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古漢語常用字字典(雙色縮印本)
定價:29.80元
作者:祝鴻熹
齣版社:商務印書館國際有限公司
齣版日期:2014-07-01
ISBN:9787801038104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64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本字典屬於中型古漢語語文工具書,以形音義辨析為特色,供大中學生、語文教師、古文自學者和古文愛好者等中等文化程度以上讀者使用。共收單字(含繁體字和異體字)約10 000個,以常用者為主,雖不常用但見於名篇者也酌收。字頭下還收瞭一部分詞語和成語。另設有知識窗、典故、提示和辨析。內容豐富,功能強大。
內容提要
★ 一部中型古漢語語文工具書。
★ 專傢編寫,收字豐富,釋義精當,功能完備。
★ 共收單字(含繁體字和異體字)約10 000個。
★ 字頭下酌收詞語和成語近4 000條。
★ 設知識窗項,介紹一些語言文化常識。
★ 設典故項,指明詩文中引用的故事或詞句。
★ 設辨析項,指齣有關字詞在意義、用法等方麵的聯係與區彆。
★ 設提示項,指齣有關字詞在形音義及用法上要注意的地方。
★ 提供多個附錄,兼顧知識性和實用性。★ 一部中型古漢語語文工具書。
★ 專傢編寫,收字豐富,釋義精當,功能完備。
★ 共收單字(含繁體字和異體字)約10 000個。
★ 字頭下酌收詞語和成語近4 000條。
★ 設知識窗項,介紹一些語言文化常識。
★ 設典故項,指明詩文中引用的故事或詞句。
★ 設辨析項,指齣有關字詞在意義、用法等方麵的聯係與區彆。
★ 設提示項,指齣有關字詞在形音義及用法上要注意的地方。
★ 提供多個附錄,兼顧知識性和實用性。
★ 配有精美插圖,圖文並茂,相為印證。
目錄
凡例
漢語拼音音節錶
部首檢字錶
(一)部首目錄
(二)檢字錶
(三)難檢字筆畫索引
詞語、成語目錄
典故目錄
知識窗目錄
辨析目錄
提示目錄
正文
附錄
(一)漢語拼音方案
(二)漢字結構分類錶
(三)漢字筆畫名稱錶
(四)漢字筆順規則錶
(五)漢字生僻部件讀音錶
(六)新舊字形對照錶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總的來說,這本書的價值遠超其小巧的體積所暗示的“輔助”定位。我將其視為一個重要的“學習伴侶”,而非僅僅是“應急工具”。在我的學習路徑中,它起到瞭一個“精煉骨架”的作用。它沒有堆砌那些高深莫測的學術術語和旁徵博引,而是將最核心、最需要掌握的語言知識結構化、清晰化地呈現在讀者麵前。這種剋製的、目標明確的編纂風格,恰恰是最適閤初中級學習者乃至進階研究者在日常閱讀中保持效率的法寶。它讓我能夠更專注於文本本身的思想和藝術魅力,而不是被無休止的查詞工作所拖垮。特彆是對於需要快速吸收大量古代文獻精髓的人來說,這種“一目瞭然”的檢索體驗,是無法用價格來衡量的。如果非要挑剔,或許在個彆罕見的古籍引文方麵,它未能覆蓋,但這也在“常用”二字的定位下可以被完全理解和接受。在我看來,它成功地做到瞭“大道至簡”,用最樸素的工具,解決瞭最復雜的問題。這本字典的問世,無疑是為古文學習者提供瞭一個兼顧深度、廣度與便攜性的絕佳解決方案。
評分我不得不說,這本書在選材和釋義的側重點上,體現瞭一種非常人性化的編撰智慧。它不像某些專精於冷僻字詞的工具書那樣,把大量的篇幅用來解釋那些可能十年也遇不著一兩次的生僻字,而是緊緊圍繞“常用”二字做文章。這對於我這種主要興趣在於閱讀《史記》《論語》或者唐宋八大傢散文的業餘學習者而言,簡直是效率的革命。很多時候,我們遇到的閱讀障礙,並非是生僻字本身,而是某個常用字在古代語境下,其核心意義發生瞭微妙的偏移或擴展,僅僅依靠現代漢語的詞典是無法捕捉到的。這本字典的厲害之處就在於,它用精煉的語言,勾勒齣瞭這些核心意義的演變軌跡和在不同語境下的多重用法。比如某個動詞,在現代漢語裏可能隻有單一的“做”或“進行”的含義,但在古文中,它可能同時承載瞭“使役”“遭受”“發動”等多種精妙的語境。這本字典的釋義,總是能準確地在這些微妙的差彆中找到平衡點,既不過分冗長,又不失準確性。而且,那縮印的版式,反而迫使編者必須做到文字的“刀切斧鑿”,每一句釋義都凝聚著提煉後的精華,這使得閱讀過程更像是一場信息密集的“解謎”過程,讓人在極短的時間內獲得最大化的知識增益。
評分坦白講,我過去為瞭研究一個特定的古文句子,需要同時翻閱好幾本不同版本的工具書,比如《新校注》配一本《漢語大詞典》的文言分冊,再加上一本專門的偏旁部首查閱手冊,整個過程耗時耗力,效率低下得令人發指。而這本《古漢語常用字字典》,通過其巧妙的排版結構,極大地優化瞭這一流程。我最欣賞的是它對同源異體的處理方式。在古代文獻中,形近字、異體字的使用頻率極高,它們往往是造成理解偏差的罪魁禍首。這本書在這方麵的處理非常果斷且實用,它沒有陷入繁瑣的字源學爭論,而是直接給齣瞭最主流的、在經典著作中認可度最高的幾種讀音和釋義,並輔以簡明的例證。這種“拿來即用”的設計哲學,極大地縮短瞭從“查閱”到“理解”的轉化路徑。此外,對於一些結構復雜的古代常用結構詞匯,它也做瞭精要的歸納。即便在縮印本的物理限製下,它依然保持瞭極佳的檢索體驗,那雙色的區分,對於區分字頭、拼音、釋義和引文,起到瞭不可替代的視覺引導作用。這不僅僅是一本字典,更像是一個精簡而高效的“古文閱讀導航儀”。
評分我曾經嘗試過一些號稱“便攜”的古漢語詞典,但大多都在“便攜”和“可用性”之間做齣瞭緻命的妥協。有些為瞭小巧,犧牲瞭字號,導緻在戶外或光綫不足的環境下根本無法閱讀;有些則為瞭縮小體積,犧牲瞭釋義的深度,讀起來依然像在霧裏看花。但這個雙色縮印本,似乎找到瞭那個完美的平衡點。它的紙張質量和裝幀工藝也值得一提,對於一本高頻使用的工具書來說,耐用性是首要考慮的。我經常把它放在書包裏隨身攜帶,用來應對臨時齣現的閱讀瓶頸,它經受住瞭反復的翻摺和摩擦,內頁結構依然穩固,印刷字跡也未曾模糊。更讓我感到欣慰的是,它對“活用”現象的處理非常到位。古漢語的魅力之一就在於詞義的流動性和多變性,一個字可能在句首是副詞,在句中就成瞭動詞。這本書並沒有生硬地將這些用法割裂開來,而是通過不同層級的釋義和清晰的語境標記,將這種“流動性”直觀地展現瞭齣來。這對於培養讀者對古文語感的建立,有著潛移默化的積極作用,讓你在閱讀時,會自然而然地考慮到多種可能性,而不是被單一的現代定義所束縛。
評分這本《古漢語常用字字典》(雙色縮印本)真是讓我愛不釋手,尤其是對於我們這些在現代漢語的海洋裏摸爬滾打,卻對古代典籍充滿嚮往的“半吊子”古文愛好者來說,簡直是雪中送炭。我記得我剛開始接觸文言文時,那感覺就像是麵對一座高聳入雲的迷宮,每一個字都像是一個錯綜復雜的機關,稍不留神就會掉進歧義的深淵裏。市麵上那些厚重的工具書,雖然內容詳實,但版式實在是不太適閤日常翻閱,重量和篇幅都讓人望而卻步,帶著它齣門查閱,那份尷尬和不便,簡直能讓人懷疑人生。而這本縮印本,恰到好處地解決瞭這個問題。它在保證核心內容完整性的前提下,做到瞭極緻的精煉和便攜。雙色印刷的排版設計,讓重點信息和次要釋義的分隔清晰明瞭,即便是光綫不太好的地方,那些細小的楷書和注音也能保持相對的易讀性,這對於長時間閱讀來說,極大地降低瞭視覺疲勞。它的編纂思路顯然是以實用性為核心導嚮的,不是那種純粹的學術考據,而是真正服務於“常用”二字的。那些被挑選齣來的字,都是在先秦到明清經典文獻中頻繁齣現的關鍵節點,掌握瞭它們,就好比拿到瞭進入古代文學殿堂的最低門檻通行證,能顯著提升閱讀流暢度,讓晦澀的篇章逐漸變得有跡可循,不再是囫圇吞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