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拉德·費德勒(Konrad Fiedler,1841-1895)德國哲學傢,極力主張將美學和藝術學區彆開來,因此被稱為“藝術學之父”。
20世紀初德國倡導藝術學的主將之一烏提茲明確地說過:“費德勒是我們現代形式的藝術學之父。”這一看法已得到國際藝術理論界的公認。如日本著名美學傢竹內敏雄編修的《美學事典》也認為費德勒是“藝術學之祖”。費德勒之所以成為“藝術學之父”,倒不是因為他為這門學科命瞭名,藝術學(Kunstwissenschaft)這一德語專門術語是在他之後形成的。費德勒的貢獻在於他最先指齣瞭“美學的根本問題與藝術哲學的根本問題完全不同”,認為藝術並不隻是與美有關,用美無法涵蓋藝術中的所有問題,極力主張把美與藝術加以區彆,把美學與關於藝術的學問加以區彆。因而,他基本上解決瞭建立藝術學這門學科的關鍵性問題,即指齣瞭藝術學在研究對象上的自律性。
●“藝術學之父”康拉德•費德勒作品第一部中文版
費德勒揚棄瞭傳統上習慣於從藝術作品中尋找情感和思想內容的觀察方法,將藝術評判從美學的束縛中解放齣來,認為藝術與非藝術的區彆在於,藝術所錶達的是意識中其他一切形式都無法錶達的東西,藝術與言語和概念一樣都是思想錶達的形式,它使可見的現象脫離感知和思想而具有可視性,強調藝術的真實是如何錶達,而不是所錶達的內容。
##翻譯不好
評分##藝術不是自然的,藝術是自然的升華,藝術又是錶現自然的。
評分 評分##原來是文論的擷取匯總。
評分##“不轉彎抹角的、清楚完整的錶達是對思想的考驗。人的腦子裏會閃過許多念頭。但是,誰如果不習慣於將自己的每一個思想曆經竭力追求最明晰之錶述的提煉過程,那麼他自己也永遠不會達到一種澄明的境界。因為思想在人的大腦裏就如同岩石中的金屬,為瞭獲得純淨的光澤,它們讓自己熔化。有一些思想類似於黃鐵礦,隻要這種金屬沒有經受進一步的檢驗,它就有可能被當作是真正的黃金,但是,一旦將其熔化,那麼馬上就可以看到,它隻不過徒有黃金迷惑人的光澤。”
評分 評分##“不轉彎抹角的、清楚完整的錶達是對思想的考驗。人的腦子裏會閃過許多念頭。但是,誰如果不習慣於將自己的每一個思想曆經竭力追求最明晰之錶述的提煉過程,那麼他自己也永遠不會達到一種澄明的境界。因為思想在人的大腦裏就如同岩石中的金屬,為瞭獲得純淨的光澤,它們讓自己熔化。有一些思想類似於黃鐵礦,隻要這種金屬沒有經受進一步的檢驗,它就有可能被當作是真正的黃金,但是,一旦將其熔化,那麼馬上就可以看到,它隻不過徒有黃金迷惑人的光澤。”
評分##翻譯不好
評分##很難評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