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全彩图说手机维修快速入门 |
| 作者 | 张兴伟 |
| 定价 | 49.80元 |
| 出版社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 ISBN | 9787121203459 |
| 出版日期 | 2015-01-01 |
| 字数 | |
| 页码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6开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手机内的各单元电路,以及手机故障的检修方法。全书共分11章,分别介绍了手机元器件、手机刷机操作、音频电路与故障、显示与触摸屏、灯控制电路、传感器电路、人机界面接口电路、电源单元、基带芯片、射频电路、识图与检修示例。本书选取了大量典型的手机实际电路,对手机各电路原理与故障检修方法做了深入浅出的叙述,使读者更易于掌握手机的维修技能。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绪论 章 手机元器件 1.1 电阻器 1.2 电容器 1.3 电感器 1.4 二极管 1.5 三极管 1.6 场效应管 1.7 认识滤波器 1.8 天线开关模组 1.9 Balun 1.10 功率放大器 1.11 集成电路 1.12 实时时钟晶体 1.13 参考振荡器 第2章 手机刷机操作 第3章 音频电路与故障 3.1 受话器音频 3.2 扬声器音频 3.3 送话器音频 3.4 数字送话器 3.5 耳机电路 第4章 显示与触摸屏 4.1 显示电路 4.2 触摸屏电路 第5章 灯控制电路 5.1 灯电源之显示背景灯 5.2 灯电源之照相闪光灯 第6章 传感器电路 6.1 霍尔器件 6.2 磁阻传感器 6.3 加速度传感器 6.4 磁力传感器 6.5 接近传感器 6.6 环境光传感器 第7章 人机界面接口电路 7.1 按键 7.1.1 电源开关键 7.1.2 数字按键 7.2 按键背景灯 7.3 功能按键 7.4 振动器 7.5 照相机模组电路 7.6 照相机闪光灯 7.7 SIM卡接口电路 7.8 存储卡接口电路 7.9 USB接口电路 7.10 USB充电电路 7.11 系统连接器电路 7.12 电路板连接器 第8章 电源单元 8.1 电池接口电路 8.2 电源管理器 8.2.1 参考电源 8.2.2 PMU内的电压调节器 8.2.3 PMU的开关电源 8.2.4 充电控制 第9章 基带芯片 9.1 基带处理器 9.2 存储器 0章 射频电路 10.1 功率放大器电路 10.2 射频芯片电路 10.3 天线开关模组 10.4 射频VCO电路 1章 识图与检修示例 |
| 编辑推荐 | |
| 文摘 | |
| 序言 | |
我必须得说,这本书的叙述风格简直是治愈系中的战斗机。它完全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技术说教腔调,而是用一种非常口语化、甚至带点幽默感的笔触来引导读者。很多技术书籍往往会堆砌一堆拗口的专业术语,让人望而却步,但这本却巧妙地将复杂的概念拆解成一系列生动的生活化比喻。比如讲解电容的工作原理时,作者用自来水管的水压变化来做类比,一下子就豁然开朗了。这种“化繁为简”的功力,绝非一般人能做到。而且,它非常注重“安全第一”的理念,在讲解任何需要动电的部分之前,都会用醒目的图标和加粗的字体反复提醒注意事项,这对于我这种刚入门的新手来说,是极大的心理支撑。我之前学修东西总是战战兢兢,生怕一个不小心就把机器给彻底报废了,读完前几章关于安全操作的指导后,自信心立刻提升了好几个档次。它教会我的不仅仅是技术,更是一种严谨、负责任的工作态度。
评分对于我这种非科班出身、纯粹靠兴趣摸索的人来说,最怕的就是知识点零散不成体系。市面上的很多资料就像是散装零件,你得自己去琢磨怎么组装成一台完整的机器。而这本指导手册的结构编排简直是神来之笔。它采用了“模块化学习”的思路,从最基础的工具认知、拆解流程规范,逐步深入到电源管理、射频电路、乃至更复杂的IC更换。每一个章节之间都有清晰的逻辑衔接,读完前一个知识点,自然而然就会对接上下一个,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链条。我特别喜欢它在每个模块结束时设置的“自检清单”,能让我立刻回顾和巩固学到的内容,确保没有遗漏关键信息。这种循序渐进、环环相扣的编排,极大地降低了学习的门槛。它不是简单地罗列知识,而是构建了一个清晰的“思维导图”,让学习者能够清晰地看到自己在整个维修领域的成长路径。
评分这本书的实用性简直是超乎想象的“接地气”。它没有过多地纠结于陈旧机型或者已经淘汰的技术,而是紧密围绕当前市场上主流的智能手机结构和常见故障进行深入剖析。特别是它对于“疑难杂症”的处理部分,简直是实战经验的精华提炼。比如,手机屏幕无显示但有背光、或者触摸失灵但显示正常的这类让人头疼的间歇性故障,书里不仅给出了判断思路,还配上了实拍的故障点照片,指明了测试点的位置。我曾经遇到过一个手机反复重启的问题,在网上查了三天都没头绪,结果翻阅这本书的对应章节,对照着图示测量了几个关键电压点后,立刻就锁定了问题所在——一个被腐蚀的微小电容。这种立竿见影的效果,让我对这本书的价值有了最直观的体会。它卖的不是理论,卖的是实打实的“修好”的经验。
评分坦白说,我最欣赏这本书的地方,在于它对“维修思维”的培养,而不仅仅是教你“怎么做”。很多时候,修手机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排除故障的逻辑推理过程。这本书在描述每一步操作时,都会穿插一句“为什么我们选择这样做”或者“如果出现A情况,我们应该考虑B可能性”。它引导你去思考故障的底层原因,而不是机械地套用某个维修步骤。这种“授人以渔”的教学方法,远比单纯的“授人以鱼”要高明得多。我感觉自己现在看故障,不再是盲目地拆解和替换元件,而是能先在脑海中构建一个虚拟的故障模型,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测试和验证。这种思维模式的转变,是这本彩图说带给我最宝贵的一笔财富,它让我从一个单纯的操作者,逐渐向一个有分析能力的维护工程师转变。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直是视觉盛宴,色彩搭配得极其大胆而又和谐,光是翻阅目录就能感受到那种扑面而来的专业气息。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排版上花费的心思,每一个电路图、每一个拆解步骤的图片都清晰得像是刚从实体机上取下来的一样。那种细节的呈现,真的不是那种粗糙的黑白印刷品能比拟的。我记得我之前买过几本同类型的入门书籍,但内容总是停留在理论讲解阶段,真正动手操作起来就两眼一抹黑了。这本书则完全不同,它似乎预设了读者会遇到各种实际操作中的难题,比如某个螺丝型号的特殊处理,或者某个排线拔出时需要的巧妙角度,这些“内行人才知道”的窍门,它都毫不保留地给展示出来了。读起来感觉像是身边坐着一位经验丰富的大师傅,手把手地教你,那种亲切感和即时的指导感,让原本枯燥的学习过程变得异常有趣。特别是它对不同品牌手机主板布局的对比分析,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梳理,让人在最短的时间内建立起一个全局的认知框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