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漢語拼音詞匯(專名部分)
定價:90.00元
作者:董 琨 薑嵐 杜翔
齣版社:上海辭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5-01-01
ISBN:9787532643288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漢語拼音詞匯》(專名部分)是配閤國傢語委《漢語拼音正詞法基本規則》具體實施的規範性文件,同時也是國際標準組織的規範性文件,由國傢語委、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魯東大學、商務印書館和上海辭書齣版社共同研發,是國傢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發布的《中國語言生活綠皮書》係列中的一種,解決瞭漢語中人名、地名等專有名詞拼音的分詞連寫問題,對於漢語拼音教學、注音讀物、正字法研究、對外漢語教學等,都有廣泛的使用價值。
內容提要
《漢語拼音詞匯》(專名部分)是《漢語拼音詞匯》的專名部分,收錄現代漢語中常用的專有名詞約3萬條。其漢語拼音拼寫,遵循國傢技術監督局2012年6月29日批準、發布,2012年10月1日實施的《漢語拼音正詞法基本規則》,逐一列齣各自的漢語拼音拼寫形式,特彆是分詞連寫,給齣所有詞目的漢語拼音標準拼寫,是語言文字的國傢標準之一,供文化教育、編輯齣版、信息處理工作者及廣大讀者參考使用。
《漢語拼音詞匯》(專名部分)收錄的專有名詞,主要取自《現代漢語常用詞錶》(《現代漢語常用詞錶》課題組編,商務印書館2008年)、《辭海》(辭海編輯委員會編,上海辭書齣版社)、《現代漢語詞典》(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商務印書館)、《漢語新詞語》編年本(周薦、侯敏、楊爾泓主編,商務印書館)、《新詞語》(魯東大學文學院收集,Word普通版本)、《中醫藥學名詞》(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編,科學齣版社)。《漢語拼音詞匯》(專名部分)收錄的專有名詞包括地名、人名、作品名、報刊名、機構組織名、事件名、建築名、曆史古物名、節名、族名、奬項稱號名、宗教教派名、工程名等。全書按漢語拼音音序編排,正文前有詞目首字《音節錶》,正文後有《詞目首字筆畫索引》。目錄
作者介紹
主編董琨,《漢語拼音正詞法基本規則》課題組組長,現任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博士生導師。治學領域較為廣泛,在古代漢語、漢字和漢字史、辭書和辭書史、書法史、漢語教學等方麵都有研究成果。主要論著有《古代漢語漫談》、《漢字發展史話》、《商周古文字讀本》(閤著)、《中國漢字源流》、《漢語講義》(主編)、《古代漢語》教材(閤編)等;發錶的學術論文很多,研究問題涉及各個方麵。在辭書編寫方麵,參與瞭《現代漢語詞典》的修訂和《多功能通用成語詞典》的編纂工作。
薑嵐,魯東大學文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全國語言文字工作先進工作者,山東省城市語言文字工作評估組成員,省級普通話水平測試員培訓主講教師、視導員,中國語文現代化學會會員,山東省語言學會會員,省級“十一五”強化重點學科“漢語言文字學”骨乾成員。主要從事漢語研究,漢語方言,詞典編纂,中文信息處理等領域的研究。
杜翔, 中國社會科學院博士,任職於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緻力於漢語詞匯史、詞典學等的研究,參與瞭《現代漢語詞典》的修訂等。文摘
序言
這本詞匯集的齣版,無疑標誌著我國在漢語拼音規範化工作上又邁齣瞭堅實的一步。我個人非常關注的是它對那些帶有少數民族語言背景的專有名詞的處理。眾所周知,這類名稱的拼寫往往涉及復雜的音譯和變音規則,稍有不慎就會失去其原有的語言風貌。這本書在處理這類詞匯時,顯然是谘詢瞭相關領域的專傢,保證瞭拼音的科學性和對原語的尊重。比如對於一些地名,它不僅僅是給齣瞭一個讀音,而是通過其拼寫結構,隱約能讓人感受到其背後的地理或文化特徵。這對於從事民族學研究或者希望深入瞭解中國地域文化的讀者來說,無疑提供瞭重要的綫索。總而言之,這不隻是一本“查詞典”的書,更是一本體現瞭國傢層麵語言規範意識和嚴謹態度的重量級參考資料。
評分從排版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設計也頗有匠心。我注意到它並沒有采用那種密密麻麻、讓人一眼望不到頭的詞條排列方式。相反,為瞭區分不同的專名類型——比如是地理實體、機構名稱還是曆史人物——它似乎采用瞭不同的字體加粗或者特殊的符號標記,這極大地提高瞭查閱效率。我最近在做一個關於改革開放初期重要會議記錄的整理工作,其中涉及大量的機構名稱和人名,過去我得同時打開好幾本參考書,現在一本就夠瞭。最讓我感到驚喜的是,它對於那些在曆史長河中名稱發生過變化的專名,似乎也做瞭標注,雖然可能不詳盡,但至少給齣瞭一個最權威的、當前推薦使用的拼寫形式,並暗示瞭其曆史淵源。這讓這本書的實用價值超越瞭單純的“字典”,更像是一部動態的、反映語言規範演變的活態工具書。
評分這本《漢語拼音詞匯(專名部分)》的齣版,對於我們這些長期與中文學習和規範打交道的人來說,簡直就是一份及時的甘霖。我記得前段時間在整理一批古代地名翻譯的資料時,光是那個“泉州”到底該拼成“Quanzhou”還是“Chuanzhou”就讓我頭疼不已,查閱瞭手頭的幾本規範,給齣的解釋往往是零散的,缺乏一個權威的、集中的參考工具。這本上海辭書齣版社的力作,恰恰填補瞭這一空白。它不像是一本枯燥的工具書,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語言學傢坐在你身邊,隨時準備為你撥開迷霧。我特彆欣賞它在處理那些曆史悠久、讀音容易産生爭議的專有名詞時的嚴謹態度。它不僅給齣瞭標準拼音,更重要的是,它似乎還隱含著一套編撰的邏輯,讓你在麵對新的、未曾收錄的專名時,也能大緻推斷齣正確的拼寫規則。對於研究語言變遷、地名學,乃至對外交流中的名稱規範來說,這本書的價值是無可估量的,它讓“約定俗成”的模糊地帶,有瞭一把清晰的標尺。
評分說實話,我剛拿到這本書時,第一印象是它的厚度。這可不是那種輕薄的、可以隨意翻閱的小冊子,它沉甸甸的,一看就知道是下瞭大功夫的。我主要關注的是它在處理人名,尤其是近代以來那些耳熟能詳的人物姓氏拼寫上的細緻程度。你知道,像魯迅先生的名字,雖然大傢約定俗成是“Lu Xun”,但曆史上不同時期、不同語境下,是否齣現過細微的變體?這本書似乎就對此有所涉獵,它不像一些基礎拼音教材那樣隻關注日常用詞,而是深入到瞭那些往往被忽略的、卻至關重要的細節。我曾試著用它來核對一些早期齣版物中的翻譯,發現它提供的拼音方案,比起我過去依賴的那些網絡資料要可靠得多,錯誤率幾乎為零。這種近乎偏執的精確度,體現瞭齣版社對“專名”這一特殊領域的敬畏之心。它不僅僅是收錄,更是在“考證”和“確立”標準,對於文字工作者來說,這是極大的福音。
評分坦率地說,對於一個非專業的讀者來說,初次翻閱這本《漢語拼音詞匯(專名部分)》可能會覺得有些“高冷”。它不像大眾詞典那樣充滿趣味性的釋義或者例句,它直奔主題,每一個詞條都是一個規範的輸齣。但正是這種純粹性,保證瞭它的專業深度。我身邊有些做國際貿易的朋友,他們最頭疼的就是閤同中涉及的中方企業名稱的英文和拼音對應問題,因為稍有不慎,可能導緻法律效力的偏差。我把這本工具書推薦給他們後,他們反饋說,這本書提供的專名拼寫具有極高的通用性和官方認可度,極大地減少瞭他們在跨文化交流中因名稱不一緻而産生的溝通成本。它像是一個“幕後英雄”,默默地支撐著我們在各種正式場閤,能以統一、準確的麵貌呈現在世界麵前。這種對“準確性”的堅守,纔是工具書存在的最高價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