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衛星雷達測高波形重定及應用
:39.00元
售價:26.5元,便宜12.5元,摺扣67
作者:郭金運
齣版社:測繪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3-06-01
ISBN:9787503028243
字數:235000
頁碼:186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300kg
衛星測高技術采集瞭大量海洋和陸地資料,為大地測量學、地球物理學和海洋學等研究提供瞭基礎數據,但是在近海、冰麵和陸地上的測高數據質量卻嚴重下降,波形重定技術是測高數據質量改善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書介紹瞭衛星測高原理和數據處理方法,給齣瞭國內外已經執行和計劃執行的衛星測高任務,分析瞭衛星雷達測高波形,給齣瞭近海、湖泊、沙漠等典型波形特徵,對測高波形進行瞭分類,討論瞭陸地和自動增益控製對測高波形的影響,闡述瞭測高波形重定算法,開發瞭測高波形重定軟件,並將測高數據應用於沿海重力異常和大地水準麵模型精化、湖泊水位變化監測及其與ENS0的關係、地轉流流速解算等研究,給齣瞭相應實例。
本書可供大地測量、地球物理、海洋學、遙感等有關學科的高等院校師生和相關科技工作人員參考。
我必須承認,初次翻開這本書時,我對其廣闊的覆蓋範圍感到有些不知所措,它似乎想囊括所有與衛星測高相關的知識點。但隨著閱讀的深入,我發現這種包容性恰恰是其價值所在。它不僅僅聚焦於“波形重定”這個技術核心,還巧妙地融入瞭對數據同化技術在海洋環流預報中的應用探討。例如,書中對不同衛星星座間數據融閤的算法優化有著獨到的見解,這對於構建高分辨率、高時效性的全球海洋模型至關重要。作者在討論這些前沿應用時,並未迴避其中的技術難點,反而以一種非常坦誠的態度,指齣瞭當前方法的局限性,並展望瞭未來基於深度學習的潛在突破口。這種既腳踏實地又仰望星空的寫作風格,使得這本書超越瞭傳統的技術手冊範疇,更像是一份未來遙感技術發展路綫圖的深度解讀。對於那些希望站在技術前沿,思考如何利用現有和未來衛星數據解決復雜地球係統科學問題的學者,這本書提供瞭極佳的啓發。
評分這本書最讓我感到驚喜的,是它對地基激光測高技術與衛星測高技術交叉融閤的探索性討論。在主流的衛星測高文獻中,往往將兩者視為相對獨立的領域,但本書作者巧妙地將兩者的數據特性進行對比分析,並提齣瞭一個“混閤模型校正框架”,用於提升在極地冰蓋和高緯度區域的測高精度,那裏衛星信號容易受到植被和雪層的影響。這種跨學科、跨尺度的思維嘗試,極大地拓寬瞭我對“測高”這一概念的理解。書中對未來低軌小衛星星座的潛力分析也十分有洞察力,預測瞭未來幾年內數據獲取密度將如何顛覆現有的海洋和冰雪監測模式。閱讀完後,我感覺自己不僅掌握瞭一門技術,更重要的是,我對這個領域未來的發展趨勢有瞭一種更深刻、更全麵的預判能力,這本書是洞察未來空間科學需求的一扇重要窗口。
評分這部著作無疑是遙感領域的一股清流,尤其是在那些深奧晦澀的數學理論與實際應用之間架起瞭一座堅實的橋梁。我之所以如此推崇,是因為它在處理波形重定這一核心技術時,展現齣瞭令人驚嘆的工程智慧。書中對不同噪聲模型下的波形恢復策略進行瞭詳盡的剖析,從經典的卡爾曼濾波到現代的貝葉斯推斷,每一種方法的優缺點都被剖析得入木三分。更難能可貴的是,作者並沒有止步於理論的展示,而是通過大量的模擬和真實數據對比,直觀地呈現瞭每種方法在提高測高精度和降低虛假迴波方麵的實際效果。特彆是關於海麵粗糙度對波形展寬影響的修正模型,那部分的論述細緻入微,讓人清晰地理解瞭如何從扭麯的原始信號中“還原”齣真實的海洋動態。對於想要深入理解衛星高度計數據處理流程的科研人員和工程師來說,這本書提供的不僅僅是知識,更是一套解決實際問題的工具箱,它教會我們如何“看見”被模糊的真實信號,這在當前的地球觀測任務中至關重要。
評分從一個項目管理者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實踐指導意義是無可替代的。它不僅僅停留在如何計算一個波形,而是深入探討瞭如何將這些算法高效地部署到實時的衛星數據處理管綫中。書中關於並行計算框架在海量雷達數據處理中的應用,以及如何優化內存占用和I/O效率的章節,具有極強的工程實用價值。我尤其關注到其中關於“産品質量評估與反饋機製”的設計,作者提齣瞭一個閉環係統,能夠根據地麵驗證點的最新結果,自動調整重定參數的權重,從而保證數據産品的持續高可靠性。這對於需要交付長期、穩定測高産品的機構來說,無疑是寶貴的經驗財富。它讓我思考,如何將實驗室中驗證成功的算法,平穩、可靠地過渡到工業級的運行環境中去,這本書提供瞭清晰的路綫圖和相應的技術考量點。
評分這本書的排版和圖錶質量是我閱讀技術書籍以來遇到的最佳範例之一。這在處理復雜的信號處理流程時顯得尤為重要。每一個算法的迭代、每一步的數學推導,都配有清晰的流程圖和直觀的示意圖,使得原本抽象的數學概念變得觸手可及。我特彆欣賞作者在誤差源分析這一章節的處理方式。他們沒有采用傳統的羅列清單的方式,而是通過一個“誤差傳播鏈”的動態模型來展示係統誤差是如何在預處理、波形反演和軌道校正等多個環節中相互作用、纍積放大的。這種係統性的分析方法,極大地幫助我梳理瞭我的研究中可能被忽視的誤差來源。此外,書中對潮汐模型選擇對近岸淺水區測高精度的影響對比,展示瞭在處理復雜地理環境數據時,參數選擇的敏感性和重要性。這本書的閱讀體驗非常流暢,即使是對於背景知識稍顯薄弱的讀者,也能憑藉其優秀的視覺輔助材料,逐步攻剋技術難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