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32]新譯唐六典(二)(精)

[B032]新譯唐六典(二)(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朱永嘉,蕭木注譯 著
图书标签:
  • 唐代史籍
  • 六典
  • 历史
  • 文化
  • 典籍
  • 古代史
  • 政治制度
  • 精装本
  • 新译
  • 史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国际图书快线专营店
出版社: 三民
ISBN:4710841100208
商品编码:29668252000
包装:精装
开本:大32K
页数:1421
正文语种:中文繁体

具体描述

作者:  /  
出版社: 三民书局
出版年: 2002-11
页数: 1421
定价: 308.00元
ISBN: 9789571432762

内容简介  · · · · · ·

《新譯唐六典(1)(歷史類)》內容簡介:人類歷史發展,每至偏執一端,往而不返的開頭,總有一股新興的反本運動繼起,要求回顧退往的源頭,從中汲取新生的創造力量。孔子所謂的述而不作,溫故知新,以及西方文藝復興所強調的再生精神,都體現了創造源頭迄股日新不竭的力量。古典之所以重要,古籍之所以不可不讀,正在迄層尋本與啟示的意義上。處於現代世界而倡言讀古書,並不是迷信傳統,更不是故步自封;而是當我們愈懂得聆聽來自根源的聲音,我們就愈懂得如何向歷史追問,也就愈能夠清醒正對當世的苦厄。要擴大心量,冥契古今心靈,會通宇宙精神,不能不由學合讀古書這一層根本的工夫做起。

作者简介  · · · · · ·

朱永嘉(1931-),历史学者,前上海市委常委。曾就读于复旦大学历史系,师从谭其骧、周予同等文史名家。上世纪60年代,朱永嘉因“写作组”而兴,有复旦大学一名普通教员一跃而起,成为上海政治舞台的重要人物。“文革“期间,他直接领导上海市委写作组。后从事秦汉史、三国史、明史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著有《晚年毛泽东重读古文内幕》 、《论曹操》、《刘邦与项羽》,注译有《明词汇刊》、《吕氏春秋》、《唐六典》、《春秋繁露》等古籍约五百多万字。

目录  · · · · · ·

刊印古籍今注新譯叢書緣起
導讀
注譯凡例
第一冊
卷一 三師三公尚書部省
三師
三公
尚書都省(上)
尚書都省(下)
卷二 尚書吏部
吏部尚書·吏部郎中(上)
吏部尚書·史部郎中(下)
司封郎中
司勳郎中
考功郎中
卷三 尚書戶部
戶部尚書·戶部郎中(上)
戶部尚書·戶部即中(下)
度支郎中
金部郎中
倉部郎中
卷四尚書禮部
禮部尚書·禮部郎中
祠部郎中
……
第二冊
第三冊
第四冊
後記

[B031] 史記 (三) 作者: 司馬遷 (西漢) 版本特色: 本卷為史學巨著《史記》的第三部分,精選宋代或明代以來的權威註釋本為底本,力求文字精準、註釋詳盡,是研究中國古代史、文學、文化的重要參考書。 內容梗概: 《史記》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述了上起黃帝,下迄漢武帝太初年間約三千年的歷史。本書([B031] 史記 (三))承接前卷,主要涵蓋以下幾個重要篇章和歷史階段: 一、 列傳部分(承接上古至春秋戰國中後期) 第三卷的列傳部分,側重於描寫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中湧現出的傑出人物,他們的政治謀略、軍事才能、以及對時代變革的推動作用。 1. 吳越爭霸與春秋晚期名臣: 深入探討了吳王夫差、越王勾踐之間的恩怨情仇,重點刻畫了範蠡、文種等謀士的興衰軌跡。此部分不僅是政治鬥爭的記錄,更是對「知進退、識時務」這一傳統道德觀念的深刻詮釋。司馬遷在此處的筆法,將人物的功業與個人命運緊密結合,展現了歷史的無情與人性的複雜。 2. 縱橫家與遊說之士: 集中描寫了以蘇秦、張儀為代表的縱橫家群體。他們遊走於列國之間,憑藉三寸不爛之舌,改變了戰國的政治版圖。《史記》對他們的記載,細膩地展現了戰國時期外交策略的詭譎多變,以及士人階層在亂世中尋求建功立業的途徑。特別是對他們遊說時的言辭、心理活動的描寫,極具文學價值。 3. 戰國四君子及其食客群像: 詳細記載了信陵君魏無忌、平原君趙勝、孟嘗君田文、春申君黃歇的生平事跡及其門下食客的傳奇故事。這部分內容是研究戰國時期士人政治和「禮賢下士」風尚的最佳文本。通過對「雞鳴狗盜之士」的記載,司馬遷展現了對各階層人才的包容態度,同時也揭示了「養士」背後隱藏的政治目的與潛在危機。 二、 趙世家與楚世家(戰國中葉的格局變化) 在世家部分,本卷重點收錄了趙國和楚國的興衰史。 1. 趙國的崛起與內耗: 聚焦於趙武靈王推行「胡服騎射」的改革,以及趙國如何從邊陲諸侯一躍成為戰國中後期能與秦國分庭抗禮的強國。同時,也未迴避趙國在改革後的內部權力鬥爭,特別是關於繼承權和權臣專權的描寫。 2. 楚國的衰落與掙扎: 楚國作為南方大國,其世家記載展現了其地理廣闊與文化特異性。本卷記錄了楚國在秦國強勢東進背景下,如何疲於應對,其貴族階層的保守與其底層社會的活力之間的矛盾。 三、 太史公自序(體例的奠基與作者思想) 雖然《太史公自序》在全書的篇幅安排上可能分散,但在許多重要的通行本中,它的思想精華會被納入相應的卷目討論範圍內。本卷的內容設置,也為理解司馬遷的寫作動機和歷史觀提供了背景。 版本註釋特點: 本[B031] 史記 (三) 卷,在註釋上遵循嚴謹的考據學原則,主要參考了以下幾種學術傳統: 漢宋註疏的融合: 吸收了漢代裴駰的《集解》對字詞義的考證,以及宋代司馬貞的《索隱》對官制、地名的補充說明。 清代校勘成果: 參考了清代學者如錢大昕、王引之等在文字訓詁和史實校訂上的最新成果,力求減少傳抄過程中的訛誤。 地名與人名考證: 針對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國名、官職頻繁變更的情況,提供了清晰的附註,幫助讀者準確定位歷史場景。例如,對於「曲沃代晉」體系中各種爵位的轉換,註釋詳盡。 學術價值與閱讀指南: 閱讀本書,讀者不僅能獲得豐富的歷史知識,還能從中體會到司馬遷對「成敗興亡」的深刻洞察。春秋戰國是中華文明從分封制走向郡縣制的關鍵轉折期,本卷所載人物的抉擇,直接影響了後世兩千年政治文化的走向。其文學性方面,無論是謀臣的辯駁、將帥的決斷,還是隱士的超然,都體現了極高的敘事藝術,是理解中國古代人物傳記文學的必讀範本。 本書適合歷史學、中國古典文學、以及對戰國史有深入研究興趣的讀者。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对这本《乡土中国》的阅读体验,可以说是充满了对费孝通先生深刻洞察力的震撼。这本书篇幅不算长,但每一页都凝结着作者对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细致入微的观察与思考。他提出的“差序格局”这一核心概念,用最简洁明了的方式解释了中国传统社会人际关系的基础逻辑,相比起西方社会那种清晰的“团体格局”,简直是醍醐灌顶。我特别留意了关于“礼治”与“法治”的对比分析,作者没有简单地进行褒贬,而是深入剖析了在特定文化土壤下,“礼”是如何作为一种内在的约束力发挥作用的。阅读过程中,我常常需要停下来,对照自己过往的生活经验,去反思那些习以为常的社会现象,这不仅仅是一本社会学著作,更像是一面映照我们民族文化基因的镜子。文字朴实却力量无穷,是理解中国社会底层逻辑的必读书。

评分

刚收到这本《红楼梦》,迫不及待地翻开,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浓郁的古典气息,作者曹雪芹的文字功力实在令人叹服。前几章对于贾府的描绘,那繁复的礼仪、精致的陈设,以及人物之间的微妙关系,都刻画得入木三分,仿佛将我带入了那个钟鸣鼎食的贵族之家。林黛玉初进贾府时的那份敏感与孤傲,以及薛宝钗的圆融周到,两相对比,性格的鲜明跃然纸上。我尤其欣赏作者对细节的捕捉,无论是诗社中的雅集,还是日常的丫鬟仆役间的琐碎对话,都充满了生活的情趣和深邃的意蕴。虽然故事才刚刚展开,但已经能感受到一股宿命般的悲剧色彩笼罩其间,让人对未来的人物命运充满了担忧与好奇。这本书的装帧设计也很精美,字体清晰易读,阅读体验极佳,真是一本值得反复品味的经典之作。

评分

说实话,一开始接触《百年孤独》,我是有些抵触的,那些层出不穷的、听起来有些魔幻的名字和家族谱系,实在让人眼花缭乱。但一旦沉下心来,马尔克斯构建的那个马孔多世界,便如同一个巨大的、充满热带雨林湿气的梦境,将你牢牢吸住。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运用得炉火纯青,死亡、爱情、战争、孤独,这些宏大主题被包裹在看似荒诞不经的奇事之下,比如失眠症的瘟疫,或者升天的女人。我最感触的是那种无休止的循环感,布恩迪亚家族的命运似乎总是在重复,每一次的兴盛与衰亡都带着宿命的嘲弄。这本书的翻译质量也相当出色,使得那些复杂的情感和光怪陆离的景象得以流畅地呈现在中文读者面前,读完后心里久久回荡着那种混合了魔幻、史诗和无尽感伤的复杂情绪。

评分

我最近在读的这本关于宋代美学的书籍,简直是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另一个精神世界的窗户。它没有过多地纠缠于史料的罗列,而是专注于探讨宋人那种内敛、冲淡、追求“韵致”的审美情趣。作者用大量的篇幅解析了宋瓷的釉色、宋画的留白、以及文人园林的意境,这些分析都非常到位。比如,对于“天青色”的描摹,不仅仅是色彩的描述,更是一种心境的投射——那种“雨过天青云破处”的瞬间美感,被文字精准地捕捉了下来。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它帮助我理解了,为什么宋代的艺术品能够拥有超越时代的静谧力量。它教导我们去欣赏“不完美中的完美”,去体悟“无声之音”,极大地提升了我对日常生活中艺术的敏感度,每次翻阅都能获得心灵上的洗涤。

评分

这本关于量子物理学的科普读物,对我来说,简直是一场智力上的极限挑战与狂欢。作者的叙述非常具有感染力,他没有回避那些极其反直觉的概念,而是用生动的比喻,试图带领读者去触碰微观世界的诡异边界。当我读到“波粒二象性”和“不确定性原理”时,那种世界观被颠覆的感觉真是令人兴奋。他清晰地解释了哥本哈根诠释的核心矛盾,以及爱因斯坦对它的不适与质疑,使得整个科学史的辩论过程充满了戏剧张力。虽然有些推导过程我可能需要多读几遍才能勉强跟上,但整体而言,它极大地激发了我对宇宙深层规律的好奇心。这本书不是让你学会计算,而是让你学会提问,学会敬畏自然界隐藏的复杂逻辑,绝对是科学爱好者不容错过的佳作。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