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府詩選 曹道衡 人民文學齣版社 9787020117185

樂府詩選 曹道衡 人民文學齣版社 9787020117185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樂府詩
  • 詩歌
  • 古典詩詞
  • 曹道衡
  • 人民文學齣版社
  • 文學
  • 中國古典文學
  • 詩選
  • 古代文學
  • 漢魏六朝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學人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人民文學齣版社
ISBN:9787020117185
商品編碼:29976536822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書 名:樂府詩選
作 者:
齣版社:
叢書名: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典藏
齣版日期:201801
版  次:
頁  數:0
ISBN :9787020117185
定價:56 元 本店價:44.8 元
摺扣:【80】 節省:11.2 元
分類:  →  
貨號:1734443
圖書簡介 樂府詩是我國古代重要的詩歌類型之一,傳說漢代置樂府專門采詩,它本是歌辭,可以配樂演唱,所以除郊廟歌辭之外,樂府詩一般有朗朗上口、清新自然的特點。本書由著名學者曹道衡先生編選注釋,經餘冠英先生審定,共選編從漢代至南北朝時期樂府詩600餘首,基本涵蓋瞭樂府詩的主要代錶篇目,主要以時間順序編排,朝代內又分為郊廟民歌和文人樂府詩,可相對參照比較二者之間的不同,郊廟民歌則按照《樂府詩集》的體例編排,更能瞭解樂府詩的主要類型結構。全書編排得當,注釋尤見功力,釋義簡潔準確,引用典故明晰易懂,是一本極為優秀的傳統文化讀物,亦可為專業研究提供參考。", 作者簡介 曹道衡(1928-2005),江蘇蘇州人。195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係,曆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文學所學術委員會委員、博士生導師。曾任《中國大百科全書·文學捲》第一版秦漢魏晉南北朝捲副主編,第二版主編,中國文選學研究會會長。鄭州大學、南京師範大學、麯阜師範大學兼職教授,曾任《文史》雜誌學術顧問,《文學遺産》編委。", 目   錄 (一)漢魏西晉郊廟樂麯及民歌
郊廟歌辭·漢郊祀歌
天地
青陽
日齣入
天馬
天門
景星
華曄曄
鼓吹麯辭·漢鐃歌
硃鷺
戰城南
巫山高
有所思
上陵
雉子班
上邪
相和歌辭
公無渡河
江南
東光
薤露
蒿裏
雞鳴
烏生
平陵東
陌上桑
長歌行(三首)
猛虎行
君子行
相逢行
〔附〕長安有狹斜行
塘上行
善哉行
隴西行
步齣夏門行
西門行(本辭)
〔附〕西門行(晉樂所奏)
〔附〕生年不滿百(古詩)
東門行(本辭)
〔附〕東門行(晉樂所奏)
摺楊柳行
飲馬長城窟行
上留田行
婦病行
孤兒行
雁門太守行
艷歌何嘗行
艷歌行(二首)
白頭吟(本辭)
〔附〕白頭吟(晉樂所奏)
梁甫吟
怨詩行
滿歌行(本辭)
〔附〕滿歌行(晉樂所奏)
怨歌行
雜麯歌辭
蜨蝶行
驅車上東門行
傷歌行
悲歌
古咄歌
枯魚過河泣
冉冉孤生竹
青青陵上柏
迢迢牽牛星
上山采蘼蕪
古艷歌
……", 插圖和節選
以下是一份關於《樂府詩選》的圖書簡介,內容詳實,不涉及您提供的具體書目信息: --- 《漢魏六朝樂府詩選注評》 探尋古今交匯處的民間歌謠與宮廷詠嘆 導言:樂府——中國古典詩歌的源頭活水 樂府,本是中國古代朝廷設立的音樂機構,其職能在於采集、整理民間歌謠,並為宮廷燕饗、祭祀、朝會等活動創作樂歌。這種製度化的采集與創作,使得樂府詩具有瞭極為特殊的地位:它既是記錄社會現實、反映民生疾苦的第一手文獻,又是文人詩歌藝術革新的重要起點。從漢代“感於哀樂,緣事而發”的質樸之音,到魏晉南北朝時期文人士大夫的精緻摹擬與主體精神的融入,樂府詩的發展曆程,幾乎就是一部中國古典詩歌由“言誌”嚮“言情”轉變、由質樸嚮典雅過渡的縮影。 本《漢魏六朝樂府詩選注評》,旨在為讀者精選樂府詩中流傳最廣、藝術成就最高、對後世影響最為深遠的篇章,力求構建一個既具曆史脈絡又富文學趣味的選本。我們聚焦於漢代慷慨悲壯的敘事長詩,魏晉時期細膩婉轉的擬樂府,以及南北朝時期地方色彩濃鬱的民歌遺風,帶領讀者深入體會這一文學體裁的生命力與多變性。 第一部分:漢樂府——時代的挽歌與現實的鏡鑒(秦漢至東漢) 漢樂府是中國詩歌史上一個難以逾越的高峰。它以高度的寫實精神和深刻的人文關懷,為後世樹立瞭批判現實主義的典範。 一、 戰爭與徭役的沉重負擔: 這一部分收錄瞭大量揭露戍邊戰爭的殘酷與徭役的繁重對普通百姓傢庭的毀滅性影響的篇章。《孔雀東南飛》與《上邪》雖不完全是傳統意義上的樂府歌辭,但其敘事結構與強烈的民間情感,使其與樂府精神一脈相承。我們將重點解析《東門行》中的“存者且偷生,死者將焉避”的絕望,以及《飲馬長城窟行》中對遠徵將士的深切同情。這些詩歌,是漢代社會動蕩不安的直接反映,其語言樸素卻力量磅礴。 二、 勞動與愛情的頌歌: 樂府詩中不乏對勞動人民生活場景的描繪,以及對純真愛情的歌頌。如《陌上桑》中羅敷的形象,不僅是漢代女性美的集中體現,更是民間對自由個性的贊美。詩中那份自信、灑脫與不卑不亢的風采,曆經韆年依然光芒四射。我們還將細緻品讀那些描繪農事勞作的詩篇,體會古人“男耕女織”生活圖景中的樸素美學。 三、 宮廷的奢靡與感傷: 隨著帝國晚期的到來,樂府詩也開始觸及宮廷的衰敗與享樂。《艷歌行》等篇章,以華麗的辭藻反襯齣宮廷生活的空虛與生命的短暫,預示著王朝的危機。 第二部分:文人擬樂府的興盛與轉型(魏晉南北朝) 隨著漢代樂府製度的衰亡,文人們開始“因其舊題,易其辭句”,創作齣大量仿照樂府舊題的“擬樂府”。這一時期的作品,藝術手法更加成熟,主題也逐漸轉嚮個體生命的體悟與文人的自我錶達。 一、 建安風骨的雄健與悲涼: 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為代錶的建安文學,將漢樂府的慷慨悲歌推嚮瞭新的高度。他們的擬樂府充滿瞭對人生易逝的慨嘆,對建功立業的渴望與壯誌難酬的憤懣。如曹植的《贈白馬王彪》,其對友情的珍視和對政治失意的抒發,將樂府的敘事傳統融入瞭抒情詩的精緻結構之中。 二、 西晉的清逸與山水意趣: 晉代樂府的風格開始轉嚮清雅、閑適。在社會相對安定的大背景下,文人將目光投嚮自然與個人心境的描摹。部分作品開始融入玄學思想,探討生命的本真與齣世的哲學。 三、 南北的差異與交融: 南朝樂府承襲瞭齊梁時期注重音律和辭藻的特點,多有宮體詩的影子,但優秀的篇章仍能捕捉到民間歌謠的餘韻。北朝的樂府則因受少數民族文化影響,往往帶有粗獷、豪邁的邊塞色彩,展現齣強烈的地域風貌。本選本將特彆注意甄彆這些帶有濃鬱地域特徵的珍貴遺存。 編注與評析的價值 本選本的價值不僅在於文本的精選,更在於其嚴謹的注音、詳盡的注釋和深入的評析。 語境還原: 鑒於樂府詩的語言多為民間口語,夾雜大量地方詞匯和古老的語法結構,我們對每一個難解詞語和典故都進行瞭細緻的考證,確保讀者能準確理解其時代背景與詞義。 詩體辨析: 我們清晰地標示齣哪些是古代樂府舊題遺存,哪些是文人擬作,並分析瞭模仿與創新的關係。 藝術賞析: 評析部分著重闡釋樂府詩的敘事技巧、賦比興的運用、疊詞的音樂美感,以及不同時期樂府精神麵貌的演變,幫助讀者構建起對這一文學史階段的整體認知。 通過閱讀這些來自田間地頭、古戰場和貴族庭院的歌謠與詩篇,讀者將能更深切地體會到“詩言誌,歌詠言”的古老傳統是如何在漢魏六朝這個風雲變幻的時代中,孕育齣中國古典詩歌最豐富、最動人的篇章之一。 ---

用戶評價

評分

我是一個對傳統文化抱有深厚情感的人,但常常苦於找不到能真正“接地氣”的入門讀物。這本書恰好彌補瞭我的這個需求。它的語言風格非常親和,沒有那些故作高深的術語和晦澀的論斷,而是像一位博學的朋友在旁邊輕輕為你講解,讓你如沐春風。我最喜歡的部分是那些關於樂府詩“變奏”的討論,比如同一主題在不同時代如何被賦予新的生命力。這種動態的視角,使得樂府詩不再是曆史的陳跡,而是活生生的、可以對話的對象。每次翻開,都會有新的感悟,有時候是清晨被其中一段的豪邁所振奮,有時候是傍晚被一首的婉轉所撫慰。它成功地做到瞭“雅俗共賞”,既能滿足文學研究者的需求,也能讓像我這樣隻是想安靜享受詩歌之美的普通讀者,獲得極大的滿足感。

評分

這本書的選篇可謂是彆具匠心,它不像一些選本那樣隻挑那些“名傢名作”來湊數,而是真正挖掘瞭樂府詩那種源於民間的、鮮活的生命力。讀完之後,我最大的感受是,這些詩歌的“生命力”是何等頑強。我尤其欣賞作者在注釋和賞析上的用心,那些看似不經意的詞語解釋,往往能點亮整個詩句的意境。很多篇章的背景介紹非常到位,讓人明白一首詩的誕生往往與特定的曆史事件或風俗祭祀相關聯,這極大地增強瞭閱讀的厚度。我記得有一篇關於戰爭的詩歌,讀來令人心酸落淚,文字簡練卻蘊含瞭巨大的悲愴,對比現代文學的冗長敘事,這種凝練之美實在令人嘆服。我常常讀完一首,會閤上書本,在腦海裏慢慢咀嚼那種韻律和意象,感覺自己的審美情趣都在潛移默化中得到瞭提升,不再是浮光掠影地“看詩”,而是真正沉浸其中去“聽”古人歌唱。

評分

這本書真是讓人愛不釋手啊!我是在朋友的強烈推薦下入手的,拿到手的時候就被它精美的裝幀吸引住瞭,紙張的質感很好,印刷也清晰得不得瞭,每一頁都散發著一種沉靜而有力量的美感。說實話,我對古代詩歌的瞭解一直停留在課本上那些耳熟能詳的篇章,總覺得有些遙不可及,但這本書的編排方式非常巧妙,導讀部分寫得深入淺齣,把樂府詩的曆史背景和藝術特色娓娓道來,讓我這個“門外漢”也能很快抓住重點,進入那個遙遠的時代。比如,初讀那些描寫民間疾苦、反映社會現實的作品時,那種直擊人心的力量,簡直能穿透韆年時空,讓我深切感受到古人的喜怒哀樂。尤其是那些歌謠體、敘事詩,它們的情感錶達是如此的質樸和真摯,不像後世文人詩歌那樣需要過多揣摩,讀起來有一種直抵心靈的暢快感。這本書不僅是詩歌的匯編,更像是一部生動的古代生活風俗畫捲,通過這些流傳下來的聲音,我仿佛看到瞭漢魏時期市井的喧囂、邊塞的蒼涼和宮廷的哀怨,非常值得細細品味。

評分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本身就是一種藝術錶達,它散發齣的那種低調而內斂的古典氣質,讓人在觸摸它的瞬間就感受到瞭對文本的尊重。我特彆留意瞭校勘和注釋的嚴謹性,可以看齣編輯團隊是下瞭大功夫的,幾乎沒有發現印刷或引文上的疏漏,這在當代齣版物中是難能可貴的品質保障。讀完這本選集,我感覺自己對“詩歌”二字的理解又加深瞭一層,它不再僅僅是“文字的排列組閤”,而是包含瞭社會形態、民間信仰、曆史記憶的復雜載體。閱讀體驗是連貫且富有層次感的,從宏大的時代背景到微小的詞匯辨析,作者都為我們鋪設好瞭清晰的路徑。這本書我已經推薦給瞭好幾位同樣熱愛文學的朋友,毫不誇張地說,它是我近年來閱讀過的最具價值的古典文學普及讀物之一,值得反復品讀,每一次重讀都會有新的發現和共鳴。

評分

坦白講,我本來對“選本”這類書籍總是抱持著一絲警惕的,生怕選得不夠全麵,或者解說過於一傢之言。然而,這本《樂府詩選》的錶現超齣瞭我的預期。它的排版設計非常現代,留白恰到好處,不會讓人感到擁擠或壓抑,即使是深夜伴著一盞小燈閱讀,眼睛也不會感到疲憊。最讓我贊嘆的是它在兼顧學術性與可讀性之間達到的微妙平衡。對於一些爭議較大的篇目,作者的處理顯得尤為審慎和客觀,既提供瞭主流的觀點,又不失批判性地引入瞭新的研究視角,這對於一個追求深度閱讀的讀者來說至關重要。我甚至開始留意到樂府詩在後世詩歌流派中的影響,比如唐詩中的許多邊塞詩和田園詩的影子,都能在這部選集中找到源頭。它就像是一把鑰匙,打開瞭通往整個中國古典詩歌史的一扇後門,讓人豁然開朗。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