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成语词典(简明本3次修订)(精)

常用成语词典(简明本3次修订)(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唐文辞书编委会... 编
图书标签:
  • 成语
  • 词典
  • 语言文字
  • 工具书
  • 汉语
  • 简明本
  • 修订本
  • 精选
  • 学习
  • 参考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火把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湖南教育
ISBN:9787553950099
商品编码:29743311723
开本:64
出版时间:2017-03-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 商品名称:常用成语词典(简明本3次修订)(精)
  • 作者:编者:唐文辞书编委会
  • 定价:16
  • 出版社:湖南教育
  • ISBN号:9787553950099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出版时间:2017-03-01
  • 印刷时间:2018-01-01
  • 版次:1
  • 印次:2
  • 开本:64开
  • 包装:精装
  • 页数:748
  • 字数:700千字

《国学经典导读:从先秦诸子到唐宋八大家》 精装修订典藏版 一、本书概述:领略中华思想的璀璨星河 《国学经典导读:从先秦诸子到唐宋八大家》是一部深度梳理中国传统文化核心思想脉络的权威著作。本书旨在为当代读者搭建一座坚实的桥梁,跨越历史的鸿沟,直抵先秦至宋代的思想精髓与文学高峰。它并非简单地罗列经典文本,而是以现代学术视角和清晰的逻辑结构,对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进行系统性的解读、辨析和阐发。 全书共分十二章,涵盖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的核心理念,以及汉赋的盛大气象、魏晋风度的超逸,直至唐宋诗文的巅峰成就。通过对代表性人物及其著作的精深剖析,读者将能构建起一个完整的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知识体系。本书特别注重对经典文本的语境还原与深层意蕴挖掘,力求展现古人思维的缜密与情感的丰沛。 二、核心内容详述 第一部分:诸子百家的智慧之光 (先秦篇) 1. 儒家思想的基石与演变: 本书开篇即深入《论语》和《孟子》。对于“仁”、“义”、“礼”、“智”、“信”等核心概念,我们不满足于字面解释,而是结合春秋战国的社会背景,分析孔子对“人伦秩序”的构建需求,以及孟子“性善论”在个体道德自觉层面的突破。此外,书中还设有专题章节,探讨荀子“性恶论”的现实主义色彩及其对后世治理思想的影响,以及董仲舒如何将儒学与阴阳五行学说融合成维护大一统帝国的官方意识形态。 2. 道家哲学的自然与无为: 对老庄思想的阐释是本卷的重点。我们细致地梳理了《道德经》中关于“道”的本体论地位,区分了“自然”与“无为”的辩证关系。在解读《庄子》时,本书着力于分析“齐物论”的相对主义倾向,以及“逍遥游”背后对精神自由的终极追求,展现道家哲学对中国知识分子精神底色的深刻塑造。 3. 显学与权术的交锋: 墨家思想的社会关怀被放在重要位置,详述其“兼爱”、“非攻”的伦理主张,并分析其在战国时期作为一支强大社会力量的运作模式。法家部分则聚焦于商鞅、韩非的“法、术、势”理论,剖析其在建立高效中央集权国家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并客观评价其对法治精神的早期贡献与局限性。 第二部分:秦汉的宏大叙事与魏晋的生命转向 (汉魏篇) 4. 史学的典范与汉赋的恢弘: 本书专门辟出章节阐释《史记》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史学精神,分析司马迁叙事艺术中的悲剧美学。在文学方面,我们系统梳理了汉赋的兴衰,从贾谊的政治抒情到司马相如的宫廷铺陈,展现汉代帝国气象下的文学特征。 5. 魏晋风度的文化内涵: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文化精神发生深刻转折的时期。本书重点分析了玄学思潮的兴起,探讨竹林七贤对名教(儒家伦理规范)的反思与逃离。通过对嵇康、阮籍思想的细致梳理,揭示了“名教与自然”冲突下,士人对个体生命价值的重新确认,及其对后世文学审美趣味的深远影响。 第三部分:唐宋文学的巅峰对决 (唐宋篇) 6. 唐诗的格律与境界: 唐代诗歌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最高成就,本书将其分为初唐的承袭、盛唐的辉煌、中唐的变革与晚唐的沉郁四个阶段。对李白的浪漫主义与杜甫的现实主义的对比分析尤为深入,不再停留在简单的风格区分,而是探究其各自如何回应时代命题。对于王维、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则着重解析其“禅意”与“诗境”的融合。 7. 散文的革新与“道”的回归: 韩愈、柳宗元的古文运动被视为中国散文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本书详细分析了“文以载道”思想的复兴,以及他们如何通过复古运动,力求恢复秦汉散文的雄健之风,并批判当时流于形式的骈文风气。 8. 宋代文风的内敛与理趣: 宋代文学呈现出与唐代不同的审美趣味。本书细致辨析了欧阳修、苏洵、苏辙等人的文风,强调宋文的平易流畅与议论的精微。尤其在苏轼部分,我们探讨了他如何将儒、释、道思想熔于一炉,开创出旷达超逸、富有哲理的“苏体”散文,及其对后世文人精神世界的巨大感召力。 三、本书特色与价值 1. 结构宏大,脉络清晰: 全书依照时间顺序和思想流派,构建起一幅清晰的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发展图景,避免了知识点的零散堆砌。 2. 重在阐释,而非翻译: 本书的重点在于对经典的核心概念进行深度挖掘和在历史语境中的定位,帮助读者理解“古人为何如此思考”。 3. 学术性与可读性的平衡: 虽具备扎实的学术基础,但行文流畅,语言凝练,避免了艰涩的专业术语,力求让非专业读者也能领略国学的魅力。 4. 专题深入,视野开阔: 设有多个深入探讨特定文化现象的专题(如“游侠精神的演变”、“宋词的兴起与文化土壤”等),拓宽读者的文化视野。 四、适用人群 本书适合所有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浓厚兴趣,希望系统、深入了解先秦诸子思想精髓、汉代恢弘气象以及唐宋文学高峰的读者。它既是文学、历史、哲学专业学生案头的必备参考书,也是渴求在快节奏生活中寻求精神滋养的都市精英的理想读物。阅读本书,如同与中国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进行一场跨越千年的深度对话。

用户评价

评分

与其他号称“精简版”的成语工具书相比,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对“文化内涵”的处理。很多成语背后都藏着典故、历史故事,如果只给出枯燥的解释,那就失去了灵魂。《常用成语词典(简明本3次修订)(精)》在收录词条时,似乎在衡量“常用性”与“文化价值”的平衡点,它选取的都是那些真正能够在日常交流、阅读乃至思考中发挥作用的词汇。我特别留意了那些与古代哲学、伦理相关的成语,这本书的解释往往能触及到词语背后的价值取向,而不是停留在表面动作的描述。比如解释一个与“修身”有关的成语时,它会稍微点出其在儒家思想体系中的地位。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文化渗透,比那些长篇大论的文化普及读物更有助于我们建立起对传统智慧的直观认知,非常适合作为日常案头的“文化导航仪”。

评分

说实话,我对工具书的期待值往往不高,毕竟它们更偏向实用功能而非阅读乐趣,但这本书在实用性的基础上,还透露出一种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的匠心。多次修订的版本说明了它是一个不断打磨和完善的过程,这在学术工具书中是极其宝贵的品质。我记得有一次我在校对一篇稿件时,遇到了一个与“气度”相关的成语,一时想不起来最贴切的表达,翻开此书,它不仅给出了准确的释义,还对比了几个意思相近的成语在情绪强度上的差异。这种深度挖掘的成果,绝不是简单堆砌词条就能达到的。它更像是一位知识渊博的长者,耐心地为你梳理语言的脉络,让你在掌握词义的同时,也领略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对我这种对文字有一定要求的人来说,这本书是提升书面表达精准度的利器,能够有效避免我们在追求“文采”时反而落入辞不达意的陷阱。

评分

说句实话,购买工具书时总会有点“赌徒心理”,担心买到的内容过时或者解释存在偏差。《3次修订》这个标签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我的顾虑。语言是活的,成语的现代用法也在不断演变,一本能够坚持不断修订的词典,才配得上“权威”二字。我这次查阅时,特意对比了几个新近在网络媒体上兴起的、但带有传统成语影子的表达,这本书的版本似乎已经吸纳了部分合理的演变,而不是固守陈旧的定义。这种与时俱进的专业态度,让它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精装的质量保证了它的耐用性,而内容的持续更新则保证了它的时效性,两者结合起来,使它成为了一项非常值得的长期投资。对于任何注重语言精确性的人来说,这本词典不再是可有可无的摆设,而是真正能提升我们思维和表达品质的“必需品”。

评分

这本《常用成语词典(简明本3次修订)(精)》真是让人爱不释手,它完美地平衡了内容的详实与版式的精巧。我平日里阅读古籍或是一些文言色彩较浓厚的现代文章时,总会遇到一些拿不准的成语,查字典是常有的事。但市面上很多成语词典要么内容过于庞杂,动辄收录很多生僻冷门,查个常用词反而要翻很久;要么就是过于简化,解释得模棱两可,让人看了等于没看。这本书的“简明本”名副其实,它精准地抓住了现代人最常用的那部分成语,并且在解释上做到了深入浅出。尤其让我欣赏的是,它不仅仅是给出字面意思和出处,很多条目还附带了在现代语境下的具体用法示例,甚至还会有一些微妙的语感辨析,比如某个成语在正式场合和日常交流中的细微差别。这种精细的打磨,体现了编者对语言的深刻理解和对读者需求的精准把握。精装的质感也让人在使用时倍感愉悦,捧在手里沉甸甸的,翻页时的手感也极佳,这对于经常需要翻阅的工具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细节体验。

评分

我通常习惯在通勤路上阅读,对于书籍的便携性要求较高。这本书的“简明本”设计在这方面表现出色,它在保证了足够信息量的同时,控制了整体的厚度和重量。很多大部头的词典,别说带出门,就是放在书桌上都占地方,使用起来总有些束缚感。而这本,尺寸适中,单手就能轻松持握,即便在拥挤的地铁里也能快速定位和查阅。这次修订后,字号的调整也十分人性化,既没有为了“简明”而做得太小让人费眼,也没有为了“精装”而把字体弄得过于稀疏。排版设计上,那种清晰的层级感让人一目了然,主词条加粗,释义和例句用不同的字体区隔,查找效率极高,这对于争分夺秒的现代生活来说,简直是福音。它真正做到了工具书的本质——高效、准确、易用。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