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北京低碳旅游发展研究
:28.00元
售价:19.0元,便宜9.0元,折扣67
作者:高丽敏
出版社: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2-01
ISBN:9787565508363
字数:129000
页码:217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4kg
《北京低碳 旅游发展研究》是针对北京低碳旅游发展问题的专题 研究,在循环型旅游研究基础上,运用多学科知识, 把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旅游经济相关理论进行结合 ,从理论研究上有所突破。结合北京旅游业的发展现 状和发展趋势,分析北京旅游业发展中不符合低碳经 济的行为。
《北京低碳旅游发展研究》为北京发展低碳旅游 提供决策参考,对北京实现低碳旅游具有重要的现实 意义。
这本书的文字风格带着一种冷静的学者气质,但绝不枯燥,相反,它有一种娓娓道来的力量感,让人沉浸其中。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作者在讨论技术应用时,没有陷入对高科技的盲目崇拜,而是非常务实地评估了现有技术的成熟度和适用性。例如,书中对“智能导览系统”的探讨,它不是简单地推荐使用App,而是分析了大数据在游客流量疏导、能耗监测方面的潜力,以及如何避免过度技术化而疏远了游客与历史文化的情感连接。我尤其关注它对“体验经济”与“环境成本”之间矛盾的论述。我们都知道游客追求独特的体验,但这种体验往往会带来环境压力。作者巧妙地引入了“价值稀释”的概念,探讨如何通过限制特定高碳耗体验的规模,反向提升其余低碳体验的价值感和独特性。这种精妙的权衡艺术,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洞察力,它不是简单的二元对立,而是寻找一种动态的、可持续的平衡点,让“稀缺性”成为保护的动力。
评分读完这本研究,我最大的感触是,它为“北京”这个标签赋予了新的内涵——不再仅仅是历史的承载者和政治的中心,更可能是中国迈向生态文明时代的一个重要试验田。这本书的格局非常宏大,它将北京低碳旅游置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进行审视,探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城市如何通过精细化的旅游管理,实现经济效益、社会公平和环境效益的三重提升。它对于如何构建一个“韧性旅游城市”的路径探讨,极具启发性。特别是它对“文化认同”在推动低碳行为中的作用的分析,我深以为然。只有当游客和居民都将保护环境视为维护城市独特文化魅力的一部分时,低碳旅游才能真正内化为一种社会自觉。这本书没有提供一个终极答案,而是为我们提供了一套思考问题的框架和工具箱,引导我们更深入、更负责任地去参与到北京乃至中国未来旅游业的转型浪潮之中。
评分作为一个经常关注国内文旅产业动态的人,我发现这本书在数据可视化和案例深度上做得非常出色。它不像某些学术专著那样只有晦涩的公式和图表,而是大量穿插了基于实地调研的一手资料,这极大地增强了阅读的代入感。比如,书中对北京郊区特定季节性旅游活动(如采摘、徒步)的环境足迹评估,非常细致地拆解了交通、住宿、餐饮各个环节的能耗和废弃物产生情况。这种“微观”的剖析,比宏观的泛泛而谈更有说服力。更值得称赞的是,作者没有回避现实中的执行困难。在探讨如何推行“绿色住宿认证”时,他坦诚地指出了中小旅店在资金投入和技术升级上遇到的困境,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扶持政策建议,比如引入担保贷款或税收减免机制。这表明作者的视角是全面且富有同理心的,他理解政策推行是一个渐进且充满阻力的过程,而不是纸上谈兵的理想蓝图。
评分我必须得说,这本书的理论框架构建得非常扎实,它不仅仅是描绘问题,更是试图建立一个可复制的、适用于其他特大城市的低碳旅游发展模型。我个人对其中关于“协同治理”的部分非常感兴趣,作者提出了一个多方利益相关者参与的治理结构,包括政府、私营部门、社区居民乃至游客自身的责任划分。这不像很多研究只盯着政府的宏观调控,而是强调了基层社区在生态保护中的核心作用。书中举例分析了几个具体案例——比如怀柔某个生态村如何通过发展民宿经济,成功地将村民收入与生态指标挂钩,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真正落地,这中间的利益平衡机制设计得尤为精妙。这种自下而上的创新和自上而下的政策引导相结合的思路,让人耳目一新。它暗示着,未来的旅游发展不能再是单向度的消费过程,而必须演变成一个复杂的、互相制约又互相成就的生态系统。对于研究城市规划和环境经济学的同行来说,这本书提供的模型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它超越了简单的“绿色标签”,触及了治理的本质。
评分这本关于北京低碳旅游发展的研究,我刚翻了几天,感觉它简直是为所有关心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旅游业未来走向的人量身定做的指南。首先,作者对北京旅游现状的剖析极其到位,他没有停留在表面上喊口号,而是深入挖掘了过去几十年间,这座古都如何在快速城市化和旅游热潮中,无意间加剧了碳排放的结构性问题。比如,书中详细对比了传统观光模式与生态友好型旅游模式在资源消耗上的巨大差异,数据详实得让人触目惊心。我特别欣赏它对“慢行系统”在旅游体验中的潜能分析,这不仅仅是关于修几条自行车道或步行街这么简单,而是涉及到文化传承与现代生活节奏的重新校准。作者提出的那些政策建议,比如如何通过碳交易市场激励旅行社和酒店采用绿色能源,或者如何引导游客选择公共交通而非自驾游览长城等核心景点,都具有极强的实操性和前瞻性。读完这部分,你对北京旅游业的“痛点”和“痒点”会有一个立体且深刻的认识,绝不是那种空泛的理论说教,而是实打实的、基于现状的理性诊断。它让你明白,低碳并非是牺牲旅游体验,而是一种更高质量、更负责任的体验升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