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疑解惑 融通古今
北京大学张双棣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殷国光教授主持修订
语文教师、中学生、文字工作者案头
品牌辞书,读者认同。荣获第三届国家辞书奖二等奖。
其主要修订工作:
1. 释义和书证是本次修订的重点,释义不妥或有硬伤的改正之,书证有误或年代较晚的更换之。更换书证,其时代按以下分期:先秦、汉代、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及以下。
2. 增加了一些有文献用例的单字,相应删去一些仅见于字书而没有书证的生僻字。复音词也做了某些调整,有所增删。
3. 通假音读本字的读音,不单立音项;凡通假字与本字读音不同者,在通某之后,用括号标出所读本字的读音,如锡,通“赐”(cì)。
4. 异体字从严掌握,凡音义有别者,不做异体处理,如“修”“脩”,“雕”“琱”“彫”“鵰”等皆单立字头。
5. 引书体例略作修改,如《楚辞离骚》改为屈原《离骚》,不出《楚辞》;《文选东京赋》改为张衡《东京赋》,不出《文选》。
6. 根据《汉字部首表》和《GB13000.1字符集汉字部首归部规范》,重新编制了《部首检字表》。基本采纳《通用规范汉字表》,表外字不做类推简化。
《古代汉语词典》自1998年出版以来,深受读者欢迎。至今已经过去了15年,有必要进行一次的修订,把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古代汉语词典(第2版)》此次修订,在释义和书证以及书写体例等方面做了大量查漏补缺的工作,从实际需要为出发点,收集了古代正统书面语写作中的大量单字与词汇。
第2版收录单字约14200个(包括繁体字和异体字),复音词约28000条。第1版收单字10000个,复音词24000条。
凡例
汉语拼音音节索引
部首检字表
(一)部首目录
(二)检字表
词典正文
(惨凄)canqi 1忧伤,凄凉。《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使慎夫人鼓瑟,上自倚瑟而歌,意~~悲怀。”宋玉《九辩》:“心闵怜之~~兮,愿一见而有明。”2凛冽。宋玉《九辩》:“霜露~~而交下兮,心尚幸其弗济。”
(惨戚)canqi悲伤凄切。《抱朴子·道意》:“若颜色欣然,则事皆吉;若颜容~~,则事皆凶。”《三国志·吴书·吕蒙传>:“(孙)权为之~~,欲数见其颜色,又恐劳动,常穿壁瞻之。”
(惨伤)canshang伤悲。傅毅《七激》:“哀不~~,乐不流声。”也作“僭伤”。《论衡·四讳》:“见子孙被刑,侧怛~~。”
(惨舒)canshu 1语本张衡《西京赋》:“夫人在阳时则舒,在阴时则惨,此牵乎天者也。”本指心情忧悒和舒畅,后因以“惨舒”指严宽、盛衰等。庾信《奉和永丰殿下言志》之一:“未论惊宠辱,安知系~~。”苏舜钦《杜公谢官表》:“上则调阴阳之~~,外则镇蛮夷之桀猾。”2指严宽、盛衰等更迭。《文心雕龙·物色》:“春秋代序,阴阳~~,物色之动,心亦摇焉。”
(惨淡经营)candanjingying指作画前,先用浅淡颜色勾勒轮廓,苦心构思,经营位置。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诗:“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中。”引泛指苦心谋划。楼钥《它山堰》诗:“想得~~~~时,下上山川应饱看。”
……
作为一名对传统文化抱有浓厚兴趣的爱好者,我发现这本词典的价值远超出了语言学范畴。许多古代的社会风俗、宗教信仰、官制体系,往往都凝结在特定的词语之中。比如,当我查阅一些与古代礼仪相关的词汇时,词典中提供的例句和解释,几乎可以作为一篇关于当时社会规范的简短论文来看待。它提供的上下文语境,帮助我重建了许多已经失传的文化场景。而且,这本书的装帧质量,那种沉稳的墨绿色封面,配合内页的纸张质感,都给人一种“值得珍藏”的感觉,它不仅仅是工具,更是家中的一件文化摆设。我甚至发现,即使是偶尔随意翻开某一页,也能立刻被某个生动的例句吸引,沉浸其中良久,这大概就是一部优秀词典的魅力所在——它能激发你主动去探索更多背后的知识。
评分这本书的体例安排,简直是为古代汉语学习者量身定做的,体现了编纂者对使用者痛点的深刻理解。它不仅仅是一本查字典,更像是一部微型的古代汉语发展史的缩影。我注意到,很多重要的古代常用词,其条目下会有一个简短的“简史”概述,这对于我们理解词汇是如何从上古音、中古音过渡到现代汉语的形态是极其重要的参照。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可能晦涩难懂的音韵变化,在这里通过清晰的标注得到了很好的简化和引导。我曾尝试使用一些网络上的电子词典来替代,但发现电子词典在处理那些需要复杂引文佐证的词条时,往往显得力不从心,要么信息缺失,要么引文不全,甚至出现断章取义的情况。相比之下,这本纸质的第二版,它的可靠性是毋庸置疑的,每一次翻阅都像是在与一代代语言学家进行无声的对话,那种踏实感是任何屏幕都无法给予的。
评分说实话,我最初购买这本书是抱着“工具书”的心态,期望它能解决一些燃眉之急的查阅问题,但越是翻阅,越是发现它蕴含着一种“慢阅读”的哲学。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追求效率的时代,能够静下心来,带着敬畏之心去研读这样一部集大成的学术成果,本身就是一种净化心灵的体验。书中的排版设计非常人性化,虽然内容密度极大,但通过精妙的字体选择和清晰的层次划分,查找起来却出奇地顺畅。我个人尤其喜欢它在释义后的“辨析”部分,很多时候,一个词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或不同的文学流派中,其内涵会微妙地漂移,这部词典将这些边界勾勒得极其清楚,避免了因望文生义而产生的重大误解。暑假期间,我正是利用这段相对空闲的时间,系统地梳理了我常遇到的几类古汉语疑难词汇,效果立竿见影,阅读古籍时的“卡壳”现象大大减少,思维的连贯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评分这本词典的编纂质量实在令人惊叹,厚重而扎实,光是捧在手里就能感受到它沉甸甸的分量和承载的历史感。我过去在阅读一些古典文献时,总会因为对某些生僻词汇或特定时代用法的理解偏差而感到力不从心,市面上零散的资料又难以系统梳理。然而,这部《古代汉语词典》第二版就像一位耐心、博学的老师,它不仅仅停留在给出简单的释义,更深入地探讨了词义的演变脉络、在不同语境下的细微差别,甚至会援引可靠的古代典籍作为例证。这种详尽的考证和严谨的学风,对于我们这些真正想深入古典文学和历史研究的人来说,是无可替代的宝藏。特别是对于那些在白话文语境下已经消失或含义发生巨大偏移的词语,它的解释清晰、精准,配上丰富的引文,让人仿佛穿越时空,直接领略到古人的思维方式。我特别欣赏它在收录标准上的克制与专业,没有为了追求数量而降低质量,每一个词条都经过了反复的推敲和打磨,体现了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一贯的学术高度。
评分我对这部词典的创新之处印象尤为深刻,第二版相较于初版,在收录和修订上显然下了大工夫,跟上了近些年古代汉语研究的前沿成果。它不仅收录了经典名著中的词汇,还更积极地纳入了一些在特定考古发现中新确认的古代用语,这使得它的时效性和全面性大大增强。对于我们这些长期与古代文献打交道的人来说,能够及时接触到最新的学术成果是至关重要的。此外,它在检索系统上的优化也值得称赞,虽然是厚重的实体书,但通过科学的部首和音序编排,结合索引系统的清晰指引,大大缩短了定位时间。这本书的出现,极大地提升了我在研究古代文学作品时对细节把握的准确度,它更像是一座坚固的灯塔,为所有试图穿越浩瀚古籍海洋的探索者们,指明了最清晰、最权威的方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