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育兒知識完全手冊
定價:29.80元
作者:李淑娟著
齣版社:中國紡織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3-06-01
ISBN:9787506488716
字數:457000
頁碼:384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540kg
編輯推薦
0~3歲的育兒過程,對於新手爸媽來說,是一個艱辛的過程,寶寶的錶現往往會讓他們感到無所適從。本書就0~3歲這個階段育兒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結閤實際情況,為您講解科學、的理論知識,提供專業、實用的育兒技巧。為您能夠培養齣健康、快樂、聰明的寶寶提供必要的指導和幫助。
內容提要
本書從0~1歲寶寶、1~2歲寶寶、2~3歲寶寶、3~4歲寶寶生長過程中的身體發育、日常護理、飲食營養、智力開發、常見疾病幾方麵入手,詳細闡述瞭各階段的育兒知識。本書具有較強的參考性和實用性,供寶寶傢長學習藉鑒。
目錄
作者介紹
李淑娟,河南安陽地區醫院婦産科主任,畢業於河南醫科大學臨床醫學專業,1999年取得執業醫師資格。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插圖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示範,每一頁都充滿瞭對新手父母的體貼。我特彆喜歡它在處理“寶寶夜醒”這一難題時的那種細緻入微的描述。它沒有簡單地告訴你“要安撫”,而是深入剖析瞭夜醒背後的生理和心理原因,比如生長痛、微飢餓感,甚至是環境光綫的微小變化。作者對於如何循序漸進地調整睡眠習慣,提供瞭一套非常實用的“漸進式脫敏”方案,而不是那種一刀切的“哭聲消失法”,這讓我這個追求科學育兒的媽媽感到非常安心。比如,書中提到,在寶寶因為輕微不適而啼哭時,首要任務是排除物理因素,而不是急於用母乳或奶瓶立刻解決,這顛覆瞭我原有的認知。此外,關於輔食添加的章節,其時間節點和食物性狀的過渡描述得極為精準,從最初的“米糊的濃度調整”到後期的“手指食物的引入”,每一步都有明確的圖片和操作指南,讓我感覺自己像是在跟著一位經驗豐富、又非常耐心的營養師在學習。整體而言,這本書的圖文並茂,信息密度極高,完全稱得上是育兒過程中的“操作手冊”。
評分與其他側重於“寶寶行為管理”的書籍相比,這本書在“父母自我關懷”的部分篇幅之大,著實讓我感到驚喜和慰藉。我原以為育兒書的標準配置就是如何讓孩子睡好、吃好、不哭鬧,但這本書花瞭大量篇幅討論“新手父母的身份認同危機”以及“如何與伴侶進行有效的育兒分工談判”。它非常坦誠地描述瞭在成為父母後,個人時間和興趣愛好被擠壓的那種失落感,並提供瞭一套係統的“微時間管理法”,教你如何將碎片化的15分鍾高效利用起來,進行自我充電。尤其令我觸動的是關於“處理來自長輩的育兒建議”那一章節,作者沒有采取一味對抗的態度,而是建議采取“傾聽-肯定-引導”的溝通三步麯,用數據和事實,溫柔而堅定地維護自己的育兒決策權。這種處理現實矛盾的實用技巧,比空泛的理論指導要實在得多,讓我感覺手中拿的不是一本理論專著,而是一份應對復雜傢庭關係的“外交手冊”。
評分我發現這本書的敘事風格有一種獨特的、近乎哲學思辨的味道,它似乎不僅僅是在傳授“如何做”,更是在引導父母思考“為何而做”。在談論“建立規則與界限”的那一部分,我印象特彆深刻。作者並沒有直接給齣“打屁股”或“隔離法”這類爭議性極大的詞匯,而是將重點放在瞭“情感聯結的優先級”上。它提齣瞭一個核心觀點:規則的建立是為瞭保障安全感,而非控製欲的體現。我記得書中用瞭一個很形象的比喻——“規則是航船的燈塔,而不是鎖住船帆的鐵鏈”。這讓我開始反思自己過去在孩子錶現不佳時,那種下意識的焦慮和強硬態度。書中對“暫停時間”(Time-In)的解釋非常透徹,強調在孩子情緒失控時,父母首先要成為他們情緒的“容器”,而不是試圖去“糾正”情緒本身。這種以人為本、尊重個體情緒發展的視角,在很多市麵上的育兒書中是很難找到的深度,它讓我感覺自己不再是一個被要求“完美執行任務”的傢長,而是一個正在學習如何更深層次理解自己和孩子的人。
評分這本書的語言運用有一種古典韻味,不像現在許多育兒書那樣追求極度的口語化或網絡流行詞匯,讀起來非常流暢且有條理。它在闡述“早期語言刺激”的重要性時,采用瞭類比的方式,將嬰兒的大腦發育比作一塊正在搭建的“信息高速公路”。作者詳細區分瞭“有效對話”與“無效背景音”的區彆,例如,在給孩子讀書時,強調語速的抑揚頓挫和眼神的交流,是激活神經通路的關鍵,而僅僅是讓電視開著作為背景聲,效果微乎其微。更讓我覺得新穎的是,它引入瞭兒童文學賞析的視角,推薦瞭一批符閤不同月齡認知水平的經典繪本,並分析瞭這些繪本在色彩運用和情節設置上對幼兒的積極影響。我按照書中的指引去重新審視我收藏的一些繪本,立刻發現瞭過去閱讀時忽略的細節。這種跨學科的知識融閤,讓育兒過程增添瞭一種文化品味,不再是枯燥的生理指標追蹤,而是一場充滿美感的認知互動。
評分我最欣賞這本書的地方在於其對“變數管理”的深刻理解,它拒絕提供任何保證“絕對成功”的承諾,而是始終將“個體差異”放在首位。在討論“早期運動能力發展”時,作者沒有強行要求所有嬰兒必須在某個固定時間學會爬行或行走,而是提供瞭大量的“環境準備清單”和“安全探索空間建議”。比如,書中有一個專門的段落探討瞭“地毯材質的選擇”對寶寶爬行意願的影響,這個細節的關注度,讓我看到瞭作者對實際生活場景的洞察力。此外,對於如何應對孩子在不同階段齣現的“小叛逆”或“固執期”,這本書提供瞭大量的“預案情景模擬”,讓我們在事先就對可能齣現的情緒風暴有所準備,從而避免手足無措。它沒有把育兒描繪成一個直綫上升的完美麯綫,而是承認瞭其間的起伏和反復,這種誠實的態度,極大地減輕瞭我作為傢長的心理負擔,讓我更願意以一種從容和靈活的心態去麵對每一個不可預測的育兒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