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罗布泊自然保护区-新疆罗布野骆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报告 | 作者 | 袁国映,张宇 |
| 定价 | 98.00元 | 出版社 | 科学出版社 |
| ISBN | 9787030333131 | 出版日期 | 2012-01-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精装 |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0.940Kg |
| 内容简介 | |
罗布泊以“中国西部大耳朵”和中国核实验基地闻名于世界。面积7.8万km2的罗布泊**自然保护区,以其保护了世界极度濒危物种(约900头)*的3/5亦为世界所瞩目。2010年是国际生物多样性年,在保护区建立10周年之际进行了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罗布泊自然保护区:新疆罗布泊**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报告》是此次科学考察的成果总结。内容涉及地质、地貌、气象、水文、土壤、动物、植物、文化古迹和旅游资源、人类活动影响,并对罗布泊历史时期的变化,新定名物种*的考察研究史、进化史、与家驼的遗传差异、分布、数量及生态习性,已消失的物种新疆虎的分类地位、分布、数量、生态习性及绝灭原因进行了探讨。同时,揭示了区内动植物种数有所增加,记录到脊椎动物261种,种子植物130种;记录到昆虫100种以上,并发现5个中国昆虫新记录和2个昆虫新种;估算保护区内有*450-550头。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序 |
| 编辑推荐 | |
| 文摘 | |
| 序言 | |
这本书的标题,尤其是“罗布野骆”这几个字,立刻勾起了我对中国西部独特生物的兴趣。我一直认为,野骆驼是这片土地上生命力的象征,它们在极度干旱和寒冷的环境中生存,本身就是一项奇迹。我想象着,报告中可能会详细介绍野骆驼的分类学地位,它们是如何从家骆驼分化出来的?它们的基因构成是否独特?书中会不会深入探讨野骆驼的生理特征,比如它们在极端高温和缺水条件下的生存机制,它们独特的视觉和听觉能力,以及它们在茫茫沙海中导航的能力?我非常期待能了解到关于野骆驼种群数量、分布范围、以及它们所面临的生存威胁的信息。例如,由于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它们的栖息地是否在缩小?它们是否面临着与家骆驼的杂交风险?保护区在保护野骆驼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比如建立生态廊道,打击盗猎等?我希望这本书能为我揭示野骆驼这一神秘物种的生物学奥秘,并让我对保护它们的重要性有更深的认识,让我感受到这片土地上野性生命的顽强与珍贵。
评分“综合科学考察报告”这个词组,让我联想到了一系列严谨的科研工作。对于罗布泊这样一个人迹罕至、环境极其特殊的区域,其科学考察本身就充满了挑战和艰辛。我非常好奇,考察团队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他们使用了哪些先进的科学仪器和技术来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书中会不会详细介绍考察的历程、方法和技术手段?比如,在野外环境下,如何进行植物和动物的采样和鉴定?如何监测土壤和水体的化学成分?如何进行气象数据的记录和分析?我尤其关注书中对于考察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突发情况或意外发现的记录,这或许能展现出科学家们在极端环境下的应变能力和探索精神。此外,作为一个报告,它必然会包含大量的科学数据、图表和分析结果。我希望能看到对这些数据的深入解读,而不是简单地罗列。这本书会不会能够帮助我理解这些科学研究的方法论,从而提升我对科学研究过程的认知?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感受到科学的严谨与魅力,以及科研工作者为探索未知世界所付出的努力。
评分作为一个对地质地理有着浓厚兴趣的读者,罗布泊这个名字本身就自带一种令人着迷的磁场。它曾经是新疆最大的内陆湖泊,如今却只剩下干涸的河床和盐湖。这本书的标题中包含了“综合科学考察报告”,这让我对其中可能涉及到的地质演变过程充满了期待。罗布泊的水源究竟是如何消失的?是自然的气候变化,还是人类活动的影响,抑或是两者兼而有之?书中会不会有详细的地质构造分析,比如板块运动、地壳沉降、以及与周边山脉(如阿尔金山)的相互作用?我非常希望能够看到一些关于古湖泊遗迹的详细描述,比如湖岸线的变迁、冲积扇的形成,甚至是古生物化石的发现。此外,罗布泊地区独特的盐湖地貌,如盐碱滩、盐丘等,是如何形成的?其化学成分分析结果又会揭示出怎样的地质历史和矿产资源信息?我甚至对书中是否会涉及罗布泊地区潜在的地下水资源以及其分布情况感到好奇,这对于理解这片干旱区的生存环境至关重要。这本书能否为我揭示这片土地在地质上的“前世今生”,让我从宏观上理解罗布泊的形成与演变,这是我最看重的一点。
评分这本书从封面设计上看,就有一种深邃而神秘的气息,罗布泊本身就承载着无数的故事和传说,而“新疆罗布野骆自然保护区”的字样更是勾勒出了这片土地上最野性的生命脉搏。我一直对荒漠地区的生态系统充满好奇,尤其是那些能够适应极端环境的生物,野骆驼绝对是其中的佼佼者。想象一下,在这片广袤无垠、气候恶劣的土地上,它们是如何生存繁衍的?它们独特的生理结构,比如能够储存大量水分的驼峰,以及在高温下保持体温的机制,都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体现。书中会不会深入探讨这些适应性特征,并将其与其它骆驼物种进行对比分析?我特别期待能了解到野骆驼在当地生态链中的具体角色,它们是草食性动物,但它们的食草习惯对这片脆弱的荒漠植被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它们又会成为哪些食肉动物的猎物?书中会不会描绘出一些关于野骆驼社群的社会行为,比如它们的繁殖方式、迁徙规律,以及群体间的互动模式?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枯燥的科学数据堆砌,更能通过生动的文字和精美的图片,将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以及其中的生灵展现在读者面前,让我仿佛身临其境,感受那份原始的生命力。
评分这本书的出版,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罗布泊生态系统的绝佳窗口。我一直认为,保护区不仅仅是划定一块区域,而是要对其内涵进行科学的认知和精细的管理。书中提到的“综合科学考察报告”让我想象到,这必然是一项涉及多学科、多方面内容的系统性研究。除了野骆驼这一明星物种,罗布泊自然保护区内是否还有其他珍稀濒危的动植物?比如,在这片极端干旱的环境下,哪些植物能够顽强生存,形成独特的荒漠植被?这些植物的分布、生长习性以及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会不会在报告中有详细的阐述?我特别想知道,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这些物种的生存状况如何?保护区采取了哪些具体的保护措施来维护生物多样性?书中会不会有关于土壤、水源、气候等环境要素的详细数据和分析,以便我们更好地理解罗布泊的生态承载能力?作为一名普通读者,我渴望通过这本书,对这片土地的生态价值有一个更全面、更科学的认识,并了解到保护这片独特生态系统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我希望这本书能给我一些关于生态保护的启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