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古汉语字典(第三版)
定价:98.00元
作者:上海辞书出版社语文辞书编纂中心
出版社:上海辞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1-01
ISBN:978753264886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无
内容提要
《古汉语字典(第三版)》是经典大型综合性辞书《辞海》的衍生产品之一。本版严格遵循国家新语言文字规范标准,收录古代汉语、经典古籍中常见常用的单字约17000个,字头按音序排列,字头后依据《通用规范汉字表》附列对应的繁体字、异体字。释义按字义的发展顺序依次排列,一般用普通话书面语解释,酌用浅近文言,辅以经典古籍书证帮助理解。字典收录《新旧字形对照举例》《万年公元干支年月日时互算表》《中国历史年代简表》《汉语拼音方案》等实用工具,满足读者阅读古籍时的参考需要。书前有汉语拼音音节索引,书后有笔画索引,方便读者查检。
本字典从开始编纂到*终成型,一直得到《辞海》语词部分学者团队的悉心指导和专业支持。初版数十年来,发行近百万册,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如潮好评。本版修订全面贯彻国家语言文字规范,内容丰富,功能齐备,实用性强,能充分满足广大中等文化程度及以上读者的需要。
目录
凡例…………………………… ………………1-2
汉语拼音音节索引…………………………… 1-6
正文…………………………………………1-1056
附录
新旧字形对照举例……………………… 1057
万年公元干支年月日时互算表………… 1057
中国历史年代简表……………………… 1060
汉语拼音方案…………………………… 1062
笔画索引………………………………………1065
作者介绍
无
文摘
无
序言
无
这本厚重的工具书,光是捧在手里就能感受到它沉甸甸的分量,简直就是一部浓缩的汉语言历史画卷。我记得我当初买它,主要是为了攻克文言文阅读上的那些“拦路虎”。很多时候,一篇古文读下来,抓耳挠腮地想不通一个词的精确含义,查阅其他零散的资料总感觉力不从心,拼凑出来的理解总是差那么点意思。然而,翻开这部字典,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真是无与伦比。它不像某些网络工具那样只给出当下最常用的那个解释,而是会细致地梳理出一个古词在不同历史阶段、不同语境下的词义演变脉络。比如,一个看似简单的动词,它能清晰地标出在先秦、汉代、魏晋乃至唐宋时期的主要用法和引申义,甚至会附带上相关的经典例句出处。这种详尽的考据和梳理,极大地满足了我对古汉语精确性的追求,让我不再满足于“大概知道什么意思”的肤浅理解,而是真正去探究古人表达的精微之处。每一次查阅,都像是在与千年前的智者进行一次无声的对话,感受文字背后的文化积淀。
评分作为一个对古代文学抱有浓厚兴趣的业余爱好者,我发现这部字典在处理典故和引文方面做得尤为出色。很多时候,我们阅读古代文献,常常会遇到一些“张冠李戴”的误解,因为很多典故的初始语境和后来的引申义相去甚远。这本书在解释涉及历史人物、地理名称或古代制度的词语时,往往不会止步于简单的词义翻译,而是会辅以简明的背景介绍。例如,当解释一个与官职相关的词汇时,它会简单介绍该职位在哪个朝代存在,大致的品级如何,这极大地帮助了读者在脑海中构建起完整的历史场景。这对于我这种喜欢“刨根问底”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我不再需要跳出字典去查阅历史资料来佐证某个词的文化背景,它已经将这些必要的“上下文”巧妙地融入了解释之中,使得学习过程既连贯又深入,充分展现了编纂团队深厚的跨学科知识储备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评分每一次我拿起这本工具书,总会有一种踏实感,这不仅仅是因为它的权威性,更因为它提供了一种处理和理解古籍的稳定框架。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碎片化的知识满天飞,很多关于古词的解释都显得零碎且缺乏系统性。然而,这部字典,依靠其庞大的收录量和严密的逻辑结构,为我们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我记得有一次,我正在尝试翻译一篇相对晦涩的骈文,遇到了一个在现代汉语中几乎找不到对应语义的词汇。我尝试了多种检索方法都无果,最后翻到这部字典里,在那个词条下,我不仅找到了它在古代的精确含义,还发现了一个相关的“同源异形”词,这个词的解释恰好点醒了我对整段文字的理解。这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体验,是其他任何快速检索工具都无法比拟的。它要求时间投入,但回报的却是知识的深度和准确性,这笔买卖,绝对是值得的。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设计,说实话,初看之下可能会让人有点望而生畏,毕竟浩如烟海的字头和密密麻麻的释文,对于习惯了简洁现代排版的读者来说,确实需要一个适应过程。但我渐渐发现,这种“传统”的布局恰恰体现了编纂者对严谨性的执着。每一个条目下的释义都经过了精心的斟酌,用词讲究,逻辑清晰,几乎没有那种模棱两可的表述。尤其让我欣赏的是,它在收录一些生僻字或者在现代汉语中已经基本绝迹的词汇时,其收录的广度和深度都远超我的预期。我曾经为了考证一个出现在宋词中的罕见异体字,查阅了手上好几本工具书,都未能得到满意的解答,最后在这部字典里找到了线索,不仅解释了它的读音和本义,还标明了它在特定时期出现的频率和流传情况。这种近乎“百科全书式”的收录,使得它不仅仅是一本查询工具,更像是一部关于汉字发展史的微型博物馆,值得我们静下心来慢慢品味其中的学术功力。
评分说实话,我不是什么专业的古汉语研究者,就是对文字本身抱有一种近乎痴迷的热爱。我购买过很多不同出版社的古汉语词典,但大多在一段时间的新鲜感过去后,就会被我束之高阁。这部《古汉语字典(第三版)》,却成了我书架上使用频率最高的工具书之一。它的魅力,或许就在于它能够以一种近乎“平易近人”的方式,去承载那些深奥的学术成果。虽然内容极其专业,但其语言组织却处处体现了对普通读者的关怀。比如,对于那些多音字,它不会简单地罗列所有读音,而是会根据不同的词组和语境,清晰地标注出哪个读音对应哪个意义,甚至会提醒我们,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读音是否依然常用。这种对使用习惯的体察,让查阅过程少了许多不必要的挫败感,多了几分探索的乐趣。它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学究,在讲解复杂的学问时,总能找到最贴合我们理解的表达方式,让人感觉亲切而可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