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中國文化對談錄
定價:28.00元
售價:19.0元,便宜9.0元,摺扣67
作者:陳耀南
齣版社:廣西師範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4-05-01
ISBN:9787563345854
字數:270000
頁碼:288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
商品重量:0.359kg
這本書用甲乙雙方對談的形式解構中國文化,阿“甲”和阿“乙”,時而互相啓發,時而針鋒相對,作者設計這種獨特的方式,目的是在嚮讀者介紹五韆年輝煌燦爛的中國文化傳統的同時,以不同的觀點和角度指齣其中的關鍵和利弊。能將一本內容極其豐富、涵蓋麵極為深廣的暢談文化的書,寫得如此簡明易懂、生動有趣,如此“鮮活”。
一幅奇麗的中國文化發展的畫捲,一部對中國文化傳統進行梳理的蘊涵極為豐富的力作。本書作者用兩人對談的方式,以輕鬆幽默的筆調解構瞭中國儒墨道法等各傢學說的理據與發展變化過程,及它們對中國文化乃至社會生活的深遠影響。
陳耀南博士,香港大學教授。主要著作有《典籍英華》《應用文概說》《文哲漫談》《清代駢文通義》《漢語邏輯學》《魏源研究》《中國語文通論》《東瀛詩草》《輕談淺說》《學術與心術》《文鏡與文心》《不報文科》《以古為鑒》《颳目相看記》等二十餘種。
這本《中國文化對談錄》真像一股清風,拂去瞭我心中積攢已久的對中國文化的種種模糊認識。我一直覺得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卻又難以抓住其精髓,總感覺隔著一層紗。翻開這本書,仿佛走進瞭一個熱鬧非凡的文化沙龍,不同背景、不同視角的學者們圍坐在一起,就中國文化的方方麵麵展開瞭深入而又生動的討論。我尤其喜歡其中關於“和而不同”的探討,作者們不僅僅是簡單地介紹這個概念,而是從曆史、哲學、藝術等多個維度去解析它在中國社會中的具體體現,以及它如何影響著中國人的人際交往、思維方式甚至是國傢治理。聽著他們旁徵博引、辯論交鋒,我感覺自己也仿佛置身其中,時而點頭稱是,時而又若有所思。書中並沒有枯燥的說教,而是用一個個鮮活的例子、一段段精彩的對話,將抽象的文化理念變得觸手可及。讀完之後,我對中國文化的理解不再是零散的碎片,而是形成瞭一個更加立體、更加豐滿的圖景,也讓我更加珍視和熱愛這片古老的土地孕育齣的獨特文明。
評分坦白講,《中國文化對談錄》的齣現,就像為我打開瞭一扇通往中國文化深處的大門。我一直覺得,中國的文化,特彆是那些流傳韆年的哲學思想,比如儒傢的“仁義禮智信”,道傢的“無為而治”,佛傢的“慈悲為懷”,雖然耳熟能詳,但對其真正的內涵和現實意義卻知之甚少。這本書的“對談”形式,巧妙地化解瞭這一難題。我尤其欣賞其中關於“天人閤一”的討論,幾位嘉賓從不同的角度去解讀這個古老的東方哲學概念,有的聯係到傳統農業社會的生産方式,有的將其與現代環保理念相結閤,有的則從心理學角度去分析人與自然的關係。這種多元的視角,讓我對“天人閤一”的理解不再是刻闆的定義,而是充滿瞭動態的活力和深刻的啓示。書中並沒有迴避爭議,而是鼓勵開放的討論,這種求真務實的態度,讓我對書中內容深信不疑,也讓我更加渴望去深入瞭解和傳承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産。
評分說實話,我當初拿到《中國文化對談錄》的時候,並沒有抱太大的期望,畢竟市麵上關於中國文化的書實在是太多瞭,很多都流於錶麵,或者過於學術化,讓人望而卻步。然而,這本書卻給瞭我一個巨大的驚喜。它最大的特點在於其“對談”的形式,作者們並沒有像傳統學術著作那樣,一個人獨白,而是通過模擬一場場真實的對話,將復雜的文化議題以一種更加輕鬆、自然的方式呈現齣來。我印象最深的是關於“集體主義”和“個人主義”的討論,他們並沒有簡單地批判一方,而是深入分析瞭這兩種觀念在中國社會發展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它們之間微妙的張力和融閤。這種多角度、多層次的分析,讓我對中國文化有瞭更深層次的認識,也避免瞭簡單地貼標簽或下定論。書中穿插的許多曆史典故和現實案例,更是讓這些討論變得更加有血有肉,引人入勝。我感覺自己不是在閱讀一本書,而是在參與一場跨越時空的思想盛宴,受益匪淺。
評分老實說,作為一名對中國曆史文化有著濃厚興趣的普通讀者,《中國文化對談錄》這本書給我帶來瞭極大的啓發。書中並非是枯燥的史實堆砌,而是通過一種對話的形式,將一個個鮮活的文化議題呈現在讀者麵前。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士人精神”的探討。在現代社會,我們常常會聽到“知識分子”這個詞,但“士人精神”所包含的獨立思考、傢國情懷、以及對道德操守的堅守,在當下的語境下顯得尤為珍貴。這本書中的幾位嘉賓,從不同的曆史時期、不同的思想流派齣發,深入剖析瞭“士人精神”的演變和傳承,以及它在中國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他們之間的觀點碰撞,如同思維的火花,既有共鳴,也有辯論,這種形式非常吸引我。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對中國傳統知識分子的形象有瞭更深刻的理解,也更加體會到那種“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理想境界。
評分我一直以來對中國傳統的節日習俗充滿好奇,總覺得這些看似簡單的儀式背後,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底蘊。《中國文化對談錄》這本書,恰恰滿足瞭我這份好奇心。書中以一種非常接地氣的方式,將春節、中鞦、端午等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娓娓道來。但它並非僅僅停留在節日的慶祝方式上,更深入地探討瞭這些節日與中國人的傢庭觀念、人際關係、甚至社會倫理之間的緊密聯係。比如,在關於春節的討論中,幾位作者不僅僅談論瞭團圓、祝福,還深入分析瞭“年”在中國人心中所代錶的時間概念,以及它如何塑造瞭人們的集體記憶和情感寄托。這種從現象到本質的挖掘,讓我對這些熟悉的節日有瞭全新的認識,也更加理解瞭它們在中國人生活中不可替代的地位。這本書就像一本生動的文化教科書,讓我能夠輕鬆地吸收和理解那些看似遙遠卻又無比貼近的文化內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