人。如果他们对自己新生的儿女怀着一种挚爱,就应该下定决心,仔细考虑我在这方面所进行的尝试。
如果所有孩子都受到一样的教育,那么他们的命运就决定于其禀赋的多少。可是今天的孩子大都受的是非常不完全的教育,所以他们的禀赋连一半也没发挥出来。比如说禀赋为80的,可能只发挥出了40;禀赋为60的,可能只发挥出了30。
——法国启蒙思想家 爱尔维修
内容提要
本书讲述了老卡尔·威特如何将出生本是弱智的儿子教育成为天才的故事。书中详细地记载了卡尔的成长过程,以及自己教子的心得和独辟蹊径的教育方法。老卡尔的教育方法培养出了多才、健康、活泼、高尚的卡尔,不仅让孩子获得了知识,更让他懂得了如何与人交流,怎么对待每件事情,如何安排自己的时间等等。他从全方位对卡尔进行培养、锻炼,为以后他在社会中更好的生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目录
章 此书是写给谁看的
第2章 我儿子的才能是与生俱来的吗?
第3章 我的教育工作可以成功地开展下去吗?
第4章 我完成对卡尔的教导了吗?
第5章 只要教育方法得当,任何孩子都可以成为杰出人才
第6章 我计划将儿子培育为早熟的学者吗?
第7章 我儿子是如何一步步变成少年学者的
第8章 我觉得我有能力将儿子培养成学者吗?
第9章 对我给儿子进行早期教育的反对意见
0章 对儿子实行早期教育确实有益吗?
1章 在孩子不到7岁的时候该不该放任自流?
2章 对于别人过度地赞扬,我们怎样让卡尔不受影响
3章 卡尔的玩具和智力开发的步
4章 小孩子是否应该与别的孩子一同玩耍呢?
5章 卡尔的饮食
6章 在德行方面,我们是怎样教育卡尔的
7章 我们如何引导卡尔学习阅读及书写
8章 学与玩不要掺杂在一起
9章 如何褒奖孩子
第20章 我们是怎样教卡尔学习外语的
第21章 卡尔是如何学习科学的
第22章 我们是如何培养卡尔的品位的
第23章 卡尔进入大学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散发着一种浓郁的泥土芬芳,仿佛作者带着我们亲身考察了全球各种教育实践的第一线,而非仅仅停留在象牙塔内进行纸上谈兵。它的叙事风格非常接地气,语言朴实却富有张力,充满了行动者的视角。我被其中关于“社区参与式教育”的案例深深打动,那是关于人与人之间最原始的信任和互助在教育领域焕发出的生命力。这本书让我真切地感受到,教育绝不是学校里那一方小小的天地,它渗透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需要整个社会共同的参与和呵护。作者的文字有一种令人信服的真诚,没有矫饰,没有夸张,只有对现实问题的直面和对美好可能性的执着追求。阅读完后,我感觉自己不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而是被置入了一个更宏大、更相互联系的教育生态系统中。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激发了我将阅读所得转化为实际行动的愿望,去关注我身边那些被忽略的、正在发生着的教育微光。它是一次对教育理想主义的温柔而坚定的回归。
评分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极其独特的,它不像教科书那样板着面孔,也不像畅销书那样追求表面的刺激,它走的是一条内敛而深沉的道路。我最喜欢作者处理“个体差异”的态度,那种近乎偏执的尊重和关注。书中对那些“边缘化”的学习者群体的描述,极其动人,充满了人文关怀的力量。我仿佛能感受到那些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所承受的压力、他们微小的胜利以及被主流忽视的失落。作者似乎拥有一种魔力,能将冰冷的数据和抽象的理论,转化为有血有肉的故事,让读者感同身受。阅读过程中,我发现自己不断地在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因材施教”?它是否仅仅是一种教学技巧的调整,还是需要一场对教育哲学的彻底颠覆?这本书的后劲很足,合上书本之后,那种思考的余韵会持续很久,让你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捕捉到与书中主题相关的印证。它没有激昂的口号,只有平静而坚定的力量,引领我们去探寻教育中那些被时间磨损、被遗忘的珍贵价值。
评分说实话,初次翻开这本书时,我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毕竟市面上关于教育的书籍汗牛充栋,大多不过是些老生常谈或者空泛的口号堆砌。然而,这本书展现出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力量。它的叙事结构非常巧妙,不是采用传统的论证结构,而是像一位经验丰富、饱经风霜的旅人,带着我们走过世界各地那些不为人知的教育角落。我被其中对“非正式教育”的深入挖掘所震撼,那些在家庭、社区、甚至日常劳动中发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其力量远超我们想象中的课堂。作者的文字如同散文般优美,却又不失学术的严谨性,这种平衡拿捏得恰到好处。每一次阅读,都像是一次深度的自我对话。我开始反思自己过去接受的教育,那些被高效流水线模式塑造出的技能,是否真的培养了我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情感韧性。这本书更像一面镜子,清晰地映照出我们这个时代教育体制的盲点和局限,它不急于给出解决方案,而是耐心引导读者去构建属于自己的教育蓝图。对于那些渴望跳脱传统思维定势的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来说,这本书绝对是不可多得的清醒剂。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乍听起来有些宏大,但内容却像是一场深入心灵的对话。我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接触到它的,当时正处于对当前教育体系感到迷茫的阶段,这本书像一束光照亮了我前行的路。它并没有提供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答案”,而是以一种近乎哲学的深度,探讨了教育的本质究竟是什么。作者似乎拥有洞悉人性的敏锐触觉,笔触细腻地描绘了不同文化背景下,教育观念的微妙差异和深层冲突。我尤其欣赏其中对于“学习的意义”这一核心问题的反复叩问,它迫使我跳出功利主义的桎梏,重新审视自己获取知识的初衷。书中引用的案例,无论是古代先贤的教诲,还是当代教育改革的实践,都经过了作者精妙的梳理和批判性的解读。阅读过程中,我时常会停下来,在字里行间寻找自己过去的影子,那些曾经被我们视为理所当然的教育模式,在作者的解构下,显得如此脆弱而值得商榷。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教育的书,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成为一个完整的人的指南,它教会我如何带着好奇心和批判精神去面对这个复杂的世界。
评分坦白说,这本书的某些章节读起来颇具挑战性,它要求读者付出相当的专注力去理解作者构建的复杂理论框架。但这份“难度”恰恰是它价值所在。作者大胆地将不同学科的理论进行交叉印证,从心理学、人类学乃至神经科学的视角切入,对既有的教育模式进行了彻底的“考古式”的审视。我特别欣赏其中对“知识的权力结构”的揭示,这部分内容极具颠覆性,迫使我意识到,我们所学的许多“知识”,是如何被特定的话语权所构建和维护的。这本书绝非那种能让人轻松读完的书,它像一座需要攀登的高山,每一次向上,都伴随着对既有认知的松动和重建。但一旦到达顶端,那种视野的开阔感是无与伦比的。它没有提供廉价的安慰,而是提供了一套强健的思维工具,让你有能力去辨别、去质疑、去创造。对于那些厌倦了简单说教,渴望进行深度智力探险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近些年难得的力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