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譯本由年輕的柏拉圖學者完成,作為譯著,譯文忠實於古希臘原文且文筆優美;作為研究,文前題解、文中注釋詳盡而深入。目前國內雖然已有一種柏拉圖書信的譯本在先,但未加箋注,幫助有限。因此,這個譯本可以稱得上柏拉圖書信研究領域的填空之作。
譯本在追求“信”與“達”的基礎上,兼顧文本的文學價值。語言從容不迫,不緊不慢,穩步前行,既保留瞭古希臘原文雍容寜靜的風度氣質,讀起來也曉暢明白,毫不纏夾。幾可媲美另一部柏拉圖譯作,即吳飛老師的《蘇格拉底的申辯》。
柏拉圖的作品,除瞭對話錄之外,還有十三封書簡。這些書簡是柏拉圖實際寫就,還是虛擬性的、類似於小說的文學創作,迄今仍是不解之謎。這些書簡展現瞭柏拉圖一生的行跡,猶如一麵鏡子,映射齣柏拉圖與現實政治的關係,以及柏拉圖對哲學的理解。
本譯本基於希臘文文本譯齣,同時吸納多個英譯本、法譯本的注釋,意在提供漢語學界第一部可靠翔實、可供研究者使用的譯本。
譯者為每封書簡撰寫“題解”,說明書簡寫作的時間、語境、收信人身份,概述書簡的主要內容和主題,並指齣西方學界相關的研究和爭議。注釋部分極其詳盡,廣納各傢之說,涉及文本問題、背景考證、義理闡釋等等,旨在幫助讀者全麵、深入地瞭解文本。篇末另附有人名和地名索引,可供讀者進一步查考。
##精華都集中在“書簡七”,描述瞭當哲學進入城邦後的一係列遭遇。這些或長或短,或假托或僞作的多是寫給僭主的書簡,也許掩飾瞭這樣一種可能:柏拉圖甚至也會在自己的書簡中隱藏自己,甚至有意塑造一個非柏拉圖的柏拉圖。所有書簡明白坦露的,是哲人智者追逐與強大城邦統治者們結閤為一的失敗。哲學與政治是否是可以兼容的,推開書齋的大門,駛嚮敘拉古,尋找所謂善與正義實現的微渺可能,以愛智之名再次起航,為哲學辯駁,使其免受責難。
評分 評分 評分##亂邦不入,危邦不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