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高等学校教材:电路分析与电子电路基础
:30.40元
售价:20.7元,便宜9.7元,折扣68
作者:刘刚,侯宾,吕玉琴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1-01
ISBN:9787040334470
字数:
页码:32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高等学校教材:电路分析与电子电路基础》主要介绍了:电路与电子电路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定理、基本分析方法以及基本半导体电子器件。全书包括6部分内容:直流电阻电路、直流动态电路、正弦稳态电路、半导体器件与基本放大电路、集成运放电路以及直流电源与整形电路。本书内容上力求做到基本理论以够用为度,省略了一些数学推导和证明,而着重体现理论的应用性。
《高等学校教材:电路分析与电子电路基础》可作为本科计算机专业、非电类专业以及高职高专相关专业电路与电子电路课程教学用书,也可供工程技术人员及社会学习者参考。
章 电路模型与基尔霍夫定律
1-1 电路与电路模型
1-2 电路分析中基本变量
1-3 基尔霍夫定律
1-4 电路中的基本元件
习题
第二章 电阻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与定理
2-1 等效的概念及等效变换分析
2-2 电路分析的一般方法
2-3 电路分析基本定理
习题
第三章 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
3-1 引言
3-2 动态元件的基本特性
3-3 换路定则及初始值的确定
3-4 一阶电路的零输人响应
3-5 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3-6 一阶电路的全响应
3-7 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法
习题
第四章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4-1 正弦信号基本概念
4-2 正弦信号的相量表示法
4-3 正弦电路的相量分析法
4-4 正弦电路的功率
4-5 三相电路的概念
4-6 传输函数与滤波的基本知识
4-7 rlc电路的谐振简介
习题
第五章 基本半导体器件
5-1 半导体基本理论简述
5-2 晶体二极管
5-3 双极型晶体三极管
5-4 场效应晶体管
习题
第六章 基本放大电路
6-1 基本共射放大电路
6-2 其他放大电路
6-3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分析
6-4 多级放大电路与频率特性
6-5 差分放大电路
习题
第七章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
7-1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概述
7-2 集成运放的性能指标及低频等效电路
7-3 集成运放的基本运算电路
7-4 有源滤波电路
7-5 电子系统中的放大电路
7-6 集成运放的选择与使用注意事项
习题
第八章 负反馈放大电路
8-1 反馈的基本概念及正负反馈判断方法
8-2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表示方法
8-3 交流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四种基本组态
8-4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习题
第九章 直流稳压电源
9-1 概述
9-2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
9-3 滤波电路
9-4 稳压管稳压电路
9-5 集成稳压电源
习题
第十章 波形产生与整形电路
10-1 反馈放大电路的自激振荡
10-2 正弦波振荡电路
10-3 电压比较器
10-4 555定时器及其应用
习题
附录 multisim仿真软件简介
参考文献
书中提供的习题部分,如果称之为“习题”的话,简直是对“练习”这个词的侮辱。数量少得可怜,而且答案的提供方式也极其敷衍。很多题目后面只给出了最终数值结果,中间的解题步骤缺失严重,甚至连关键的公式应用都没有明示。这对于自学者或者在没有老师即时指导的情况下进行学习的人来说,是致命的缺陷。我们学习这些硬核技术科目,绝不仅仅是为了记住几个答案,更重要的是理解从已知条件到最终解的完整推理链条。缺少了中间的推导过程,这些习题就失去了作为学习工具的价值,沦为了一种简单的自我测试,而且还是一个无法给出反馈的测试。我尝试跟着书中的几个示例去反推那些没有提供步骤的习题,结果发现有些题目本身可能就存在小的印刷错误或者概念上的瑕疵,这进一步打击了我继续利用这本书进行练习的信心。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装帧设计简直是一场灾难。封面那种粗糙的纹理,拿在手里总感觉不踏实,好像随时会散架。更别提内页的字体了,小得可怜,印得还忽明忽暗,密密麻麻的公式和文字堆在一起,看着就让人头疼。我本来是抱着学习的热情来翻阅的,结果不到十分钟,眼睛就开始干涩、发酸,感觉自己像是老花眼提前报到。而且,书里的插图简直是敷衍了事,那些电路图,线条生硬,元件的符号模糊不清,很多关键部分的连接关系需要反复揣摩才能勉强看懂。这种质量的印刷,用料一看就是成本控制的产物,完全没有一本正经的教材该有的样子。作为一个需要长时间阅读和查阅的工具书,它的物理体验感极其糟糕,实在让人提不起继续钻研下去的兴趣。我都怀疑出版社是不是连基本的审校流程都跳过了,直接把初稿就拿来印刷了,太不负责任了。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我只能用“干巴巴的教科书腔”来形容,毫无温度可言。它仿佛是用最机械、最冷漠的方式在陈述物理事实,完全没有考虑到读者初学时可能产生的困惑和需要类比、形象化解释的需求。作者似乎默认读者已经具备了相当高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背景知识,所以大量使用了缩写和行话,却没有给出详尽的解释或上下文。例如,当引入一个复杂的运放电路时,作者可能直接就给出了一个“等效电路”的示意图,然后开始套用一些复杂的节点电压法,但对于为什么可以进行这种简化,以及这种简化在实际工程中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却只字未提。这样的写作方式,有效地劝退了所有试图通过直觉和具体例子来理解抽象概念的读者。它更像是一本写给已经精通该领域的人士查阅特定公式的手册,而不是一本用来引导新手入门的教材。
评分我最不能忍受的是它的章节逻辑组织方式,简直是天马行空,毫无章法可言。它似乎是把所有与电路和电子相关的知识点强行塞进了一本书里,却没有花心思去构建一个合理的学习路径。比如,它可能在一章讲完了一些基础元件的特性后,突然插入一节关于数字逻辑门的基础介绍,然后下一章又跳回去深入讨论RLC串并联电路的谐振现象。这种跳跃式的叙述,完全打乱了读者的认知顺序,导致前一个知识点还没完全消化吸收,新的、看似毫不相关的概念就冒了出来,让人感到极度的困惑和挫败。如果教材的结构是精心设计的,它应该像一条平缓上升的坡道,引导读者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而这本书,更像是一个布满陷阱的迷宫,每走一步都充满了不确定性。我花了大量时间在试图理解“为什么作者要在这里插入这个内容”上,而不是在理解内容本身。
评分这本书的理论深度,恕我直言,简直是浅尝辄止,像是在给初中生科普电路的皮毛。它似乎试图面面俱到,结果是什么都讲了,但什么都没讲透。对于像我这种已经有一定基础,希望通过它来加深理解、攻克难题的人来说,这本书完全没有提供任何有价值的突破口。它对很多核心概念的阐述,比如非线性元件的工作原理,晶体管的各种工作区分析,都停留在“是什么”的层面,而“为什么会这样”的深层次物理机制和数学推导过程却一笔带过,或者干脆就是一句话带过去。当遇到那些需要用到傅里叶分析或者拉普拉斯变换来求解瞬态响应的复杂问题时,书中提供的例题和解析简直是弱智般的简单,完全无法锻炼读者的实际解题能力。读完一章,我感觉脑子里像塞了一堆未经消化的知识点,零散且缺乏结构,更别提形成一套完整的分析体系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