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美国创新领导力中心(CCL)组织教练手册
定价:88.00元
作者:道格拉斯. D. 里德尔,埃米莉. R. 胡尔,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8-01
ISBN:978712131799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相关阅读塑造创新文化:实现创新的14个关键因素创新领导力:解放创造力,加速创新,带来突破性变革
内容提要
本书是美国非常的创新领导力中心(Center for Creative Leadership,CCL)专家主编的汇集了全球130个国家的各种类型的组织围绕“在组织中教练”这一主题的*实践与经验,内容涵盖如何在组织中设计、启动和实施教练项目,帮助读者更好地进行领导力提升和人才发展。本书的智慧精华基于建立或见证了数以百计成功的教练项目和数以千计经此类项目转变的个人。本书内容实用、设计合理,主要围绕三个核心元素:以人力资源经理为教练、营造教练文化及具体应用教练。本书可以为人力资源管理者在创造有利于开发的环境方面提供很多帮助,使可以成功得到提升并进而面对复杂多变、不可预测的外部世界。
目录
目录
部分 走向教练文化
章 组织教练的兴起4
内部教练促进领导力发展6
内部教练7
内部教练与外部教练的对比8
内部教练实践10
未来的教练文化19
总结20
第2章 评估组织的教练需求22
步:评估组织当前的教练阶段23
第2步:判断教练是否适当25
第3步:评估并做好组织准备28
第4步:审查内在能力32
第5步:建立教练案例32
总结33
第3章 建立一个全面的教练系统34
让系统更全面、更完整35
系统方法的多元模式价值35
全面展望37
完整教练系统的构成38
战略方法47
政治是命脉49
案例50
人力资源主管的角色51
和外部顾问合作53
总结54
第4章 评估教练介入55
为什么是现在56
为何现行的方式无效以及应当如何改进57
评估方式及佳案例60
让利益相关方参与进来61
教练介入的正式评估63
教练评估结果架构67
在教练评估中利用教练69
高管教练评估之外70
如何评估72
获取评估信息的非正式渠道73
如何利用评估信息来设计和修正计划75
将评估数据做成案例76
总结76
第5章 管理教练77
选择内部与外部教练77
高管教练筛选和上岗培训82
CCL评估中心:新教练培训84
教练督导85
如何针对具体客户进行定位,并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培训的指导87
教练定位方法91
教练匹配91
质量管理93
建设并维持一个实践性的同行学习团体96
总结97
第2部分 人力资源经理教练指南
第6章 教练脱轨型103
什么是脱轨104
为什么会发生脱轨105
你如何给予帮助111
总结119
第7章 发展高潜120
性质和范围:教练今天,教练未来121
教练高潜121
以“70-20-10”准则反映对高潜的教练124
人力资源经理和教练活动在高潜开发过程中的作用127
总结134
第8章 教练高层135
高层特征136
高层的教练经验139
价值主张148
一些富有成效的问题150
行不通的事情151
总结152
第9章 教练你的业务合作伙伴153
人力资源教练154
教练人力资源业务合作伙伴的挑战156
为什么教练活动值得你付出努力160
人力资源业务合作伙伴成功实施教练活动161
关注你的业务合作伙伴167
总结169
0章 跨文化教练170
领导力发展中的教练及跨文化教练171
跨文化教练173
文化、社会身份认同和社会身份冲突180
跨文化教练:管理社会身份冲突184
跨文化教练模式的运用190
跨文化教练整合过程模型196
总结201
1章 教练环境202
组织文化202
行业特殊知识:与教练相关209
为某项任务所做的教练准备214
结论216
2章 人力资源教练的伦理因素217
人力资源教练的定义218
人力资源教练的伦理框架220
困境的引导221
人力资源教练的组织支持231
道德指导方针或合同231
总结232
第3部分 教练技术的特殊应用
3章 全方位的教练技术238
创新领导力会话238
世界各地的CLC240
总结243
4章 针对领导力发展的导师制244
导师制:它的起源245
导师制的背景和定义247
设立导师制的注意事项255
导师制的未来263
总结267
5章 高管入职教练269
招聘和留住人才的重要性269
高管融合教练和入职辅导的区别270
教练工作274
高管融合框架275
设计高管融合教练项目277
总结280
6章 团队教练281
团队的能力建设281
评估:了解团队和诊断283
是什么让一个团队有效287
什么时间做什么:团队的时间动态294
整合:团队教练过程297
团队教练的具体应用304
团队教练中采用的工具308
总结308
7章 高管团队教练310
为什么高层领导群体需要教练311
人力资源如何成为高管团队教练312
高管团队的特点315
总结323
8章 组织转型324
转型义务326
变革领导力才是正途:我们的转型框架327
课:战略管理驱动转型330
第2课:融合教练技术和指导技术,成为转型魔法333
第3课:转型过程中领导力文化的垂直变革336
第4课:转型是培养领导力思维模式的艺术340
第5课:转化领导力的艺术在于把战略和文化统一343
第6课:实践者把学习工具和灵活的思维模式引入转型进程345
专家团队的回顾346
总结347
9章 组织的教练348
什么是多层次领导力解决方案349
界限的领导力350
为什么专注于年轻人351
多层次领导力项目的核心内容353
多层次领导力发展项目:案例360
行动召唤365
总结367
作者介绍
作者简介:
道格拉斯?D. 里德尔为创新领导力中心教练服务全球总监。他还担任哈佛教练学院的高级顾问。
埃米莉?R. 胡尔为创新领导中心全球研究和评估小组主任。
伊丽莎白?C.D. 格莱特为Alix合作伙伴领导力与组织效率副总裁,曾在创新领导力中心担任高级教师和教练实践。
作者简介:
道格拉斯?D. 里德尔为创新领导力中心教练服务全球总监。他还担任哈佛教练学院的高级顾问。
埃米莉?R. 胡尔为创新领导中心全球研究和评估小组主任。
伊丽莎白?C.D. 格莱特为Alix合作伙伴领导力与组织效率副总裁,曾在创新领导力中心担任高级教师和教练实践。
文摘
序言
老实说,我选择购买这本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的作者背景。一提到“美国创新领导力中心”,我就联想到那些在全球范围内享有盛誉的企业管理咨询机构,他们的研究成果往往代表着行业最前沿的智慧。我一直坚信,学习那些经过市场检验、被无数成功企业实践过的理论和方法,会比自己摸索来得更有效率。所以,当我在网上看到这本书的介绍时,几乎没有犹豫就下单了。我尤其好奇,“组织教练”这个角色在现代企业管理体系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以及他们是如何帮助企业实现持续的创新和发展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浅出地剖析“组织教练”的核心能力,比如如何建立信任、如何进行有效的反馈、如何引导团队进行深度对话,以及如何帮助领导者克服瓶颈,激发团队的内在驱动力。我对书中可能会出现的那些“独门秘籍”或是“实操模板”充满了期待,希望能够从中找到一些可以直接套用到我工作中的方法和工具,帮助我提升自己在组织管理和领导力发展方面的专业水平。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实在太长了,第一次看到的时候,我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记错了,然后反复核对着,心里想着“美国创新领导力中心,组织教练手册……嗯,就这本了。” 拿到书的那一刻,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翻开封面,看着那个熟悉的“正版”两个字,心里就踏实了不少。我一直对这类“官方”出品的东西挺有好感的,总觉得会比那些个人包装的“大师课”要靠谱得多。虽然我还没有真正开始细读,只是大致翻了翻目录和一些章节的开头,但已经能感受到一股扑面而来的专业气息。那些关键词,比如“组织发展”、“变革管理”、“领导力模型”、“团队效能”,都在告诉我,这绝对不是一本泛泛而谈的管理学通识读物。我猜想,它更像是一本武功秘籍,里面藏着一套一套的招式和心法,专门用来解决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疑难杂症。我特别好奇,那些“创新领导力”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什么?在“组织教练”这个角色里,又有哪些核心的技能和方法论?我脑子里已经开始勾勒出各种场景:一个迷茫的团队,一位资深的教练,然后通过书里的方法,一点点拨开迷雾,找到前进的方向。我希望这本书能给我带来一些全新的视角和实用的工具,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工作中的挑战。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它应该是一本内容非常扎实的专业书籍。从书名中“美国创新领导力中心(CCL)”的字样,我就能感受到一种权威性和前沿性。我一直认为,真正的创新领导力并非天生,而是可以通过系统性的学习和实践来培养和提升的。而“组织教练”这个角色,在我看来,正是承载和传递这些创新领导力理念的关键环节。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详细阐述CCL在组织教练领域的理论框架和实践方法,而不仅仅是停留在概念层面。例如,它会如何定义“创新领导力”?又会如何指导教练去识别和培养组织内的创新潜力?我期待书中能有具体的教练模型、工具箱,甚至是可供参考的对话脚本,能够让我清晰地了解“如何做”,而不是“应该做”。我尤其对书中关于如何通过教练来推动组织文化变革,以及如何应对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中的挑战的内容感兴趣,这正是我在当前工作中面临的挑战。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倒是挺出乎我意料的,我原本以为会是那种硬邦邦的学术风格,结果拿到手发现,纸质不错,触感也很舒服,封面设计也比较简洁大方,没有那种让人望而生畏的厚重感。这让我对阅读的期待值瞬间提升了不少。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了几页,想看看里面的排版和字体是否也一样友好。初步看来,文字的排版还算清晰,并没有那种密密麻麻让人头疼的感觉,字号也适中。最重要的是,我看到了不少图表和案例分析的影子,这对我来说是极大的福音。我一直觉得,光讲理论是很难理解透彻的,只有结合实际的案例,才能把抽象的概念变得生动形象。我尤其关注那些“组织教练”在实践中是如何运用这些理论的,他们是如何与不同层级的领导者和团队成员沟通,如何诊断问题,如何设计干预措施,最后如何评估效果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在这些方面提供详尽的指导,而不是只给出一些空泛的建议。我期待着书中能够出现一些我从未接触过的、具有颠覆性的教练方法,或者是一些能够帮助我更高效地与人协作、激发团队潜能的技巧。
评分这本书的出版信息让我觉得它应该会比较有深度。9787121317996,这个ISBN码就像一个身份证,虽然我不太懂它的具体含义,但总觉得带着这样的标识,背后一定有严格的出版流程和内容审核。我更关注的是“组织教练手册”这几个字。这意味着它不是一本随便写的书,而是有明确的目标读者和应用场景。我猜想,这本书的编写者一定是对“组织教练”这个职业有着深刻的理解,并且将他们的经验和知识系统地整理成册。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涵盖从基础的教练理念,到高级的教练技巧,再到如何在不同类型的组织中进行教练实践的各个方面。我特别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研究,展示教练是如何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的,例如如何应对变革、如何提升团队绩效、如何培养接班人等等。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我工作中的一本“案头必备”,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够随时翻开,找到灵感和解决方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