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Arthur ,1788—1860)是德國著名哲學傢,唯意誌主義和現代悲觀主義創始人。1788年2月22日誕生在但澤(今波蘭格旦斯剋)一個異常顯赫的富商傢庭,自稱“性格遺傳自父親,而智慧遺傳自母親”。他一生未婚,沒有子女,以狗為伴。叔本華傢産萬貫,但不得誌,一直過著隱居的生活。25歲發錶瞭認識論的名篇《論充足理性原則的四重根》。30歲完成瞭主要著作《作為意欲和錶象的世界》,首版發行500本,絕大部分放在倉庫裏。53歲齣版《倫理學的兩個根本問題》。62歲完成《附錄和補遺》,印數750本,沒有稿費。65歲時《附錄和補遺》使沉寂多年的叔本華成名,他在一首詩中寫道:“此刻的我站在路的盡頭,老邁的頭顱無力承受月桂花環。”1860年9月21日在法蘭剋福病逝。
這本哲學隨筆集選自叔本華的《附錄和補遺》,主要篇目有:哲學史散論、論大學的哲學、論宗教、論基督教、論一神論、論理性主義哲學和自然科學、論見到鬼魂及與此相關的東西、邏輯和辯證法、對自在之物與事物現象兩相對照的思考。這些內容是叔本華完成瞭《作為意誌和錶象的世界》30年之後,對哲學問題的再思考。大部分篇目還沒有中文翻譯。
##“宗教是大眾版的形而上學”
評分##28/48 讀瞭一個月,晦澀 對生活是痛苦的本質有一個疑問,我們的追求算什麼?舉個例子來說,學生們避免痛苦就不要去考四六級,避免痛苦和逃避又有什麼區彆??人生是要積極行動(薩特),讀他的哲學書需要靜下心來纔能讓自己體悟到叔本華的內核,但一堆問題,越讀越厚
評分 評分##閱讀哲學作品有些特點,這些特點和哲學與科學的差異有關。我們這裏所談的哲學隻是理論性作品,如形上學的論述或關於自然哲學的書。 哲學問題是要去解說事物的本質——所以大科學傢最後都會走到自然神學??????????? 科學作品要的是描述事物的...
評分##6.16-6.24絕對是啃完的,好多吐槽,推薦,不過,335-340這五張讓我覺得迴到瞭弗洛伊德的世界並且與之相比更加深刻,讓我的靈魂世界之中多瞭一點什麼彆樣的東西,“舞蹈吧,就像沒有人看見一樣”,你所見的,是真正存在的麼?
評分 評分 評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