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Jarlan型开孔墙式防波堤的水动力特性研究(大连理工大学博士文库)
定价:45.00元
作者:刘勇
出版社: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3-01
ISBN:978756850253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无
内容提要
刘勇*的《Jarlan型开孔墙式防波堤的水动力特性研究》对波浪作用下Jarlan型开孔墙式防波堤的水动力特性进行了比较深入、系统地分析研究。依次分析了正向规则波、不规则波、斜向波与开孔防波堤的相互作用,并在*后提出和研究了两种改良形式的开孔防波堤结构。在研究方法上,以理论分析、计算为主,以相应的物理模型试验作为验证,对开孔沉箱垂直力问题则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数值计算。在具体问题的分析中,强调实际工程应用,同时兼顾到理论层面上的探讨。
目录
1 绪论
2 基本理论
 2.1 理想流体运动控制方程
 2.2 水波运动问题的边界条件
 2.3 线性波问题
 2.4 水波与多孔介质相互作用的基本模型
 2.5 水波透过开孔薄板的匹配边界条件
3 开孔薄板孔隙影响系数的确定
 3.1 研究方法介绍
 3.2 阻力系数和惯性力系数的确定
 3.2.1 阻力系数的确定
 3.2.2 惯性力系数的确定
 3.3 孔隙影响系数的确定
4 规则波与带填料局部开孔沉箱的相互作用
 4.1 数学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4.1.1 波浪场的理论分析
 4.1.2 基床内渗流场的数值计算
 4.1.3 反射系数和波浪力计算
 4.2 物理模型试验介绍
 4.3 数学模型的验证
 4.3.1 理论验证
 4.3.2 试验验证
 4.4 结果分析和讨论
 4.4.1 反射系数影响因素的讨论
 4.4.2 总波浪力和相位差影响因素的讨论
5 不规则波与带填料局部开孔沉箱的相互作用
 5.1 数学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5.1.1 传递函数法
 5.1.2 模拟总波浪力的时间历程线
 5.2 数学模型的试验验证
 5.2.1 不规则波试验介绍
 5.2.2 反射系数验证
 5.2.3 总波浪力和相位差验证
 5.3 不规则波与规则波结果的比较
 5.4 明基床上开孔沉箱反射系数求解的近似方法
6 斜向波与带横隔板局部开孔沉箱的相互作用
 6.1 数学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6.1.1 控制方程和边界条件
 6.1.2 解析分析
 6.1.3 反射系数和波浪力计算
 6.2 数学模型的验证
 6.3 反射系数影响因素的讨论
 6.4 波浪力影响因素的讨论
7 两种改良型的开孔墙式防波堤结构
 7.1 结构提出的背景与目的
 7.2 波浪与内部带水平多孔板全开孔墙式防波堤的相互作用(结构I)
 7.2.1 数学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7.2.2 数学模型的验证
 7.2.3 结果分析和讨论
 7.3 波浪与内部带部分填料全开孔墙式防波堤的相互作用(结构Ⅱ)
 7.3.1 数学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7.3.2 数学模型的验证
 7.3.3 结果分析和讨论
 7.4 不同开孔墙式防波堤结构的比较
附录多孔介质上水波运动复色散方程的求解方法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无
文摘
无
序言
无
作为一名关注基础设施维护与升级的业内人士,我更关注这种创新结构在实际运营中的表现。Jarlan型防波堤的设计理念是巧妙地将耗能和透水性结合起来,避免了传统结构在海啸或巨浪冲击下可能发生的灾难性破坏。因此,我热切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关于该结构在不同波浪破碎程度下的能量转换效率曲线。例如,面对规则波、不规则波以及瞬态波(如船行波或远洋涌浪)时,其超前(前向)透射系数和反射系数是如何变化的?如果作者能提供一个清晰的图表来展示这些关键的水动力参数如何随波浪入射角和堤体几何参数变化而变化,那么这本书的实用价值就直线上升了。此外,对于施工和维护阶段的考量,书中是否提及了预制构件的吊装难度,或者在水下进行结构加固的可能性和技术要求?这些“落地”的细节,往往是理论工作者容易忽略,但工程实践者最为关切的痛点所在。
评分我最近一直在琢磨海岸防护工程中那些“看不见”的物理过程,而这本书的标题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注意力——“Jarlan型开孔墙式防波堤”。这可不是那种泛泛而谈的科普读物,我敢打赌,它的内容必然充满了高深莫测的流体力学公式和复杂的边界条件设定。想象一下,作者是如何用数学语言来描述波浪穿过孔洞时的衍射、透射与散射现象的,这本身就是一项挑战。我非常好奇,书中是否详细阐述了如何利用CFD(计算流体力学)软件来模拟这种多孔介质的流场,特别是湍流模型的选择和网格划分的策略,这些细节直接决定了模拟结果的可靠性。对于我这种偏向于数值模拟方向的研究者而言,最吸引人的部分会是那些关于收敛性分析和与实验数据对比验证的章节。如果书中能提供一套经过严格验证的计算流程或经验公式,那么它就不仅仅是一篇博士论文的整理,而是一个可以被工程界广泛采纳的工具箱。这本书的厚重感,从书名就能感受到,它代表着对特定工程难题的穷尽式探索,而不是蜻蜓点水式的概述。
评分说实话,第一次看到这个书名,我脑海里浮现出的是大连理工大学那些严谨治学的学者形象。这类源自顶尖学府的“博士文库”系列,往往意味着其内容的严谨性和创新性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我期待这本书能提供关于Jarlan型防波堤在极端气候条件下的长期性能评估。比如,在强潮流和波浪共同作用下,堤体材料的疲劳损伤评估模型是否被引入了分析?防波堤结构在不同工况下的动力响应,例如倾覆力矩和抗滑移能力的计算方法,想必是书中浓墨重彩的部分。更进一步,如果书中能涉及到环境影响的考量,例如对堤后泥沙运动和生态系统的微小扰动分析,那就更具前瞻性了。毕竟,现代海洋工程设计已经不再是单纯追求结构的安全,而是追求环境效益和工程效益的和谐统一。这本书如果能将传统的水动力分析与现代结构可靠性理论相结合,形成一个闭环的评价体系,那它对整个防波堤设计规范的推动作用将是不可估量的。
评分这本关于Jarlan型开孔墙式防波堤水动力特性的研究,听起来就像是为海洋工程领域的专业人士量身定做的一份硬核报告。我猜想,这本书深入探讨的不仅仅是防波堤的结构形式,更侧重于其在复杂海况下的实际表现。如果内容涵盖了大量的理论推导、精密的数值模拟结果以及关键的水槽试验数据,那么对于那些正在进行海岸防护设计或者优化现有设施的工程师来说,绝对是不可多得的参考资料。我特别期待看到作者是如何量化分析不同开孔率和墙体厚度对波能耗散效率的影响的。要知道,传统实心防波堤在面对高能量波浪时,反射波往往会引起近岸冲刷问题,而Jarlan型的设计正是为了克服这一点。因此,这本书如果能提供一套清晰的、可操作的设计参数指导,比如在特定水深和波浪周期下的最佳几何配置,那就太有价值了。此外,书中对非线性效应的处理能力,也是衡量其专业深度的重要指标,毕竟真实海况很少是完全线性的。总而言之,这应该是一本在理论深度和工程应用性之间找到了绝佳平衡点的专业著作,是海洋工程图谱中不可或缺的一块砖。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本身就透露出一种聚焦和深入的气质,它明确了研究对象——Jarlan型结构,以及研究核心——水动力特性。我推测,书中必然包含了大量的对比分析,可能是与传统的直立墙、斜坡堤,甚至是其他类型的多孔结构进行对比。这种对比分析的目的,不只是为了证明Jarlan型的优越性,更是为了明确其适用范围和局限性。例如,它在泥沙含量较高的水域是否会因为孔洞堵塞而性能衰减?如果书中能详细探讨孔洞的自清洁能力或堵塞风险的量化模型,那就非常出色了。此外,如果作者能将理论模型与大连地区特有的海况数据(如台风浪、冰载荷等)相结合进行案例分析,那么这本书的地域特色和针对性就会非常强。我期待它能成为一本“教科书级别”的专著,不仅能指导未来的设计,也能为现有设施的评估提供理论支撑,让每一次海洋工程决策都建立在扎实的水动力学基础之上,而非经验的简单堆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