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孩子,请你也学会爱我Ⅱ:孩子一定要为父母做的50件事
定价:32.80元
售价:22.3元,便宜10.5元,折扣67
作者:张振鹏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1-01
ISBN:978711140615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640kg
点击进入 机械工业出版社亲子生活馆: 父母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上,并用爱呵护我们成长,我们是不是该为父母做些什么?如果你爱你白父母,请试着做这50件事情,孝道是德行的根本,是一切教育的出发点。学会做人,从孝开始。让孝心与成长同行! 《孩子,请你也学会爱我2:孩子一定要为父母做的50件事(学生版)》通过一个个真情故事,对孩子应该为父母做哪些事情作了明确阐述,并阐明了一个平凡的道理:尽孝当及时。《孩子,请你也学会爱我2:孩子一定要为父母做的50件事(学生版)》笔触温情、流畅、详实,希望能开启孩子的孝心智慧,给孩子以“孝道”的启示。这50件事,都是孩子在生活中能够为父母做的,通过这50件事,孩子会真切地体会到孝心带给父母和自己的快乐与幸福!
《孩子,请你也学会爱我2:孩子一定要为父母做的50件事(学生版)》用很多真情故事阐明了一个朴素的道理:尽孝当及时。孝道是德行的根本,是一切教育的出发点。《孩子,请你也学会爱我2:孩子一定要为父母做的50件事(学生版)》对我们应该为父母做哪些事情作了明确阐述,并用温情的笔触,流畅、详细地表达了出来,希望能开启孩子们的孝心,给大家以“孝道”的启示。
前言
1. 勤俭节约,珍惜父母的血汗钱
2. 蹲下身来,给父母洗一次脚
3. 给父母做一顿可口的饭菜
4. 为父母唱一首孝亲歌曲
5. 知道父母真正爱吃的是什么
6. 自己生日时,要记得感谢父母
7. 每天都让父母看到我们的笑脸
8. 对父母大声说一句“我爱你!”
9. 取得好成绩时,赶紧向父母报喜
10. 父母生病了,一定要悉心照料
11. 照顾好自己的身体,不让父母担心
12. 生病了,主动按时吃药、休息
13. 德行不要有缺失,别让父母蒙羞
14. 早睡早起,生活一定要有规律
15. 父母失意时,学着宽慰他们
16. 父亲节、母亲节,给父母一份礼物
17. 知道父母的辛苦,感谢他们
18. 写一本孝行日记,记录孝行点滴
19. 试着给父母写一封感恩信
20. 在生活的点滴小事中关心父母
21. 记住父母的生日,并送上祝福
22. 经常跟父母说说自己的心里话
23. 了解父母的喜怒哀乐,理解他们
24. 感恩节,一定要记得感恩父母
25. 学会礼貌待客,帮父母照顾客人
26. 有好吃的,要与父母长辈分享
27. 外出时,要告知父母去哪里
28. 尽可能地帮父母多做一点家务
29. 自己的衣服自己洗,不依赖父母
30. 外出时,要主动帮父母提东西
31. 学习上的事,不要让父母操心
32. 多向父母学习一些人生的经验
33. 要保持房间、书桌的整洁
34. 用过的东西要及时放回原处
35. 自己主动洗澡、洗脚,讲卫生
36. 每天自己整理床铺和书包
37. 即使有误会,也不与父母赌气
38. 犯了错误要及时承认,不掩饰
39. 不向父母提不合理的要求
40. 遇到困难,尽量自己想办法解决
41. 即使父母错了,也要原谅他们
42. 父母有矛盾,我们要做和事佬
43. 听父母批评教育,不当场反驳
44. 不要谈论别人的长短、隐私
45. 要交“益友”,亲近有贤德的人
46. 父母忙碌时,不要打扰他们
47. 要对父母做到“晨昏定省”
48. 对父母要“孝”,更要“敬”
49. 为父母做做按摩,缓解疲劳感
50. 在社区内做一件孝亲敬老的事
张振鹏,家庭教育研究者,家庭教育畅销书作者,传统文化推动者。在某国际学校做过多年一线教师,多次被评为“学生喜爱的教师”、“青年教师”等。倡导“成功源自家庭,教育改变命运”的教育理念,以“用爱诠释教育,以心传播智慧”为己任,专注于家庭教育和青少年问题的研究与写作。对家庭教育问题有独到的见解,善于从根本处解决当今家庭教育的各种问题。出版过家庭教育著作多部,其中《36种方法让孩子从到》、《80后小爸小教子枕边书》、《你会爱孩子吗?》、《好妈妈不吼不叫教育男孩100招》、《好妈妈不宠不娇教育女孩100招》、《抓住儿童敏感期你的教育就对了》、《别以爱的名义伤害孩子》、《彻底的家庭教育方法:<弟子规>里的教育智慧》等作品深受广大读者好评。
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拿捏得非常到位,它没有一味地强调父母的责任和压力,而是巧妙地将焦点转向了构建一种互相滋养的家庭生态系统。阅读过程中,我常常被那些关于“倾听”与“回应”的章节所触动,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日常对话,原来蕴含着如此巨大的能量。作者的文字功力令人赞叹,她总能用最朴实无华的语言,触及到最复杂的人性层面。我发现自己开始有意无意地模仿书中所倡导的那种“带着好奇心去观察孩子”的态度,不再急于下判断或给出解决方案,而是先允许情绪的存在,再寻求共同的出口。这种转变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通过持续的自我反思和实践,逐步渗透到我的日常行为模式之中。坦白说,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种思维框架的重塑,它让我们认识到,教育孩子的过程,其实也是父母自我成长的绝佳机会,是一种双向奔赴的修行。
评分初读这本书,便有一种强烈的共鸣感油然而生,仿佛作者洞察了每一个为人父母者内心深处的期盼与挣扎。它不像那些空洞的说教,而是用一种极其贴近生活、饱含温情的笔触,描绘出亲子关系中那些微妙的、常常被忽略的瞬间。书中探讨的亲子互动模式,对于我们这些在快节奏生活中努力维系家庭和睦的父母来说,简直是一盏及时照亮的明灯。我尤其欣赏作者在阐述“爱”的表达方式上所展现出的细腻和智慧。很多时候,我们自以为是的“付出”与孩子真正需要的“连接”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而这本书恰恰用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引导我们去审视和调整自己的视角。它不仅仅是提供了一份操作指南,更重要的是,它唤醒了我们心中那份对高质量陪伴的渴望,让我们开始思考,如何才能真正地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建立起那种基于理解和尊重的深厚情感纽带。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对“教养”这件事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不再是简单的规训,而是一种深刻的生命影响与传承。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有一种独特的“陪伴感”,它不像教材那样刻板,更像是与一位经验丰富、充满智慧的长辈进行深入的深夜谈话。我特别喜欢其中穿插的一些个人感悟和失败教训的分享,正是这些“不完美”的真实流露,让整本书充满了人情味和可信度。它极大地缓解了我作为父母的焦虑感,让我意识到,育儿并非一场零失误的完美竞赛,而是一个充满学习和调整的动态过程。书中关于如何培养孩子的“内在驱动力”的讨论,对我触动极大,它强调的不是外在的奖励与惩罚,而是如何点燃孩子对世界的好奇心和自我效能感。阅读这本书,我获得的最大收获或许是“放下执念,拥抱过程”的心态转变。它教会我,在爱的旅程中,保持耐心、自我关怀,与孩子一同成长,才是最圆满的结局。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在处理“家庭系统动力学”方面的深刻见解。它没有将亲子关系孤立来看待,而是将其置于整个家庭环境之中去考量,这使得分析更加立体和全面。作者那种洞察人性的穿透力,让我不得不佩服。她似乎能预见到父母在执行新方法时可能产生的自我怀疑和退缩倾向,并提前给予了建设性的安慰和鼓励。整本书的结构设计也十分巧妙,逻辑清晰,层层递进,让人在阅读过程中始终保持着高度的参与感和探索欲。它引导我们去审视自己原生家庭对我们自身教养模式的影响,这种向内挖掘的深度,使得这本书超越了一般的育儿指南,更像是一部深入的心理探索之旅。每一次重读,都能从不同的段落中发掘出新的领悟,这才是真正有生命力的好书的标志。
评分对于那些正在经历青春期叛逆或者亲子沟通障碍的家庭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剂强心针。它极其深入地剖析了不同年龄段孩子心理发展的关键节点,帮助我们理解他们行为背后的深层动机,而非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冲突之上。我特别欣赏其中关于“设定界限”和“尊重自主权”的探讨,这部分内容处理得非常平衡,既没有失之于溺爱,也没有陷于控制。作者的建议非常具有可操作性,每一个小小的建议背后,都站着坚实的心理学依据,读起来让人信服且有力量。它让我明白了,真正的爱,是给予孩子飞翔的翅膀,而不是为他们铺设一条笔直的安全通道。那种既坚定又温柔的教养方式,正是现代父母们最渴望掌握的艺术。读完此书,我感觉自己手中的“教养工具箱”里,多添了几件锋利而实用的利器,能够更从容地应对家庭生活中的风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