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定浩,笔名waits,1970年代生于安徽,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写诗和文章,现居上海。
《取瑟而歌:如何理解新诗》通过分析林徽因、穆旦、顾城、海子、马雁等几位优秀汉语诗人及其诗歌,提供理解新诗的有效路径,希图使读者面对一首陌生的诗时不再胆怯和无所适从,而面对熟悉的诗时,也可以恢复济慈所说的“消极感受力”——在美面前,一个人有能力经受不安、迷惘、疑惑,而不是 烦躁地务求事实和原因。
本书是waits继《既见君子:过去时代的诗与人》之后,谈论中国诗的第二本小书,这次谈论的是尚处于未完成的新诗。倘若我们能藉此辨认出那些值得信任的诗歌,体验它,探索它,被它充满,被它许诺,我们将有所收获,这收获不是知识上的,而是心智和经验上的,像经受了一场爱情或奇异的风暴,我们的生命得以更新。最终,我们在由那些最好的母语诗人构筑的汉语山河中,继续分享和延展因他们的存在而变得更为广阔的中文。
##本着“批评必须有益于自身”,完全理解为什么会是这几位。除了对林徽因不太了解,后面四位跨越了我个人对汉语当代诗人的阅读史,和他们的感情也都很深。与其说是重估,不如说是通过批评的努力而令他们重新结晶,留下真正属于幸福的成分。所以我从来不愿意从简单的技术层面去评价这样的文章,因为它试图呈现的是整体,是原貌。并且和我个人的生命体验太像了,有好几处思维里微小的弯曲方向都完全一致,每篇都能看哭TAT准备择日重读
评分##最有价值的显然是对顾城与海子的重估,两人名气最大,流传甚广,却太多误解,始终聚焦,却又失焦。而在这里,单刀直入,与诗句素面相见。而因为这两个人对诗恰是奋不顾身的,所以得了诗,也就获了这人。林徽因的发掘也是惊喜,因为佳话被模糊了面目的诗人,拈出的几句诗里那深沉的音乐性足够迷人。穆旦讲的也好,不过也都是平稳的话,可能更多出于破,而破的那几个说法本来就平平,无理处多。这里也连累了。穆旦译诗又写诗,而两者俱佳,所以他是在汉语与英语之间的输入输出上做的功,是值得深入的,也特别期待定浩能详写的。文中也有提到,可惜有点一掠而过的意思。另一个期待写马雁,但也感觉无多,但不失望,甚至在预料中。太近了,物理空间,时间上来说,都太近,有些东西的意义,必然得沉淀中完成。(留一颗星给未来,希望本书将来有增补篇。)
评分##强烈推荐高中生阅读《既见君子》和《取瑟而歌》,多好的拓展对古诗和新诗的兴趣和鉴赏力的材料。
评分 评分##林徽因: 她的一首诗,就如同一座建筑,首先是为着她自己心灵的需要而产生的。李健吾说:“修养,让她把热情藏在里面,热情却是她的生活的支柱‘’。同样是写诗,徐志摩是赋,恨不得把所有想说的话都说完;废名和卞之琳是比兴,故意只一点点;穆旦则是辩证法,说众多矛盾的话;...
评分##林徽因: 她的一首诗,就如同一座建筑,首先是为着她自己心灵的需要而产生的。李健吾说:“修养,让她把热情藏在里面,热情却是她的生活的支柱‘’。同样是写诗,徐志摩是赋,恨不得把所有想说的话都说完;废名和卞之琳是比兴,故意只一点点;穆旦则是辩证法,说众多矛盾的话;...
评分 评分语调、句法、节奏、音韵等等这些属于新诗的重要元素,当代文学课上到新诗时,老师没有讲,那是在1980年代初期。但是,并不妨碍我全身心地去拥抱那些朦胧诗,舒婷的、顾城的、北岛的、杨炼的等等等等,曾经一首首地击中我的感官中枢,它们都是饱胀胸臆的青春的绝佳代言呀!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