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寶寶斷奶營養食譜
定價:29.80元
作者:林美慧著
齣版社:北京聯閤齣版公司
齣版日期:2014-12-01
ISBN:9787550236202
字數:
頁碼:
版次:5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詳解離乳食:詳細介紹瞭新時代流行的寶寶“離乳食”概念,將詳細的怎麼切、怎麼煮、怎麼喂養都悉數講解,為新手媽媽上瞭一堂彆開生麵的寶寶離乳食課程。
分階段配餐:針對寶寶*重要的離乳期,分成5~6,7~8,9~11,12~18四個階段,根據寶寶不同階段的不同的發育狀況,和飲食需求,製定全麵、詳細的健康離乳飲食計劃。
全麵營養素解析:圍繞寶寶生長發育*需要的營養素:澱粉類、維生素礦物質類、蛋白質類,分彆介紹瞭口味不同、營養均衡的寶寶離乳餐,指導新手媽媽健康哺育,讓寶寶吃得開心,媽媽喂得安心。
結構分明,易於閱讀:書中的層次結構分明,按照寶寶成長的周期,設定一個周期內*適閤的離乳食譜,將實用知識與食譜相結閤,讓媽媽能對號入座,立刻找到適閤自己寶寶的離乳食喂養方法。
版式、圖片品質高:書中食譜、版式新穎、活潑,有讓人閱讀下去的順暢感,離乳食譜和寶寶的圖片精美,惹人喜愛。
內容提要
《寶寶斷奶營養食譜》本書由美食料理傢林美慧編著,林老師充分瞭解寶寶的需要,設計瞭一本詳盡而又完整的離乳食譜。全書共有97道料理,材料取得容易、製作又簡單,就算是新手媽媽也能快速上手。
全書把離乳時分為四個階段:
1.初期(5-6個月)
2.中期(7-8個月)
3.後期(9-11個月)
4.完成期(12-18個月)
每個階段的食品又分為:
澱粉類、維生素、礦物質、蛋白質等《寶寶斷奶營養食譜》本書由美食料理傢林美慧編著,林老師充分瞭解寶寶的需要,設計瞭一本詳盡而又完整的離乳食譜。全書共有97道料理,材料取得容易、製作又簡單,就算是新手媽媽也能快速上手。
全書把離乳時分為四個階段:
1.初期(5-6個月)
2.中期(7-8個月)
3.後期(9-11個月)
4.完成期(12-18個月)
每個階段的食品又分為:
澱粉類、維生素、礦物質、蛋白質等
並標齣詳細的熱量和營養素,能讓媽媽輕鬆地為寶寶選擇均衡的搭配。
目錄
Part 1 寶寶的新飲食——斷奶餐
為什麼寶寶需要斷奶餐
斷奶餐是什麼 005
不同階段,不同的斷奶餐 007
哪些食物適閤寶寶
澱粉類——重要的熱量來源 011
多吃蔬菜水果,營養更均衡 011
蛋白質讓寶寶茁壯成長 012
常見食材適閤度一覽錶 013
做齣寶寶喜歡的斷奶餐
調味料能少就少 020
美味關鍵就是鮮味高湯 020
少量分裝,冷凍保鮮 021
基礎斷奶餐的調理方式
如何將食材搗碎壓泥 023
各階段的食材處理方式 024
寶寶生病時該怎麼吃
生病斷奶餐的三大重點 029
各種癥狀的斷奶餐調理 030
Part 2 初期斷奶餐——5~6個月大
澱粉類037
十倍粥·麥糊·米糊·鬍蘿蔔粥·鬍蘿蔔鱈魚粥·西紅柿麥粉糊·蛋黃吐司泥·西藍花粥·毛豆西式粥·豆漿地瓜泥·土豆優格乳·西紅柿烏龍麵·南瓜麵包粥
礦物質維生素045
蘋果泥·木瓜泥·包菜土豆泥·木瓜蘋果泥·鬍蘿蔔橘子泥·水果豆腐泥
蛋白質049
豆腐蛋黃泥·菠菜蛋黃泥·南瓜豆腐泥·地瓜優格乳·香蕉豆漿·蘆筍牛奶蛋·豆腐茶碗蒸·鬍蘿蔔豆腐泥
初期斷奶餐Q&A; 055
Part 3 中期斷奶餐——7~8個月大
澱粉類061
磨牙米果·麵包布丁·青豆土豆泥·金槍魚西紅柿粥·香蕉燕麥粥·南瓜通心粉·菠菜烏龍麵·山藥蘿蔔銀魚粥·菠菜燴吐司
礦物質維生素067
香蕉鬍蘿蔔泥·蛋黃拌西紅柿·鬍蘿蔔優格乳泥·焗烤南瓜·鬍蘿蔔水果泥·西藍花蛋黃泥·南瓜洋蔥煮·南瓜排骨湯·西藍花煮豆腐
蛋白質073
玉米雞湯·土豆魚沙拉·鱈魚燴蠶豆·雞肉青豆煮·南瓜茶碗蒸·雞肉蔬菜湯
中期斷奶餐Q&A; 077
Part 4 後期斷奶餐——9~11個月大
澱粉類083
豆豆小餅乾·地瓜蒸糕·法式三明治·餛飩湯·三色粥·烤香蕉·莧菜麵綫糊·魚肉地瓜球
礦物質維生素089
芋頭西藍花·蘿蔔味增湯·豆腐丸子燴青菜·柳橙果凍·三色甜椒·香蕉布丁·南瓜煮花菜·鬍蘿蔔豆腐
蛋白質095
營養豆腐·三文魚菠菜·魚肉漢堡·什錦豆腐·涼拌雞肉·三文魚沙拉·雞肉牛奶糊
後期斷奶餐Q&A; 099
Part 5 完成期斷奶餐——12~18個月大
澱粉類105
麵包沙拉·鬍蘿蔔飯團·南瓜炒飯·鬍蘿蔔肉餅·奶香麵條·奶油通心粉
礦物質維生素109
西藍花起司·香芒鮮奶酪·鑲西紅柿·焗三色丁·蔬菜牛奶湯·彩椒蔬菜·蔬菜蛋餅·山藥蔬菜煎
蛋白質115
茶碗蒸·蝦仁土豆·一口烤蛋·西紅柿肉餅·金槍魚三明治·鬍蘿蔔煎餅·海苔煎魚·雞蛋布丁
完成期斷奶餐Q&A; 120
作者介紹
林美惠,颱灣雲林人,銘傳商專設計科畢業。
從事烹飪教學及研究工作三十年,已齣版菜譜78本。以傢庭料理美食,擅長颱菜、中國各省各派大小菜色,從傢庭經典美食,以經典菜、宴客菜、傢常菜到小傢庭簡餐;從正菜倒點心、粥品、湯品,從美味佳肴倒功能性健康菜,不論葷素繁簡、山産海味,都能燒齣一手好菜。其菜色之廣、手藝之精、變化之多樣與精緻,自成一傢。
文摘
序言
天哪,這本書簡直是為我這種新手媽媽量身定製的救星!我懷著既期待又有點忐忑的心情打開它,畢竟“斷奶”這個階段對我傢那位小吃貨來說,簡直是一場前所未有的挑戰。我本來以為會看到一堆枯燥的營養學理論,結果呢?這本書的排版簡直賞心悅目,色彩搭配柔和又不失活力,每一頁都像在對我這個疲憊的靈魂訴說著:“彆擔心,我有辦法!”更讓我驚喜的是,它不是那種高高在上的專傢口吻,而是像一個經驗豐富、溫柔耐心的鄰傢阿姨在手把手教你。從輔食的添加順序,到食材的選擇標準,每一個細節都考慮得那麼周到。比如,它詳細解釋瞭不同月齡寶寶對鐵、鋅的需求是如何變化的,並給齣瞭非常具體的食材搭配建議,而不是簡單地說“多吃點肉”。我特彆喜歡它裏麵關於“如何應對寶寶挑食”的小章節,提供的那幾種“僞裝”技巧,真的太實用啦!我已經成功用“藏著鬍蘿蔔泥的雞蛋羹”騙過瞭我傢那個曾經誓死不吃綠色蔬菜的小傢夥。這本書真正做到瞭實用與科學並重,讓我這個在廚房裏摸索瞭很久的“小白”瞬間找到瞭方嚮感和成就感。
評分這本書的妙處在於它打破瞭傳統育兒書籍那種刻闆的、一刀切的模式。你知道的,很多食譜書隻會給你一個固定的時間錶,但每個寶寶的生長發育速度都不一樣啊!這本書最讓我稱贊的一點是,它非常強調“觀察”和“個性化調整”。作者似乎深諳“沒有最好的食譜,隻有最適閤你傢寶寶的食譜”這個真理。裏麵有一大塊篇幅專門討論瞭如何根據寶寶的便便狀態來判斷消化吸收情況,這個細節真是太到位瞭!我以前總是擔心寶寶拉齣來的便便形狀不對,現在學會瞭對照書裏的圖示進行判斷,心裏踏實多瞭。而且,它還貼心地提供瞭很多“應急方案”,比如寶寶生病初愈、長牙期、或者旅行途中該怎麼調整飲食結構,這些都是我以前完全沒想到的盲點。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不再是盲目地喂養,而是真正地在“管理”我孩子的營養攝入,那種從心底升騰起來的掌控感,真是無價之寶。它讓我從一個被食譜牽著走的傢長,變成瞭一個能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調整的“營養師”。
評分我必須得說,這本書的烹飪步驟描述達到瞭教科書級彆的清晰度,簡直是廚房裏的“衛星地圖”。我這個人吧,平時做飯還行,但一涉及到給小寶寶做細緻的泥狀食物,就容易手忙腳亂,老是把握不好火候和質地。這本書裏,每一個食譜都配上瞭詳盡的步驟圖,有時候甚至連攪拌機的轉速要求都寫得清清楚楚。最讓我佩服的是,它對食材的預處理步驟也毫不含糊。比如,如何正確地清洗和去除某些蔬菜的澀味,如何讓肉泥的口感更加細膩,這些小竅門都隱藏在每一個步驟的注釋裏。我記得有一次我嘗試做一個南瓜小米粥,按照書上的方法,我居然做齣瞭那種入口即化、沒有一絲顆粒感的完美質地,我傢寶寶一勺接一勺,根本停不下來!這完全顛覆瞭我之前做的那些“粗糙”輔食。這本書讓我體會到,做寶寶的食物,細節決定成敗,而它把所有細節都幫我們提前捋順瞭。
評分這本書的排版和設計風格,透露齣一種現代、務實的風格,完全不像我以前看到的那些老舊的育兒書。它的配色和字體選擇非常注重閱讀體驗,即使是熬夜研究食譜,眼睛也不會感到特彆疲勞。而且,它巧妙地將營養知識穿插在食譜之間,你不是被動地學習理論,而是在實際操作中自然而然地吸收瞭知識。比如,在教你怎麼做魚泥的時候,它會順帶解釋DHA對寶寶大腦發育的重要性,讓你在動手的同時,大腦裏也在同步更新育兒知識庫。我特彆欣賞它在“工具介紹”這一塊的客觀性,它沒有推銷任何特定的品牌,而是客觀地分析瞭不同類型輔食機、攪拌棒的優缺點,幫助我們這些預算有限的父母做齣最明智的購買決策。總而言之,這本書就像一個全能的、全年無休的育兒營養顧問,既能解決眼前的“下一頓吃什麼”的難題,又能為長遠的健康打下堅實基礎,是新晉父母書架上不可或缺的“鎮宅之寶”。
評分從一個更高層次的角度來看,這本書帶來的價值遠超食譜本身,它提供瞭一種健康育兒的“哲學觀”。它倡導的是一種親近自然、注重食物本味的喂養方式,而不是過分依賴市售的、添加瞭各種防腐劑和人工香精的成品泥。書中反復強調的“自製”理念,讓我開始重新審視我給孩子吃的每一口食物的來源。它甚至教我們如何利用當季的新鮮食材來最大化營養價值,並且給齣瞭一整年不同季節的食材采購指南。這不僅僅是關於“吃什麼”,更是關於“怎麼生活”的一種引導。讀完後,我買菜的習慣都變瞭,更願意去農貿市場挑選那些看起來樸實但充滿生命力的蔬菜瓜果。這種對食物本真的迴歸,讓我感覺自己不僅僅是孩子的喂養者,更是一個傢庭健康生活方式的踐行者。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我認為比單純的食譜技巧要寶貴得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