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42】新譯唐人絕句選(二版)

【B042】新譯唐人絕句選(二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齊益壽 校,卞孝萱,朱崇才 注
图书标签:
  • 唐诗
  • 绝句
  • 诗歌
  • 古典文学
  • 唐代文学
  • 选集
  • 新译
  • 中华文化
  • 文学
  • 诗词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国际图书快线专营店
出版社: 三民
ISBN:9789571456621
商品编码:29663649338
包装:平装
开本:32
出版时间:2013-05-01
页数:539

具体描述

      作者:卞孝萱译注
    出版社:三民出版社
   ISBN13:9789571456621
   ISBN10:9571456624
      页数:539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出版日期:2013.05
      语种:繁体中文
翰墨风雅:唐代诗歌的辉煌与流变 卷一:盛唐气象,初唐遗风 本书旨在深入探究唐代诗歌的宏大图景,尤其聚焦于初唐至盛唐这一文学史上最为璀璨的时期。我们不仅仅梳理了诗歌的演变脉络,更试图揭示其背后蕴含的社会文化动因与时代精神的深刻关联。 初唐的诗歌,如同破晓时的微光,在承袭六朝宫体之风的同时,已然孕育着革新的力量。陈子昂横空出世,高举“汉魏风骨”的大旗,其“登幽州台歌”的慷慨悲凉,不仅是个人情怀的抒发,更是对当时绮靡文风的有力批判,为唐诗的雄浑定下了基调。随后的“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更是各具面貌,他们的作品兼具宫廷的细腻与边塞的开阔。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成为千古绝唱,寄寓着对个体价值与友谊的珍视;杨炯的笔触沉郁顿挫,常有对历史兴亡的深沉思考;卢照邻以其清丽的文风,在藩王幕府的喧嚣中保留了一份文人的清雅;而骆宾王在“鹅、蝉、驴”等咏物诗中展现出惊人的才华,其讽喻诗则预示着更深刻的社会洞察。 进入盛唐,诗歌如日中天,气象万千,这是中华文化自信达到顶峰的时代写照。我们重点剖析了“李杜”的并峙与分野。李白,这位“诗仙”,他的诗歌是天才的喷涌,是浪漫主义的极致展现。他的想象力上天入地,不受任何格律的束缚,其作品中流淌着对自由的极度渴望、对功名的不屑一顾以及对理想世界的执着追寻。无论是“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磅礴,还是“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孤独,都体现了他桀骜不驯的生命哲学。 杜甫,作为“诗圣”,其伟大在于对现实的深刻介入和对人民的深切同情。他将诗歌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社会责任的高度。安史之乱成为他创作的转折点,“三吏”、“三别”是血与泪的记录,他以沉郁顿挫的笔法,记录了时代的创伤,反映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社会矛盾。杜甫的格律更为严谨,对仗精妙,其“沉郁顿挫”不仅是风格,更是一种深植于儒家济世情怀的艺术表现。 盛唐的群星远不止李杜。王维的诗,以禅入画,以画入诗,创造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他笔下的山水,宁静空灵,既有对自然的沉醉,也暗含对尘世的超脱。孟浩然的田园诗则清新自然,充满了隐逸生活的恬淡趣味,与王维的禅意山水有所区别,更贴近田园的烟火气和人情味。 边塞诗派的崛起是盛唐气象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高适、岑参等人,以其雄浑悲壮的笔调,描绘了广袤的边疆风光和将士的英勇。他们的作品中既有对国家安危的关切,也有对建功立业的渴望,语言刚健有力,充满了阳刚之美。 卷二:中晚唐的转向与诗歌的多元发展 安史之乱后,唐朝由盛转衰,诗歌也随之进入了一个更为内敛、更重技巧和个人心性的阶段。中唐的文学思潮,以韩愈、柳宗元为代表的古文运动,对诗歌也产生了深刻影响。 韩愈的诗歌,气势雄奇,力求“以文为诗”,句法多变,意境开阔,常带有说理的倾向,追求“以奇崛为美”。他试图在诗歌中重现汉魏的古朴和力量感,但其雕琢的痕迹也偶为人知。柳宗元的诗,则更倾向于山水自然的描摹,尤其擅长写景抒情,笔调清冷而蕴藉,如其被贬谪的经历,使得他的山水诗带有浓厚的孤寂色彩。 白居易是中唐最受欢迎的诗人,他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诗歌要“为时而作”,注重诗歌的社会教化功能和通俗易懂的风格。他的长篇叙事诗如《琵琶行》、《长恨歌》结构宏大,情感真挚,语言平易近人,极大地拓展了唐诗的受众基础。 中晚唐的诗歌在题材和风格上呈现出极大的多样性。元稹、李贺、温庭筠等人的出现,标志着诗歌开始向更深层次的个人体验和精微的意象捕捉发展。 李贺,被誉为“诗鬼”,他的诗歌以瑰丽诡谲、想象奇特著称。他常常以鬼神、梦境入诗,营造出一种冷艳、晦暗、充满宿命感的氛围,其用典之密、造句之奇,令人叹为观止。 温庭筠则代表了晚唐的“香奁体”风格。他的诗歌极尽雕琢之美,关注女性的闺怨、离愁别绪,用词秾丽精美,意象纤微,对后世词体的形成产生了直接影响。他的作品更注重感官的愉悦和情绪的渲染。 此外,晚唐的杜牧和李商隐的并称“小李杜”,则将唐诗推向了最后的艺术高峰。杜牧的诗歌,风格俊爽,气势不凡,尤擅七言绝句,其咏史怀古之作,往往能以精警的警句,发出对兴亡治乱的深刻见解。李商隐的诗,则是晚唐的集大成者,他的无题诗和咏物诗,情感含蓄、用典深奥、意境朦胧,充满了迷离的象征色彩,是唐诗在艺术技巧上走向极致的体现。 本书通过对初唐的革新、盛唐的磅礴、中唐的思辨以及晚唐的精微的全面梳理,试图构建一个多维度的唐诗图谱,展现出这一伟大文学传统如何在时代洪流中不断自我超越、自我丰富,最终成为中国古典文学不可逾越的巅峰。我们力求通过对文本细致的解读和对时代背景的还原,让读者领略到唐代诗人卓越的艺术成就及其不朽的时代精神。

用户评价

评分

评价三: 作为一名业余的文史爱好者,我对各种版本的诗歌选本都有所涉猎,但这一版选集给我的感觉是既传统又充满活力。它的版本校勘看起来非常严谨,这对于追求准确性的读者来说是极大的福音。我花了一些时间比对了其中几首名篇的不同版本,发现这本选集在细微之处的处理上确实体现了编者的用心良苦。更重要的是,它没有陷入那种故作高深的窠臼,语言平易近人,即便是初学者也能快速进入状态。我尤其喜欢它对一些“非主流”主题绝句的收录,比如那些描写日常琐事、田园乐趣的小诗,它们展现了唐代诗人更鲜活、更接地气的一面,打破了我对唐诗总是宏大叙事的刻板印象。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成功地架起了一座连接古代与现代读者的桥梁。

评分

评价二: 我必须承认,我对古典文学的涉猎不算精深,平时看书追求的更多是一种情绪上的共鸣,而不是学术上的考据。这本选集恰好满足了我对“美”的追求。它的选材很注重意境的营造,即便是短短四句,也能勾勒出一个完整的画面,让你在脑海中自动生成一部微型电影。比如其中收录的几首咏月之作,那种清冷而又深沉的情感,透过千年的时光依然能精准地击中现代人的内心。我特别欣赏的是,这本书的注释做得恰到好处,既没有过度解读,让你觉得索然无味,也没有简单到索然无味,适当地点拨几句,就能让你领会到诗歌背后的典故和深层含义。读完后,我感觉自己的心境都变得平和了许多,像是进行了一次高质量的“精神SPA”。

评分

评价五: 我很少写书评,但对于这本诗选,我必须给予高度评价。它的编排逻辑非常清晰,并非简单的年代顺序或题材分类,而是似乎经过了精心设计的阅读流线,引导读者从一个情绪点自然过渡到下一个,整体阅读体验非常流畅且富有层次感。我发现自己不像在“读书”,而更像是在进行一场精心策划的文学漫步。对于那些对古典文学心生敬畏,却不知从何入手的读者,这本书简直是最好的敲门砖。它用最精炼的文字,展现了唐代诗歌艺术的巅峰成就。每一首选入的作品,都经过了时间的检验,可以说是精品中的精品。这本书的价值远超其定价,因为它提供了那种难以用金钱衡量的、对美好事物的纯粹欣赏。强烈推荐给所有寻求精神富足的朋友们。

评分

评价四: 说实话,这本书的开本和装帧设计首先就吸引了我。那种沉稳的色调和略带复古的字体,拿在手里就有一种庄重感,让人不由自主地放慢了阅读的节奏。阅读体验是极其重要的,而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选诗的标准似乎很侧重于“韵味”和“耐读性”,很多诗读完后,其中的意象会像烙印一样留在脑海里,过几天还会不自觉地回味。比如那几首描写送别的诗,那种欲言又止的惆怅感,处理得极其细腻,绝非简单的煽情。我甚至会把其中几句抄写下来,贴在工作台旁,每当感到思绪纷乱时,看上一眼,那份穿越时空的淡定感便会油然而生。这是一本需要慢慢品,不能囫囵吞枣的书,非常适合在宁静的夜晚,配一杯清茶,细细研读。

评分

评价一: 最近读完了这本诗选,说实话,初衷是想找点轻松的读物,没想到文字的魅力能把我拉回到那个遥远的盛唐。这本书的选篇眼光非常独到,不像很多选集那样只是罗列那些耳熟能详的“标准答案”,而是挖掘了一些少有人问津却意蕴深远的佳作。每一次翻阅,都像是一次与古人的私密对话,能感受到诗人笔下的山河风物,那一刻,时间仿佛静止了。尤其是一些描绘边塞风光的绝句,读起来有一种磅礴大气之感,让人不禁想象当时将士们的豪情与孤独。装帧设计也很有品味,纸张的触感和排版都很舒服,让人愿意沉浸其中,细细品味每一个字。对于真心喜欢唐诗,渴望在字里行间寻找精神慰藉的朋友来说,这本书绝对值得入手,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扇通往古典文学殿堂的精致小门。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