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世界上的教育課
定價:28.00元
作者:(德)卡爾·H·G·威特,東方笑
齣版社:陝西師範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9-04-01
ISBN:9787561345603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00kg
編輯推薦
一個普通孩子的天纔之路,跨越三個世紀的教育經典,享譽世界的兒童早期教育“聖經”,哈佛、劍橋、牛津、哥廷根等全球近百所大學聯袂推薦。中國大陸總突破5000000冊,全球纍計超過200000000冊。
我寫這本書,僅僅是為瞭那些同樣為人父母,並深愛自己孩子之人。如果他們對自己新生的兒女懷著一種摯愛,就應該下定決心,仔細考慮我在這方麵所進行的嘗試。
如果所有孩子都受到一樣的教育,那麼他們的命運就決定於其稟賦的多少。可是今天的孩子大都受的是非常不完全的教育,所以他們的稟賦連一半也沒發揮齣來。比如說稟賦為80的,可能隻發揮齣瞭40;稟賦為60的,可能隻發揮齣瞭30。
——法國啓濛思想傢 愛爾維修
內容提要
本書講述瞭老卡爾·威特如何將齣生本是弱智的兒子教育成為天纔的故事。書中詳細地記載瞭卡爾的成長過程,以及自己教子的心得和獨闢蹊徑的教育方法。老卡爾的教育方法培養齣瞭多纔、健康、活潑、高尚的卡爾,不僅讓孩子獲得瞭知識,更讓他懂得瞭如何與人交流,怎麼對待每件事情,如何安排自己的時間等等。他從全方位對卡爾進行培養、鍛煉,為以後他在社會中更好的生存打下瞭堅實的基礎。
目錄
章 此書是寫給誰看的
第2章 我兒子的纔能是與生俱來的嗎?
第3章 我的教育工作可以成功地開展下去嗎?
第4章 我完成對卡爾的教導瞭嗎?
第5章 隻要教育方法得當,任何孩子都可以成為傑齣人纔
第6章 我計劃將兒子培育為早熟的學者嗎?
第7章 我兒子是如何一步步變成少年學者的
第8章 我覺得我有能力將兒子培養成學者嗎?
第9章 對我給兒子進行早期教育的反對意見
0章 對兒子實行早期教育確實有益嗎?
1章 在孩子不到7歲的時候該不該放任自流?
2章 對於彆人過度地贊揚,我們怎樣讓卡爾不受影響
3章 卡爾的玩具和智力開發的步
4章 小孩子是否應該與彆的孩子一同玩耍呢?
5章 卡爾的飲食
6章 在德行方麵,我們是怎樣教育卡爾的
7章 我們如何引導卡爾學習閱讀及書寫
8章 學與玩不要摻雜在一起
9章 如何褒奬孩子
第20章 我們是怎樣教卡爾學習外語的
第21章 卡爾是如何學習科學的
第22章 我們是如何培養卡爾的品位的
第23章 卡爾進入大學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說實話,初次翻開這本書時,我並沒有抱太大的期望,畢竟市麵上關於教育的書籍汗牛充棟,大多不過是些老生常談或者空泛的口號堆砌。然而,這本書展現齣一種令人耳目一新的力量。它的敘事結構非常巧妙,不是采用傳統的論證結構,而是像一位經驗豐富、飽經風霜的旅人,帶著我們走過世界各地那些不為人知的教育角落。我被其中對“非正式教育”的深入挖掘所震撼,那些在傢庭、社區、甚至日常勞動中發生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其力量遠超我們想象中的課堂。作者的文字如同散文般優美,卻又不失學術的嚴謹性,這種平衡拿捏得恰到好處。每一次閱讀,都像是一次深度的自我對話。我開始反思自己過去接受的教育,那些被高效流水綫模式塑造齣的技能,是否真的培養瞭我的獨立思考能力和情感韌性。這本書更像一麵鏡子,清晰地映照齣我們這個時代教育體製的盲點和局限,它不急於給齣解決方案,而是耐心引導讀者去構建屬於自己的教育藍圖。對於那些渴望跳脫傳統思維定勢的教育工作者和傢長來說,這本書絕對是不可多得的清醒劑。
評分這本書的閱讀體驗是極其獨特的,它不像教科書那樣闆著麵孔,也不像暢銷書那樣追求錶麵的刺激,它走的是一條內斂而深沉的道路。我最喜歡作者處理“個體差異”的態度,那種近乎偏執的尊重和關注。書中對那些“邊緣化”的學習者群體的描述,極其動人,充滿瞭人文關懷的力量。我仿佛能感受到那些孩子在學習過程中所承受的壓力、他們微小的勝利以及被主流忽視的失落。作者似乎擁有一種魔力,能將冰冷的數據和抽象的理論,轉化為有血有肉的故事,讓讀者感同身受。閱讀過程中,我發現自己不斷地在思考,什麼纔是真正的“因材施教”?它是否僅僅是一種教學技巧的調整,還是需要一場對教育哲學的徹底顛覆?這本書的後勁很足,閤上書本之後,那種思考的餘韻會持續很久,讓你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麵麵,都能捕捉到與書中主題相關的印證。它沒有激昂的口號,隻有平靜而堅定的力量,引領我們去探尋教育中那些被時間磨損、被遺忘的珍貴價值。
評分坦白說,這本書的某些章節讀起來頗具挑戰性,它要求讀者付齣相當的專注力去理解作者構建的復雜理論框架。但這份“難度”恰恰是它價值所在。作者大膽地將不同學科的理論進行交叉印證,從心理學、人類學乃至神經科學的視角切入,對既有的教育模式進行瞭徹底的“考古式”的審視。我特彆欣賞其中對“知識的權力結構”的揭示,這部分內容極具顛覆性,迫使我意識到,我們所學的許多“知識”,是如何被特定的話語權所構建和維護的。這本書絕非那種能讓人輕鬆讀完的書,它像一座需要攀登的高山,每一次嚮上,都伴隨著對既有認知的鬆動和重建。但一旦到達頂端,那種視野的開闊感是無與倫比的。它沒有提供廉價的安慰,而是提供瞭一套強健的思維工具,讓你有能力去辨彆、去質疑、去創造。對於那些厭倦瞭簡單說教,渴望進行深度智力探險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無疑是近些年難得的力作。
評分這本書散發著一種濃鬱的泥土芬芳,仿佛作者帶著我們親身考察瞭全球各種教育實踐的第一綫,而非僅僅停留在象牙塔內進行紙上談兵。它的敘事風格非常接地氣,語言樸實卻富有張力,充滿瞭行動者的視角。我被其中關於“社區參與式教育”的案例深深打動,那是關於人與人之間最原始的信任和互助在教育領域煥發齣的生命力。這本書讓我真切地感受到,教育絕不是學校裏那一方小小的天地,它滲透在生活的每一個角落,需要整個社會共同的參與和嗬護。作者的文字有一種令人信服的真誠,沒有矯飾,沒有誇張,隻有對現實問題的直麵和對美好可能性的執著追求。閱讀完後,我感覺自己不再是一個孤立的個體,而是被置入瞭一個更宏大、更相互聯係的教育生態係統中。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激發瞭我將閱讀所得轉化為實際行動的願望,去關注我身邊那些被忽略的、正在發生著的教育微光。它是一次對教育理想主義的溫柔而堅定的迴歸。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乍聽起來有些宏大,但內容卻像是一場深入心靈的對話。我是在一個偶然的機會接觸到它的,當時正處於對當前教育體係感到迷茫的階段,這本書像一束光照亮瞭我前行的路。它並沒有提供一套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標準答案”,而是以一種近乎哲學的深度,探討瞭教育的本質究竟是什麼。作者似乎擁有洞悉人性的敏銳觸覺,筆觸細膩地描繪瞭不同文化背景下,教育觀念的微妙差異和深層衝突。我尤其欣賞其中對於“學習的意義”這一核心問題的反復叩問,它迫使我跳齣功利主義的桎梏,重新審視自己獲取知識的初衷。書中引用的案例,無論是古代先賢的教誨,還是當代教育改革的實踐,都經過瞭作者精妙的梳理和批判性的解讀。閱讀過程中,我時常會停下來,在字裏行間尋找自己過去的影子,那些曾經被我們視為理所當然的教育模式,在作者的解構下,顯得如此脆弱而值得商榷。這不僅僅是一本關於教育的書,更像是一本關於如何成為一個完整的人的指南,它教會我如何帶著好奇心和批判精神去麵對這個復雜的世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