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多功能汉语成语词典
定价:68.00元
作者:汉语大字典编纂处
出版社:四川辞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7-01
ISBN:9787557901875
字数:960000
页码:912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收词量大,包括近义、反义、用法等功能,是一本的成语工具书。
内容提要
本词典收成语8000余条,以现代常用和中学语文课本中出现的成语为主,同时为兼顾学习古文的需要,也酌收部分现代虽不常用,但在古籍中常见的成语,以及少量谚语、歇后语、惯用语。为了充分满足读者需求,编者在编写中做了诸多努力,尽量使解释深入浅出,语言通俗易懂,例句贴近生活,功能完备实用。
目录
作者介绍
《汉语大字典》编纂处:为《汉语大字典》的编写工作需要成立,是川鄂两省编写领导小组和大字典编委会的执行机构,负责《汉语大字典》日常工作,由四川省新闻出版局直接领导。
文摘
序言
对于一个老学究式的读者来说,评价一本工具书的价值,核心在于其权威性和全面性。这部《多功能汉语成语词典》在这两点上,展现出了非凡的功力。我关注的重点往往是那些带有浓厚历史文化背景的成语,比如那些出自《左传》《史记》或者唐诗宋词典故的。很多辞典为了追求“新潮”和“易懂”,会简化甚至歪曲这些成语的源头,让它们变得越来越“扁平化”。但翻阅这本词典时,我能清晰地感受到编纂团队对学术规范的尊重。每一个重要成语,它的释义后面都会附带简练而精确的“出处”,有些典故甚至会用一小段话来复述背景故事,而不是仅仅列出一个书名。例如,关于“卧薪尝胆”的解释,它没有简单地说“形容人发奋图强”,而是详细交代了勾践被俘、在吴国忍辱负重的历史场景。这种严谨的考据,极大地满足了我对知识源头的探求欲。它让我觉得,我手中拿的不是一本简单的字典,而是一扇通往中国古代智慧与叙事传统的窗口。编纂者们对于文化传承的认真负责的态度,是这本书最值得称赞的地方。
评分这本辞典,说实话,刚拿到手的时候,我心里是打鼓的。市面上的成语词典汗牛充栋,随便翻开一本,大同小异,无非是成语、解释、出处,读起来干巴巴的,就像啃一块没调味的干粮。但这一本,感觉确实不一样。首先是被它厚实的质感吸引了,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一看就知道是下了真功夫的。我记得我当时主要想查一个有点偏门的成语,叫“罄竹难书”,想看看它在不同语境下的细微差别,以及有没有被现代汉语引入了新的用法。很多薄薄的小册子,对这种复杂一点的成语解释得总是很笼统,一笔带过。但这部《多功能汉语成语词典》,它给出的解释层次非常分明,不仅有最核心的意思,还分了“本义”“引申义”,甚至还给出了几个古代文献中的例句,那感觉就像是考古学家在为你揭示这个词语的“前世今生”。尤其让我欣赏的是,它在解释的末尾,常常会附带一些相关的词语辨析,比如“罄竹难书”和“罪大恶极”的区别,这种细致入微的处理,对于一个追求语言精确性的学习者来说,简直是如获至宝。我花了足足一个下午,就对着那几页爱不释手,感觉自己对这个成语的理解深度提升了一个台阶,不再是停留在表面的知晓,而是真正理解了它在历史长河中的重量。这本书的编纂者们,显然是倾注了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和严谨态度。
评分我是一个业余的古籍整理爱好者,平常会自己对照着一些古文片段进行阅读和注释。说实话,在阅读过程中,最大的障碍往往是那些约定俗成的、但又不是主流的成语用法。比如,某个成语在唐宋时期的意思,可能跟我们现在理解的意思有很大的偏差,或者它在特定文体中被赋予了新的、非常狭窄的内涵。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兼顾古代用法和现代规范的工具书,市面上很多新出版的成语词典,为了服务大众读者,几乎完全“现代化”了,把古今差异一律抹平,这对研究古代文献的读者来说是个巨大的损失。这部《多功能汉语成语词典》在这方面表现得十分出色。它在解释一些历史悠久的成语时,非常清晰地区分了“今义”和“旧义”,甚至有些词条会特别标注“此义已少用,见于XX朝代典籍”。这种细致入微的标注,对我进行古籍的校对和理解起到了决定性的帮助。它没有因为追求普及性而牺牲专业性,这种平衡把握得极其巧妙和到位,让人不得不佩服编纂者在处理历史语言演变时的深度思考和广阔视野。
评分购买这本书纯粹是机缘巧合,当时正赶上家里有个亲戚的小孩要参加一个全国性的语文竞赛,急需一本内容详实可靠的参考资料。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买了这本,没想到它成了我们家里的“语言军师”。我观察到,这本词典的排版和设计风格,不同于那种追求极简的现代风格,它显得沉稳大气,字体选择也十分考究,阅读起来眼睛不容易疲劳。尤其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它有一个很实用的功能,就是对每个成语的“结构分析”——它会把一个复杂的四字格,拆解成“主谓/动宾/偏正”等结构,这对于学习现代汉语语法结构的孩子来说,是极好的辅助材料。我那个外甥女,一开始对成语望而生畏,觉得都是死记硬背的陈词滥调,但通过这本书的结构分析,她开始理解成语是如何由基础的词组演变而来的,从“理解”入手,学习起来就轻松多了。而且,书中附带的那个“使用频率”的标注(虽然不是绝对精确),也帮助她学会如何根据场合选择“得体”的成语,避免在正式场合使用过于口语化或生僻的词汇。总而言之,这是一本兼顾了学术深度与教育实用性的优秀工具书。
评分说真的,我买这本书纯粹是出于“凑单”的心理,没想到它成了我书架上使用频率最高的工具书之一。我本身是做文案策划的,每天都要跟文字打交道,很多时候需要用一些不落俗套的表达来抓住读者的眼球。以前我都是在网上零散地搜索,效率低不说,信息的准确性也难以保证,有时候为了找一个合适的“四字成语”,要跟搜索引擎打一场持久战。这本词典最妙的地方在于它的“多功能性”,虽然名字叫成语词典,但它的索引和检索设计非常人性化。我特别喜欢它收录了一些“近义辨析组”和“反义对照集”的专题索引。比如,我那天急着要找一个表达“坚持不懈”的成语,结果我只记了个大概的意思是“像水滴穿石一样”,通过索引快速定位到“毅力与坚持”那一块区域,立刻就找到了“滴水穿石”、“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等一串备选。更绝的是,它还清晰地标示了这些成语的感情色彩倾向,哪个偏褒义,哪个稍微中性一些。这对于写商业文案来说至关重要,你不能用一个略带贬义的成语去夸赞一个产品。这种设计,彻底改变了我查找和使用成语的习惯,它不再是一个被动的查询工具,而更像是一个主动引导我思考语言搭配的“语言教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