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名称: 学生实用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 | 出版社: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05-01 |
| 作者:博古今 | 译者: | 开本: 32开 |
| 定价: 78.00 | 页数: | 印次: 8 |
| ISBN号:9787811154450 | 商品类型:图书 | 版次: 5 |
依据*新语文规范标准确定字形与读音,收字范围包括《现代汉语通用字表》所收的7000个通用字,另收常见繁体字、异体字以及少量具有备查价值的生僻字,共收单字12000多个。?收录现代汉语通用词语约60000条,并收录部分社会各个领域已经习用的新词、新义。?单音字、多音字分别编排,以帮助读者轻松分辨哪些是多音字,每个多音字有哪些读音。?以*新《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依据曰常学习需要收录内容,包括注音、部首、笔画、结构、造字法、五笔、释义、词性、例证等众多内容与功能。?容易读错、写错、用错的字、词用"注意‘予以提示。?超出中学生识字要求的字、词加注汉语拼音。
前言..................................................................... (1) 凡例.....................................................................(2) 音节表.................................................... (5) 新旧字形对照表...................................................(15) 部首检字表.........................................................(16) (一) 部首目录...................................................(16) (二) 检字表......................................................08) (三) 难检字笔画索引..........................................(73) 词典正文......................................................(1 - 1664) 附录.........................................................(1665- 1695) 附录一:中国历代纪元表.................................... (1665) 附录二 :现代计量单位表.................................... (1678) 附录三:标点符号用法....................................... (1687) 附录四:汉字偏旁名称表.................................... (1694)
说实话,最初买这本书的时候,有点被它的厚度“吓到”了,感觉像揣着一块砖头,但真正用起来,才发现这种分量感恰恰是它专业性的体现。它的装帧设计虽然朴素,但异常耐用,我经常在咖啡馆、图书馆甚至户外写生时使用它,翻折、涂画,它都扛住了,这对于一个经常需要对照查阅资料的人来说,比华而不实的封面重要一万倍。最让我觉得它“实用”的地方,在于它对“近义词辨析”的处理。市面上很多词典只会列出几个近义词,然后用简单的“意思相近”带过。但这本不同,它会用对比的方式,比如“‘杰出’与‘卓越’的区别”,从词义的侧重面、感情色彩、使用语境的正式程度等多个维度进行对比分析,有时候还会用对比句式直观展示差异。这种精细入微的区分,对于我提升自己的书面表达能力至关重要。它让我明白了,写作的精妙之处,往往就在于一词之差,而不是大段的华丽辞藻堆砌。每次写报告或写需要严谨措辞的邮件时,我都会习惯性地翻到这个部分,确保自己用的词是“恰如其分”的,而不是“差不多”的。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远超出了一个单纯的“词汇查询工具”的范畴,它更像是一部微型的汉语文化史和逻辑构建指南。我发现它在解释一些抽象概念词汇时,会融入哲学的思考深度。比如,在解释“理性”或“直觉”这些词时,它不会止步于字面的意思,而是会略微涉及这些概念在不同思想流派中的核心定位。这对于我理解一些涉及思辨性的文章非常有帮助。此外,对于一些源自外来语或古汉语的特定表达,它会提供非常详尽的词源追溯,让你能清晰地看到这个词是如何一步步演变到今天的形态的。这种溯源性的解释,极大地满足了我的求知欲,让我感到学习语言的过程,其实就是追溯人类思维和文化发展轨迹的过程。每一次合上它,我都感觉自己的知识结构被加固了一层,它不只是告诉我“这个词是什么意思”,更告诉我“这个词是如何成为现在的样子的,以及它在语言体系中的位置”。这是一种由内而外、由表及里的知识滋养,是其他任何速查手册都无法比拟的深度和厚重感。
评分我是一个对语音语调有轻微强迫症的人,尤其是在学习普通话标准发音的过程中,常常对那些容易混淆的同音字或多音字感到头疼。这本工具书在这方面的处理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典范。它对于每一个多音字,都会清晰地标注出不同的读音,并且明确指出在何种词语或语境下应该使用哪个读音。例如,关于“行”这个字,它会详细列出“xíng”(行走、行为)和“háng”(行业、队伍)两种读音的使用场景,并且配上清晰的例句,避免了那种只列出读音却不给语境的尴尬。更让我觉得贴心的是,它在解释某些特定方言词汇或已不再广泛使用的旧时用法时,还会附带上一个简短的“地域/时代说明”,这对于我们这些非播音专业的学习者来说,无疑是极大的帮助。它让我对“标准”有了一个更科学、更立体的认识,而不是僵硬地接受一个单一的音节。这种对语音细节的极致关注,体现了编纂者对语言规范化的深刻理解和尊重,也让我的口头表达准确性得到了质的飞跃。
评分自从开始接触一些需要深入理解文本的作品,比如鲁迅的杂文或者一些早期的文学评论,我才真正体会到,市面上那些轻薄的袖珍词典根本是杯水车薪。我需要的是一本能够帮我“扒开现象看本质”的工具书。我记得有一次在读一篇关于社会风气的文章时,遇到一个非常古老的、带有强烈时代烙印的词语,即便是网上搜索也给出了好几个相互矛盾的解释。无奈之下,我翻开了这本工具书。令人惊喜的是,它不仅给出了这个词在古代的准确含义,还用一小段“历史沿革与现代异化”的注释,清晰地梳理了这个词语在近百年来的意义演变。这种深度挖掘,让我对作者的写作意图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也让我意识到,语言的使用从来不是孤立的,它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和社会背景。这本书的另一个亮点是它对专业术语的收录和解释。虽然它定位是“实用现代汉语”,但对于一些跨学科的、常常出现在学术报告或深度报道中的词汇,它也给出了简洁而准确的界定,比如一些经济学或心理学上的基础概念词汇,这极大地拓宽了我阅读的边界,不再因为不理解某个术语而止步不前。
评分这本厚厚的字典,简直就是我高中时代最得力的“武器”。记得高一刚接触文言文和一些比较复杂的现代汉语词汇时,脑子里一团浆糊。那时候老师推荐的参考书很多,但我最终还是选择了这本。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收录的那些生僻字词的解释,简直是详尽得让人拍案叫绝。比如“彳亍”这个词,很多字典可能只给个简单的“行走”的解释,但它不仅解释了字形结构、读音、词性,还特意标注了它在不同语境下的细微差别,甚至还配了几个例句,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它那种缓慢踱步、犹豫不决的意境。还有那些成语的解析,不再是干巴巴的“解释+出处”,而是加入了现代汉语的语境应用,比如某个成语在现代商业谈判中该如何运用,避免产生歧义。翻阅这本书的时候,那种踏实感是很强的,感觉自己手里握着的不是冰冷的纸张和墨水,而是一张张通往更深层次理解语言的地图。每次遇到拿不准的词,心里总会默默念叨:“去查那本红皮的!” 这种依赖感,在很多次作文和考试中都帮了我大忙,它让我从一个只会“死记硬背”的学生,慢慢蜕变成一个对语言有敬畏心、懂得灵活运用的学习者。这本书的排版也做得很好,虽然内容庞杂,但检索起来却不费劲,这对于一个时间紧张的学生来说,效率就是生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