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水产学学科发展报告(2014—2015)
定价:68.00元
作者:中国水产学会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4-01
ISBN:978750467086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学科发展报告(2014—2015)由中国科协组织,全国学会进行编写,凝聚了33 个全国学会、1200 多位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全书共分四个部分:*部分综合分析了2014—2037年度本学科的发展情况,梳理、总结了本学科的主要进展,分析了学科发展总体趋势,对学科未来的发展提出了理性思考;第二部分为各分支学科的发展报告,介绍了各学科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外发展水平比较、各学科的发展方向与对策建议等;第三部分为学科发展报告主要内容的英文介绍;第四部分为与本学科进展有关的主要科技成果资料。
内容提要
本报告重点阐述了2012-2015年水产学科发展的新进展和新成果、外比较和学科发展前景等方面。 2012-2015年正值我国“十二五”渔业规划中期和末期,是加快现代渔业建设和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时期,渔业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水产品供给充足,水产品质量安全、渔业安全生产在较高的水平上稳步提高,生产区域布局更趋合理,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水生生物资源养护事业全面深入推进,渔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现代渔业的产业体系和支撑保障体系初步建成,实现生产发展、产品安全、渔民增收、生态文明、平安和谐的现代渔业发展新格局,部分渔业发达地区率先实现渔业现代化。 本报告涵盖了水产生物技术、水产养殖、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水产动物病害、水产资源和环境保护、水产捕捞、渔业装备、水产加工、渔业信息等学科领域,力求做到全面、客观和的阐述,在总结学科发展成果的基础上,体现学科知识体系的发展,预测学科未来发展需求和趋势。
目录
序韩启德
前言中国水产学会
综合 报 告
水产学学科发展研究
一、引言
二、研究进展
三、外发展水平比较
四、发展趋势及未来研究重点
参考文献
专题 报 告
水产生物技术学科发展研究
海水养殖学科发展研究
淡水养殖学科发展研究
水产动物疾病学科发展研究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科发展研究
渔药学科发展研究
捕捞学科发展研究
渔业资源保护与利用学科发展研究
生态环境学科发展研究
水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学科发展研究
渔业装备学科发展研究
渔业信息学科发展研究
目录
ABSTRACTS IN ENGLISH
Comprehensive Report
Advances in Fishery Science
Reports on Special Topics
Advances in Aquaculture Biotechnology
Advances in Mariculture
Advances in Freshwater Aquaculture
Advances in Disease Research in Aquaculture
Advances in Aquaculture Nutrition and Feed
Advances in Fishery Drugs
Advances in Discipline of Piscatology
Advances in Fishery Resources Conservationand Utilization
Advances in Fishery Eco-environment
Advances in Aquatic Products Storage andProcessing
Advances in Fishery Equipment
Advances in Fishery Information Science
索引
作者介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CAST)是中国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群众组织,由全国学会、协会、研究会和地方科协组成,组织系统横向跨越绝大部分自然科学学科和大部分产业部门,是一个具有较大覆盖面的网络型组织体系。1958年31月,经党中央批准,全国科联和全国科普合并成立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文摘
序言
这本《水产学学科发展报告(2014—2015)》对我来说,更像是一扇通往未来水产发展趋势的窗口。想象一下,在过去那两年里,全球气候变化、资源环境压力,以及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需求日益增长,这些因素是如何悄无声息地影响着水产学科的研究方向和产业布局的?我期待在这份报告中看到,科学家们如何以前瞻性的眼光,预判并应对这些挑战。或许,它会详细阐述可持续养殖模式的探索,比如如何利用现代科技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如何优化饵料配方以降低环境污染,甚至是如何开发更具抗逆性的新品种,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水域环境。Furthermore, I’m keen to learn about the advancements in aquatic animal health management and disease prevention, as this is always a critical bottleneck in aquaculture. The report might also shed light on the integration of big data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aquaculture management, a field that was certainly beginning to gain traction around that time. Ultimately, I believe this report holds the key to understanding the foundational work that has shaped the current trajectory of China's aquatic sciences and industries.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非常直观,叫做《水产学学科发展报告(2014—2015)》。光看这个名字,我脑海里就勾勒出了一幅画面:一位辛勤的水产科学家,戴着眼镜,在堆满文献和实验数据的办公室里,一丝不苟地整理着过去一年多的研究成果和行业动态。他可能眉头紧锁,思考着学科的瓶颈和未来的方向;也可能眼中闪烁着光芒,为取得的突破而欣喜。这本书,就像是一份浓缩的答卷,记录着中国水产学在那个特定时期所经历的跌宕起伏。它不仅仅是一份报告,更是对无数科研人员心血的凝结,是对这个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学科的深度剖析。我特别好奇,在2014到2015这两个年份,水产养殖领域有哪些令人振奋的创新?绿色养殖、病害防治、品种改良等方面又取得了哪些重要的进展?报告里会不会提到那些颠覆性的技术,或者那些被忽视但潜力巨大的研究方向?我迫不及待地想翻开它,去感受那份沉甸甸的学术厚度,去了解那些支撑起我们餐桌上美味海鲜背后,科学家的智慧与汗水。
评分坦白说,第一次看到《水产学学科发展报告(2014—2015)》的书名,我并没有立刻联想到我会深入阅读。毕竟,“报告”二字听起来就充满了官方和学术的距离感。然而,当我仔细思考时,又觉得它可能蕴含着意想不到的宝藏。在2014-2015年那个时间段,中国的水产养殖业正经历着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淘汰落后产能、推广绿色技术、提升产品质量,这些都是当时的热点话题。这份报告,很可能就是对这些宏大命题的细致梳理和深度解读。它会不会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医生,为水产学科把脉问诊,诊断出存在的“病症”,并开出“药方”?我猜想,报告里会用大量的数据和案例来说话,详细分析不同养殖模式的优劣,探讨关键技术瓶颈的突破途径,甚至会涉及政策法规对行业发展的影响。这种接地气的分析,或许能让一个并非专业人士的我,也能清晰地看到中国水产学是如何在挑战中寻找机遇,如何在实践中不断进步的。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水产学学科发展报告(2014—2015)》,乍听之下,似乎是一份严肃枯燥的学术档案。然而,我越是细想,就越觉得它可能隐藏着一段值得回味的故事。2014-2015年,那是个什么样的时间节点?全球化的浪潮下,科技的飞速发展,以及公众对生态环境日益增长的关注,这些因素必然在水产学领域激起了层层涟漪。我很好奇,这份报告会以怎样的视角,去捕捉和呈现这些变化。它会不会像一部纪录片,用翔实的资料和客观的叙述,为我们展现当时水产科研人员的探索足迹?也许,报告中会重点关注某个具体的水产物种,讲述其在品种培育、病害防治、营养需求等方面取得的突破;也可能,它会聚焦于某种新兴的养殖技术,比如循环水养殖、工厂化育苗等,深入剖析其技术原理、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我期待着,能在这份报告中,看到那些鲜活的科研场景,感受到水产学研究的脉动,并从中汲取到关于水产未来发展的深刻启示。
评分《水产学学科发展报告(2014—2015)》这个书名,给我一种时间胶囊的感受。它承载了过去两年里,中国水产学领域最前沿的思考和最真实的进展。我脑海中浮现的,不是冰冷的学术术语,而是那些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努力的身影。在那两年间,水产养殖业面临的挑战是多方面的:从如何保证水产品质量安全,到如何减少环境污染,再到如何提高养殖效率和效益。这份报告,很可能就是对这些挑战的回应。我想象着,报告里会详细介绍当时最先进的育种技术,比如基因编辑在水产育种中的初步应用;也会探讨如何利用生物技术来防治水产病害,减少化学药物的使用。同时,我也对报告中关于水产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的内容充满期待,毕竟,可持续发展是水产行业的永恒主题。总而言之,这本书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份学术报告,更是一份关于中国水产学如何应对时代挑战,如何探索绿色、高效、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珍贵记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