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木食器 31位木作职人和300件手感小物的好时光 木工书籍 日之器纯手工木餐具挖勺木碗木盘木筷架

日日木食器 31位木作职人和300件手感小物的好时光 木工书籍 日之器纯手工木餐具挖勺木碗木盘木筷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木工
  • 手作
  • 木食器
  • 日式
  • 餐具
  • 工艺
  • DIY
  • 木工书籍
  • 手感
  • 日之器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润知天下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河南科技
ISBN:9787534991165
商品编码:29491147750

具体描述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商品名称:   日日木食器:31位木作职人和300件手感小物的好时光
作者:   [日] 西川荣明 著,高梦昕 译
市场价:   59.00元
ISBN号:   9787534991165
出版社: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商品类型:   图书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装帧:平装   开本:    语种:中文
  印刷时间:2018-06-01   版次:1   页数:

  编辑推荐


  内容简介

介绍日本31位木作名师的300件经典手作木器,包含木钵、木碗、木盘、木砧板、木筷架等日用食器,以及花器等装饰类器物,呈现其创作过程,展示其使用场景。同时由10位名师亲自示范10个作品的制作过程,让读者也可轻松做出名家木食器。

★呈现制作者的创作过程:并非单纯介绍作品本身,侧重讲解设计理念及制作方法,将制作者的思考过程也一一呈现出来。

★展示器物的使用场景:从木食器在实际生活中被使用的观点出发,展示大量盛放料理的样子及就餐的场景等。

★读者可亲自挑战制作:在“动手做做看”部分,木作名师会通过通俗易懂的讲解及丰富的图片指导初学者制作木食器。

★充实的背景资料:收录可以购买木工作品的店铺信息,以及一些个人也可以购买到木材的商店情报。附有常用木工术语及常用木材的详细信息。


  目录

7 1 碟子

10  咖喱爱好者的作品,让人可以把米饭吃得干干净净 前田充的咖喱饭餐碟

14 放在桌上的美景 富井贵志的方碟、轮边碟、袖珍碟

16 去除厚重感后诞生的作品 杉村彻的平碟、圆碟、袖珍碟

18 木色的搭配、舒缓的线条与角度的完美结合 山极博史的三角形碟

20 盛放上料理后,碟子传达的表情瞬间改变 酒井敦的椭圆形大餐碟

22 不显突兀的细小的刨削纹理诠释着存在感的含义 芦田贞晴的棱纹方碟和面包碟

24 木作职人们的作品 各种类型的碟子

26 动手做做看1  袖珍碟  

30 动手做做看2  面包碟 

35   2 碗、盛器

36 乐享实木的质感和色彩 岩崎久子的带支脚的盛器

40 在传统工艺中展现新的设计理念 露木清高的寄木抹茶碗

44 卸下压力后的创作,把轻松感传递到手上 濑户晋的“tall bowl(深碗)”系列

46 水波纹般的线条与木材的厚重感完美融合 “京都炭山朝仓木工”的行星盛器

48 用北海道产的鱼鳞云杉制作贯彻实用原则的简朴器物 佐藤诚的 “OKE CRAFT”器皿

50 可以盛放各种物品的夏克式风格作品 日高英夫的spit box

52 传统的编制工艺、素雅的配色、3只支脚,这些要素让作品拥有独特的存在感 饭岛正章的龟甲竹编盛器

54 动手做做看3  扁柏木盘卷餐碟

59   3 钵、沙拉碗

62 突显木材质感的同时创造出优美的线条 须田二郎的生木沙拉碗

64 将遭丢弃的日本柳杉在涂漆后获得重生 小沼智靖的截面纹木钵

66 保留树皮,创造出感性的造型 大崎麻生的白桦船形碗和圆碗

68 动手做做看4   柿漆木钵

73   4 方便易用的漆器

74 在传统的木碗造型中融入现代感 落合芝地的外雕痕木碗

78 简单的造型和配色让料理提升了一个档次 山本美文的白色漆器

82 把自己想使用的器物,用旋床车制出来,涂漆后完成 山田真子的“HIGO”

86 动手做做看5   涂漆竹碟

90 初学者也不会产生过敏反应的简单的涂漆方法

93 5  儿童用的餐具

94 木作职人们的作品 儿童用的餐具

96 动手做做看6   茶点马克杯

101   6  盆、托盘

102 强力的雕凿痕迹与栗木色调的完美融合 森口信一的我谷盆

106 佃真吾的我谷盆

108 动手做做看7  我谷盆

113 木作职人们的作品 盆和托盘

114 将翘曲的栎木板进行简单粗犷的加工 户田直美的长方形托盘

116 动手做做看8   长方形托盘

119   7  杯子、片口碗、锅盖、锅垫……

120 为了在山上喝到美味的咖啡,对木柴进行简单粗犷的加工 三浦孝之的马克杯

124 小巧中透着伶俐 古桥治人的木制瓶塞

126 动手做做看9   锅垫

129 木作职人们的作品 片口碗、水罐、荞麦猪口

131   8  花器、罐、箱

134 与裂痕和虫蛀共生的艺术 中西洋人的花器

138 展现不同木材的色彩风格,手工将它们组合在一起 宫内知子的木制罐和木制马赛克箱

140 动手做做看10  餐具盒

145 附录

146 本书收录木作职人

148 本书收录作品的销售工坊或店铺

152 可以购买木材的店铺

154 术语解说

155 工具解说

156 木材一览表

158 后记


  作者简介

西川荣明(にしかわ たかあき)

1955年出生于日本神户市。非小说类作家,编辑。在出版社任职之后,从事写作和编辑的相关工作,主要关注木椅家具、森林木工艺等与木相关的主题。同时致力于“木育”普及的活动。

著有《一生相伴的木家具和器物》《名椅由来图典》《手作木凳子》《手作木餐具》《木之匠人》(诚文堂新光社),《日本的森林和木作职人》(钻石社),《手作木工具和木玩具》(岩波书店),《北的木作》(北海道新闻社)等。合著有《木育之书》(北海道新闻社)等。

 

 












匠心独具的木艺探索:从林间到餐桌的物语 这本书深入探索了木材的无限可能性,聚焦于那些将自然之材转化为日常所需器物的匠人及其作品。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木工技艺的书籍,更是一部关于人与自然、传统与现代生活方式的深度对话。 第一章:木材的生命之旅——从选材到初加工 本章详尽描绘了木材从生长到被匠人选中的整个过程。我们探访了数个位于深山或林地边缘的木材供应商,了解他们如何判断树木的健康状况、最佳的采伐时机以及不同树种的特性。书中详细介绍了榉木、胡桃木、樱桃木等常见木材的纹理、硬度、密度及其在制作不同类型器物时的优劣势。 我们深入剖析了“窑干”与“自然风干”这两种主要木材处理方法的科学原理与实际操作。干燥过程是决定木器稳定性的关键步骤,作者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了如何精确控制湿度和温度,避免木材在后续制作中产生开裂或变形。特别关注了“边材”与“心材”的差异,以及匠人们如何利用木材的自然瑕疵,而非视其为缺陷,来赋予作品独一无二的个性。 第二章:工具的哲学——手作的延伸 手作的灵魂在于工具。本章聚焦于木工工具的发展史及其在现代创作中的应用。我们不仅介绍了从传统刨子、凿刀到现代电动工具的演变,更侧重于那些陪伴匠人多年的老工具的保养与使用心得。 书中有一部分专门讨论了雕刻刀和刳刀(gouges)的选择与磨砺。一把锋利的刀是匠人对细节的尊重。我们邀请了几位资深的工具修复师,分享了如何利用天然磨刀石和水槽,将钝化的刀刃恢复到可以轻松切割纸张的状态。同时,也探讨了人体工程学在工具设计中的重要性,如何选择最适合自己手型的工具,以保证长时间工作下的舒适度和精确度。 第三章:结构与形态的平衡——器物的诞生 本章是关于具体制作工艺的深度解析。我们选取了数件具有代表性的木制器物作为案例,如榫卯结构的盒子、一体成型的托盘以及多层堆叠的储物架,详细拆解了其设计思路和制作步骤。 重点内容包括: 1. 雕刻与塑形 (Carving and Shaping): 探讨如何通过有限的材料,通过雕刻刀和砂纸的配合,将一块方正的木料塑造成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曲线。例如,如何设计一个既美观又易于抓握的把手。 2. 拼接技术 (Joinery): 不仅限于传统的榫卯,还包括现代胶合技术、木钉连接等。书中强调了在制作需要承受压力或湿度的器物时,连接点的设计至关重要。 3. 表面处理的艺术 (The Art of Finishing): 探讨从天然蜂蜡、亚麻籽油到虫胶漆等各种涂饰剂的特性。不同的涂饰不仅是为了保护木材,更是为了凸显或柔化木材本身的纹理和色泽。我们分享了如何通过反复涂抹和抛光,达到如镜面般的光泽或如丝绸般的温润触感。 第四章:生活中的木语——器物与居住环境的融合 木制器物如何融入现代生活,是本章探讨的核心。我们走访了数个坚持使用木制品为生活载体的家庭,观察木碗、木勺、木制家具在日常使用中留下的痕迹——那些被时间、食物和手掌打磨出的包浆和光泽。 书中特别关注了“永续性”和“修复性”。我们展示了如何通过简单的打磨和重新上油,让一件“旧”的木器重焕新生。与一次性消费品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木器鼓励人们建立一种更长久、更有责任感的消费习惯。 此外,本章还探讨了木器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象征意义,例如在日本文化中的“侘寂”之美,以及北欧设计中对自然材料的偏爱,这些都深刻影响着当代木工艺术家的创作方向。 第五章:工匠群像志——灵感的源泉 最后,本章描绘了多位在木作领域独树一帜的工匠的面貌。他们可能专注于极小的物件,如精致的笔架,也可能专注于大型的家具。通过对这些工匠的深度访谈,我们得以窥见他们创作背后的哲学思考:他们如何平衡艺术性与实用性?他们如何应对创作瓶颈?他们的灵感来源于何处? 这些故事揭示了一个共同点:慢工出细活,是对材料的尊重,是对使用者体验的关怀,以及对自身技艺永无止境的打磨。这本书旨在激励读者,无论是否拿起工具,都能以一种更深刻、更欣赏的眼光去看待身边那些由木头制成的器物,理解每一个弧度和纹理背后所蕴含的时间与心力。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内容简直是我的“心头好”!我一直觉得,餐具不仅仅是用来盛放食物的工具,更是餐桌上的一道风景线。特别是木食器,那种温润的触感和天然的纹理,总能瞬间提升用餐的幸福感。《日日木食器》这个名字本身就点出了核心——“日日”,意味着这些食器是陪伴我们日常生活的,它们是朴实无华却又不可或缺的。300件手感小物,听起来就像一个宝藏箱,我特别期待看到那些充满巧思的设计,比如挖勺的弧度是否恰到好处,木碗的握持感如何,木盘的边缘是否经过了精致的打磨,还有筷架的设计是否能让筷子稳稳地立住。这本书会不会分享一些职人设计这些小物时的小故事,或者他们是如何平衡美观与实用的?我一直很好奇,一件看似简单的挖勺,背后可能蕴含着多少次尝试和改进。这本书就像一个窗口,让我得以窥见那些隐藏在日常生活中的、由双手创造出的美好细节,让我觉得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都可以被温柔对待。

评分

这本书的标题《日日木食器》就有一种朴实而治愈的感觉,仿佛能闻到木头的清香,感受到阳光洒在餐桌上的温暖。我一直觉得,手工制作的物品,无论是餐具还是其他生活用品,都承载着一种独特的情感和温度,这正是机器生产的物品无法比拟的。31位木作职人,这本身就是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数字,意味着书中汇聚了31种不同的视角和风格。我特别期待看到书中对这些职人的介绍,他们的故事、他们的创作理念、以及他们是如何将对木头的热爱转化为一件件精美的食器。300件手感小物,光是听起来就觉得内容会非常丰富。我希望能从中看到各种各样充满创意和实用性的木质餐具,比如设计独特的木碗、方便抓握的木勺、以及造型别致的木筷架等等。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木食器,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它鼓励我们放慢脚步,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去发现那些被忽略的细节,让每一餐都成为一次充满仪式感的体验。

评分

这本《日日木食器》真是太吸引人了!“日日”这两个字,就传达了一种“与你日常相伴”的温暖感,我一直对那些能够融入日常生活的、有温度的手工艺品情有独钟,尤其是木质的餐具,总能带来一种亲近自然的感觉。31位木作职人,这让我看到了一个庞大的匠人社群,他们各自拥有独特的技艺和风格,想想就能窥见多少令人惊叹的设计和背后的故事。我特别好奇,书中会不会展现职人创作的过程,从选材到打磨,再到最终的成品,每一步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和对细节的极致追求。300件手感小物,这个数字也足够让人期待,我希望能看到各种各样别出心裁的木质餐具,比如,那些造型别致的挖勺,能够轻松处理各种食材;设计巧妙的木碗,握在手里就觉得无比舒适;还有那些精致的木筷架,不仅仅是实用,更是餐桌上的艺术品。这本书就像一个宝藏,让我有机会深入了解木工的魅力,感受手工的温度,并从中汲取灵感,让我的餐桌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评分

我一直对木工充满了好奇,但一直没有机会真正深入了解。《日日木食器》这本书名,以及“31位木作职人和300件手感小物”的副标题,立刻吸引了我。这听起来不只是一个关于木制餐具的图集,更像是一次深入木工匠人内心世界的探索。我非常想知道,这些职人是如何找到自己热爱的木材,又是如何通过精湛的技艺,将一块块原木雕琢成一个个充满生命力的器物。每一件“手感小物”,都应该凝聚着职人的心血和对细节的极致追求。我特别关注书中是否会介绍一些基础的木工技法,比如如何选择合适的木材,如何进行切割、打磨、上油等步骤,这些对于我这样的初学者来说会非常有启发。同时,我也好奇这些职人是如何看待“器”的,他们认为一件好的木食器应该具备哪些特质?是通过这本书,我希望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木工的魅力,并从中获得一些关于如何欣赏和使用木质餐具的灵感,让我的生活空间更添一份自然与温馨。

评分

哇,拿到这本书真是太惊喜了!《日日木食器》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充满了温暖和质感,我一直对那些充满手工温度的生活器物情有独钟,特别是木制品。翻开书页,我立刻被那些精美的图片吸引住了,每一件食器都仿佛在诉说着自己的故事。31位木作职人,听起来就是一段不平凡的匠心之旅,我特别好奇他们是怎么开始接触木工的,又是如何将一块块普通的木头变成如此令人心动的艺术品的。我特别关注那些小细节,比如木材的选择,纹理的处理,以及最终的打磨抛光,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到食器最终的手感和美感。这本书会不会分享一些职人对于木材特性的理解,比如不同木种的香气、硬度、以及它们如何随着时间而变化?我希望能从中看到木头本身的生命力,以及职人如何与之和谐共处,创造出既实用又充满美学的作品。这本书带来的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像是一场触及心灵的体验,让我对“器”的理解更深了一层。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