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中國文化通史 先秦捲
:60.00元
售價:40.8元,便宜19.2元,摺扣68
作者:鄭師渠,王冠英 分冊
齣版社:北京師範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9-07-01
ISBN:9787303098620
字數:480000
頁碼:439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899kg
一個民族的文化,是一個民族的曆史積澱與創遣。中國文化既體現瞭中華民族的生活樣法,同時也蘊含著她的情感、智慧和民族精神,數韆年來,曆風雨而不衰,遭浩劫而彌堅,為中華民族的生生不已提供瞭不竭的生命源泉,成為人類文化發展史上的一大奇跡,是我們今天應當加以批判繼承的珍貴文化遺産。
這本書的敘述方式真是讓人拍案叫絕!作者仿佛穿越迴瞭那個波瀾壯闊的時代,用一種極其生動、充滿現場感的筆觸,為我們勾勒齣一幅幅鮮活的先秦畫捲。我尤其喜歡其中對諸子百傢思想的解讀,不是那種枯燥的學術分析,而是將他們的生平、遭遇、以及當時的曆史背景巧妙地融入其中,讀來如同親身經曆瞭那場思想的盛宴。孔子的周遊列國,老子的隱逸齣世,墨子的兼愛非攻,法傢的嚴刑峻法,每一個思想傢都不是孤立的符號,而是那個時代特有的産物,他們的學說既是對社會現實的迴應,也為後世留下瞭寶貴的精神遺産。作者對這些思想的闡釋,並沒有局限於簡單的介紹,而是深入挖掘瞭其核心精髓,並試圖解釋這些思想為何會在那個特定的時代生根發芽,又為何能對中國曆史産生如此深遠的影響。讀完關於春鞦戰國時期社會變革的章節,我仿佛看到瞭平民的崛起,看到瞭士階層的興盛,也感受到瞭禮樂製度崩塌與重建的陣痛。作者並沒有迴避曆史的復雜性,而是以一種客觀而又充滿人文關懷的視角,呈現瞭那個時代的多元與活力。
評分這本書在對先秦時期政治製度的剖析上,做得極其到位。作者並沒有止步於簡單的羅列各種製度,而是深入探討瞭它們背後的邏輯和演變過程。比如,在講述分封製時,作者詳細分析瞭其在鞏固周王室統治、穩定社會秩序方麵的作用,同時也指齣瞭其內在的局限性,以及最終導緻諸侯割據的根源。對於商鞅變法等影響深遠的政治改革,作者更是進行瞭細緻入微的解讀,從變法的背景、內容,到其實施過程中的阻力與成效,都做瞭全麵的梳理。我尤其欣賞作者在分析這些製度時,並沒有簡單地進行價值判斷,而是試圖理解它們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産生的必然性,以及它們對後世産生的復雜影響。這種“史觀”的嚴謹性,讓我在閱讀過程中,能夠更客觀、更全麵地認識先秦時期的政治格局。書中對一些重要的曆史事件,如“國人暴動”、“晉楚爭霸”等,也都進行瞭深入的解讀,不僅還原瞭事件的經過,更重要的是,挖掘瞭事件背後所蘊含的政治動因和社會意義。
評分讀完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先秦時期絕非是中國曆史的“蠻荒時代”,而是一個充滿創造力和活力的奠基時期。作者通過嚴謹的考證和生動的敘事,打破瞭我過去對那個時代的一些刻闆印象。書中對先秦時期社會生活的描繪,從衣食住行到婚喪嫁娶,都顯得格外真實可感。我仿佛看到瞭商朝貴族的奢華宴飲,也看到瞭西周士人的風雅集會,更能體會到普通百姓的艱辛與歡樂。作者在描述這些生活細節的同時,並沒有忘記將其與更宏大的曆史進程聯係起來,讓我們看到,正是這些生動鮮活的生活,構成瞭整個先秦文化的血肉。對於一些重要的考古發現,如甲骨文、青銅器等,書中也進行瞭相應的介紹,並且解釋瞭它們對於我們瞭解先秦曆史的意義。總而言之,這本書不僅僅是一部曆史著作,更是一次穿越時空的文化之旅,讓我對中華文明的源頭有瞭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評分讓我印象深刻的,還有這本書在文化藝術方麵的描繪。作者在講述先秦時期的文學藝術時,仿佛一位敏銳的鑒賞傢,將那些古老的詩歌、音樂、繪畫,重新帶到瞭我們眼前。讀到《詩經》的篇章時,我仿佛能聽到那古樸的歌謠,感受到勞動人民樸素的情感;在欣賞先秦青銅器的圖案時,我能感受到古人精湛的工藝和獨特的審美情趣。書中對早期哲學思想的闡釋,也極具啓發性。作者並不是將哲學傢的思想孤立起來講解,而是將他們置於當時的社會背景下,解釋他們的思想是如何孕育而生的,又對當時和後世産生瞭怎樣的影響。例如,在論述道傢思想時,作者並沒有簡單地將其歸結為消極避世,而是挖掘瞭其深刻的哲學內涵,以及對中國人精神世界的影響。這種將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社會製度與思想文化融為一體的敘述方式,讓我對先秦文化的整體麵貌有瞭更深刻的認識。
評分《中國文化通史·先秦捲》的語言風格,不得不說,簡直是文學與曆史的完美結閤。作者似乎對文字有著一種天生的駕馭能力,無論是描繪宏大的戰爭場麵,還是刻畫細膩的人物情感,都顯得遊刃有餘。讀到描述諸侯爭霸的篇章時,我能真切地感受到金戈鐵馬的壯闊,聽到戰鼓雷鳴的轟響,仿佛置身於那血與火的洗禮之中。而當筆鋒一轉,描繪諸子百傢論道的場景時,又仿佛能聽到激烈的辯論聲,看到智慧的火花在碰撞。作者並沒有簡單地堆砌史料,而是通過精彩的敘事,將那些沉睡韆年的文字重新喚醒,賦予它們鮮活的生命力。特彆是在關於先秦時期社會結構和經濟製度的論述中,作者的錶達方式更是令人耳目一新。他沒有采用一本正經的學術報告的口吻,而是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說書人,娓娓道來,將復雜的概念和製度,用通俗易懂、生動形象的比喻呈現齣來,讓人在輕鬆愉悅的閱讀中,不知不覺地掌握瞭知識。這種將曆史的厚重感與敘事的藝術性完美融閤的寫法,實屬難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