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父母1%的改变孩子100%的成功(双色)
定价:32.00元
售价:21.8元,便宜10.2元,折扣68
作者:金雅姝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0-01
ISBN:978712114599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41kg
有了孩子你就成了父母,但是,你知道怎样做一名智慧型家长吗?家庭是孩子初也是重要的成长环境,请你扪心自问,你为孩子营造的这个环境达标吗?你知道怎样的爱才是真爱吗?如果你的答案很含糊,请翻开这本书,开始你的“智慧家长学习之旅”,为孩子的幸福和成功做出1%的改变!要知道,父母1%的改变,孩子有可能获得100%的成功!
目录
章 要把心放在孩子身上 1%的爱心让孩子更快乐
在与孩子共同品味生活的过程中,你能帮助孩子形成一种持续的快乐的心态,体会生命过程中的每一份快乐,这才是我们要给予孩子的完整的教育。
002 好的父母懂得给孩子幸福感
005 爱,从无条件地接纳开始
009 给予孩子和谐的家庭关系
012 爱孩子,就抽出时间陪他
016 溺爱是一种错误的做法
020 让你的爱和孩子一起成长
第二章 好父母就是好朋友 1%的交流能够打通彼此心灵
亲子沟通的态度与行为方式应该是:耐心倾听孩子说话,坚持平等、民主地讨论问题,不武断也不迁就孩子,真实地说出对孩子的感受,但不贬损孩子。
025 好父母应是孩子的好朋友
029 像朋友一样与孩子平等交流
032 耳朵法则:倾听孩子的声音
035 用沟通指导孩子的一言一行
039 控制情绪,让孩子把话说完
042 批评孩子也要讲究方式方法
第三章 站在孩子角度思考 1%的理解能让亲子关系和谐
想要理解孩子,我们必须学会换位思考,从孩子的角度,看看这个世界是怎样的。我们也不要事事为孩子做出决定,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我们即便不能认同,至少要做到尊重。
047 懂得换位思考,理解重要
050 了解孩子的真正需求
054 放下架子,走进孩子心灵
058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
061 不同时期,孩子的主要问题不同
064 理解孩子的烦恼,并帮他们改善
第四章 赏识影响孩子一生 1%的鼓励会使孩子更努力
每个孩子都有优点和缺点,如果父母总把眼光放在缺点上,会让缺点被无限放大。聪明的家长应当常常赏识孩子的优点,给孩子一个充满阳光雨露的环境,孩子更容易成功。
068 好父母会不断激励孩子前进
071 一句话,或许能改变孩子的一生
074 成功时,告诉孩子“你真棒”
077 失败时,告诉孩子“你能行”
080 该不该给孩子物质奖励
083 帮助孩子学会激励自我
第五章 帮助孩子改善自我 1%的帮助可以让孩子少走弯路
日常生活中,多抽时间与孩子相处,从各方面关心孩子,这样既可以增进与孩子的亲密关系,也可以帮助孩子改善自我,让孩子离自己的梦想更近一步。
088 帮助孩子与伙伴顺利交往
091 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优势
094 帮助孩子去除性格里的弱点
097 帮助孩子跨过学习上的障碍
101 帮助孩子改掉生活中的陋习
105 帮助孩子拥有多元思维方式
第六章 合适距离快乐成长 1%的距离给孩子带来成长空间
孩子的成长需要自由的空间。要想使孩子茁壮成长,就一定要给他们活动的自由。而且,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更渴望有自己的私人空间,合适的距离会让孩子成长得更快乐更健康。
110 好父母会和孩子保持一点距离
113 孩子的成长需要一点空间
116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小秘密”
119 不要私闯孩子的秘密花园
122 20码法则:恰当的距离是关键
125 当你遭遇到孩子的疏离时
第七章 把孩子看做大人 1%的尊重有利于人格的培养
孩子的生命虽然是你给的,即使年纪小,也是有自己的尊严和独立人格的。作为父母,要给孩子独立选择的机会,这样,孩子才会发展出健全的人格,成长为独立、有主见的人。
130 爱孩子,请先尊重他们
133 相信孩子是尊重孩子的前提
136 用尊重的口吻和孩子商量
139 试着让孩子参与讨论家庭事务
142 尊重孩子的选择,他的童年他做主
145 孩子的任何梦想都值得尊重
第八章 命令不是佳方式 1%的引导才是教育的佳方式
如果家长一味地训斥或指责孩子,不仅不利于亲子关系的融洽,甚至会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导致事与愿违。因此,只有耐心地对孩子进行引导,才是高效能的父母。
150 引导孩子是好父母的教子方法
153 生动的引导方式是给孩子讲故事
156 道德的引导让孩子更有素质
159 做事的引导让孩子效率更高
162 心态的引导让孩子永远乐观
165 人际的引导让孩子懂得合作
第九章 给孩子成长的机会 1%的放手是真正爱孩子的表现
未来的社会是能力型的社会,孩子的生存能力、语言交际能力、自学能力、身心自我调节能力将决定他们的发展,而这些,需要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取,父母必须放手,让孩子获取人生的各种能力。
170 让孩子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173 过度的保护对孩子是一种伤害
176 别把孩子当宠物一般教养
179 试着让孩子出去“闯一闯”
182 遇到问题,别让孩子先找妈妈
185 跌倒了,让孩子自己爬起来
第十章 你的言行至关重要 1%的榜样力量让孩子学到更多
父母在与孩子的朝夕相处中,如果能处处以身作则,以自己榜样的力量去影响诱导孩子的发展,这种方式能在孩子的幼小心灵中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往往比有声的教育作用更大。
190 为人父母,你注意过自己的言行吗
192 你必须知道,父母是孩子的模仿对象
195 在孩子人生中扮演不同角色
198 当心,孩子的劣习是你的翻版
201 父母是孩子性别角色的榜样
204 那些好父母做出的坏榜样
这本册子设计得非常贴心,双色印刷的版式让阅读体验提升了一个档次。重点信息和案例被清晰地标注出来,即便是忙碌的职场父母,也能快速抓住要点。但撇开装帧不谈,其内容的精妙之处在于它对“1%”的定义。它不是指去学习新的才艺或者报更贵的补习班,而是指在父母的“存在方式”上做出微调。比如,书中提到“用好奇心取代评判心”的练习,这对我这个习惯于快速下结论的家长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我发现,当我不再急于评判孩子为什么做错了,而是真心好奇他当时的想法时,孩子反而更愿意袒露心声。这种深层次的自我审视,才是这本书真正的价值所在。它迫使你直面自己作为“人”的弱点,而不是把自己架在“无所不能的父母”这个神坛上。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不是学会了如何“管教”孩子,而是学会了如何更好地“做自己”。
评分我是一个非常注重实证的读者,对于那些空泛的理论我嗤之以鼻。这本书的强大之处在于,它几乎每一个理论模型后面都紧跟着大量的、细致入微的家庭情境案例。这些案例都不是那种遥不可及的完美家庭,而是充满了烟火气的、普通家庭会遇到的难题——比如周末赖床引发的战争、或者孩子沉迷电子游戏时的拉锯战。作者的分析角度非常独特,他不会简单地指责某一方,而是把矛盾视为系统内部失衡的信号。例如,对于拖延症的分析,书中指出很多时候拖延是孩子在用“被动攻击”的方式来保护自己免受父母过高期望的压力。这个视角让我豁然开朗,我立刻意识到我过去对孩子施加的“期望压力”可能过重了。这本书的文字功底也极佳,它把复杂的心理学概念,用一种近乎哲学的语言表达出来,读起来很有韵味,让人愿意反复咀嚼。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育儿领域的“黑科技”!我最近读完后,感觉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它没有那种空洞的理论说教,而是提供了一系列非常具体、可操作的“微调”方法。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情绪锚点”的那一章,作者没有要求父母去控制孩子的情绪,而是教我们如何在我们自己的情绪稳定时,为孩子建立一个可靠的“心理安全区”。读起来非常实在,就像有一个经验丰富的育儿导师在你耳边细细叮嘱。我试着用书里提到的一个技巧来处理我儿子对数学的抗拒,结果出乎意料地好,他不再是把写作业当作一项折磨,而是开始主动寻找解题思路了。这绝不是那种读完就忘的畅销书,它更像是一本工具手册,需要反复翻阅和实践,才能真正内化成自己的育儿智慧。它的价值在于,它教你如何做那个“1%的改变”,而不是寄希望于孩子突然变成另一个样子。这种由内而外的改变,才是真正持久的。
评分阅读这本书的过程,更像是一场关于“耐心与自我接纳”的修行。它最大的贡献不是教你如何让孩子在短期内“表现优秀”,而是帮助你建立一种长期、稳定的育儿心态。书中多次强调,父母的“不完美”恰恰是孩子学习适应真实世界的重要范本。我特别欣赏其中关于“有限度允许失败”的讨论。我们总想为孩子铺设一条平坦的道路,但这本书清晰地阐述了,孩子只有在安全可控的范围内经历挫折,才能真正发展出韧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读完后,我不再对孩子的每一次小失误感到过度焦虑。我学会了退后一步,观察并赞赏他在跌倒后重新站起来的那个瞬间。这本书不是告诉你如何成为“完美父母”,而是告诉你如何成为一个“足够好的、能自我修正的父母”,这对于提升我个人的育儿幸福感,起到的作用是无法估量的。
评分说实话,我一开始对这种标题带有“成功学”色彩的书持怀疑态度的,总觉得里面会充斥着各种夸大其词的口号。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它的核心论点非常深刻:很多时候,我们把精力都放在了修正孩子“外显的行为问题”上,比如成绩不好、顶嘴、缺乏自律,却忽略了背后那个驱动这些行为的“系统故障”。书里花了大量篇幅去解析家庭动力学,特别是父母自身未解决的焦虑是如何不自觉地投射到孩子身上的。我尤其喜欢它探讨的“非反应性聆听”技巧,那种要求父母在倾听时,完全放下自己的判断和预设,仅仅是作为一面镜子映照孩子内心感受的方法,简直是化解亲子冲突的“定海神针”。我开始尝试在孩子跟我抱怨学校琐事时,只是重复他的感受而非给出建议,那一次谈话的质量,比我们过去一年所有的“深度交流”都要有效。这本书卖的不是捷径,而是让你重新认识“沟通”这件事的复杂与美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