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淡定养出好孩子
定价:39.80元
作者: 许宗淑,李受泓
出版社: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日期:2014-04-01
ISBN:9787538180480
字数:
页码:25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很多妈妈都羡慕别人家的孩子怎么那么,那么多才多艺,学习好性格也好。然后逼着自己的孩子学这学那,后的结果往往让我们的妈妈很失望,孩 子也很沮丧。本书的两位作者从家长和孩子的角度分别阐述了怎么样成为好妈妈和怎么样才算好孩子的方法,看后也许你会有恍然大悟的感觉,原来学习的秘密就是 让孩子自己学会“学习”的能力,原来我们的孩子本来就是如此的好奇,如此的上进,如此的好学!
n目录
给受泓和受泓妈加油信
序言
部 妈育儿故事
登上金色殿堂的日子
1. 平凡成长才能均衡成才
对平凡生活的信任
传统妈传统养育观
童年的时间越长越好
心理健康比早期教育更重要
越是特殊,越让他保持平凡心
2. 不要特意教,这样孩子才会自己学
不教也能自己会
英才是自然而成的
任何人都能在自己的领域内成为英才
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能力
曾经是一朵野花的孩子
3. 思想随着心灵一起成长
心灵大脑的思维
好奇心,是所有一切的起步
缺憾,勾起欲望,激发潜力
成就感,新的挑战
求知欲和热情,是产生能量的发电机
毅力和集中力,是发展和成败的关键
失败和挫折,培养坚强意志和挑战精神
合作和竞争,体会合作的愉快和竞争的价值
孤独与平淡,是想象力和深思的源泉
共鸣与适应,认为自己很特别,这种想法对孩子有帮助吗
悲观的情绪,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复杂的经验和情感,让孩子变得更加成熟
4. 比起学习履历,成长故事更重要
孩子的潜力蕴藏在成长的故事中
学习也是成长故事中的一部分
让孩子主导自己的人生
第二部 受泓的成长故事
我不是天才
1. 学习不是“学习课本知识”,学习无处不在
学习是自我认知的过程
学习必须用心
不要让孩子接受商品化的学习
生活中的一切都是我的研究素材
电话簿
商品的包装纸
悠悠球 110 水果
模块和变形金刚
彩色纸
折纸
纸牌和纸飞机
陀螺
围棋
国际象棋
魔方阵
旱冰鞋和自行车
过山车
计算器
电脑
书
报纸
电视
展览会和各种体验展
2. 心路成长过程中的童年故事
音乐
钢琴让我学会梦想
音乐让我心理成熟
农乐班
遇到新的声音
学会了与声音、与人的融合
运动
身心健康
发明班
体会科学的另一种趣味
电影和演出
世界充满着快乐
英才培训院
这里是好奇心变成能力的地方
这里是拥有新梦想的地方
竞赛
证明了我的学习方式有竞争力
放假
总是有新的快乐
还有体验人生的机会
一个场面、一个声音、一种味道,都成了幸福的回忆
训练营
很珍贵的课外经历
养动物
喜欢鸭子
因为有了鸭子,我的世界变了
心里留下了永远的伤疤
在五彩缤纷的热带鱼世界中开了眼界
生态世界中也有残酷的一面
可贵的空白时间
拓宽心界
阳川乡校
任何时间都能回到过去的地方
我们的小区、我的家
我心里的宝藏
作者介绍
李受泓,首尔大学数理专业2年级,15岁考入首尔大学,是韩国第72期金钟奖得主,年龄小的国际数学奥林匹克得主,荣获2009年韩国大学生数学
竞赛特等奖,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无论在哪个比赛中都能破小年龄记录的受泓,不仅仅是数学天才,在其他方面也得到了综合性的教育,可以说是个“全能天才”。
文摘
序言
评价五 这本书的亮点在于它对“亲子关系中的沟通艺术”的深度挖掘。很多时候,我们自以为在和孩子沟通,但实际上只是在输出指令或者评判。作者花了大量篇幅讲解如何使用“非暴力沟通”的模式来处理冲突,特别是关于如何描述自己的感受,而不是指责孩子的行为。比如,书中举了一个例子:与其说“你为什么又把玩具弄得到处都是!”不如说“我看到玩具散落在地上,我感到有点心烦,因为我担心它们会被踩坏,你能帮我一起收起来吗?”这个转变看似微小,却彻底改变了互动的能量场。我的孩子明显对后一种说法更愿意配合。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探讨了如何与另一半在育儿理念上达成共识,这对于和谐家庭氛围至关重要。这本书不仅仅是教我们如何‘管教’孩子,更是教我们如何‘维系’连接,如何让家庭成为一个充满理解和支持的港湾。绝对是近年来我读到的最有价值的育儿类书籍之一。
评分评价一 这本书简直是为我这种新手妈妈量身定做的!我一直对如何处理孩子的情绪问题感到手足无措,尤其是面对那些突如其来的“小脾气”,常常让自己也跟着崩溃。这本书并没有提供那种空泛的、不切实际的理论,而是用非常贴近生活的例子,手把手地教你如何在当下那个混乱的场景里,先稳住自己的阵脚。我特别欣赏作者强调的“情绪的流动性”,而不是试图去“扼杀”负面情绪。书中有一章专门讲了如何识别孩子在不同年龄段的情绪信号,这一点对我启发太大了,我以前总是把哭闹等同于“不听话”,现在我开始尝试去理解“他是不是饿了,累了,或者只是需要一个拥抱?”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像有了一套强大的“情绪急救箱”,至少在面对冲突时,我能更从容地深呼吸,而不是立刻进入战斗模式。这不仅仅是育儿书,更像是一本自我成长的指南,让我学会如何更好地与自己的不完美和解,进而才能更好地接纳孩子的不完美。我身边好几位朋友都在问我最近怎么‘开窍’了,秘诀就在于这本宝典!
评分评价四 我是一名教育工作者,接触过不少理论书籍,但很少有能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得如此流畅自然的。这本书的结构设计非常巧妙,它不是线性叙事,而是采用了一种“问题——反思——行动——观察”的循环模式。我特别赞赏作者对“尊重独立性”的阐释。在当代社会,我们很容易过度保护孩子,剥夺了他们尝试和失败的机会。书中提出了很多关于如何放手让孩子自己解决小问题的具体情境设计,比如如何让孩子自己整理房间,而不是我们代劳。一开始我有点担心孩子会把事情搞砸,但按照书中的建议尝试后发现,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远超我的想象,而且成就感爆棚。它教会我的核心理念是:爱不是包办,而是提供一个安全的探索环境。这本书的厚度虽然不薄,但每一页都信息量巨大,我甚至会时不时地翻回去重读某些段落,每次都有新的领悟。
评分评价三 这本书的排版和语言风格,简直是清流中的一股山泉!完全没有那种居高临下的说教感,更像是邻家长辈在泡茶聊天时分享的人生智慧。我最欣赏的是它对“完美育儿”这个虚幻概念的彻底解构。作者坦诚地分享了自己育儿路上的“翻车”经历,这让我感觉非常放松,原来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原来‘不完美’才是育儿的常态。书中关于“关注过程而非结果”的论述,彻底解放了我的强迫症。我之前总是紧盯孩子的成绩、才艺是否达到某个标准,现在我开始把焦点放在孩子每天的努力和细微的进步上。这种视角的切换,不仅让孩子轻松了,我自己的精神压力也小了八成。书里还穿插了一些科学小知识,解释了为什么某些行为模式会形成,让我们的应对策略更有依据,而不是凭感觉瞎猜。对于那些被育儿焦虑压垮的父母来说,这本书就像是一剂温柔的镇静剂。
评分评价二 说实话,我带着一种怀疑的态度开始读这本书的,因为市面上育儿书太多了,很多都把自己包装得天花乱坠,但内容却空洞无物。然而,这本书的视角非常独特,它没有过多纠缠于具体的“技巧”,而是深入探讨了父母自身未被解决的童年阴影对当下育儿行为的影响。这让我猛然醒悟,很多时候我对他人的反应,其实都是在投射我自己的恐惧和焦虑。作者对“内在小孩”的剖析极其深刻且富有同理心,读起来有一种被理解的温暖感。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设置温和界限”的章节,它展示了如何既坚定地维护规则,又不伤害孩子自尊心的微妙平衡。比如,它提出的“先共情,再引导”的模式,我在实践中试了两次,效果立竿见影。我不再需要大吼大叫去争取权威,孩子反而更愿意听进去我的建议。这本书提供的是一种哲学层面的转变,它要求我们先成为更好的自己,孩子自然会被我们积极的能量所吸引和塑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