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翁词编年笺注 [宋]陆游 上海古籍出版社 9787532585533

放翁词编年笺注 [宋]陆游 上海古籍出版社 9787532585533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陆游
  • 放翁词
  • 宋词
  • 古籍
  • 文学
  • 诗词
  • 笺注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宋代文学
  • 经典古籍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学人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ISBN:9787532585533
商品编码:29978091176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 名:放翁词编年笺注
作 者:
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9
版  次:
页  数:0
ISBN :9787532585533
定价:38 元 本店价:30.4 元
折扣:【80】 节省:7.6 元
分类:  →  
货号:1717296
图书简介 陆游为南宋著名诗人,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著作。他的词,前人称其纤丽处似秦观,雄慨处似苏轼,超爽处似辛弃疾。本书辑录陆游现存全部词作,编年笺注,后附各本题跋、传记及年谱简编。笺注者夏承焘、吴熊和师徒二人都是著名词学家。这次重印,由吴熊和弟子陶然负责订补,新增辑评、总评两个部分,正文笺注和附录题跋亦有增补,从而使本书更趋完备。", 作者简介 目   录 插图和节选
《宋诗选注导读》 作者: 王文杰,刘晓明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年10月 ISBN: 9787301349871 --- 内容提要 《宋诗选注导读》是一部系统梳理和深入解读宋代诗歌发展脉络的学术著作。本书并非单纯的诗歌选本,而是着眼于宋代诗歌的整体风貌、流派争鸣、风格演变以及核心作家的创作特征,力求为读者构建一个全面、深入的宋诗知识图谱。全书分为四个主要部分,共计七十余万字,旨在帮助读者超越对名篇的表面欣赏,直抵宋代文人精神世界的核心。 第一部分:宋诗的时代背景与理论基石 (约占全书 20%) 本部分详细考察了宋代(特别是北宋)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面临的独特社会环境,分析了这些环境因素如何形塑了宋诗的整体基调——从唐诗的盛大与雄浑转向对日常细节、理学思辨和人生哲思的关注。 社会转型与诗歌观念的演变: 探讨了“重文轻武”国策对文人士大夫阶层心态的影响,以及这种心态在诗歌中如何体现为内向性、世俗化和对“学问”的强调。 宋代诗学理论的转向: 重点分析了严羽《沧浪诗话》所代表的“妙悟”说与早期宋诗理论(如欧阳修的“平易自然”)之间的张力与融合。详细辨析了“以文为诗”的理论基础,及其在实际创作中带来的语言风格变化。 文人群体的生态: 描摹了宋代士大夫的交游网络、政治生涯与文学活动之间的相互影响,解析了“台谏诗”、“党争诗”等特定题材的文化功能。 第二部分:北宋诗歌的流派与代表作家精析 (约占全书 35%) 本部分聚焦于北宋近两百年的诗歌发展历程,将其划分为“初唐余韵与江西诗派的酝酿”、“宋诗定型期”、“理学思辨与诗歌的融合”三个阶段,进行逐一剖析。 江西诗派的全面考察: 深入研究了黄庭坚的“点铁成金”、“拗救”等技法,并追溯了其理论源头——陈师道的“换骨夺胎”之说。本书不同于传统仅关注其“奇险”的评价,而是侧重分析江西派对“学力”和“技巧”的极端推崇如何影响了后世诗坛的审美趣味。 苏轼的超越性贡献: 论述了苏轼如何以其广阔的胸襟、对禅宗和道家思想的融会,打破了江西派的某些僵化倾向。特别分析了苏轼在咏物诗、记游诗中展现的旷达与哲思的结合,探究其如何开创了宋诗的“大江东去”气象。 梅尧臣与宋诗语言的革新: 细致考察了梅尧臣倡导的“务实”语言观,及其对“平淡”风格的追求如何为王安石等人的诗歌创作奠定了语言基础。 第三部分:南宋诗歌的深化与变奏 (约占全书 25%) 南渡后的宋诗,在国破家亡的背景下,展现出更为沉郁、精微的特质。本部分重点关注南宋在文学形式和主题上的新探索。 爱国主题与抒情模式: 探讨了辛弃疾、陆游等人在不同历史阶段对“恢复”主题的表达差异。辛弃疾词曲兼备的豪放风格,如何以诗歌形式进行承接与发展;陆游在不同年龄段对故土情思的反复吟咏,其诗作中的细节描摹与情绪递进关系。 理学影响下的内省诗: 分析了朱熹及其弟子在诗歌中融入的理学概念,例如对“天理”、“心性”的探讨,这些探讨往往使得诗歌的意象变得更加抽象和思辨化。 晚期诗坛的多元化: 关注“永嘉四灵”等流派的出现,讨论了他们在形式技巧上对江西诗派的继承与偏激化,以及这些流派对宋诗最后阶段的影响。 第四部分:宋诗的审美特征与评价体系 (约占全书 20%) 本部分是对前文分析的总结与提炼,旨在建立一套辨析宋诗独特美学的框架。 “意”与“理”的张力: 系统阐释了宋诗如何将主观的“意”与客观的“理”进行结合,强调宋诗审美中的“智性”高于“感性”的倾向。 意象的世俗化与细节化: 辨析宋诗对唐诗宏大意象(如巫山、黄河)的摒弃,转而关注园林、日常生活、病榻情景等微观世界,分析这种转变的文化动因。 宋诗的评价流变: 回顾了自明代“拟唐派”对宋诗的批评,到清代学者对宋诗的重新估价,直至现代学术界对宋诗作为独立体系的地位的确立过程。 本书特点: 本书以扎实的文献考据为基础,广泛援引宋人笔记、诗话、集传等一手资料,力求还原历史情境下的创作动机。全书结构严谨,论证细密,对于文学史研究者、古代文学专业学生,以及希望深入了解宋代士人精神世界的普通读者,均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本书对流派划分和作家风格的解读,力求平衡继承与批判,提供一种更为立体和多维的宋诗研究视角。它致力于展现宋诗作为中国古典诗歌史上一个独立且辉煌的阶段,其思想深度与艺术成就丝毫不逊于唐诗的独特贡献。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放翁词编年笺注》的出现,对于我们这些酷爱宋代文学,尤其是钟情于陆游这位“陆放翁”的词作的读者来说,无异于久旱逢甘霖。初捧此书,便被其厚重且考究的装帧所吸引,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出品一向是质量的保证,从纸张的质感到排版的清晰度,都体现了一种对传统的尊重与对读者的体贴。编年体的编排方式,清晰地梳理了陆游波澜壮阔的一生与他跌宕起伏的创作轨迹之间的内在联系。我个人一直觉得,要真正理解一位诗人的情感深度,就必须将其作品置于其生命的时间轴上去考察。陆游的词,是其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与不甘的结晶,而这种情感的累积和爆发,必然是随着年岁的增长而有所变化的。通过这种编年体的梳理,我们便能更清晰地捕捉到“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的意象是如何在不同的人生阶段被反复吟咏,又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被赋予新的内涵的。这种系统性的梳理,极大地提升了阅读体验,让原本零散的文本在历史的长河中找到了坚实的坐标。

评分

如果说编年体是骨架,笺注是血肉,那么这本书在呈现陆游精神世界维度上的深度挖掘,则更像是一次成功的“拓宽”。我特别欣赏它在某些关键节点上,不仅仅停留在解释字面意思,而是尝试去触及陆游作为“爱国词人”的复杂情怀的层次感。比如,当他写下那些充满豪迈气概的边塞之作时,书中通过注释所铺陈的历史背景,让我们能够真切感受到那种“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沉重与无奈。又比如,当他转而书写闲适或伤逝之作时,那种晚景凄凉、知己零落的悲凉感,也通过旁征博引得到了充分的烘托。这种对词作“情境化”的处理,使得读者不再是孤立地欣赏词句的音律之美,而是能够更立体、更深沉地进入到陆游那个充满挣扎、忠诚与痛苦的灵魂深处,从而达到与作品更深层次的情感共鸣。

评分

这部著作在选本和校勘上的审慎态度,是衡量一部宋词选本是否可靠的关键指标。从我对几篇代表作的粗略比对来看,此处的版本选择和文字校订,无疑是下了大功夫的。我们都知道,宋人的词作流传下来,版本差异颇多,一字之差,往往会影响全词的意境乃至作者的原意。这本书所采用的底本想必是经过了精心的遴选和多本互参的,其对某些存疑之句的处理,也体现出一种学术上的诚恳——即在无法确定绝对正确时,会做出审慎的说明而非武断地定论。这种对文字本真性的尊重,对于研究者固然重要,对于普通爱好者来说,也能确保我们阅读到的,是尽可能接近陆游当年吟咏时的词句面貌。这种对细节的执着,使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普通的阅读材料,更具备了工具书和案头常备参考书的价值。

评分

拿到书后,我最先翻阅的是那些关于“笺注”的部分,这才是真正体现一本书价值的核心所在。陆游的词虽然脍炙人口,但其中涉及的典故之广、历史背景之复杂,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常常会感到晦涩难解。这本书的笺注做得极为扎实,注释的密度恰到好处,既没有过度阐发而冲淡了原词的韵味,也没有过于简略而使人如坠云里。我特意对照了几首我以前读起来颇为吃力的篇目,例如那些描写江西或四川风土人情,或引用了大量鲜为人知的史事的作品,发现新的注释犹如一盏盏明灯,瞬间点亮了那些晦暗的角落。编者显然是下了苦功,搜罗了大量的宋代史料和地方志进行佐证,使得词作背后的社会图景得以完整复原。这种严谨的考据功夫,让人不禁对陆游的学养有了更深层次的敬佩,同时也极大地增强了我们这些后世读者与这位伟大词人进行“跨时空对话”的可能性,让每一次重读都像是一次全新的发现之旅。

评分

总而言之,这本《放翁词编年笺注》已经超越了一本传统意义上的选本或注释集,它更像是一部精雕细琢的“陆游人生与词作对照史”。它所呈现的详实考据、清晰脉络以及对晦涩之处的耐心阐释,极大地降低了我们亲近这位伟大词人的门槛,同时也为深度研究者提供了坚实的文本基础。阅读它,让人感受到的是一种被精心引导的探索过程,每翻阅一页,都仿佛能听见那位满怀热血的南宋文人在历史的尘烟中发出的铿锵之声。对于任何想要系统了解和深入品味陆游词作精髓的人来说,这本书绝对是案头不可或缺的“镇馆之宝”级别的存在,其价值,远超书本本身的定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