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子文薮(精) [唐]皮日休 上海古籍出版社 9787532585069

皮子文薮(精) [唐]皮日休 上海古籍出版社 9787532585069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唐诗
  • 皮日休
  • 文薮
  • 古籍
  • 诗歌
  • 文学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唐代文学
  • 注疏本
  • 珍本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学人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ISBN:9787532585069
商品编码:29978363417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 名:皮子文薮(精)
作 者:
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8
版  次:
页  数:0
ISBN :9787532585069
定价:58 元 本店价:46.4 元
折扣:【80】 节省:11.6 元
分类:  →  
货号:1726157
图书简介 本书是晚唐杰出的散文家和诗人皮日休自编的一部诗文集。这次重新整理,用国内所有善本,如四库全书本、明公文纸本、明许自昌本和日本享和二年刊本作了校勘,是一个迄今最为完善的精校本。本书还将《文薮》以外的皮氏所有诗文加以标点、校勘,作为附录。", 作者简介 目   录 插图和节选
《抱朴子内篇》 作者: 葛洪 (晋) 出版社: 各种版本,如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等均有出版。 ISBN: 视具体版本而异。 内容概述 《抱朴子内篇》是魏晋时期著名思想家、炼丹家、医药家葛洪(约283年—343年)所著的一部道家经典著作。全书共二十卷,以其深邃的哲学思想、精湛的养生方术和对神仙方法的详尽记载而著称。这部著作并非单纯的道教经文,而是集儒家伦理、道家哲学、方术实践、养生修炼于一体的百科全书式的作品,深刻反映了东晋时期士人对于超脱生死、追求长生以及个体精神完善的强烈愿望。 思想内核:内丹与外丹的交融 《抱朴子内篇》的核心思想围绕“抱朴以归真”展开,强调通过修炼达到“与道合一”,最终实现肉体的长生不朽,即“成仙”。葛洪在书中系统地阐述了内丹和外丹两种主要的修炼途径。 外丹术的实践与理论: 葛洪对传统的“黄白术”(炼制金丹,即服用矿物和草药炼制的丹药)进行了详尽的记录和理论支撑。他收集了大量前人的方术经验,记录了复杂精确的炼制步骤、所需材料的甄别(如水银、铅、朱砂等的使用),以及火候的控制方法。他坚信通过化学转化,可以将普通物质提炼为具有强效疗愈和延年益寿作用的仙丹,是实践层面上追求肉体不朽的直接路径。 内丹学的萌芽与发展: 与纯粹的服食外丹不同,葛洪在《内篇》中也强调了“内丹”的重要性。内丹,即通过导引、存思、服气、房中术等方法,在自身体内进行能量的调和与修炼,以期激活生命潜能。书中对“精、气、神”三者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认为“神”是主宰,应通过修炼使之充盈,达到“神气合一”的境界。这种对人体内在生命活动的关注,为后世道教内丹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养生与济世的结合 葛洪的道学思想并非遁世隐居的消极避世,而是积极入世、济世利人的。他认为得道成仙的前提,是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基础和世俗功绩。 强调德行为先: 《抱朴子内篇》开篇即论“至道章”,强调“仙道贵清静无为,然非清静无为而可致也”,指出人若要修仙,必须先修德。他将“孝悌忠信、忠君爱国、布施仁义”等儒家伦理规范视为修仙的基石。只有德行完备者,方能获得仙道的真传,否则即使服下仙丹,也只会带来灾祸。这种“内修外炼”的结合,体现了魏晋时期士人对个体精神超越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平衡追求。 医学与方术的融合: 葛洪本人即是杰出的医药学家,其《肘后备急方》流传甚广。在《抱朴子内篇》中,他也穿插了大量关于治疗疾病、预防瘟疫的实用方术。他记录了许多草药的使用方法,并结合了道家理论对病因进行解释。他主张修炼不仅是为了长生,更是为了强健体魄,以应对乱世中的疾病威胁。 宇宙观与哲学基础 在哲学层面,《抱朴子内篇》继承了老庄道家的自然无为思想,并融入了阴阳五行学说,构建了一套独特的宇宙观。 对“有”与“无”的探讨: 葛洪继承了老子“道生一,一生二”的观点,但他更倾向于探究“道”如何具体作用于物质世界,并最终凝聚为“仙”。他认为万物皆有其本源,人身亦是一个小宇宙,通过修炼可以感应并契合大宇宙的运行规律。 对神仙世界的描绘: 书中详细描绘了神仙的居所(如昆仑山、蓬莱岛)、仙人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所掌握的超自然能力(如役使鬼神、腾云驾雾)。这些生动的描述,不仅满足了当时人们对超自然力量的向往,也为后世道教的仙界谱系提供了重要的文学和思想素材。 历史地位与影响 《抱朴子内篇》是中国道教史上的里程碑式的作品,对后世道教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1. 道教经典化: 它将民间流传的、零散的方术经验系统化、理论化,成为上清派、灵宝派等道教派系的重要参考典籍。 2. 化学与炼丹学的先驱: 书中对外丹炼制的记录,是早期化学史和冶金史的宝贵资料,为后世药学的发展提供了实践指导。 3. 文化承载: 葛洪以其优美的文笔和严密的逻辑,将玄妙的道家思想与具体的实践方法结合起来,使得《抱朴子内篇》不仅是一部术数之书,更是一部极具文学价值和思想深度的哲学著作。它全面展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知识分子在乱世中寻求精神寄托和生命突破的复杂心态与探索精神。 这部著作,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那个时代士人对生命终极意义的追问,以及他们尝试用化学、医学和精神修炼去征服死亡的伟大尝试。其内容之驳杂、论述之精深,使其在群星璀璨的中国古代典籍中占据了独特且重要的地位。

用户评价

评分

这套书的装帧设计真是太让人眼前一亮了,尤其是那种带着点古朴气息的纸张触感,捧在手里沉甸甸的,立马就感觉回到了那个遥远的时代。封面设计简洁而不失韵味,没有太多花里胡哨的装饰,恰到好处地体现了古典文献的庄重感。我特别喜欢它排版的风格,字距和行距都把握得恰到好处,阅读起来非常舒适,即便是长时间盯着看,眼睛也不会感到太大的疲劳。对于我们这些喜欢沉浸在古籍中的人来说,阅读体验的舒适度是非常重要的,这套书在这方面做得相当出色。而且,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出品,一向是质量的保证,无论是校勘还是印刷细节,都透着一股匠人精神。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放在书架上本身就是一道风景线,让人每次翻阅时都心生敬意。

评分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这本书所展现出的那种知识分子的独立精神和批判性思维。在那个时代背景下,能够保持如此清醒的认识和敢于直言的勇气,是多么难能可贵。书中的一些篇章,读起来让人不禁拍案叫绝,作者的见解既有古典的底蕴,又不失超前的洞察力,对于当下的一些社会现象,似乎也有着某种穿透性的启示。这种跨越时空的共鸣,正是经典文学的魅力所在。它不仅仅是历史的记录,更像是作者留给我们的一份精神遗产,激励着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一份清明的良知和独立的思考。

评分

我是一个对文献考据和版本源流比较执着的人,所以拿到书后,我第一个关注的就是它的注释和校勘部分。这套书的注释做得非常扎实,不是那种敷衍了事的简单释义,而是深入到了语境和典故的源头,对于理解一些生僻词汇和历史背景提供了极大的帮助。看那些详尽的注释,就能感受到编纂者下了多少苦功夫,这对于我们深入研究古代文学的人来说,简直是如获至宝。有时候,一个词语在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理解,这本书在这方面的处理就显得尤为严谨和专业,让人信服。它提供的不仅仅是文本,更是一套完整的学术研究工具。

评分

说实话,我一开始对这类文集是有点敬而远之的,总觉得晦涩难懂,得搭配厚厚的注释才能勉强读下去。但试读了几篇之后,完全颠覆了我的印象。作者的文笔,简直就是一种行云流水的艺术,文字的灵动和意境的深远让人拍案叫绝。读他的文章,仿佛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那个时代士人的情怀和生活百态,那种细腻入微的观察和真挚的情感流露,即便是隔着千年的时光,依然能直击人心。我尤其欣赏其中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寥寥数语,画面感就跃然纸上,那种诗意的栖居之感,让人读完后久久不能平静,会忍不住想放下手头的一切,去户外走走,亲自感受一番笔下所描绘的景象。

评分

从整体的阅读体验来看,这本书的价值远超其定价。它不像某些畅销书那样追求即时的感官刺激,而是需要静下心来细细品味的佳酿。我发现自己每次阅读的侧重点都不太一样,可能是第一次关注行文的韵律,第二次则会深挖其中蕴含的哲理。它具有很强的“耐读性”和“重读性”。对于那些渴望提升自己文化素养,想要真正领略中国古典文学精髓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绝对是一个不容错过的选择。它不仅能充实你的知识库,更能潜移默化地陶冶你的性情,让你的精神世界变得更加丰盈和深邃。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