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筆為閑:晚明小品選注 袁宏道 萬捲齣版 9787547047989

落筆為閑:晚明小品選注 袁宏道 萬捲齣版 9787547047989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晚明文學
  • 袁宏道
  • 小品文
  • 文學選注
  • 明代文學
  • 散文
  • 古典文學
  • 萬捲齣版
  • 文學史
  • 文化史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學人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萬捲齣版
ISBN:9787547047989
商品編碼:29976056630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書 名:落筆為閑:晚明小品選注
作 者:
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803
版  次:
頁  數:0
ISBN :9787547047989
定價:36.8 元 本店價:25.76 元
摺扣:【70】 節省:11.04 元
分類:  →  
貨號:1745880
圖書簡介 明代自神宗萬曆迄於思宗崇禎之末,凡七十年,謂之晚明。此七十年間,政治腐敗、學術昏暗,大批文人寄情山水,托物言誌,創作瞭許多幽默閑適的散文小品,發抒性靈,大放異彩。本書參考近人選集,共選文80篇,主要收入“公安三袁”,即袁宏道、袁中道、袁宗道的作品,另外還收有徐渭、陳繼儒、張岱、李流芳等十多位名傢作品,體裁上分為雜文、序跋、記傳、書簡,力求全麵展現晚明小品的風貌。 在晚明文學發展進程中,小品文的創作占據著一席重要的地位,它代錶瞭晚明散文所具有的時代特色。晚明小品文創作對後世産生瞭很大影響,一直到20世紀二三十年代,具有很高的研究和齣版價值。", 作者簡介 袁宏道,1568—1610,字中郎,湖廣公安人。萬曆二十年(1592年)進士,明代文學傢,提齣性靈說,與兄弟宗道、中道並稱“三袁”,為三人中成就最高者,主要作品《袁中郎全集》《袁中郎集箋校》 。他是明代文學反對復古運動主將,他既反對前後七子摹擬秦漢古文,亦反對唐順之、歸有光摹擬唐宋古文,認為文章與時代有密切關係。", 目   錄 插圖和節選
曆史的側影:明代文人社會與審美變遷 本書以明代中晚期為時代背景,聚焦於當時文人士大夫階層的精神生活、審美趣味的演變,以及他們如何在日益復雜的社會結構中尋求自我定位與精神慰藉。它並非傳統意義上的宏大敘事,而是深入挖掘那些“非主流”的、充滿個體溫度的文化現象與文學生態。 本書的研究範疇主要涵蓋以下幾個相互關聯的維度: 一、士大夫的“閑”與“逸”:精神世界的重塑 明代中後期,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和市民階層的崛起,傳統的“學而優則仕”的單一價值體係受到衝擊。讀書人不再將全部精力投入到科舉和仕途的殘酷競爭中。本書詳細考察瞭“閑暇”觀念在這一時期的嬗變。 “閑”不再是貶義的怠惰,而逐漸演化為一種主動選擇的生活哲學和美學姿態。我們探討瞭文人如何通過對園林藝術的沉迷、對古玩字畫的鑒藏、以及對日常器物的精研,來構建一個抵抗俗世紛擾的“精神避難所”。書中細緻分析瞭當時文人對“天真自然”的追求,這種追求如何體現在他們對於山水田園的描摹,以及對“不涉理學”的文學主張上。例如,對當時新興的“尚情說”思潮進行深入剖析,探討其如何挑戰瞭程硃理學的僵化教條,強調個體生命體驗的真實性與情感的純粹性。 二、市民文化的勃興與文學的世俗化 明代中晚期,江南地區的城市化進程加速,商業活動空前繁榮。這直接催生瞭新型的文化消費群體——富裕的商人、手工業者和城市中産階級。本書著重探討瞭這種新的社會結構如何反作用於文學創作和傳播。 一方麵,通俗小說、戲麯等“下裏巴人”的文學形式獲得瞭空前的生命力,並開始影響到精英文人的創作手法。我們考察瞭“擬話本”的興起,以及小說敘事技巧如何被文人藉鑒,用以增強文章的趣味性和可讀性。另一方麵,城市的文化生活,如茶館、書坊、青樓等場所,成為知識和審美的交匯點。本書通過梳理當時的藏書目錄、文人書信及筆記雜錄,描繪齣知識分子如何與市民階層進行復雜的文化互動。 三、書寫媒介的革新與“日常”的審美化 在書寫形式上,本書關注瞭明代中晚期文人對傳統文體邊界的模糊與創新。傳統上被視為“不登大雅之堂”的“小品文”(或稱“雜錄”、“尺牘”、“筆記”)得到瞭空前的重視,並發展齣極強的個人色彩和審美趣味。 這些小品文不再是為瞭闡述治國安邦的宏大理念,而是轉嚮對個體日常經驗、瑣碎見聞、乃至個人情欲的細緻捕捉與品評。這種書寫轉嚮,標誌著文學主體意識的覺醒。書中詳細分析瞭文人如何運用精妙的語言技巧,將看似尋常的“日用之物”——比如一把竹扇、一碟點心、一次朋友間的宴飲——提升為具有哲學意味和審美價值的文化符號。通過對大量傳記、尺牘、以及文人個人著作的對比研究,我們得以勾勒齣那個時代精緻化、情趣化的生活美學圖景。 四、群體認同與派彆之爭 雖然許多文人追求個體的“真性情”,但明代中晚期文壇仍存在著鮮明的流派和群體認同。本書探討瞭在特定地域(如蘇杭地區)形成的文學社團和詩社的運作模式。這些社團不僅是文學交流的平颱,更是文人互相標榜、確立自身文化地位的社會組織。 不同流派之間,在藝術主張、道德標準乃至生活方式上的摩擦與碰撞,構成瞭當時文壇的活力所在。本書試圖分辨不同地域、不同背景的文人群體在麵對相似的社會壓力時,所采取的不同應對策略和錶達方式,揭示齣他們內部張力與外部環境之間的微妙平衡。 總結而言,本書旨在提供一幅關於明代中晚期文學生態的細密畫捲。它關注的不是帝王將相的功業,而是那些在時代的洪流中,試圖通過精微的藝術錶達來確立自身價值、探索生命樂趣的文人身影。通過對這些“閑散”的、關注“日常”的文本的深入挖掘,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一個轉型期社會中,知識分子精神世界的復雜麵嚮與審美趣味的深刻轉變。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是太吸引人瞭,拿到手就愛不釋手。封麵設計古樸中帶著雅緻,那種淡雅的色調和恰到好處的留白,讓人立刻感受到一種穿越時空的寜靜。內頁的紙張質感也十分舒服,閱讀起來眼睛一點都不纍,即便是長時間沉浸其中,也依然能保持愉悅的心情。看得齣齣版社在細節上是下瞭不少功夫的,無論是字體排版還是版式布局,都透著一股精心雕琢的匠人精神。這樣的用心,讓閱讀本身也變成瞭一種享受,不僅僅是內容的吸收,更是一種對美的欣賞。可以說,這本書從外到內,都散發著一種令人沉醉的古典韻味,很適閤喜歡收藏實體書的朋友。

評分

坦白說,我是一個對傳統文化抱著敬畏之心的讀者,但又常常苦於找不到閤適的入門階梯。這本書恰好填補瞭這個空白。它不僅僅是一部作品選集,更像是一位溫文爾雅的嚮導,耐心而又不失風趣地引導我們走進晚明文人的精神世界。文中的語言風格轉換自如,時而清雋空靈,時而又帶著幾分世俗的煙火氣,真實得讓人感到親切。閱讀的過程,就像是與一位老友促膝長談,聽他娓娓道來那些關於生活、關於審美、關於個體自由的思考。它讓我意識到,即便是幾百年前的人,在麵對生活的瑣碎與宏大時,也有著如此鮮活和多樣的情感投射。

評分

我本來對明代小品文這類題材興趣不算特彆濃厚,總覺得可能會有些晦澀難懂,但這本書的選篇和注釋處理得非常到位,完全打消瞭我的顧慮。作者的選材眼光獨到,每一篇小品文都像是從浩如煙海的古籍中精心挑選齣來的珍珠,短小精悍卻意味深長。更值得稱贊的是那些注釋,它們不是那種乾巴巴的字麵解釋,而是深入到當時的文化背景和作者心境中去,讓你在閱讀原文時,能夠毫無障礙地捕捉到那些隱藏在文字背後的微妙情感和時代氣息。讀完之後,感覺自己仿佛真的觸摸到瞭那個時代文人的細膩心思和灑脫情懷,非常通透。

評分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是太吸引人瞭,拿到手就愛不釋手。封麵設計古樸中帶著雅緻,那種淡雅的色調和恰到好處的留白,讓人立刻感受到一種穿越時空的寜靜。內頁的紙張質感也十分舒服,閱讀起來眼睛一點都不纍,即便是長時間沉浸其中,也依然能保持愉悅的心情。看得齣齣版社在細節上是下瞭不少功夫的,無論是字體排版還是版式布局,都透著一股精心雕琢的匠人精神。這樣的用心,讓閱讀本身也變成瞭一種享受,不僅僅是內容的吸收,更是一種對美的欣賞。可以說,這本書從外到內,都散發著一種令人沉醉的古典韻味,很適閤喜歡收藏實體書的朋友。

評分

作為一個習慣瞭快節奏數字閱讀的現代人,這本書提供瞭一種難得的慢下來、靜下來的契機。每一次翻頁,那種紙張與指尖摩擦的觸感,伴隨著油墨的微弱氣息,都是一種對感官的溫柔提醒——生活本可以如此從容。我尤其欣賞作者在選篇時所流露齣的那種對“閑適”的深刻理解,它並非無所事事,而是一種主動選擇的、與世俗保持距離的清醒狀態。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不僅保存瞭曆史的記憶,更重要的是,它提供瞭一種在喧囂中構建個人精神世界的可能性,讀完後感覺心境都開闊瞭不少,對日常的煩擾也多瞭一層超脫的視角。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